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鱼种消毒就是在鱼种放养前,根据鱼的体质强弱、水温等情况,用各种药物配制成不同浓度的药液,通过采取浸洗鱼体、全池泼洒等措施杀灭鱼体上附着的寄生虫、细菌等病原体,达到预防鱼病发生,提高鱼种成活率.而且是成鱼养殖成功与否的关键之一。否则,将会把病原体带入鱼池引起鱼病,严重时可导致鱼种大批死亡。所以鱼种放养的消毒工作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正> 一、把好选塘关 选择池底高于低潮线,能排出水的池塘,且平坦,底质以软粘土为佳,以利大弹涂鱼营造洞穴和底藻繁殖。沙质底不宜放养。 二、把好消毒关 1、池塘消毒:用生石灰500ppm或漂白粉(有效氯32%)30ppm进行消毒清池,杀灭病原体,清除虾虎鱼等敌害生物。 2、鱼种消毒:鱼种入塘前用1—1.5ppm浓  相似文献   

3.
鱼种“就袋消毒”是近年来养鱼户总结和使用的鱼种消毒新方法,其好处是简便,花钱少,能减少鱼病,成活率高。其方法是:  相似文献   

4.
<正>一、鱼种投放俗话说"春放鱼种鱼发瘟,冬放鱼种长三分"。实践证明,冬至至立春是放鱼种的最佳时机。鱼种投放前一定要消毒,减少病原体  相似文献   

5.
吴源天 《农家之友》2007,(9S):37-37
实践证明,即使是很健壮的鱼种,也会或多或少地带有某些病原体。用药液对鱼体进行浸洗消毒,是预防鱼病的有效措施。现介绍几种常用的浸洗消毒液的配制与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6.
<正> 对于投放的鱼种用药液浸洗进行严格消毒,是提高鱼种成活率,减少疾病发生的关键。其要领是:一、技术要熟练。鱼种消毒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工作,操作时要仔细、熟练、轻快和  相似文献   

7.
<正>春片鱼种的投放,除选择优质鱼种外,做好鱼种投放前的鱼种消毒显得尤其重要。笔者于2000年至2014年间,利用敌百虫与高锰酸钾消毒鱼种,大大减少了鱼病的发生与发展。消毒可杀灭病原体,预防细菌或病毒的传播,经济效益明显,现将消毒方法介绍如下:一、准备工作:80%的渔用敌百虫、高锰酸钾,消毒用的木桶,水缸(铺有塑料薄膜的囤鱼箱也可)。二、消毒方法:选择无病无伤,规格一致的鱼种后,放入池塘前进行鱼体消  相似文献   

8.
<正>"春放鱼种鱼发瘟,冬放鱼种长三分"。实践证明,提早放养鱼种有利于鱼种及早适应环境,便于越冬管理,促进鱼种开春快长,提高成活率,增加养殖产量,取得高效。一、彻底清塘消毒鱼塘经过修整后,可根据实际情况,在投放鱼种前2周,进行药物消毒,消毒时,要选择在天气晴朗的中午进行,这样由于水温较高,药效发挥好。常见的消毒药物有:  相似文献   

9.
我县梅林镇陈某,一口3亩鱼塘,2004年3月20日放养16—20cm草鱼种2100尾,5月6日后开始出现死亡,以后每天死鱼20—30尾。病鱼特征:鱼体乌黑,病鱼行动缓慢,独游不吃食,鱼体肉眼可见少数虫体,鳃丝腐烂带泥,轻压腹部有黄色粘液从肛门流出。后用药:①敌百虫1ppm全池遍洒;②连续两天1ppm漂白粉全池遍洒与内服杀菌药物三病宁,第四天死鱼减少,鱼病基本得到控制。分析原因主要没过以下五大关:一、清塘消毒关:该塘5—6年没有清除过塘泥,塘泥20—30cm厚,鱼种放养前池塘消毒不彻底。二、鱼种消毒关:年初,干旱少雨,鱼种放养晚,水温高,鱼种拉网、运输过程损…  相似文献   

10.
<正> 冬季虽然天气寒冷,但有许多病菌和寄生虫能适应低温环境,并大量繁殖,常能在短时间内导致鱼类发病或死亡。因此,冬季鱼病防治决不可掉以轻心,否则会影响鱼产量。一、发病原因:1、池塘环境条件差,水质受污染,日常管理不当,常会引起鱼类发病。2、鱼塘底泥较厚,在清整消毒时不彻底,残存在池中的病菌和寄生虫,常在冬季适宜条件下继续繁殖生长、传播和寄生鱼体上。3、粪肥和下塘的鱼种消毒不严,会把一些病原体带入鱼塘,易使鱼类患病。4、鱼种在放养时,由于拉网、运输等操作不当,加之气温低,使鱼  相似文献   

11.
<正> 一、严格鱼种投放前的消毒处理1、用盐水浸洗。购进来的鱼种就有可能是病原体携带者,还有捕捞、运输等操作难免使鱼种在一定程度上受损伤,所以用盐水浸洗既可杀死携带来的体表病原体,也可使鱼伤口得到收敛,促进愈后。具体操作方法是:用3%—5%盐水视水温而定浸洗15—20分钟,浸洗鱼密度不能过大,以免缺氧造成不必要的的损失。鱼种刚接触盐水时会乱蹦乱跳,一会就会平静下来,如在预定浸洗时间内出现第二次狂蹦,则应立即捞出放入鱼塘。  相似文献   

12.
<正> 一、清塘消毒 经过2—3个月培育鱼种的池塘,一般水质老化,天然饵料减少,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及病原菌增多。因此,入秋后应将鱼种转入经过清塘消毒的池塘进行培育,以便安全越冬。在水源和鱼塘周转有困难的地方,可先将鱼种全部转出暂养,对原塘每亩用生石灰75—100公斤消毒,并按常规方法将水质培肥,待药性消失后再将鱼种转  相似文献   

13.
<正>做好水产养殖消毒工作,是水产养殖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通过消毒,能有效抑制或杀死有害病菌,减少养殖品种疾病的发生。水产养殖的消毒包括池塘消毒、苗种消毒、饲料消毒和养殖工具消毒,即通常我们所讲的"四消"。一、池塘消毒池塘既是水产养殖动物生长活动栖息的场所,也是病原体滋生的"沃土"。池塘环境是否清洁,直接影响到各种水产养殖动物的健  相似文献   

14.
<正> 采用在运输途中在装运鱼种的容器中直接加入适量浓度的孔雀石绿消毒鱼种,不但方法简单,而且效果好。其方法是这样的,在装运鱼种的容器中直接加入2mg/L孔雀石绿水溶液,当水温在10℃—20℃时,保持  相似文献   

15.
每年冬春季节,是广大渔农朋友投放鱼种的黄金季节,大家都希望在新的一年里有个好收成。可是,由于自己缺乏科学知识,不知选用什么药物消毒为好。今年春,我县一些养殖户选用食盐对投放网箱的斑点叉尾鲴鱼种进行消毒,结果还是大量暴发了水霉病,其中有一户鱼种死亡达1000多kg,可谓损失惨重。  相似文献   

16.
<正>秋季水温适宜,是鱼种生长旺季,秋季鱼种管理应抓好清塘、分养、稀放、投饵、巡池五项工作。1、清塘。经2~3个月培育鱼种的池塘,一般水质老化天然饵料减少,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及病原菌增多,入秋后应将鱼种转入经过清塘消毒的池塘进行培育。如水源和鱼塘周转有困难,可将鱼种全部转出暂养,再对原塘消毒,每亩用生石灰75~100kg,并按常  相似文献   

17.
冬季放养鱼种是提高鱼种成活率,获得来年渔业丰收的一个重要举措。因为鱼种经过秋季培育,体质健壮,鳞片紧密,适应能力强,加之冬季水温低,此时鱼的活动力弱,捕捞与放养过程中不易受伤,成活率高,宜早放养早生长。冬季放养鱼种要掌握以下措施:1、清塘消毒经太阳曝晒后,将池塘中过多的淤泥挖去,只保留15—20cm,铲除杂草,加高加固池埂。池塘常用的消毒药物有生石灰、漂白粉、茶枯等。生石灰因为消毒效果好,且能改善池塘底质,是渔民朋友常用的消毒药物。生石灰带水消毒方法是:平均水深1m,每亩用生石灰120—150kg全池泼洒。生石灰干法消毒的方法是:…  相似文献   

18.
<正> 1、环境消毒 鱼种下池前应用生石灰、漂白粉等药物清塘消毒,以杀死致病菌及有害生物。生石灰每亩用量为100-150kg,漂白粉用量为30-40ppm,一星期后蓄水放鱼。 2、苗种消毒 苗种培育阶段常见的疾病有水霉病、小瓜虫病以及气泡病,特别易发生水霉病,可用0.15-0.2ppm  相似文献   

19.
<正>"春放鱼种鱼发瘟,冬放鱼种长三分",冬放鱼种不仅能提高成活率,而且能促进鱼种早生长,鱼体增重快,增收可达40%-50%。冬放鱼种需掌握以下七个要点:1、清塘消毒。宜在晴天进行。一是干法清塘(留水深10cm或注水10cm),亩用生石灰  相似文献   

20.
<正>放养前把好消毒关。①清塘消毒。每亩用生石灰100~150公斤化水全池泼洒,生石灰可杀死野杂鱼,中和酸性,改良水质,稀放营养素,提高pH值,使水体呈微碱性。②苗种消毒。鱼种经过捕捞、运输难免受到污染、损伤和带有病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