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论优先购买权的种类及适用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优先购买权属物权性质,由法律直接规定,当事人不能自由创设.主要有: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共有人的优先购买权、合伙人的优先购买权、股东出资优先受让权.  相似文献   

2.
李菲 《现代商贸工业》2010,22(8):153-153
现阶段我国的房屋承租人优先购买权制度存在诸多不足。在分析房屋租赁与房屋优先购买权的含义及构成要件后,立足我国法律关于房屋优先购买权制度的相关规定和司法实践,认为我国的房屋承租人优先购买权制度房屋租赁合同备案的法律性质、"同等条件"的含义、通知的方式及房屋优先购买权的行使期限等方面存在不足,应予以改进。  相似文献   

3.
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作为民事优先权的一种,在我国《合同法》,《城市私有房屋管理条例》第11条多有体现,着眼于保护租赁关系中相对弱势的承租人利益,但制定的过于概括,易出现理解不同导致的实务上的混乱,通过对现行法律分析结合先买权制度的性质及其法律价值,能对审判有所裨益,既能保障承租人的合法权益,又防止其权利滥用。  相似文献   

4.
李哲  姜立强 《消费导刊》2009,(11):127-127
房屋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制度有着悠久的历史,然而在目前我国的法律规定中却存在着诸多缺陷,导致实践中很难操作且纠纷不断。本文从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的含义、特征出发,分析了其存在的主要缺陷并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5.
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作为民事优先权的一种,在我国《合同法》,《城市私有房屋管理条例》第11条多有体现,着眼于保护租赁关系中相对弱势的承租人利益,但制定的过于概括,易出现理解不同导致的实务上的混乱,通过对现行法律分析结合先买权制度的性质及其法律价值,能对审判有所裨益,既能保障承租人的合法权益,又防止其权利滥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我国现行关于房屋承租人优先购买权的法律规定出发,指出我国实行的是房屋承租人法定优先购买权制度.通过分析我国现行房屋承租人优先购买权靠4度诸多弊端,最终得出结论认为该项制度对法律价值的衡量取舍已经不符合我国当今的经济基础,理应顺应时代变迁予以废止,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设立约定优先购买权的制度构想.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房屋承租人优先购买权的权利性质经历了由“物权阶段”向“性质待定阶段”再向“债权新阶段”转变的过程。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了新的司法解释,第一次明确提出债权性质的房屋承租人优先购买权。研究这一转变过程,对于确立房屋承租人优先购买权制度的价值基础和完善该制度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合同法>第230条规定了房屋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从表面上看,对房屋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没有限制,但是,笔者发现在实际生活中,房屋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受到诸多限制.这种限制基于<合同法>的规定,或者基于其他法律及政策的特殊规定,主要表现在三方面:出租人出卖用于租赁的房屋类型、房屋租赁法律关系中特定法律事实的存在和<合同法>第230条本身的规定.  相似文献   

9.
房屋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作为一种附条件的形成权及准物权,具有形成效力、优先效力及排他效力。执法者在面对此类案件时应从自身实践经历出发,通过理论结合实践探讨分析,提高认识,以利于正确地解决实践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承租人优先购买权制度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法律制度。但由于法律对相关的规定过于简洁,导致理论界、司法实践中常常出现分歧。本文拟对优先购买权中产生的几个问题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1.
刘娅 《中国拍卖》2009,(3):40-41
在日常的拍卖实践中,与优先购买权有关的拍卖案例、尤其是强制拍卖中的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的案例相当常见,但拍卖公司是否履行了常规程序就可以了呢  相似文献   

12.
邓相花 《致富时代》2010,(7):133-133
共有人优先购买权与承租人优先购买权原本是两个毫不相干的权利,然而二者所指向的标的物为同一个的时候就会出现冲突,这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时有发生。因此,就共有人优先购买权与承租人优先购买权的冲突解决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胡鹏翔 《商业研究》2003,(15):143-144
房地产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符合效益最优化原则。由于租赁合同是继续性合同,承租人对租赁物长时间的使用和收益,已经与之形成了较为密切的关系。在不损害出租人利益的前提下,能最大限度地保护承租人的利益,是效益的最优安排。而且,不动产的优先购买权已被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民法所规定。  相似文献   

14.
刘卓妍 《商》2014,(9):186-187
我国《公司法》第72条规定了有限公司的股权转让规则,该条法律在允许有限公司股东转让股权的同时对其进行了严格的限制,主要体现在法律赋予其他股东同意权、异议股东购买权及优先购买权,由于司法实践中日趋复杂的案件仍有不少问题困扰着法律从业者。本文着眼于理论和实务中常见的问题,探讨有限公司股权转让的限制、股权转让合同的效力及股东优先购买权等问题,以期对我国有限公司股权转让制度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5.
这个案例的焦点问题是,多个承租人购买同一个标的,是不是都具有同等的优先购买权。如果有同等优先购买权,那么条件是什么?如果不具备同等优先购买权,理由又是什么  相似文献   

16.
共有人的优先购买权是法律赋予共有人的权利,其权利具有法定性,物权性.共有关系中优先购买权是一种待实现的权利即期待权,同时也是附条件的以自己单方意思表示就能使法律关系发生变化的形成权.权利的行使以财产共有关系存在为前提,受"同等条件"的限制.权利的实现是在共有权人内部之间,共有权人与承租人之间,共有权人与善意取得第三人之间产生.  相似文献   

17.
张锋 《商场现代化》2007,(20):367-368
股东优先购买权是公司其他股东依据法律的规定而享有的当股东转让其股权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于他人购买该股权的一项权利。优先购买权的立法依据是:有限责任公司兼具资合与人合的性质和对老胶东对公司贡献的承认。对股东部分优先购买权应针对股权整体转让和股权分割转让两种情况进行具体地分析。在股权整体转让的场合,其他股东不能行使部分优先购买权;在股权分割转让的场合,其他股东则可以行使部分优先购买权。我国公司法在未来修订时,应对股东的部分优先购买权作出规定。  相似文献   

18.
有限责任公司为了保证其人合性,在法定的优先购买权外也可以通过股东之间的约定将股东优先购买权的效力和范围扩大。但是这样的扩张势必会损害市场经济的效益,不利于公司的社会公用和公司股东效益最大化。因此,要对这样的优先购买权进行一定的限制,俗称刺透。本文从上海地王案件出发,研究股东优先购买权的刺透。  相似文献   

19.
赵勇 《中国拍卖》2009,(7):26-27
国家行使优先购买权,拍卖会上最高应价者便失去了对该文物的主张权利。优先购买权能否对抗《拍卖法》的价高者得?通过对国家文物优先购买权含义、渊源、性质、特征的分析,来看优先购买权的最终法律效力  相似文献   

20.
王佳  马群越 《商》2014,(42):235-235
房屋租赁是现在比较常见的一种民事行为,涉及到出租人和承租人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若是只涉及到这两方,那么出现纠纷的时候就比较容易解决,但是实践中往往不是这么简单,可能会涉及到第三方,而承租人的非法转租就是其中一种,承租人的这种行为涉及到很多法律问题,本文将从非法转租合同的效力和非法转租所租金的性质及其归属等两方面进行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