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尼赫鲁是印度历史上重要的政治家、外交家,提出过一系列外交思想.不结盟外交思想是其外交思想的重要内容,在国际上有深远影响.他的外交思想成就巨大,为贫穷落后的印度实现了许多国家利益,极大地提高了印度的国际地位,但也包含着不少消极因素.我国当前也实行一种不结盟外交政策,也和印度一样面临着艰巨的发展任务.虽然国际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我国的国情也不同于独立之初的印度,但是研究尼赫鲁的外交思想,尤其是他的不结盟思想,对当代我国的外交仍然很有启示.  相似文献   

2.
自九一一事件以来,人们往往认为新保守主义成为了布什政府的主要外交理念,但事实上,新保守主义对美国的外交政策影响已处于边缘地位,而保守民族主义在美国的外交政策中占据了更重要的地位。作者旨在通过比较新保守主义和保守民族主义两者的共性和差异,试图挖掘出布什政府当前外交政策的意识形态根源,并由此阐明保守民族主义何以压倒新保守主义而成为主导美国外交的意识形态思想,从而为分析美国外交的未来走向提供客观、理性的标准。  相似文献   

3.
杨岚 《辽宁经济》2010,(10):96-96
党的第二代领导人邓小平不仅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同时也是杰出的政治家、外交家,是中国外交思想的开创者。邓小平外交思想作为邓小平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深刻影响了中国的外交政策,而且这种影响将持续而深远。新时期,面对新的国际国内形势,邓小平外交思想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毛泽东与邓小平的外交思想进行比较,反映出邓小平对毛泽东外交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体现中国外交政策的连续性.  相似文献   

5.
美国政府一贯认为人权体现了美国传统的价值观念。人权外交作为美国外交政策的一部分,越来越以一种“正式”的形式提上了美国外交决策的议事日程。然而,对人权外交的重视和使用程度,各届政府有不同。在卡特政府时期,美国人权外交的运用在范围上达到了顶点。到里根政府时期,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里根执政初期,试图摆脱上届政府“极端人权外交”政策为本届政府带来的束缚和影响,在外交政策方面,对苏联采取“  相似文献   

6.
本文概述了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国际局势的变迁,中国相应做出外交政策调整的战略背景,探讨了我国之前在外交政策上存在的缺陷以及未来如何更好的应对。认为中国的外交应不再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动而发生变化,而是在外交中保持主动性,做到外交决定局势而不是局势决定外交。  相似文献   

7.
独立自主是中国对外政策的基石,也是毛泽东与邓小平外交思想共同的内核,它像一条红线贯穿于中国外交思想的始终。毛泽东、邓小平在制定外交政策与对外交往的过程中,不断切实地贯彻独立自主的外交思想,但是,他们的独立自主外交思想又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即背景的相异性、基础的相异性与结果的相异性。  相似文献   

8.
论威尔逊国际政治思想的理论源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伍德罗·威尔逊的外交思想具有三个理论源泉 :其一 ,基督教教义。威尔逊笃信的基督教赋予其外交思想浓厚的宗教远征氛围。其二 ,自由主义。对自由主义的信仰使威尔逊的国际政治思想强调公意与民主的作用。其三 ,威尔逊对现代性的认识。现代性在加强人类社会的进步与相互依存的同时 ,一旦失控将给人类社会带来灾难。威尔逊国际政治思想是现代性要求的产物。  相似文献   

9.
自由主义化的现实主义者——对约瑟夫·奈的访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当今美国国际关系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之一,约瑟夫·奈(Joseph S.Nye,Jr.)横跨政学两界,不但提出过许多"一石激起千层浪"的观点,还曾是美国一些重大外交政策制定和执行的躬身入局之人。这使他能够超越单纯的学术视角,以更为全面的眼光来考察现实主义和自由主义两大理论流派。为进一步厘清其思想脉络,了解他对美国外交政策以及中美关系未来发展的看法,本刊特请复旦大学的博士研究生张哲馨于2007年4月以电子邮件交流的方式对约瑟夫·奈教授进行了采访,并得到他对发表本次访谈内容的许可。现刊发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外交思想观念、外交政策及对外战略上具体分析了近代中日外交政策的不同,从鸦片战争开始的近代社会,清政府一直处在被动的以华夷外交秩序为主导开展封闭排外的外交政策,运用传统的"以夷制夷"等外交政策及手段,而日本则是尽力使自己融进近代科技社会的潮流中,积极探索道路去适应社会的新思潮,并很快制定国家的战略政策.中日比较优劣立判.  相似文献   

11.
影响一个国家外交政策的国际因素和国内因素只有经过实际的外交决策过程,才能产生最终的外交政策结果。对外交决策过程的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种微观模式:对决策者认知和个性研究的模式、小集团思维模式、组织过程模式和官僚政治模式等。但是,这些模式存在信息的不充分性、应用的普遍性以及解释力的不完备性等不足。针对这些问题,对外交决策过程的研究需要根据不同的研究对象选择不同的外交决策模式,如基于外交决策所涉及问题的性质的分析思路、基于最高决策者的分析思路和基于决策单位的分析思路等。  相似文献   

12.
外交决策的微观分析模式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响一个国家外交政策的国际因素和国内因素只有经过实际的外交决策过程,才能产生最终的外交政策结果。对外交决策过程的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种微观模式:对决策者认知和个性研究的模式、小集团思维模式、组织过程模式和官僚政治模式等。但是,这些模式存在信息的不充分性、应用的普遍性以及解释力的不完备性等不足。针对这些问题,对外交决策过程的研究需要根据不同的研究对象选择不同的外交决策模式,如基于外交决策所涉及问题的性质的分析思路、基于最高决策者的分析思路和基于决策单位的分析思路等。  相似文献   

13.
冷战结束以后,俄罗斯外交百废待兴,总统叶利钦开始在外交领域构筑更大更广阔的交流平台,试图通过外交领域重新寻回俄罗斯的大国形象,但出于俄罗斯自身原因和国际环境的影响,叶利钦并没有给俄罗斯带来更多的发展契机.普京继任后,开始构筑普京式的外交政策,即打造崭新的俄罗斯的同时根据国家利益,以灵活务实的态度调整当前的外交政策.在外交领域,体现出整体收缩的态势,这虽然与前任总统形成很大的对比,但显然更适应俄罗斯当前的国内外形势.  相似文献   

14.
<正> 本文试图从俄罗斯外交政策的演变过程、近期俄罗斯外交的重大举措及俄罗斯外交前景展望三个方面对处于变革时期的俄罗斯的外交进行一些研析。一、俄罗斯外交政策的演变过程综观俄罗斯独立以来的外交历程,其对外政策的演变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推行亲西方一边倒的外交政策。俄罗斯外交政策是在继承原苏联“新思维”外交政策的基础上形成的,并对其作了较大调整和发展,从“苏美缓和”发展为亲西方一边倒。这是由独立后的俄罗斯的当前利益及长远利益决定的。俄独立之后,国内面临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其眼前任务是摆脱危机,迅速实现经济、政治制度转轨;而长远目标是“融入”西方,同西  相似文献   

15.
"地缘安全观"、"东西方文明结合"、"均势外交"、"宗教救世主义和大国理念",这些因素在俄罗斯漫长的对外交往史中对其外交政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一直延续至今。了解这些因素有助于理解和预测当前俄罗斯的外交政策。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60年代下半期,美国政坛上崛起了一股新保守力量,称为新型保守派。新型保守派对20世纪60年代的新左派、反正统文化运动深为反感,认为它们颠覆、破坏了美国的价值体系,动摇、削弱了美国的文明根基。作为早先的冷战自由派,他们认为自由派的国内政策扩大了政府权力,限制或侵犯了个人自由权利,而自由派的外交政策则背离了美国自由价值观,损害乃至玷污了美国作为自由世界领袖的形象。为了复兴美国传统自由主义的精神,新型保守派与现代自由派分道扬镳,他们批评和抨击现代自由主义思想,影响和确定美国的国内外政策走向。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60年代下半期,美国政坛上崛起了一股新保守力量,称为新型保守派。新型保守派对20世纪60年代的新左派、反正统文化运动深为反感,认为它们颠覆、破坏了美国的价值体系,动摇、削弱了美国的文明根基。作为早先的冷战自由派,他们认为自由派的国内政策扩大了政府权力,限制或侵犯了个人自由权利,而自由派的外交政策则背离了美国自由价值观,损害乃至玷污了美国作为自由世界领袖的形象。为了复兴美国传统自由主义的精神,新型保守派与现代自由派分道扬镳,他们批评和抨击现代自由主义思想,影响和确定美国的国内外政策走向。  相似文献   

18.
试析普京政府的新欧亚主义外交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俄罗斯联邦独立之后,其外交政策几经调整。从最初的大西洋主义外交战略到目前的新欧亚主义。这种以地缘和现实主义理论为考量的新欧亚主义外交战略并没有在“9·11”事件之后发生根本性的转变。新欧亚主义仍然是普京政府对外政策的战略指导思想。本文拟通过对普京政府具体的外交政策的简要分析来说明新欧亚主义对普京政府对外政策的影响及俄罗斯外交在新世纪初仍然奉行新欧亚主义的必然原因。  相似文献   

19.
马子策 《辽宁经济》2023,(12):93-95
国际环境的好坏事关一个国家的发展兴衰。新中国成立以来,结合时代特点和自身特性,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提出了一系列重要外交战略方针,为中国的繁荣发展赢得了时间。其中,毛泽东在70年代提出“三个世界”理论,这一理论是中国外交政策发展过程中影响最为深远的战略方针之一,为中国和平发展的外交总体战略拟定了框架,对当前中国外交政策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李红莹 《黑河学刊》2010,(12):17-18
自春秋时期至清末,儒家思想在我国内政外交中一直居统治地位。新中国的成立,并不意味着儒家思想的终结,我国外交政策与儒家思想仍然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探求儒家思想中的"中庸之道"对中国当代外交思想及实践的影响,阐释两者之间的有机联系,发掘儒家思想的内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