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随着春季水温逐渐回升,水产养殖动物的胃口便慢慢好转,进入一正常的生长时期,春季如何做好水产养殖动物的管理显得十分重要,笔者认为要做好春季水产养殖动物的管理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控制水位,提高水温。通常早春的鱼池水深应控制在1.0~1.2m;晚春的鱼池水深应控制在1.5~1.8m。蟹、虾的养殖水面应由原来的0.6m增加到1m。室外养鳖的池一般早春水位应控制在  相似文献   

2.
正由于休闲渔业的兴起,目前垂钓鱼池越来越多。垂钓鱼池不同于一般的养殖池塘,特别是在垂钓季节,随着投入品的增加及垂钓活动的影响,其养殖管理显得格外重要,应把握好以下几个要点。一、慎重选择垂钓鱼池池塘的基本条件必须保证面积2亩以上,水深在2m以上,水源充足  相似文献   

3.
《渔业致富指南》2011,(23):83-83
<正>冬季是渔业收获丰收之时,也是下一养殖周期开始之时,抓好冬季水产养殖技术管理,将为来年的渔业生产丰收奠定坚实的基础。一、冬季鱼池干塘后应做好哪些工作?冬季鱼池干塘后,第一要及时对鱼池池埂进行加围维修,疏通进排水管道;第二要进行鱼池清淤工作,扩大鱼池深度,增加养殖空间;第三要对鱼池进行药物消毒,杀死有害生物、细菌,净化养殖环境。  相似文献   

4.
特大洪涝灾害往往给渔业生产造成严重损失.水灾过后,除及时维修养殖设施外,还要抓好灾后生产管理,尽可能挽回水灾造成的经济损失.一、核实养殖水面存鱼量.用丝网、旋网、拉网等网具;将鱼池中存鱼拉网过数,对受灾的养殖水面进行核产,以估算养殖水面现有存鱼数量和品种,及时调整饲料投喂数量和种类.二、调整养殖密度,适当补放.密度过高的,应及时捕出一部分,分养到密度较低的鱼池中.对于外逃较重的鱼池,应增放夏花鱼种,适当补放所需  相似文献   

5.
亲鱼池水位应保持在正常养殖水位的低水位,天气晴朗时,适当排水,每次排水量为25厘米左右为宜,让水温能较快升高.同时适当施有机肥,也能提高水温。遇到降温天气,应提前注水,适当增加水深,注水时要缓,以免水温骤变,影响鱼类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6.
<正>为了保证养殖鱼类安全越冬和来年养殖生产的顺利进行,应加强鱼池的冬季管理。冬季管理主要有以下几点:一、调好水质和水深水质的好坏及水温是否适宜对鱼类越冬影响重大。保持良好的水质、适宜的水温是提高鱼类越冬成活率的重要保证。在寒冬季节适当提高水位,  相似文献   

7.
水产养殖     
成鱼养殖中后期管理7月份,进入成鱼养殖高峰期,此时,气温较高,鱼类摄食量增加,生长较快,同时,水质变化也较快,是鱼病的流行季节,同时也是最易发生浮头和泛塘的危险时期。搞好鱼池的水质调节,有效地防止浮头和鱼病的发生,是成鱼养殖获得稳产高效的关键时期。下...  相似文献   

8.
1.控制水深,提高水温。在春季养殖过程中,为利于提高水温,应每隔10~15天由浅到深逐步加深水位1次,并将池水控制在一定的深度。早春鱼池的水深应控制在1米以内,晚春则控制在1.5米左右;虾、蟹养殖池水深应由0.6米逐渐加深到1米;室外养鳖池应换去大部分池塘陈水,早春鱼池的水深应掌握  相似文献   

9.
鱼池杂草主要是池边的旱草和水中的水草,有挺水植物、沉水植物、漂浮植物、高杆植物等种类,虽然有些种类对虾,蟹等养殖有利,但过多就会对养殖造成不利影响,也应将其纳入杂草的范围,在早春加以及时清除,杂草对水产养殖的危害,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直接占有鱼池空间,  相似文献   

10.
湖北省红安县高桥镇胡家畈退伍军人,共产党员胡继安自2000年起承包该组18亩鱼池,由于他改变养殖观念,加大资金投入,改变品种结构和养殖模式,实现了水产养殖的高产高效。他的18亩鱼池共产鲜鱼1万余kg,其中花白鲢7500kg,草鱼1500kg,鲤鲫1000kg,平均亩产500kg以上。目前,他已出塘成鱼2500kg,存塘预计年底可产9000kg,纯收入可达28000元,其具体做法有以下几条:一、提高花白鲢的放养比例和规格,实行轮捕轮放。过去实行的种青养鱼,花白鲢产量特别低,现在采用增氧机增氧,养猪配套多施肥以及合理充水的方法,加强鱼池的日常管理,使花白鲢的产量由原来…  相似文献   

11.
《江苏农村经济》2010,(11):53-53
11月份,先后进入立冬、小雪,受冷空气的频繁影响,水温会继续下降,外塘甲鱼进入冬眠期,根据天气情况应注意及时加深水位(1.5米以上),而河蟹逐步起捕上市。对一些需要越冬的养殖品种,广大养殖户还应加强越冬管理,做好疾病预防。如适时补水,加深水位。常规鱼种下池前要做好消毒工作,并塘越冬前,鱼池要清塘消毒,适当投喂精饲料,以增强体质,安全越冬。  相似文献   

12.
目前在养殖方式上,鱼池网箱养殖黄鳝是一种比较新型的养殖技术,具有占用水面少,病害少,成活率高,生长快,易养易捕等优点。现将鱼池网箱高效养殖黄鳝技术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3.
鱼池杂草主要是池边的旱草和水中的水草,有挺水植物、沉水植物、漂浮植物、高杆植物等种类,虽然有些种类对虾,蟹等养殖有利,但过多就会对养殖造成不利影响,也应将其纳入杂草的范围,在早春加以及时清除,杂草对水产养殖的危害,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直接占有鱼池空间。减少水面的有效利用率;二是吸收水中的肥份和营养,使水体清瘦,造成水中浮游生物减少;三是枯死的茎叶腐烂,污染水质,消耗水中的溶解氧,并产生有害物质;四是阻隔水体与外界的交流,  相似文献   

14.
<正> 进入冬季,渔业管理已渐清闲,正是开挖鱼池,为下一年养殖做好准备的时机。各地可结合实际,充分利用荒滩、荒水、低洼地等宜渔资源开挖鱼池,发展水产养殖。现根据笔者的实践,就鱼池的开挖和使用,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供各地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冬季正是池塘开挖的最佳时间,经过严冬的冻结后,来年放养鱼苗。新开挖的池塘修建和鱼种放养的注意要点:一、新塘的选址及修建1.周边环境的选择(1)新开挖的鱼池周边环境应安静。养鱼池塘应选择偏远且交通方便的乡村,便利的交通条件有利于商品鱼的运输;远离喧闹的市区,避免养殖鱼类受到惊吓,使鱼类生活在安静的环境中,有利于鱼类成长发育。  相似文献   

16.
鱼池水池的管理。直接影响养殖户的养殖效益。怎样来衡量鱼池中的水质好坏呢?下面四种方法能帮你解难题。  相似文献   

17.
正进入冬季,由于温度日渐下降,导致鱼塘养殖管理安全隐患增多,如果越冬池塘条件差,鱼种放养密度过大,或者鱼种体质弱、受伤致病,甚至管理不善,都会带来安全事故。鱼塘冬季养殖管理问题事关来年的渔业生产经营和经济效益,必须高度重视,把握以下七个要诀:一、把好清塘消毒关,严防敌害冬季鱼种养殖或过冬,如果越冬池塘选址不当,清塘消毒不彻底,会影响到鱼种的生存和生长。一般应选择背风向阳、水源稳定、水质良好、排灌方便、无任何污染的静水池塘,要求池面结冰时间较  相似文献   

18.
冬季水温低,鱼体结实,放养鱼种可提高成活率,提高鱼产量。搞好鱼种冬放应抓好以下三条措施: 一是清塘肥水。鱼池经过一年养殖,池底沉积大量的残渣和淤泥,不但影响水质,而且容易诱发鱼病,所以每年都要清塘,新开鱼池,清塘后可用粪肥、堆肥或发酵绿肥等培肥水质,一般每亩用量为0.5~1吨,以达到改善池底营养状况、增殖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黄颡鱼养殖由于受高温、水质、投料及鱼体无鳞的特点和鱼池中的细菌、寄生虫等影响,会引起鱼体局部感染或患寄生虫病,给黄颡鱼生长带来阻碍,从而影响养殖的经济效益。因此,必须提前预防和治疗以下几种常见病。  相似文献   

20.
<正>影响鱼类越冬安全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越冬池塘条件差、放养密度过大、鱼类个体小体质弱或受伤致病、管理不善引起死亡等。许多养殖户由于忽视水产品越冬安全,导致越冬死亡率居高不下,效益不佳。鱼类的越冬期养殖管理问题事关来年的渔业生产经营和经济效益,应当格外重视。根据养殖实践,笔者认为鱼类越冬期应掌握好以下几个要点:一、慎重选择池塘,清塘消毒防敌害越冬池选址不当,会影响到鱼虾等水产品的生存和生长。一般应选择背风向阳、水源稳定、水质良好、排灌方便、无任何污染的静水池塘,池面结冰时间少,面积和水深都应稍大,这样有利于采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