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出口均价511美元/吨,进口均价才328美元/吨,成品油国内外价格继续倒挂,导致出口激增七成。从拱北海关了解到,今年以来由于国际成品油价格的持续高涨,广东口岸成品油出口大幅增长、进口明显下降。海关分析人士指出,今年底按照加入WTO约定,成品油批发权将对内资和外资企业开放,届时跨国公司将取得自由进出口大宗成品油权,假如油价仍然倒挂,国内原油将大量流失。拱北海关最新统计,今年前4个月广东口岸成品油出口94.9万吨,价值4.9亿美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70.1%和1.5倍。出口平均价格为511.3美元/吨,上涨44.1%。据海关统计,今年前4月,广东口…  相似文献   

2.
5月份,国内成品油市场总体表现为需求强劲、购销两旺、价格坚挺。5月18日,柴油零售中准价上调280元/吨,并未对市场需求产生明显影响,柴油价格基本保持高位坚挺。全月全国汽柴油批发均价分别比上月增长10元/吨和173元/吨,至4036元/吨和3561元/吨,分别比上年同期高出576元/吨和459元/吨。  相似文献   

3.
《国际石油经济》2008,(6):91-91
近年来,国际原油价持续攀升,而国内成品油价格在高CPT背景下调整显著滞后。特别是2007年11月份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继续攀升,高点已逼近140美元/桶。这加剧了国内成品油价格与原油价格倒挂的矛盾,导致炼油企业生产亏损严重,部分炼厂特别是地方炼厂停产和半停产,引起国内成品油市场供应紧张,部分地区出现排队加油、停供限供的现象。为了协调各方利益,稳定国内供应,6月19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下发了调价通知,要求从6月20日起各地汽油和柴油的零售基准价上调1000元/吨。调整后全国各中心城市汽油和柴油平均零售基准价分别达到6985元/吨和6525元/吨。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两大公司在此基础上继续上浮8%执行(乌市上浮6%、伊犁上浮7%)。批发价按在零售价基础上倒扣4.5%的批零差率执行。航空煤油价格同步上调1500元/吨,出厂价格调整为7450元/吨。  相似文献   

4.
醇类行情     
甲醇 本期亚洲甲醇价格下滑3~10美元/吨。中国市场价格为262~270美元/吨(CFR,中国),一船5000吨的船货售价为265美元/吨(CFR,中国),其他船货的成交价为262~268美元/吨(CFR,中国);出口价格走跌5~10美元/吨,为295~300美元/吨(FOB,中国)。东南亚价格稳定在250-260美元/吨(CFR,东南亚)。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国际油价的下滑,全球天然气市场逐渐陷入低迷状态,价格重心下移,我国进口天然气的价格也随之逐步降低。2014年初我国LNG进口月均价为695.18美元/吨,而2016年6月我国LNG进口月均价是321.35美元/吨,降低了50%以上。进口天然气价格的下滑,进口成本的大幅降低,带动了我国LNG进口量的持续攀升,各企业纷纷布局进口天然气市场。今年上半年我国LNG进口量达1153万吨,同比增长21.19%,预计全年进口量首次突破2000万吨  相似文献   

6.
今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大幅攀升,国内成品油价格与原油价格倒挂的矛盾日益突出。上半年,国内成品油消费大幅增长15%,国内6%左右的供应增长速度难以满足消费增长。尽管国家通过加大财政补贴保障成品油市场稳定供应,但市场仍旧处于供应紧张的局面,究其原因主要为:1)成品油消费的增幅远远高于产量增幅;2)国内成品油产量难以大幅提高;3)国内外成品油价格倒挂,进口成品油企业面临巨大亏损。下半年,随着国内外经济增长放缓,相关用放慢,成品油消费增幅将较上半年有所下降;与此同时,国内新增炼油产能逐步释放将使成品油供应增幅有所提高,市场供需矛盾将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预计2008年全年成品油需求量将达2.13亿吨,同比增长11%,高于2007年6.7%的增幅。  相似文献   

7.
近期国内成品油价格走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3月份是国内成品油市场需求的增长期,随着春节后各行业运行逐步恢复正常,成品油的消费需求稳步上升,其中柴油需求增加更为显著。为了体现对农业用油的价格支持政策,23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将汽油零售中准价上调300元/吨,而维持柴油零售中准价不变。受此影响,各地汽油批发均价均有较大程度的上扬,其中沿海、华北等市场敏感地区汽油价格涨幅要超过内陆地区。全月全国汽柴油批发均价分别为4420元/吨和3896元/吨,  相似文献   

8.
石油风险不容回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0年我国石油进口量首破7000万吨大关,达到7013.4万吨,较上年的3661.4万吨猛增3352万吨,增幅高达91.5%,这也是进入90年代后,继1997,1999年我国进口原油两次超过3000万吨以来,进口量最多,增势最锰的一年,据海关统计,受原油进口激增,国际油价居高不下的双重影响,2000年我国以原油,成品油进口癖用汇减去同期出口原油和成品油创汇计的石油净进口用汇从1999年的54.9亿美元陡增到142.6亿美元,当年多支出外汇87.6亿美元,我国2000年原油进口量如此大的增幅和石油净进口用汇的激增,已引起国内外业界人士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9.
2000年我国原油进口量首破7000万吨大关,达到7013.4万吨,较上年的3661.4万吨猛增3352万吨,增幅高达91.5%。这也是进入90年代后,继1997、1999年我国进口原油两次超过3000万吨以来,进口量最多、增势最猛的一年。据海关统计,受原油进口激增、国际油价居高不下的双重影响,2000年我国以原油、成品油进口总用汇减去同期出口原油和成品油创汇计的石油净进口用汇从1999年的54.9亿美元陡增至142.6亿美元,当年多支出外汇87.6亿美元。我国2000年原油进口量如此大的增幅和石油净进口用汇的激增,已引起国内外业界人士的广泛关注。2000年原油进…  相似文献   

10.
庾莉萍 《中国石化》2008,(11):18-19
目前,我国原油价格由市场调节,成品油价格则由政府调控。2007年下半年以来,国际油价持续暴涨,并于2008年7月中旬达到每桶147.27美元的盘中新高.一度为我国现行的成品油价格机制带来沉重压力。国内成品油与原油价格倒挂矛盾加剧,国内炼油企业加工和进口亏损严重,大部分地方炼厂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造成国内成品油供应紧张和市场秩序失调。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原油价格由市场调节,成品油价格则由政府调控。2007年下半年以来,国际油价持续暴涨,并于2008年7月中旬达到每桶147.27美元的盘中新高.一度为我国现行的成品油价格机制带来沉重压力。国内成品油与原油价格倒挂矛盾加剧,国内炼油企业加工和进口亏损严重,大部分地方炼厂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造成国内成品油供应紧张和市场秩序失调。  相似文献   

12.
《中国机电工业》2021,(3):47-47
―、钢铁产量同比增长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年1-12月全国生铁、粗钢和钢材产量分别为8.88亿吨、10.53亿吨和13.25亿吨,同比分别增长4.3%、5.2%和7.7%。二、钢材进口大幅增长据海关总署数据,2020年1-12月全国累计进口钢材2023.3万吨,同比增长64.4%,均价831.6美元/吨。而同期全国累计出口钢材5367.1万吨,同比下降16.5%,均价847.2美元/吨。  相似文献   

13.
醇类行情     
甲醇本期亚洲甲醇市场价格持续攀升,中国市场吸收大部分供应,从而推动价格走高。中国市场交易价在240~248美元/吨(CFR,中国)之间,上涨3~15美元/吨。韩国市场价格上涨5~10美元/吨至205~220美元/吨(CFR,韩国),贸易商对再出口到中国的货物的购买意向价大约为205美元/吨(CFR,韩国)。  相似文献   

14.
9月份,国内成品油市场总体上仍呈现需求旺盛、资源供应相对偏紧、价格高位企稳、运行基本稳定的态势,但个别地区依然存在柴油资源紧张、供不应求的局面。全月全国汽柴油批发均价受8月末调价影响大幅上扬,分别比8月份上涨了217元/吨和171元/吨,达到4378元/吨和3895元/吨,分别比上年同期高出772元/吨和723元/吨。全国除陕西汽油批发价格不到位外,其他大部分省区公司汽柴油价格均基本到位。受此影响,全国汽油批发均价仍低于规定价4元/吨,柴油批发均价全部到位。分地区看,川渝地区受资源和铁路  相似文献   

15.
数字     
正2.9亿吨——2013年1-11月全国进口煤炭量海关统计显示,2013年前11个月,我国进口铁矿砂7.5亿吨,增加10.9%,进口均价为每吨129.2美元,下跌0.7%;煤2.9亿吨,增加15.1%,进口均价为每吨89.2美元,下跌11.7%;原油2.6亿吨,增加3.2%,进口均价为每吨778.5美元,下跌4.7%。  相似文献   

16.
4月份,国内成品油市场总体表现为需求继续上升,汽油供求大体平衡,柴油供应略显紧张。在资源供给增加有限的情况下,柴油市场购销两旺,价格持续坚挺;汽油市场自3月末价格上调300元/吨以来,运行基本平稳,部分地区价格走势略有波动。全月全国汽柴油批发均价分别比上月上涨279元/吨和25元/吨,至  相似文献   

17.
2005年中国石油进出口状况分析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2005年,在国际高油价的影响下,中国的石油净进口量(包括原油、成品油、液化石油气和其他石油产品)比上年下降了5.2%,降为14361万吨。国内石油产量增长加快,使得原油净进口量仅增长1.4%,达到11902万吨;进口燃料油和采油大幅减少,汽油和柴油出口增加,成品油净进口量比2004年的2642万吨减少53.9%,降至1746万吨;高价格还抑制了对进口液化石油气的需求,进口量5年来首次下降,由638.61万吨降到614.12万吨。乙烯新装置投产使石脑油进口大增,2005年全年的进口量同比增长5.86倍。石油净进口额比上年增长14%,达到491.97亿美元。展望2006年,建立节能型社会的需要将推动成品油价格机制的改革;经济的快速发展将使石油消费量的增长比2005年有所加快。预计2006年中国石油消费量将增长6%,达到3.33亿吨。对进口石油的依存度在2005年暂时降低后,2006年将稍有回升,但可能仍低于2004年的49%。  相似文献   

18.
中间体行情     
己内酰胺本期亚洲己内酰胺成交价受供应放缓和原料苯价格坚挺支撑而走高。5月装船货递价为645~650美元/吨(FOB,韩国)。售往东北亚的船货价格上涨80~110美元/吨,升至1500~1550美元/吨(CFR,东北亚)。中国进口船货价格上涨100~110美元/吨,至1500~1550美元/吨(CFR)。  相似文献   

19.
行情快递     
亚洲苯酚市场行情近期亚洲苯酚市场行情如下:亚洲各地苯酚现货市场价格情况:CFR东北亚730~740美元/吨,CFR东南亚800~850美元/吨,CFR中国主港740~750美元/吨。东北亚苯酚市场价格稳定在730~740美元/吨(CFR东北亚)。有4月中旬船期货物销售报价为760~770美元/吨(CFR东北亚),但买家反应冷淡。韩国进口方出价为720美元/吨(CFR韩国)。东南亚市场价位水平维持在800~850美元/吨(CFR东南亚)。尽管买家对于价格的提涨有强烈的抵触情绪,但鉴于生产成本的偏高以及3月份有…  相似文献   

20.
2001年世界经济增长速度预计将比2000年放慢1%左右,同时由于1999~2000年世界油价持续走高,节能和替代能源再度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估计2001年世界石油需求增长率将下降。2001年,非欧佩克的石油供应量将增加,欧佩克将会根据国际石油市场价格调整石油供应量,以使世界油价保持在一个较合理的水平。预计2001年世界平均油价将在25美元/桶左右。我国石油需求增长率也会比2000年下降0.5%左右,大约为5%,在正常情况下,估计原油净进口量将达到6000万吨左右。原油加工量大约为2.15亿吨。国产成品油将满足大部分国内需求,有些油品特别是汽油供大于求,需要组织出口。LPG、燃料油、高品质航空煤油仍需进口,但净进口量有可能下降,我国成品油供需的地区和季节性不平衡仍将存在。政府将会运用燃油税等手段使国内成品油价格保持在一定的高位,并会进一步促进国内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的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