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帅兵 《施工企业管理》2011,(12):108-108
2005年,中建五局董事长鲁贵卿到当时经营非常困难的武汉公司检查指导工作。公司经理见鲁局长难得来一次,就请求他给武汉公司全体员工上一课。鲁董事长问他:你们现在最困难的事是什么?经理答:“没有人,没有钱。”鲁董事长要他把公司的花名册拿来。在对照花名册,了解了所有员工的情况后,对武汉公司经理说:  相似文献   

2.
王坤 《董事会》2011,(9):26-26
自1994年以来,国企不再向国家上缴税后利润,代表出资人行使职责的国资委对国企也没有收益权,这些税后利润都是以待分配利润、盈余公积等形式被国企无偿使用。事实上,将国企分红纳入公共财政预算,使国企分红惠及全民,几乎是一个“国际惯例”。法国、德国、英国等国家的国企红利均通过财政预算体系上交国库,而在美国,不少州则对公有资产的收益进行直接分红。  相似文献   

3.
严学锋 《董事会》2010,(6):42-43
李民吉是个“IT外行”,然而显然,他成就了一个IT企业。作为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非执行董事长,他的成功或许正得益于对岗位的理解:重在把握方向。事实上,李民吉正是为一个国企提供了关键性的新思维,即率领公司从项目导向和技术导向转向价值管理,  相似文献   

4.
拐点是一个经济学术语,在本文中被应用于对国企走势的分析判断上。国企经过一个历史阶段的平稳发展和过渡后,突然出现拐角,向上延伸,这个转折点就是拐点。市场经济中的国企正步入历史的拐点,走势趋明,方向趋好,在这面临拐点的历史时期,电力企业传统的管理经验应当怎样与先进的现代企业管理理念相结合起来,走上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道路?2004年,孝感供电公司党委书记刘晋军走进清华大学,开始了为期一年的中国基础产业卓越领导的课程学习。在全身心投入学习深造的同时,国企如何实现持续发展的问题时刻困扰着他,促使他写下《在清华学习:思考国企拐点问题》系列文章,本刊将陆续摘发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5.
范斯佳 《董事会》2008,(4):30-33
上任一年多来,他如此描述自己任职一个老牌大型国企董事长的感受,“干得很累,但是看看一年来的成效,还是很欣慰的。”  相似文献   

6.
一、转轨条件下国有建筑骨干企业(下称国企)的难点因子分析据有关资料统计,处于第三阶段改革条件下的国有企业,面临内外矛盾交叉的困境,使国企的亏损额与亏损面大幅度增加,分析其国企内部原因,其难点因子表现为下列10个特征:1.国企经营者的多重性角色导致精力分散,导致国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难以集中精力取得优势.客观地说,目前的国有企业经营者的角色仍是多重性,它既具有行政官员的代理职能,又是党的路线方针的执行者,再是国企的经营者。三重职能表面是一致的,但其本质上由于利益来源不同而导致的职能也是不完全相同的,客观上分散了经营者的主导职能,与竞争条件下的非国有经济经营者(单一经营职能)相比较,其竟争力客观上降低了。  相似文献   

7.
舵手马纯济     
《中国汽摩配》2007,(6):54-56
两会报道 又是一年两会时,人大代表马纯济再次上京赴会。这位在国企改革方面经验颇丰的人大代表在6年里力挽狂澜,将一个负债累累、千疮百孔的老国企打造成了国内乃至世界重卡行业增长最快的企业之一,他结束了中国重汽的一个旧时代,揭开了其发展的崭新一页。  相似文献   

8.
“还是国企舒服啊。”在某国企担任业务员的小小既得利益者得意地对我说。他在老国企呆了整20年,虽曾萧条过几年,但近十几年来重化工业的起飞带来了大量的下游需求,政府在资金、土地等关键资源上大力扶持,企业在技术进步和装备能力上巨额投入,在经营手段上也学会了请客送礼付回扣,业务人员的奖励颇能兑现,  相似文献   

9.
作为富润集团董事局主席,赵林中仿佛是一个特别的人,在他身上,带有浓厚的传统色彩。他高举国企这面大旗,纵横商战多年,挥洒自如,无往不利,在浙江乃至中国纺织界中留下许多令人景仰的故事,富润集团也成为了和谐企业的典型。而且,令记者惊奇的是,在商界取得成功的背后,赵林中没有丝毫霸气,极富人情昧,睿智而和善。[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郑作时 《董事会》2008,(9):107-107
谁人不识宁高宁? 有很多人不认识。作为一个大国企的领军人物,宁高宁一直处于幕后,人们知道王石,但不知道他是宁高宁领导的华润集团旗下一个房地产集团的职业经理人。或者还有不少人知道华润,但这些人中也有很多不知道宁高宁。  相似文献   

11.
郑莉 《董事会》2008,(8):24-25
只有在合适的条件下,股权激励才能发挥其引导管理者长期效力国企的积极作用。即建立国企高管的市场他选拔任用机制,选择国企高管也应通过科学的选拔程序和遴选依据,经营不善的就“下课”,以达到最理想状态——“市场的事情由泰场做主”  相似文献   

12.
《中国汽摩配》2007,(12):28-28
陈星,一位35岁的年轻企业家。凭着他十多年在商贸流通领域的经销、经营经验,以独具的眼光和魄力,于2006年10月把握兰州老国企改制的机遇,成功入主享有盛誉的兰州汽配城,使老国企焕发出勃勃生机。陈星说:“兰州晟地汽配城在原董事长兼总经理舒安琪的领导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历经12年的发展,早已蜚声全国各地,成为兰州的一个名牌。如今,由我接手,感到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3.
当前无论是国企、民企还是外企,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人才资源后备不足的状况。不少外企都已采用人才储备制度,国企和民企的人才储备却备受冷落。要知道现在是经济全球一体化,而不少企业的管理者却将眼球粘在企业人才评估、绩效考核、招聘用人等等方面的时候,很少有人将目光投向储备人才体制上。  相似文献   

14.
贾恩强 《现代班组》2009,(10):38-39
万国庆(辽宁某国企离遍休职土):说起心中的劳模,我第一个想起的名字就是孟泰。 孟泰,现在的年轻人知道者不多,可是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那可真是大名鼎鼎,家喻户晓,他的事迹被广泛流传。  相似文献   

15.
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充分发挥国企纪委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的作用,是一个十分重大的课题。本期以“国企纪委作用发挥存在问题及对策”为题,特邀本系统几位企业党委、纪委领导和有关专家,从各自认知和感受较深的侧面及角度,探讨交流对这一问题的思考,以引发更多更深入的研究,为国企纪委在新形势下更好地发挥作用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16.
国有企业职工下岗是我国为了进行国有企业改革,实现国企三年脱困目标而出现的。进行国有企业改革,实现国企三年脱困目标,减员增效,转岗分流,解决国企的冗员问题,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步骤。  相似文献   

17.
基于模糊数学综合理论的国有企业活力评价应用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市场经济为取向的改革进程中,国企改革和发展归根到底是要增强企业活力,因而如何认识国企活力,评价国企活力和增强国企活力已成为近年来理论界和企业界的一大热点课题。目前评价国企活力还处于定性分析阶段,而定量评价传统上往往采用总分法或加权平均法,该方法由于忽略了问题的模糊性,使 评价结果不尽合理。事实上,国企活力的评价问题具有很强的模糊性。国企活力强度等级划分标准,某些影响国企活力的因素等均具有模糊性,不能简单地用一个分数来评价。基于上述原因,本文运用模糊数学 理论中的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国企活力作一定量…  相似文献   

18.
在新形势下国企工会如何更好的发挥职能作用,是一个重大课题。树立问题意识,寻求破题之策,是我们党群工作者的责任。本期以“国企工会组织作用发挥存在问题及对策”为题,邀请本系统几位党委和工会负责同志,从各自认知和感受较深的侧面及角度,探讨交流一下对这一问题的思考,以引发更多更深入的研究,为国企工会在新形势下更好地发挥作用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19.
1998年6月他由一个民营企业家走上国企领导岗位,牢记职工的重托,认真实践“三个代表”。在3年脱困攻坚战中,以其超凡魄力,合并重组4个特困企业,新建厂房3000平方米,塑钢门窗年生产能力达6万平方米,又投资1000万元筹建年产5000吨钢结构及10万平方米的彩板生产线。与此同时,他想职工之所想,急职工之所急,3年中为职工建成住房923套,解决职工住房困难和生活困难。他还  相似文献   

20.
"哎,听说没?侯占山把单位给告了……"谁?侯占山,那个搬运工,干苦力的?他给单位告了,他告单位啥?"近阶段在南方某国企里一个搬运工告单位的事儿被传得沸沸扬扬。侯占山我认识,和我住在一个小区,听说他厂是生产机器下面托板配件的,他的工作是把10个托板摞到一个木托上,码齐后打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