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按照气相法、液相法和固相法的分类,对锑掺杂氧化锡纳米粉体的制备方法进行了综述,概括了各类制备方法的优缺点,并对未来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针对制备纳米锑掺杂氧化锡颗粒产生团聚的问题,以溶游胶-凝胶法为例,介绍了防团聚的几种措施:加入表面活性剂、有机溶剂洗涤、共沸蒸馏、冷冻干燥等,并分别对其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3.
针对制备纳米锑掺杂氧化锡颗粒产生团聚的问题,以溶胶-凝胶法为例,介绍了防团聚的几种措施:加入表面活性剂、有机溶剂洗涤、共沸蒸馏、冷冻干燥等,并分别对其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4.
张玮 《大众标准化》2008,(Z2):69-70
介绍了应用AFS-930双道原子荧光光谱仪测定饮用水中锑的原理,选择了最佳仪器条件,通过对检出限、精密度、准确度的实验说明该方法适于测定饮用水中痕量锑。  相似文献   

5.
ZnO具备优良的物理及化学性质,属于一种重要的宽禁带半导体材料。研究发现,ZnO纳米线在催化、光学、磁性及敏感器件等领域具备良好的应用前景。然而,ZnO存在着氧空位及锌间隙等先天缺陷,难以达到完美化学计量比。为此,将一些元素掺入到ZnO纳米线中,在改变ZnO纳米线结构形貌的同时,实现对ZnO纳米线的掺杂,进一步改善其光学、磁学、敏感等性能,推动ZnO纳米线在多种领域的研究及应用。  相似文献   

6.
陆茜 《价值工程》2012,31(11):309-310
以TiOSO4和ZnSO.47H2O为原料,NH3.H2O为沉淀剂,采用超声波-微波化学共沉淀法制备具有可见光催化活性的N、Zn共掺杂纳米TiO2纳米粉体,并用XRD、UV-VIS对其进行了表征。在可见光下,考察了N、Zn共掺杂纳米TiO2光催化降解甲基橙的光催化性能。通过正交试验得出降解甲基橙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在最佳条件下做验证实验得出在太阳光下照射6h,光催化剂重复使用4次后降解率仍可到达74.2%,有超声分散、搅拌的条件下降解甲基橙降解率达到98.2%。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壬二酸的性质和用途,并概述了近年来高锰酸钾氧化法、臭氧氧化法和过氧化氢氧化法等制备壬二酸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8.
活性二氧化锰制备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综述了近年活性二氧化锰制备技术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几种常用的活性二氧化锰制备技术。  相似文献   

9.
文章综述了近年活性二氧化锰制备技术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几种常用的活性二氧化锰制备技术.  相似文献   

10.
文章综述了近年活性二氧化锰制备技术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几种常用的活性二氧化锰制备技术。  相似文献   

11.
孟娟娟 《价值工程》2014,(15):295-296
随着近年来对血管内皮细胞生物功能的认识不断深入,目前被普遍接受的Ross修正的"损伤反应"学说认为,内皮细胞功能障碍是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早期的始动环节。本文就内皮功能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农药的发展和使用,农药残留的问题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而提高农药残留分析检测技术是解决农药残留问题的重要途径。文章综述了近年来农药残留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并对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李晓霞 《价值工程》2011,30(28):267-268
在科学发展的长河中,运动人体科学是一门十分年轻的分支学科,它从运动机体各层次和层次间的相互关系探索生命的奥秘,涵盖运动状态下机体变化规律。纵观运动人体科学发展历程与特点,先进的科学仪器和技术手段的应用在运动人体科学研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现代多学科的交叉渗透综合研究使运动人体科学更得到迅速发展。全民健身的普及以及我国竞技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促使运动人体科学不断在新的领域创新,从而产生了许多较高水平的科研成果。  相似文献   

14.
郭瑛 《价值工程》2014,(5):322-323
我国原油消费量位居世界第二,对于石油的进口依存度相当高。扩大对燃料乙醇的需求是缓解石油短缺的一个重要方式。以下针对非粮材料制备燃料乙醇,在研究进展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目的:阐述肉苁蓉资源现状、药理作用及开发利用的价值。方法:查阅相关文献进行总结和归纳。结果:肉苁蓉野生资源较匮乏,人工种植取得可喜成绩。肉苁蓉化学成分较多,含苯乙醇苷类、多糖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提高免疫力、延缓衰老等多种功效。结论:肉苁蓉植物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市场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6.
化学修饰电极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雪莉 《价值工程》2010,29(3):45-45
评述了化学修饰电极的研究状况及其应用,展望了化学修饰电极用于分析化学的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