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8 毫秒
1.
自从20世纪60年代,钱德勒的《战略和结构》首先研究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以来,各种战略管理理论层出不穷,形成了战略管理理论“丛林”。按照历史阶段大致可以把战略管理理论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60、70年代的古典战略管理理论,主要流行计划学派和设计学派,20世纪80年代以产业分析为基础的竞争战略理论影响最广和20世纪90年代以资源为基础的核心竞争力理论的兴起。各个学派从自己的研究视角对战略进行定义,所以形成了众多的战略概念.文章基于对战略假设的分析,认为战略是一种企业家活动,是为获得租金流而以创造竞争优势为目标的企业家活动。  相似文献   

2.
马丹 《财会通讯》2021,(22):44-47
文章在将创新划分为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基础上,选取我国2011—2018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企业为样本,深入分析了战略差异、经营风险对制造业企业创新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营风险对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均具有显著负向影响;战略差异对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均具有显著负向影响;战略差异对经营风险和探索式创新、经营风险和利用式创新之间的关系均具有显著的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3.
一、我国产业集群的发展 产业集群理论是20世纪20年代出现的一种西方经济理论。产业集群理论是在20世纪90年代由美国哈佛商学院的竞争战略和国际竞争领域研究权威学者麦克尔·波特创立的。产业集群用来定义在某一特定领域f通常以一个主导产业为主)中,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  相似文献   

4.
胡华  蔡东宏 《财会通讯》2021,(23):69-72
本文通过选取2011-2019年期间的并购事件作为研究对象,将并购区分为创新驱动型并购和非创新驱动型并购,分析企业战略类型对企业创新驱动型并购的影响.通过Logistic模型分析发现,企业战略类型会显著影响企业的并购类型,激进战略类型的企业更倾向于实施创新驱动型并购.股权集中度越高,激进战略与创新驱动型并购概率的正相关程度越强,民营企业激进战略与创新驱动型并购概率的正相关程度大于国有企业,而机构投资者持股对战略类型与创新驱动型并购的关系不产生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5.
基于区域产业创新的知识产权战略定义界定与系统分析,是本论文的研究主题。战略管理理论、知识产权管理理论和区域产业创新理论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战略管理理论正在经历从产业理论、资源理论到战略柔性理论的演变,包括知识产权在内的智力资源正在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资源,成为柔性战略和区域产业创新的核心资源。  相似文献   

6.
在创新驱动战略实施的背景下,企业试图通过自主研发或者合作创新巩固竞争优势和市场地位,但哪一种创新模式更适合我国企业的发展呢?文章基于2015-2019年A股上市公司的创新经验证据,运用回归分析的方法,从创新绩效、财务绩效和市场绩效三个维度对比研究自主创新、合作创新这两种创新模式选择对企业绩效的不同影响,进而验证哪种创新模式更有利于促进企业绩效.研究结果表明:自主创新更有利于提升企业创新绩效,合作创新则更有利于提升企业财务绩效和市场绩效.文章侧重将自主创新、合作创新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展开对比,丰富和拓展了有关企业创新模式选择的理论研究.研究结果为我国企业创新模式选择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发展战略的精准实施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王文慧  梅强 《企业经济》2003,(5):126-127
战略联盟作为"20世纪20年代以来最重要的组织创新",正日益成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和保持久发展动力的有效策略.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影碟机生产基地和市场,加入WTO后中国影碟机产业将面临更大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在对我国影碟机产业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江苏省影碟机企业特点的剖析,提出了构建江苏影碟机产业战略联盟的总体设想.  相似文献   

8.
上世纪60年代以来,许多工业化国家。将创新设计作为国家创新战略的重要内容,扶持创新设计,培养设计人才,振兴设计产业,创建设计文化,借重创新设计整合科技、制造、商业、文化等资源,提升产品竞争力和附加值,创建著名品牌。英国、荷兰、丹麦等欧盟国家先后设立“国家设计委员会”,  相似文献   

9.
徐振勇  张彬彬 《物流技术》2009,28(10):117-120
知识创新可以创造知识附加值,获得竞争优势,协同知识创新成为汽车行业供应链核心能力和竞争优势的源泉.根据汽车行业供应链基础设施职能集成、企业内部协同、跨组织协同特性,分析了汽车行业供应链知识创新与协同特征,提出了汽车行业供应链基于市场的网络战略共同体协同知识创新机制.  相似文献   

10.
目前人类社会正处于生物技术产业革命的高潮时期,生物技术产业已成为产业创新的主战场。文章首先论述了生物技术产业创新的基本特征,然后阐述了生物科学技术促进传统产业创新的模式,以及企业实施生物技术产业创新的基本战略。  相似文献   

11.
一、互联网重新定义“市场”18世纪以来,人类社会经历了三次技术革命:18世纪60年代以英国瓦特的蒸汽机为主导的第一次技术革命;19世纪70年代以电力为主导的第二次技术革命: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信息为主导的第三次技术革命。每次技术革命都起源于某一两项具有根本性和强大带动性的重大技术突破,进而引发新技术体系的建立和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12.
以创新网络理论与产品创新战略理论为基础,本文将网络位置视为重要的外生性创新资源并作为模型的独特前置因素,以279家中国制造企业为样本,运用因子分析、回归分析以及Bootstrap方法实证研究产品创新战略与创新绩效问题。从技术、市场、设计三个维度将产品创新战略划分为技术推动型、市场拉动型和设计驱动型三种类型,进而厘清网络位置、三种产品创新战略以及创新绩效之间的逻辑关系,从产品创新视角清晰揭示不同网络位置影响企业创新绩效提升的内在机理和具体路径。研究结果表明,网络中心位置和中介位置均会显著促进企业绩效提升;三种产品创新战略分别在网络中心位置影响创新绩效过程中发挥显著的中介效应;但在网络中介位置影响企业创新绩效过程中,技术推动型产品创新战略的中介效应不显著,市场拉动型和设计驱动型产品创新战略则分别发挥显著中介效应。最后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和理论解释,以期对指导中国制造企业积极利用创新网络资源、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产品创新战略以促进绩效提升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1引言鉴于煤炭产业的战略性和资源约束性,其循环经济发展中的创新战略选择成为关键。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归纳循环经济内涵与产业创新维度,梳理产业创新与循环经济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针对我国煤炭产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层次及要求,提出产业技术、组织、制度创新战略。煤炭产业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能源产业之一。2011年全国原煤产量总计达到35.2亿吨,同比增加2.8亿吨,新增产能达到9500万吨,占一次能源生产总量的78.6%;全国煤炭消费总量达到35.7亿吨,同比增长1.35亿吨,占  相似文献   

14.
王文慧  梅强 《企业经济》2003,(5):126-127
战略联盟作为“20世纪20年代以来最重要的组织创新”,正日益成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和保持久发展动力的有效策略。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影碟机生产基地和市场,加入WTO后中国影碟机产业将面临更大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在对我国影碟机产业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江苏省影碟机企业特点的剖析,提出了构建江苏影碟机产业战略联盟的总体设想。  相似文献   

15.
从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的兴起到现在,企业竞争战略观的发展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以环境为基础的企业竞争战略观,基于产业结构分析的企业竞争战略观,以企业资源为基础的战略观以及以知识积累与知识创新为基础的战略观。  相似文献   

16.
面临入世后外资零售企业的涌入,我国的零售业要摆脱困境,关键在于经营创新战略定位,文章从市场定位、成本战略、服务意识、商品战略等方面对此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7.
文章分析了目前财政支持体系、资本市场体系、银行贷款体系和风险投资体系对高新技术支持的特征,在此基础上.设计了6个方面的支撑河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的风险投资体系创新战略。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区域创新系统的协调性研究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文章从区域创新系统协调性测评和区域创新系统协调性测评研究方法2个角度,对前人的研究进行了总结,指出现有研究的不足,为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介绍了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定义及其国内外研究状况,对影响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创新体系的因素进行了分析。要实现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功能最优化,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增长,必须形成一个科学的运作系统,并基于企业群和企业家、知识与技术中心、资本市场、地方政府与中介机构、区域创新环境这五个方面要素,构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20.
刘博 《当代会计》2021,(16):127-129
煤炭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更加注重技术创新,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加强科研成果转化,并逐渐更新产业技术,这样才能符合当下社会发展的要求,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文章围绕战略成本管理实践与创新进行探讨,首先介绍了选题的背景及意义,然后分析了战略成本管理的研究现状,最后以某科技创新型煤炭企业为例,着重探讨了战略成本管理的实践与创新,以此不断完善成本管理内容,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为成本管理人员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