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7 毫秒
1.
语境是艺术语言存在和创造的基础,没有语境就不可能有艺术语言的存在。文章从艺术语言的欣赏离不开语境的角度,探讨了艺术语言和语境(广义语境和狭义语境)有着紧密的不可分割的联系。艺术语言的言语本身对语境有一定的突围性,能创造新的语境。  相似文献   

2.
语言是用来交流信息、用来成就事情的,对非母语国家的英语教学来说,英语教学尤其需要重视语言承载的文化内涵及营造一个生动活泼、贴近生活、富含信息量的交流环境。教学视频资源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交流中不可缺少的立体的真实语言环境这一盲点,对提高英语教学质量、优化课堂教学、满足学生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刘浩 《金卡工程》2010,14(6):154-154
语境是理解法律语言的重要前提,特别是当历史上或不同国家间法律体系所适用的法律语言在进行彼此之间沟通时,如果不能正确的设定语境,会造成概念,术语等法律语言间内涵和外延的模糊以至混乱,这是由于不同语境下的法律语言投影出现了偏差。这一问题在解读和构建中国传统法中表现的更为显著。本文试图分析中国传统法语境下的法律语言投影偏差的原因,并寻找其中原因。  相似文献   

4.
李胜男 《金卡工程》2010,14(11):336-336
语言顺应理论是Verschueren于1999年在其书《语用学新解》中系统提出的,是考察语言使用的一个崭新的视角。Verschueren认为人们使用语言是为了顺应不同语境对语言进行不断选择的过程。本文试图以顺应论为理论指导,从心理世界、社交世界、物理世界三方面入手,对以《鲁豫有约》为例的电视访谈节目语言进行语境顺应性分析,旨在发现电视访谈节目语言的特点,突出交际语境对语言使用者选择语言的重要影响,揭示顺应论对语言交际研究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翻译的过程不仅仅是词义的翻译,更是两种文化的碰撞.文化语境在翻译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以往的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我们更重视的是西方文化的导入,而导致大学生在进行汉译英语篇翻译时常常会出现本土文化缺失的状况.因此,只有处理好语言、翻译、本土文化和目标语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才能使译文在准确传达原文意思的同时也取得传神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吴翠萍 《中国外资》2012,(12):36+38
受到高低语境文化差异的影响,中美贸易谈判在目的、语言方式、谈判风格及协议行文等方面都截然不同。本文通过分析高低语境文化的特点,探讨文化差异对中美贸易谈判的影响及中美双方在贸易谈判中的行为特征,旨在促进跨语境文化的沟通。  相似文献   

7.
受到高低语境文化差异的影响,中美贸易谈判在目的、语言方式、谈判风格及协议行文等方面都截然不同.本文通过分析高低语境文化的特点,探讨文化差异对中美贸易谈判的影响及中美双方在贸易谈判中的行为特征,旨在促进跨语境文化的沟通  相似文献   

8.
关联理论与语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听话者对话语的理解主要是通过语境,即构成听话者认知环境的假设而实现的。语境不仅限于上下文,还包括对未来的期待、科学猜想、宗教信仰、记忆和文化知识。相互理解的成功取决于交际双方的互明和关联。说话人总倾向于生成最关联的话语,听话者往往注意那些最关联的信息。双方在最佳关联的语境条件下对话语进行理解。  相似文献   

9.
在语境背景下解析双关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双关如何在语境的影响下形成.并从三个方面阐述了这个过程:即联想与双关,误解与双关,偷换概念与双关.在这个环环相扣的过程中,每一步都离不开语境有形无形的影响.最后解释了双关的语境依赖性.  相似文献   

10.
根据会话礼貌原则,委婉语就是在某种语境下,为达到某种交流目的,避免生硬、粗俗或顾全"面子"而使用的一种模糊的、含蓄的语言.作为一种重要的语言现象,委婉语在人类交际历史上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一种工具,它在人类社会中有效地行使着它的"润滑剂"功能.从语用学的角度分析,它具有避讳、礼貌、掩饰功能.  相似文献   

11.
从语用学的角度看,语境是语言活动参与者所共有的背景知识,这种背景知识使听话人得以理解说话人通过某一话语所表达的意义。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不再是孤立的部分,不讲结构,不讲语境。本文从语用学的角度分析了语境对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利用语境促进词汇教学的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语言是人类经济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工具,目前国内有关语言与公司行为的研究尚比较缺乏。本文利用中国上市公司并购事件,实证检验了收购方管理层与目标方所在地之间语言差异对并购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收购方管理层与目标方所在地的语言距离与并购绩效显著负相关,且主要是通过"文化效应"而非"交流效应"在发挥作用。此外,本文还发现语言差异对并购绩效的影响会因个体特征、并购类型、产权性质以及地区发展水平的差异而有所不同。本文研究提供了从语言角度研究公司管理层参与并购活动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内蒙古旅游业发展蒸蒸日上,培养具有较强地中英双语交际能力地旅游英语专业人才成为必然的趋势。外语教学的根本目的也是在实施一种文化教育要结合语言特点赋予其丰富的语言文化信息,才能更好促进外语学习的成效。高校相对关注外语语言能力地教学而忽略了民族地区文化教育。从而导致相当一部分旅游从业人员无法正确地向外国旅客介绍民族文化。本文探讨了对旅游英语专业实施民族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如何进行教育及教学中应该注意地几点问题。  相似文献   

14.
汉语课程是民族教育的基础课程,也是促进民族教育质量的主要推力。针对语际语境和民族文化语境双重影响下的蒙古族学生汉语表达缺陷,研究并应用以表达为核心的汉语语用教学方法尤为重要。本文就蒙生语用方面的问题,从文化词语分析、设计教学情境、布置相应课程模块等方面探讨构建新教学方法和模式。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大量的例句阐述了「こそあ」三系在空间和距离上的不同用法及微妙的区别,日语学习者在实际的语言交际中对此应注意语感的培养,避免单纯从汉语译意上去理解其含义,并罗列了除文脉指示外的其他用法,指出正确理解与运用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每一则谚语背后都隐含有其民族文化的内容,在跨文化的视野下分析探讨英语谚语的汉译,必须在搞懂弄通英汉两种语言文化背景的基础上,吃透英汉谚语的文化内涵、民族特征,应用一定的翻译技巧——以直译为主的方法和以意译为主的方法,力求减少信息失真,尽量达到信息对等,让译文读者享受到与原文读者一样的信息,使跨越英汉两种文化的交际得以顺利开展,实现跨文化交际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7.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流活动,随着各国、各民族之间往来的日益频繁,迫切需要相互理解湘互学习.不同语言间的差异不仅表现在语音、词汇和句法等形式上,更表现在其文化特色上."归化"与"异化"是缓和源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在翻译过程中矛盾冲突的主要方法,长期以来"归化"译文出现频率往往较高,然而在当今文化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适度增加"异化"翻译的运用对本土文化的传播和外来文化的接受不无裨益.翻译界对"归化"和"异化"的讨论很多,但这些文章更多是停留在语言研究的层面,本文将从跨文化的角度来探讨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  相似文献   

18.
“列锦”辞格的言语生成条件及语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列锦作为中国古典诗歌中特殊的辞格,在诗歌罗列意象、营造意境等方面表现着独特的语言修辞功效。列锦辞格得以形成并发挥其修辞功效,大体基于三项言语条件的具备:诗体单句语法独立,可单独表义;汉语语序模糊、句法位置灵活;名词性词汇语言义、语法义、文化义丰富、稳定、完足;在这样的言语条件下,列锦使诗歌表现出时空模糊、意象密集的特征,意象的组合具备多种组合的可能性和内容的互摄性,意境无限弥散、叠变。收到言有尽、意无穷的表意效果。诗歌的语言也完成了它对"独立"的追求。  相似文献   

19.
Teaching effectiveness of non-native English-speaking teachers (NNEST) in accounting, economics and finance has become a significant issue due to the increasing trend of hiring NNEST in business schools. However, the literature has focused on the English language competence of NNEST, which is only one element of 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This study examines students’ perceptions of teaching effectiveness of NNEST in business disciplines in an Australian university to understand relevant NNEST issues of teaching from a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perspective. Data were gathered via focus groups and student evaluation of teacher performance surveys. The thematic content analysis of the data indicated that students acknowledge that NNEST are knowledgeable and hardworking teachers; however, issues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pprehension hinder their teaching effectiveness. Besides, ethnocentric world views of students tend to adversely influence the teaching evaluation of NNEST. This study concludes that NNEST’s issues are broader than mere linguistic competence, which suggests that business schools should focus on enhancing cultural understanding and minimising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pprehension of NNEST in efforts aimed at enhancing NNEST’s teaching effectiveness.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explores how language and religion influence cross-border acquisition completion in the negotiation phase of acquisition. The frequency and intensity of communication in the negotiation phase of acquisition will be high. We believe that language and religion will have an important impact in this phase. We have focused not only on cross-national differences but also on diversity within the target country. Our analysis based on foreign acquisitions across 55 acquirer and 54 target countries shows that both linguistic distance and religious distance are negatively related to the probability of acquisition completion. We find that both linguistic diversity and religious diversity are negatively related to the probability of acquisition completion. Moreover, a good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in the target country may reduce the information asymmetry and transaction cost in the process of cross-border acquisition. In this case, the influence of language and religion will weake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