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企业技术创新演化的底层因子是信息、知识和技术,知识在企业技术创新演化过程中起着最基础性的作用,知识的流动和传播会加速企业技术创新进化的过程。从信息知识源来看,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来源于管理者、技术人员等。从微观角度看,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来源于企业创新主体的内在原因、外部动因和自我调节三个方面,企业技术创新协同演化的过程体现在知识流动过程的自组织和涨落。  相似文献   

2.
随着技术进步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技术创新成为企业之间竞争的焦点和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我国由政府为创新主体转变为企业为创新主体的过程中,适应性强、活力充沛的中小企业将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企业具有技术创新动机强、体制灵活、周期  相似文献   

3.
企业创新体系的市场竞争能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企业创新体系是由企业创新主体和企业创新属体共同作用于企业科研与开发活动,而产生的创新客体(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和文化创新)组成的创新系统。它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相互依赖、相互作用,输出创新功能,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形成企业持续稳定的发展活力。在知识经济和全球化浪潮的背景下,企业创新体系越来越成为企业增强市场竞争能力的制度保证。  相似文献   

4.
《企业经济》2015,(7):49-53
创新驿站是网络化技术转移服务系统,通过提供技术信息和专业性服务,解决技术转移主体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促进中小企业实现技术转移和技术创新。本文通过分析创新驿站和技术转移主体的行为特征和利益关系,构建了创新驿站与技术转移主体的演化博弈模型,探讨双方之间的策略选择、演变轨迹以及影响因素。最后,通过对影响因素的讨论,提出相关建议,以促进创新驿站不断提供优质服务,完善服务体系建设,更好地为中小企业开展技术转移和技术创新提供支持性服务。  相似文献   

5.
组织文化是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因素,然而学术界对于何种组织文化更有利于技术创新尚无定论,探索性创新和开发性创新双元能力的构建对于企业发展也至关重要。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组织文化变革与技术创新能力互动演化的理论框架,并结合我国上市高新技术企业的案例研究,发现组织文化与技术创新方式之间存在适配性,活力型文化有利于探索性创新,团队型文化有利于开发性创新,而市场型文化有利于探索性创新和开发性创新的并存发展。并且从动态角度来看,在不同时期的战略导向下组织文化的变革路径与技术创新方式之间呈现协同演化的特征,组织文化的变革会影响技术创新方式,企业选择不同的技术创新方式也需要组织文化进行相应的转变,在此互动循环过程中,企业构筑了持续成长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6.
以湖北省和河南省256家企业为研究样本,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包括外部信息源和知识密集型服务机构在内的外部创新源、技术创新能力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之间的内在关联,研究结果显示:企业获取外部创新源有利于提升其技术创新能力,进而提升其技术创新绩效。与此同时,研究还发现企业通过与知识密集型服务机构积极开展合作,有利于企业更好地利用外部信息源获取技术和知识信息。本研究将对企业进一步充分挖掘外部创新源,提升其技术创新绩效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7.
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是构建区域创新体系至关重要的一环。近年来,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基础条件有明显改善,创新能力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但是企业要真正在创新体系中发挥主导性作用,就必须采取各种措施,加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的能力建设,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产学研一体化企业是形成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8.
技术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系统的微观基础和落脚点,而企业在技术创新体系中的地位直接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自主创新能力的强弱,本文通过对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的解读,分析了河北省企业在技术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大学与企业合作创新体系中,除大学、企业两重要实体之外,还有政府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实体。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在系统中的主体地位是必然的,提高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是更好地实现合作创新的基础;大学作为技术支持方,对技术创新介入的程度要适度;政府则应致力于营造更优的合作创新环境和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10.
《企业经济》2017,(1):41-48
为了更好地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弥补共性技术创新主体的缺乏,构建涵盖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参与的、能够实现创新资源最大整合和优化的三重螺旋协同创新系统便成为理想的选择。在这一框架下,本文应用演化博弈理论,分析了有限理性下政府、企业和高校(科研机构)之间的博弈行为,探讨演化路径、稳定均衡策略及其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政府的激励和监督以及共性技术创新的超额收益、总成本和溢出效应等因素直接影响协同创新的概率,且存在最优的收益与成本分配比例使协同创新的概率最大化。因此,应该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并建立有效的企业和高校(科研机构)的协同机制,以便有效地促进协同创新系统向帕累托最优方向演化。  相似文献   

11.
In this paper, we study the relation between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 and corporate investment and hiring. We build a corporate investment model with dynamic technology conditions, and we find the optimal investment and labor inputs increase in response to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shocks. Consistent with the model predictions, we empirically show that corporate investment and hiring increase following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s, using various measures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Further, we find the effect is stronger for firms in more innovative industry, firms with higher capital intensity and firms with higher market-to-book ratio. Our findings provide evidence for the endogenous growth theory, i.e., firms with successful innovations tend to expand in capital investment and employment, suggesting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s are, to some extent, Hicks-neutral.  相似文献   

12.
Innovation has mainly been analysed as a rather narrow phenomenon. This has been an obstacle to a more operationally useful understanding of innovation processes. Two main approaches to explain innovation exist, namely economic innovation theory and the theory of entrepreneurship. Both are criticized in the article, the economic innovation theory for being based on a technological reductionism, the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for being based on an individualistic determinism. The two theories have not been coordinated to form a more comprehensive synthesis. The concept of technological paradigm within the economic innovation theory and the concept of entrepreneurial networks within the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mark some improvement in establishing a broader understanding of innovation, but have not yet been synthesized. The idea of paradigms is used in the article for a broader, synthesizing conception of innovations as being determined by shifts in strategic paradigms. A theoretical model of factors causing shifts in the strategic paradigm is set up.  相似文献   

13.
长三角制造企业将自主创新战略置于区域经济发展的突出地位,以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技术创新体系。长三角区域制造业的自主创新存在一些问题,但长三角制造业更有很多技术后发优势,建立在内生性技术创新努力的基础的优势,可以通过技术后发优势突破外部条件障碍,充分利用技术后发优势以解决问题,促进长三角制造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具有多样性和广泛性,它们的技术创新在许多行业占据了主导地位,研究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问题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围绕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概念、企业与技术创新的关系、内外部环境分析进行讨论,提出新形势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肖蕊 《价值工程》2014,(24):197-198
伴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技术创新过程也不断的发生变化。国际上出现了许多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技术创新过程的模型。本文主要对具有代表性的五种传统技术创新模型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以找出其中的优点和不足,为完善技术创新过程模型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6.
吴喆野  刘晓峰 《价值工程》2011,30(15):103-104
本文综述了技术创新的经典理论及其发展,并提出了技术创新的含义和产业创新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本文描述了建筑业技术创新的两个过程。  相似文献   

17.
将自主创新与合作创新结合起来,采用协整技术和误差修正模型,就两种不同的技术创新方式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两种技术创新模式和经济增长率组成的系统在长期构成一个稳定的过程,其中自主创新模式和合作创新模式均对我国经济增长在长期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由两种技术创新模式和经济增长率所组成的协整系统在短期内对经济增长产生了正向的调节作用,但对经济增长的作用都不是特别明显,自主创新模式对经济发展的净效应为正,而合作创新模式对经济增长的净效应不明显,甚至为负;基于此,提出相应策略以提升国家的创新能力和构筑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8.
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借助问卷调查确定企业创新能力7项一级指标、28项二级创新能力指标,构建了技术创新能力综合评价体系。结合济南市长清区某集团进行实际调查,对目标层技术创新综合能力进行评价,得出综合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19.
汪传雷  陈晨 《价值工程》2012,31(1):162-164
创新扩散理论(Innovation Diffusion Theory,简称IDT)主要研究创新在社会系统中传播扩散的过程。罗杰斯的创新扩散理论作为当前国际学术界技术创新扩散理论的重要研究成果,已被我国学者普遍了解和接受,并运用到众多研究领域。本文主要通过搜集2002-2010年期间有关创新扩散理论应用于IT领域的研究文献,分析综述。  相似文献   

20.
技术创新与知识溢出是新经济增长理论的核心内容,而两者之间又有重要的联系,知识溢出对技术创新能力不同角度产生影响,从知识溢出的不同经济主体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进行分析。得出知识溢出的各个主体通过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各个方面的影响来最终影响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