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3 毫秒
1.
乡村集体有相当多的利益粘附于农业税上,这些利益既有不合理的部分,也有应得的部分,取消农业税以后,乡村集体的利益受到严重挤压,由于没有为乡村集体正当的得利开辟制度空间,这就必然加剧乡村社会运作的混乱,因而从整体上理顺国家、乡村集体、农民的利益关系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我国农村经营制度的一项重大变革”。集体林权是指集体组织对依法属于本单位的,森林资源所享有的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权。由于森林资源具有稀缺性,经营森林资源能够产生生态利益和经济利益,基于对森林资源使用和收益的现实需要,林权问题由此产生。笔者剖析集体林木、林地的产权问题,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进行价值分析,结合新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实际,从制度建设和法律的角度提出相关建议,以期对新疆全面推进林改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正> 本文着重考察社会主义经济利益体系的运行机制。因此,它将经济利益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存在作为既定前提,从而舍象了对利益本质的说明。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并不是单个地发生联系,即不是一个个人同一个集体(企业)、一个集体同国家发生联系,而是多个个人同一个集体、多个集体同国家发生联系的。对于它们的这种多重的同步关系,我们需要借助模型来说明,分析顺序是,先说明单个个人与企业或单个企业与国家的联系,然后再加进多个个人与企业或多个企业与国家的联系作一并考察。  相似文献   

4.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入市流转是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村集体和农民在土地要素跨城乡配置过程中长期博弈的结果。构建动态演化博弈模型,分析改革开放以来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历史变迁中各主体的博弈演化关系特征及约束条件,表明以村集体及农民的诱致性变迁为主导,是由需求引致型变迁向供给主导型变迁过渡的历史过程,属于典型的卡尔多改进,需通过统一村集体与农民利益,降低地方政府利益损失,弱化地方政府阻碍偏向等措施促使博弈实现相对稳定均衡。  相似文献   

5.
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是指为了著作权人作品使用的便利、利益最大化,同时为了版权的充分保障,而与著作权人、邻接权人或其他权利人签订协议,代其行使相关著作权和邻接权的组织.随着版权意识的增强,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发展迅猛,但也伴随着大量的垄断行为,不仅损害了权利人的利益,还破坏了著作权市场的健康发展.因此,必须在著作权集体管理体制中引入竞争机制,排除垄断行为,增强会员的权利保护和监督力度,使著作权集体管理走向良性的轨道  相似文献   

6.
集体信誉的理论分析——组织内部逆向选择问题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建立在重复博弈模型上的逆向选择问题称为信誉理论,该理论主要研究博弈参与者如何通过树立信誉实现在非合作博弈中的合作均衡。传统的信誉理论涉及的多是个体的信誉问题,但是当个体信息无法传递时,个体信誉便无法发挥作用。此时,公众通常会对拥有相同标识的集体形成一个整体判断,与个体利益相关的是他们拥有的集体信誉。本文考察了集团内部存在不同类型个体时集体信誉维护的问题,本文称为内部逆向选择问题。我们发现,由于个体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差异,导致集体信誉的激励作用要弱于传统的个体信誉的作用。此外,由于集体利益与社会利益的不一致,最终即使可以有效激励集团成员最大限度地维护集体利益,如果公众信念更新相对麻木,仍会造成经济运行无效率。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集体林业建设对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集体林权制度虽经数次变革,但产权不明晰、经营主体不落实、经营机制不灵活、利益分配不合理等问题仍普遍存在,制约了集体林业的发展。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探索中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新思路,有利于提高集体林业资源的利用效率,也符合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集体协商制度是规范企业工资集体协商行为, 是以维护职工和企业的合法权益, 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为目的。开展集体协商应当遵循合法、公开、平等、协商一致、兼顾职工和企业双方利益的原则, 保障职工实际工资收入与企业劳动生产率、经济效益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通过工资集体协商,既保证  相似文献   

9.
周扬波 《经济论坛》2008,(9):106-108
工会作用的理论模型分析 工会是影响劳资利益关系的重要变量。单个劳动者受雇于资本所有者,难以通过个别谈判与雇主进行抗衡,维护自身利益,工人们只有通过工会组织起来,运用集体谈判增强工人与雇主的谈判力量。工会不仅是将谈判力量转变为会员工资与就业条件的“引擎”,而且还是劳资利益关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是通过集体谈判代表雇员在工作场所和社会中的利益,提高工会会员在货币及非货币方面的就业条件。在现代劳资利益关系中,工会组织能够有效打破劳资双方力量的不均衡格局,克服个别劳资利益关系的失衡状态。  相似文献   

10.
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满意度作为目标层,以福建三明5县中集体林权改革中涉及到的林农、村集体以及政府管理者等多利益相关方作为准则层,制定了集体林权满意度评价指标。再利用2012年7月至2013年1月的福建5县的的调查数据,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AHP层次分析法考察了管理者、村集体及林农对林改政策的满意度现状。最后利用IPA象限图分析法,分析了集体林改各利益相关者的满意度-重要度因素。结果表明,管理者总体满意度值为3.41;村集体总体满意度值为3.29;林农总体满意度值为3.23;在满意度综合评价层面,5县集体林改满意度综合值为3.32。同时根据分析结果可知,提升集体林改综合满意度的关键在于提高林农满意度;提高管理者对集体林改满意度的关键在于社会治安变好和自然景观改善;提高村集体对集体林改满意度评价的关键在于增加造林数量和提高村集体收入;提高林农对集体林改满意度的关键在于提高家庭林业收入。  相似文献   

11.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结构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政社分设后,没有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名义上属于集体,但法律对集体产权具体归属界定模糊.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属于乡村政府.乡村政府对集体资产负盈不负亏,乡村政府是集体资产盈利时的所有者,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是集体资产亏损时的所有者.在这种产权结构下,集体经济组织缺乏效率,农民的利益得不到保护.建立独立的产权清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将即有利于集体经济组织的发展,也有利于保护产权所有者农民的利益.  相似文献   

12.
我国从2003年开始进行农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2008年起进入全面推进阶段。文章考察了福建、江西等率先完成林权制度主体改革省份的改革模式和主要经验,指出我国农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存在法律缺失、制度不完善、组织不健全、政策力度不足、经营行为短期化、利益分配不公等问题,并提出了法律规范、制度创新、组织建设、政策支持、利益再分配等加快推进我国农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刘润秋  高松 《财经科学》2011,(2):116-124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中存在严重的资金时差悖论,导致难以利用集体土地本身进行融资,土地整理融资难反过来又成为阻碍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瓶颈性因素。现有流转模式难以协调各种利益,不能对流转各方产生足够激励,变相征地的方式削弱了农民的土地持续收益能力,未能真正实现城乡建设用地"同质、同价、同权"。因此,应根据利益协调的原则创新制度设计,以地权激励引导社会资源投入,促进集体建设用地顺畅流转。  相似文献   

14.
工商资本参与乡村振兴的利益联结机制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商资本参与乡村振兴既要让企业"有利可图",又要保障农民利益不受侵害,关键要建立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利益联结机制包括利益分配机制、利益保障机制和利益调节机制。对乡村振兴的不同领域而言,工商资本与村集体、农民的利益联结形式不同,政府参与利益联结机制建设的作用边界和重点也有所不同。建议按照工商资本参与乡村振兴的不同领域划分,构建差别化的利益联结机制:在农业产业化经营领域,应由市场机制在利益分配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政府着眼于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加强农村信用体系等利益保障机制和工商资本激励的利益调节机制建设;在乡村资产运营领域,应强化政府对增值收益分配的总体导向作用,重点强化产权制度基础、集体资产监管及防范失地失房等负外部性问题;在乡村公共产品供给领域,重点应强化利益调节,创新政府引导扶持方式,建立保障工商企业合理收益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15.
传统集体产权对我国农村人力资本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集体产权下,农民无法保障自己的利益,导致人民公社既否定了农民的财产权,同时也严重地阻碍了农村人力资本的发展.总体而言,传统集体产权下农村人力资本是一种畸形发展.本文分析了传统集体产权下农村人力资本发展的现状,并对此提出了相关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工资集体协商作为工会维护劳动者经济利益的一项重要工作,从深厚的社会历史大背景来看,是劳动力市场化的必然结果。我国工会的重要职责就在于顺应时代发展变迁的要求,将工作重点转移到通过工资集体协商等具体工作来实现广大职工群众的经济利益上来。非公有制企业是工会开展工资协商的重点,全会上下一定要着力推进和不断完善工资协商机制。  相似文献   

17.
劳资冲突的产生与劳资之间的利益分配密切相关,构建"利益分享型劳动关系"可以作为完善我国劳动关系治理机制的重要思路。从理论基础来看,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威茨曼的"分享经济"理论都涉及到劳资之间的利益分享问题。从比较视野来看,世界各国都存在着谈判型、财政参与型、产权参与型三种劳资利益分享的实践模式。在我国要构建利益分享型劳动关系需要面对如下制度障碍:集体谈判机制不健全,工人工资定期增长机制不完善,缺乏财政参与型利益分享机制。我国构建利益分享型劳动关系机制的路径选择为:建立具有实质内涵的集体谈判制度,完善工人工资定期增长机制,结合地区、企业的具体情况逐步推进财政参与型和产权参与型利益分享机制的实施。  相似文献   

18.
城郊村征拆利益分配复杂而重要.本文以马克思地租理论为基础,将征拆利益从源头分为绝对地租、级差地租和垄断地租,阐析了城市政府、基层政府、村集体、农民、开发商在整个收益中的分配份额,构建了城郊村征拆利益分配机制.  相似文献   

19.
集体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价值认定涉及国家、集体、农民三方,其间利益此消彼长。为平衡各方利益,建议维系和改良集体土地所有制,切实体现农民集体的所有者地位;实行差别化征收补偿原则,扩充集体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范围,提升集体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标准;征收补偿与社会保障分离,释放集体土地上房屋的社会保障功能,充分发挥其物权权能,而不借征收补偿之机附带解决农民社会保障问题。远景建立城乡统一的房地产市场,通过市场机制实现征收补偿利益在各方主体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20.
集体谈判制度在我国的发展及面临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集体谈判制度是劳动力市场机制有效运行的重要保障,是维护雇员利益,协调劳资关系的重要机制.但集体谈判制度在我国还处于初级阶段,集体谈判的机制还没有真正形成,并且由于缺少相应的法律法规的明确规定.在推行的过程中,遇到了一系列问题.近年来,劳动争议案件的增加,说明了我国的协调机制并没有发挥必要的作用.集体谈判制度在我国的推行和发展仍面临着诸多问题与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