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中国物业管理》2012,(6):13-13
<正>企业个性一路向前,是温州人以及鸿翔物业的个性。地狭多阻,台风频发,这种自然条件下的温州人形成了更加坚韧,也更富冒险意识的精神。在温州人眼里,人生的路只有不断向前,否则只能不进而退。这种勇往直前的精神,恰恰是鸿翔物业身上鲜明的特色。作为温州地区知名的物业服务企业,鸿翔物业却一直将发展的视角瞄向了全国。在公司领导层的决策下,如今的鸿翔物业已经形成了以温州为中心,辐射周边台州县市、面向杭州、上海等长三角地区,进军全国市场的战略发展布局。在他们看来,未来的路就在那里,需要每一个人都执着向前。  相似文献   

2.
一、问题的提出近年来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心理问题已成为有关方面关注的焦点问题。大量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当前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不单是思想道德问题,相当多的是有关心理障碍问题。分析造成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原因.笔者认为神经类型、个性心理特征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也是做好心理咨询工作的重要依据。神经心理学研究表明:"神经系统类型是气质的生理基础,气质是人的神经系统特征的心里活动的外在表现。作为反映气质心理活动的动力性指标(包括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稳定性及灵活性等)都是与神经系统特性有密切联系的,只不过表现形式不同"。"个性心里  相似文献   

3.
张振英 《活力》2011,(19):62-62
人的个性的概念内涵非常广泛,一般来讲,人的个性包括动机、意志、气质、情感等.是人在一定的社会环境系统中能动地形成的个体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人的个性品质,有独立性、开拓性、进取性、坚定性等积极个性品质,也有惰性、保守性、依赖性等不良个性品质。思想政治教育在当代7人个性培养中的作用就是激发积极个性品质的发挥.最大限度地抑制消极个性品质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近30年来,先后有3个字与温州人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第一个是“资”字,即温州人走的是资本主义道路。自从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以来,这个问题似乎已经解决。第二个是“假”字,即温州在80年代甚至90年代初,假货的确不少,有些产业甚至是通过造假起家的。但随着原始积累的完成和品牌意识的兴起,温州货已经不是假冒伪劣的代名词,而是精品、名品的代名词,一大批全国名牌甚至国际名牌在温州逐步形成。第三个是“炒”字。近年来,媒体谈起温州,往往少不了一个“炒”字,如“温州炒房团”、“温州炒煤团”等等。之所以将温州人与“炒”字紧紧联在一起,是因为…  相似文献   

5.
杨志琼 《经营者》2003,(1):8-11
<正> 温州人被称为“中国的犹太人”,人们对温州人有这样的评价:温州人非常有钱,老板遍地;温州人吃苦耐劳,有韧性,赚几分钱的事也愿意去做;温州人善于行动,肯动脑筋,有敏锐的商业感悟力…… 80年代中期,从沉睡中苏醒过来的中国市场处于强烈的需求状态,温州人凭着敏锐的商业感悟力,以价格低廉的小五金产品、低压电器产品、服装、皮鞋……在市场上掀起了一股狂购的热潮,轻易地赚取了第一笔资本。1987年8月,杭州武林门广场一把冲天大火怒烧温州劣质皮鞋,让温州人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从此,温州人造假的“恶名”扬名天下,至今让人不忘。过去的事情不提也罢,只是偶尔揭开历史的伤疤,总会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浙江温州台州两地的民营经济的发展显示出旺盛的活力,按台州市市长瞿素芬的说法"没有民营企业的发展,就没有台州的今天!".在如今的浙江台州,全市工业总产值的95%以上来自民营企业.温州的情况也大抵如此,温台地区经济发展的现象被国人称为"温台模式",这是一种以民间力量自我发展起来的草根经济.温台人具有独特的个性与气质,温台地区壮大起来的民营企业回报社会.这种蕴藏于草根经济中的"感恩文化"现象,对持续实现温台经济的腾飞,促进全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实地考察:体验温州模式的热度深入交流:探寻企业成功的源泉虽只有几百万人,亿万富豪就达百位以上——温州商人致富有何秘诀?很多轻工产品占据全国甚至领衔全球市场——温州企业营销有何方法?高质量、低价格,产品行销世界,所向披靡——温州企业成本控制有何良方?原只是家庭作坊,摇身一变就成为大集团——温州企业成长有何策略?“敢为天下先”,是“市场经济的先驱”——温州人超越常规的观念有哪些?主办:企业管理杂志社 温州经济学会 承办:北京天诺世纪投资有限公司优秀企业现场考察正泰集团、天正集团、人民集团、奥康集团、报喜鸟集团、…  相似文献   

8.
温州印象     
(一)温州为什么? 一提起温州很多人马上就会想起温州人会赚钱,温州人能吃苦。小到遍布全国各地的发廊、服装加工店,大到专业批发市场,甚至包飞机、包航线大多是温州人所为。 印象颇深的是 1999年科索沃战争,北约轰炸南联盟刚结束,许多温州人都背着大包小包坐飞机涌向南斯拉夫,说是战后生活物资极为缺乏,不能错过如此好的商机。温州人的经商意识由此可见一斑。 有人称温州人为中国的犹太人,银行装在脑袋里每个细胞都充满经营的意识。温州人有一股劲,靠自己的精神一步步打拼走出来。服装、皮鞋、打火机、眼镜是温州的四个支柱…  相似文献   

9.
温州人善做生意是有名的,温州人的富有也是闻名的。温州市连同所辖6县(市),平均每4个人中就有一人经商办企业,老板的80%以上拥有百万元资产,千万元富翁超过30万,亿元以上的富豪也不少。各地撒开“老乡网”温州老板无论到哪里创业,都能很快在当地扎根、发芽直至开花、结果,凭的是极强的亲和力和适应力。如南京方圆印刷有限公司总经理、温州老板李方源去年移师南京,他充分展示了温州老板经商的“套路”:先是摸清一大批在宁经商的温州人下落,然后挨门逐户地拜托他们为自己承揽一点业务,拉开了一张几百户的“老乡网。”同时…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苏南经济模式的衰退,温州经济模式也同样面临着GDP的相对下滑,资本、产业的外流等困惑。让有识之士不无担心,本文对此加以分析,并试图找出相应的对策。一、温州经济模式的特点及困惑(一)温州经济模式的特点温州经济模式的特点从它的发展来看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时代特色。一是民营特色。温州有三个100万:有100万人从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有100万外地民工在温州打工;有100万人在全国各地当老板。温州全市现有个体工商户  相似文献   

11.
温州人的创新,是被环境“逼”出来的。 温州人似乎天生不保守,但人们都说温州三面环山、一面临海的地势,用当地百姓的话来形容,就是“死路一条”。 恶劣的区位条件和自然条件,是长期制约其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置于死地而后生”的关键要素,而倚山傍海,又为温州人率先走向世界提供了  相似文献   

12.
一、在温州模式萌发和形成阶段,“家庭工业——专业市场——小城镇建设”的经济格局锻炼了温州人掘“第一桶金”的本领,也培育了温州人投资房地产的意识与观念。上世纪70年代末,计划经济下产品的短缺为温州人积累原始资本提供了机遇,不计其数的手工业者遍布全国各个角落“拾遗补缺”,十万购销大军走遍千山万水为温州城乡大量涌现的家庭企业牵线搭桥。温州以家庭工业为载体的个体、私有经济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这是温州模式的萌发阶段。虽然当时生产要素不允许自由流动,作为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意义上的房地产业还不存在,但不2004.10期总第286…  相似文献   

13.
一、财政精神财政精神,指的是理财人应具有和所追求的思想、觉悟理念及其境界。理财人主要是指财政部门的领导者和工作者所以,财政精神也即财政部门形成共识的理财思想、觉悟、理念及其境界。财政精神,既有精神一般的共性,又有精神特殊的个性精神一般如普用的国家精神;精神特殊,如财政精神、会计精  相似文献   

14.
书香     
《企业研究》2012,(23):80
《温州商人的眼光》温州商人为什么处处都能赚大钱?温州商人凭什么能赚别人赚不了的钱?温州商人靠什么挥舞起上百万元甚至上亿元的投资基金?人们感到迷惑:温州人成功经商的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财富密码?眼光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眼光有多远,就能走多远。同样是商人,眼光不同,境界不同,结果也会不  相似文献   

15.
温州企业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火车头”之一。温州人以经商精明能干、吃苦耐劳著称,被称为中国的“犹太人”。温州企业的产品遍及世界,主要有皮鞋、服装、打火机等,其中皮鞋产量占全国产量的20%,占世界产量的6%,是个名符其实的“鞋都”。近些年来,伴随着温州产品进入全球市场,温州企业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随着改革进程的加快,温州的民营企业已经发展壮大了,企业的规模、产品、人员、资产等基本特征已经有了本质的不同,管理的基础发生了变化。这就意味着管理理念和经营方式也必须同时进行转变,如果不能正确地认识…  相似文献   

16.
郑丽贞 《东南置业》2011,(11):72-73
提起温州,人们第一印象,可能就是炒房、炒蒜、炒绿豆,什么赚钱炒什么。如今,温州人又对“炒钱”提起了兴致,据初步估算,几乎有九成的温州人参与了“炒钱”,酿造了民间借贷愈演愈烈。大量放贷者赚取了远超做实业的钱,大量借贷者割肉补仓却也无法还贷时,于是,危机就产生了。  相似文献   

17.
温州经济发展速度之快和规模之大都是一个奇迹。温州人凭着艰苦创业、开拓创新的精神,探索出了一条以农民家庭办工商业进而走向股份制的市场经济发展道路,被人们称为温州模式。而正泰自1998年以来一直是温州的第一纳税大户,是温州模式的一个典型代表。我们通过正泰这个窗口就可以窥视温州人发家致富的奥秘。最近,记者到温州专门采访了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孕育了温商的崛起。他们敢为人先,不畏艰苦,带着产品走南闯北,铸就了发展市场经济的“温州模式”,吸引无数专家学者前去考察调研,参观学习者更是络绎不绝。当今,温商和温州产品遍布全国,世界很多国家,也都有温州商人和温州的名牌产品,真可谓“哪里有市场,那里就有温商;哪里有温商,那里就有市场”。这确实让人称奇。然而,我们读完虎牌控股集团总裁陈建孟的“创业创新与温商文化”后,就不难找到答案。  相似文献   

19.
温州人在经济领域"敢为人先、敢为天下先"是不争的事实。在温州,主流人群都有这样的竞争意识。可温州人怎么也不会想到突然某一天就成了"楼市的主角"、媒体"秀场的道具"。充裕的民间资本寻找投资出路温州人善于投资,善于"流通资本",同时也善于"流通人脉"。据《浙商》杂志的统计,在  相似文献   

20.
有人把温州称为中国经济的“风向标”。 温州的民营经济创造了众多的全国第一,也早于全国其他地区遇上了成长的烦恼和挫折。绊倒温州人的石头或许还会绊倒其他人;温州人先栽了跟斗换来的教训,对其他地区来说也或许是一味苦口良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