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推动现代化农业发展,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大力发展农业专业大户、农业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了解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情况,我们对全市主要涉农金融机构进行了调查,并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从调查情况看,近年来天津市主要涉农金融机构按照政策要求,不断强化金融服务的意识,创新金融产品,基本满足了天津现代农业的发展.但受各种因素制约,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中还存在着贷款难、贷款贵、有效担保难落实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订单农业又称合同农业、契约农业,是农民在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以订单为载体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模式.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订单农业较好地解决了现阶段农业生产规模化与经营分散化现实之间的矛盾,实现了小农户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间接地实现了农业规模化经营.为了解订单农业发展及金融支持情况,笔者对唐山进行了专项调查.  相似文献   

3.
新形势下加快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实现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福建省建宁县为例,介绍当前农村金融组织现状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情况,分析制约金融支持农业经营主体的主要因素,提出创新农村金融体制以促进新型农村经营主体健康发展的构想。  相似文献   

4.
农业产业化作为一种新的农业经营方式和产业组成形式,突破了传统农业和自然农业的经营模式,已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是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村金融部门的重要工作。本文结合南通市的实际情况,就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谈些看法。  相似文献   

5.
张婷婷 《海南金融》2013,(12):43-46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求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着力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随着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提出以及现代农业的发展,农村金融需求呈现出集约化、规模化、多样化的趋势,而目前农村金融供给与新型农业经营体系金融需求之间有一定的差距,迫切需要改进和提高金融服务以适应新形势下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6.
赵波 《西南金融》2005,(10):37-38
所谓农业产业化,目前理论界普遍接受的是“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对当地农业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把产供销、贸工农、经科教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条龙’的经营体制”。在目前我国城镇失业率普遍较高,欠发达地区工业和服务业发展后劲不足,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愈发困难的情况下,农业产业化是农民增收和改善农民生活水平的重要路径和保障。而农业投入结构不合理、金融资源扭曲配置对农业产业化有较大的抑制作用。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由政府通过改革制度供给,重新设计相关制度,尤其是农村金融体系来实现。  相似文献   

7.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主力军,但由于农业经营天然弱质性、农村信用环境相对落后等原因,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仍然面临较大程度的融资约束,融资难、贵问题仍突出。农商银行是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地方金融长子,人缘地缘、决策灵活是其核心优势和竞争力,支农支小、扎根本土是其核心使命和战略选择。新的机遇与挑战下,农商银行坚守市场定位、错位竞争,强优势、补劣势,积极创新产品服务,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双军相融、双赢共荣”必然迸发无穷动能,为实现农业增效、农村增美、农民增收目标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丁斌 《西安金融》2014,(5):74-76
本文分别选取了基于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典型金融服务案例,并提出强化产业链金融服务理念,提高服务粘性;构建多层次风险分担机制,提高金融服务效率;尽快做好顶层设计,指导业务规范发展;建立农村产权交易中心,降低交易成本等建议,旨在为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有益思路。  相似文献   

9.
对中国农业保险经营模式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中国的农业保险无论是在深度还是广度都远远不够,农业保险成为困扰我国农业发展的难题。文章从我国农业保险经营模式的现状出发,结合世界各国农业保险经营模式的实践和经验,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保险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10.
在农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农村金融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系不应只局限于研究农村金融对农业产业化的支持作用,更应看到农业产业化对农村金融的影响。随着农业产业化发展,资金供给方金融机构提供资金需求方的乡镇企业、农户所需资金支持,但是随着资金需求扩大、农业产业化所涉及的主体不断发展,农村金融的发展同样受到农业产业化的影响。本文由资金需求方农业产业化主体(乡镇企业、农户、龙头企业)出发研究农村金融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系:首先对2014年山东省17市的横向数据分析,得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深化对农村金融发展的促进作用;然后从资金需求方农业产业化主体角度分析农业产业化的深化对农村金融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并指出农业产业化及农村金融存在的问题;最后得出如何在需求方(农户、龙头企业)进行相关的改善,并得出相关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1.
新农村建设中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金融制约与出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吕栋 《中国金融》2006,(8):20-21
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具体意见,其中指出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要着力培育一批竞争力、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和企业集群示范基地,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组织与农户有机结合的组织形式,让农民从产业化经营中得到更多的实惠”。这为金融业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指明了方向。据对农业大省安徽省的调查,由于受农业产业化自身的弱质性和农村金融体制不健全等因素影响,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的融资难问题较为突出,需要认真加以解决,以发挥金融在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农业保险,关乎国家的粮食安全,意义重大。本文在研究农业保险发展的过程中的现状以及特点的基础上,分析国外发达国家的农业保险经营模式,并总结其对于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启示,并结合启示分析我国农业保险的主要经营模式;在农业保险发展困境的角度入手,研究我国保险支持农业"走出去"的可行性以及意义。  相似文献   

13.
推行农业企业化是我国农业经营组织创新的必然选择,根据我国农业企业化模式选择,我国推行农业企业化可设想为三个阶段,即导入阶段、全面展开阶段、高级化阶段.  相似文献   

14.
李媛 《时代金融》2014,(8X):136-136
农业保险,关乎国家的粮食安全,意义重大。本文在研究农业保险发展的过程中的现状以及特点的基础上,分析国外发达国家的农业保险经营模式,并总结其对于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启示,并结合启示分析我国农业保险的主要经营模式;在农业保险发展困境的角度入手,研究我国保险支持农业"走出去"的可行性以及意义。  相似文献   

15.
郭振宗 《中国外资》2009,(4):130-131
推行农业企业化是我国农业经营组织创新的必然选择,根据我国农业企业化模式选择,我国推行农业企业化可设想为三个阶段,即导入阶段、全面展开阶段、高级化阶段。  相似文献   

16.
从春都模式看金融业支持经济发展的战略调整中国人民银行河南省分行杨子强张春付士军(一)春都模式概括地说是农工贸一体化的经营发展模式。即以农业产品为依托,以工业加工为主业,以贸易销售为龙头的供产销一条龙,其龙头面向市场,其龙尾摆向农民。这一模式的贡献在于...  相似文献   

17.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及保险业"新国十条"的颁布,政策性农业保险有了新的发展变化,本文在分析国内其他省份政策性农业保险经营模式的基础上,阐述了贵州省政策性农业保险现有的经营模式"基本保险+补充保险"的内涵,剖析了此模式下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农业保险经营模式是农业保险制度运行的载体。从中国农业保险经营模式的演变过程来看,先后经历了探索、选择和发展等不同历史时期。研究发现,政府主导下的地区特色政策性农业保险经营模式的发展,需要从农业保险组织管理与基层服务、财政保费补贴、大灾(巨灾)风险分散和市场监督与管理等模式逐一设计。论文试图以此揭示我国农业保险经营模式的发展规律与发展方向,进而推进我国农业保险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19.
农业保险经营模式是农业保险制度运行的载体。从中国农业保险经营模式的演变过程来看,先后经历了探索、选择和发展等不同历史时期。研究发现,政府主导下的地区特色政策性农业保险经营模式的发展,需要从农业保险组织管理与基层服务、财政保费补贴、大灾(巨灾)风险分散和市场监督与管理等模式逐一设计。论文试图以此揭示我国农业保险经营模式的发展规律与发展方向,进而推进我国农业保险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20.
农村金融供给改革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金融是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和促进农业现代化的核心.基于新形势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多元化金融需求,较为深入全面分析了农村金融需求、供给及影响因素,结合五大发展理念及供给侧改革五大重点任务,从发展农业产业金融角度,就优化制度供给、增加供给主体、补足农村金融短板等方面,探索了地方加快农村金融供给改革的思路和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