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我国森林生态价值会计核算的研究现状 我国森林生态效益核算理论和方法研究已取得一些成果,先后有《自然资源核算初探》(1990)、《资源核算论》(1991)、《林价理论与应用》(1991)、《森林资源核算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1993)和《森林环境资源核算与政策》(1994)等专著出版,推动了我国资源核算研究与实践。在1993年和1994年,国家科委组织了多部门的专家进行深  相似文献   

2.
森林环境资源核算及补偿政策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资源与环境核算是当今国际社会研究的热点问题,它已列入联合国《21世纪议程》(1992)和《中国21世纪议程》(1993)优先项目计划。森林环境资源核算及补偿政策问题,内容包括森林环境资源的定义、概念、分类;森林环境资源评价与核算的理论与方法;森林环境资源补偿的经济政策。其基本论点是:1.森林环境资源再生产是一个商品生产过程,它所提供的货物和服务均为产品;2.森林环境资源产品应当有相应的价格体系和收费标准,按着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方式进入市场,等价交换,3.变单一渠道为多种渠道,建立广泛的森林环境资源经济补偿机制;4.森林环境资源应在加强监测与统计的基础上,建立完善的国家级森林环境资源实物量与价值量核算体系并与国民经济核算制接轨。  相似文献   

3.
为了加强天然林保护工程财政资金管理,专款专用,单独核算.确保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顺利实施,提高天保资金使用效益.根据山西省林业厅转发财政部<关于印发〈天然林保护工程财政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和<关于印发天然林保护工程财政资金会计处理的规定的通知>,经局党委研究决定,自2001年1月1日起,对"天保"财政资金实行集中核算,统一管理.即将森林管护事业费、养老保障补助费、社会性支出及下岗分流安置费等"天保"经费支出全部集中到林业局财务科集中核算,统一管理.现将实施的具体办法及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森林文化币:概念、内涵及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非物质效益的角度考察了森林的文化价值及其评估内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森林文化币的概念并建立了其研究模型,从人的主观价值表达(时间的选择消费)、森林文化资源和森林文化力3个方面系统论述了核算森林文化价值的路径与方法,为森林文化价值评估提供一个新视角。  相似文献   

5.
研究目的:探索基于产能理论的耕地资源资产经济价值核算路径,并以江西省为例进行试算。研究方法:Thornthwaite Mernoriae模型、指数和法、逐级修正法、收益还原法和比较研究法。研究结果:(1)耕地产能是耕地资源资产经济价值形成的重要基础,基于产能理论开展耕地资源经济价值核算可以有效反映耕地资源资产的经济价值水平;(2)价值整体空间分布与耕地质量和产能大体相同,呈现出中部鄱阳湖流域向周边逐步递减的趋势,高值区集中在鄱阳湖平原地区,符合江西省耕地资源开发利用实际;(3)本文核算结果与基于耕地流转租金收益的传统收益还原法核算结果无显著差距。研究结论:基于产能理论的耕地资源资产经济价值核算路径不仅能有效反映出耕地质量和产能对价值形成的基础作用,还可以客观反映出研究区域耕地资源资产经济价值的整体空间分布特征,可为完善耕地资源资产经济价值核算方法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6.
森林环境资源价值评估是实施生态效益补偿和绿色GDP核算的重要基础,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定价,将加快推动森林资源纳入环境经济一体化核算工作的进程。条件价值法(CVM)作为森林环境资源价值评估的一种直接方法,对于评估"非市场化产品或服务"的价值,特别是森林环境资源的社会价值具有重要意义。考虑到该类非使用价值的分量众多,实际核算时应先进行系统分类,然后逐一加以测算。本文正是在此基础上,通过森林环境资源的供求分析,采用开放式支付卡法作为CVM的引导技术,对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居民消费意愿进行实地调查,并结合Logistic模型、因子分析确定社会价值的具体构成。最后,根据非参数估计方法计算个人支付意愿,从而极大提高了研究结果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中国耕地资源资产核算方法与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探索全国耕地资源资产价值量核算方法,并完成全国耕地资源资产价值量核算。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实证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研究结果:(1)耕地流转租金是耕地资源资产核算的基础数据,基于该数据采用收益还原法可以有效核算耕地资源资产价格;(2)2016年全国耕地资源资产价值总量为22.61×10~(12)元,耕地资源资产全国平均单价约16.75×10~4元/hm~2;(3)耕地资源资产价格水平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东部沿海地区与粮食主产区的叠加区价格较高,而西北、西南和中南山区,以及东北地区价格较低。研究结论:以耕地流转租金数据为基础,以耕地质量等别和社会经济条件为控制的核算方法,能够在总体上控制耕地资源资产价值量核算精度,其测算结果能够较客观地反映耕地资源资产价格分布情况,该核算方法可为自然资源资产核算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8.
中国森林生物多样性价值核算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我国森林生物多样性高度丰富,有必要进行价值核算。首先对我国的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进行了分类,并按分层抽样调查的方法选取了9个样点,采用市价法和机会成本法分别对我国的森林生物多样性的价值进行了核算,其结果分别为67065.27亿元和72891.50亿元。最后根据收益最大化法计算了最优贴现率为5.5%,再根据经济控制论中一维波的方法对核算误差进行了处理,得出我国森林生物多样性的核算价值为70308.42亿元。  相似文献   

9.
森林绿色核算及其动态变化规律研究——以福建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绿色GDP核算的SEEA基本方法、结合当前我国森林核算工作的实际情况,提出核算内容为林木价值、林地价值和森林生态服务价值。通过对福建1993年、1998年、2003年、2008年四期的森林资源进行绿色核算,研究结果表明,福建省1993年、1998年、2003年、2008年森林绿色GDP分别比当年的GDP约高出144.22亿元、195.36亿元、50.39亿元、52.16亿元,说明福建省15年来,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适度兼顾环境资源的保护,基本实现了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但森林绿色GDP对当年GDP的差值逐期下降,GDP反映更真实的经济和环境的变化水平。  相似文献   

10.
<企业会计制度>(简称<制度>)第二章第十八条第(四)项规定和<企业会计制度--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会计科目使用说明(简称<说明>)应收账款第三条,对债务重组的会计事项都作了明确规定和详细说明,但不够完善.建议<制度>增设"债权人债务重组"和"待摊营业外支出"会计科目核算债务重组会计事项,理由:  相似文献   

11.
《绿色财会》2004,(12):43-44
第一条为保护重点公益林资源,促进生态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财政部建立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以下简称"中央补偿基金").为规范和加强中央补偿基金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特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12.
根据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数据和中国林业统计年鉴,按照国家正式颁布的《生态系统评估: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技术规范》及联合国SEEA-EEA推荐的生态产值核算方法,对2013—2018年我国森林碳汇生产总值进行了核算,并与第八、第九次森林资源清查碳汇监测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2013—2018年,我国森林碳储量、碳汇量呈增长态势,碳储量年均增长3.58%,碳汇量年均增长14.95%。在价值核算上,2013年我国森林碳储量价值为8044.24亿元,2018年为8824.20亿元,年均增长1.87%。2013年、2018年森林碳汇价值量分别为142.23亿元和272.06亿元,2018年森林碳汇价值约占林业总产值的0.34%。按相关研究提供的投入产出完全消耗系数计算的2018年森林碳汇生产总值为141.47亿元~152.35亿元,约占2018年我国GDP总量的0.015%~0.017%。研究表明,2013—2018年,我国森林碳汇生产总值占GDP的比重呈下降态势,但森林碳储量、碳汇实物量呈增长态势。研究认为,建立统一的GEP核算标准体系、减小森林生态系统的中间消耗、提高森林...  相似文献   

13.
根据财政部关于印发<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农财[2001]190号)(以下简称<办法>),我国从2001年起中央财政设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  相似文献   

14.
2001年财政部和人事部首次将<中级会计实务>分为<中级会计实务(一)>和<中级会计实务(二)>两门课程.<中级会计实务(一)>主要是一些会计日常核算和一些常见的会计事项,内容简单,及格率较高.<中级会计实务(二)>主要是近年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的大部分内容,由于新准则颁布时间较短,许多考生反映,学习与掌握比较困难.因此,<中级会计实务(二)>是全国会计专业中级会计技术资格考试中难度最大的一门课程,在2001年度四门考试课中,其及格率最低.下面仅就<中级会计实务(二)>的学习及应试技巧谈一点个人的体会.  相似文献   

15.
森林的生态功能和生态服务的区分度不高导致森林资源价值核算存在误差,森林经营侧重于生产性经营导致生态性经营发展不足,森林资源价值核算使用方法也不能全面体现森林经济效益。依据森林资源的特点,总结自然资源核算理论,提出了准确区分森林树种和地理位置,分清生态功能和生态服务功能;建立科学实用的森林资源价值核算指标体系,使核算结果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等对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6.
峡江县“十一五”林地和立木价值核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依据国内外研究成果,目前开展森林资源价值核算的目的主要有两类情况:一是从改革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出发,试图建立绿色GDP综合核算体系,其中包括森林资源及其环境因子核算;二是从客观反映森林的多种价值出发,研究森林的各种物质效益和环境生态效益、社会效益,致力于树立一种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相吻合的森林价值观,为森林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介绍峡江县自然社会经济状况,对峡江县"十一五"林地和立木资源进行价值核算,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我国<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和<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等均将"土地使用权"放在无形资产中核算.笔者认为,不论从无形资产、固定资产、土地使用权三者的概念关系进行辨析,还是从会计核算的原则和经济后果角度衡量,都是不妥的.建议把土地使用权列为固定资产下独立二级项目核算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18.
在认真研究企业会计准则关于林木资产核算的原则规定的基础上,结合林业企业会计核算的实际,探讨了林业企业贯彻企业会计准则问题.通过对黑龙江省森工总局制定与实施的<黑龙江省森林工业企业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实施办法>的分析研究,提出制定以林木资产会计核算为中心,以会计科目及主要账务处理、会计报表和成本核算办法为内容的林业企业会计核算指南.  相似文献   

19.
2004年10月21日,财政部、国家林业局继<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管理办法(暂行)>(财农[2001]190号)在全国部分省试点取得经验后,正式出台了<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办法>(财农[2004]169号)并在全国范围内开始实施.  相似文献   

20.
本文根据森林资源核算目的和要求构建了森林资源分类系统,从而将森林资源价值核算的范围确定为林木资源价值核算、林地资源价值核算和森林环境资源价值核算,并对其核算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