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按照我国《合同法》规定,债权人的代位权与撤销权应当通过诉讼方式行使,其行使范围应当以债权人的债权为限。但由于代住权与撤销权是合同债权的对外效力的体现,其行使涉及的不仅是债权人与债务人的法律关系,还涉及债务人与第三人的法律关系,如果仅以债权人的债权为依据,必然影响到债务人与第三人的法律关系部分实现或部分撤销的问题,从代位权和撤销权行使的目的、债权保全的性质以及债权保全所涉及的相关民事主体的利益分析,债权人行使代位权或撤销权的诉请范围应以债务人的债权或债务人的处分行为的范围为依据。  相似文献   

2.
新《税收征收管理法》借鉴外国税收立法的经验,将我国《合同法》所构建的代位权制度应用到税收领域,从而创设了税收代位权制度。税收代位权制度是将民事制度引入公法领域的有益尝试,不仅可以弥补税务机关行政权力行使在他人责任方面的不足,而且在立法层面上肯定了“税收债务关系”。为保证各种税收制度的协调,必须合理界定税收代位权的行使条件。由于税收代位权体现着社会公益性,逻辑上必然要求其法律效果采用“优先规则”。  相似文献   

3.
不同国家和地区对债权人代位权制度的立法规定是有所侧重和不同的.大陆法系国家的民法立法例和传统学说认为,债权人代位权诉讼的效力只能及于债务人.我国<合同法>没有明文规定债权人行使代位权的效果直接归属问题,但其<解释(一)>抛弃了传统的"入库规则",更好地体现了对债权人的真正关怀.在债权人代位权行使问题上我们应注意和坚持几个问题.进而完善代位权制度立法.  相似文献   

4.
张源 《大陆桥视野》2016,(10):59-60
税收遵从度,是指纳税人受主观心理态度的支配所表现出来的对税法的遵从程度.税收征管是税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税务机关根据有关的税法的规定,对税收工作实施管理、征收、检查等活动的总称,又称"税收稽征管理".因此,纳税义务人对税收的尊从度,影响着税务机关税收征管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5.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首次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税收优先权,但在有效保障税收债权的同时,也与相关法律的规定形成冲突.我国现行法律本身对税收优先权缺乏统一规定,并缺少可操作性.本文试图探讨目前关于税收优先权规定之间的冲突及其制度实施的缺陷,以促进税收优先权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债权人的代位权制度,保障了债权人可以直接向没有利害关系的次债务人提起代位权诉讼,这是关于债的保全的制度的延伸和深入.这项规定使得原来传统的诉权理论和债的相对性得以突破,有效地缓解了债权人实现债权的困难,保护了债权人的债权利益,促进了当代经济社会中交易的相对公平和交易的相对安全.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我国目前代位权制度以及在司法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而提出完善我国代位权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税收的宪政问题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本文通过各个国家宪法中有关税收的规定引出了我国税法体系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从立法、司法、行政等角度探讨了税收宪政的方向,阐明了税收宪政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我国合同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已就代位权诉讼作出了专门的规定和解释,但由于规定过于笼统、原则,在司法实践中,法官对于很多代位权诉讼问题仍感到无所适从.而随着代位权个案的不断涌现,代位权纠纷案件已经呈现出更为多样和复杂的特性.本文试就目前在代位权诉讼中所呈现的典型的几个问题作下探讨.  相似文献   

9.
所谓税收法定原则,又称税收法律主义原则,是指税收的征收和缴纳都必须根据法律的规定进行,没有法律依据,国家就不能征税,任何人也不得被要求纳税。呵以看出,税收法定原则的要求是双向的:一方面,要求纳税人必须依法纳税;另一力商,国家征税也必须依法课征,任何超越法律规定的课征都是违法和无效的。  相似文献   

10.
由于对税收优惠政策规定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存在理解操作上的分歧,这样不仅会直接影响到企业会计资料的真实性,也为税务机关进行有效的税收征纳和监管带来了很多实际操作上的困难.本文主要针对税收优惠中的若干规定在会计和税法规定不一致的情况下进行操作上的分析对比,并就相关的所得税处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