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文章对国内外儿童玩具召回制度进行了比较和研究,分析了国内外召回案例的情况,指出了国内召回工作在风险评估和强制性标准方面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国内儿童用品风险评估实践,并提出了国内儿童玩具召回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监督与选择》2010,(3):18-19
1美国产品召回情况 美国2月份共召回产品23次,召回产品数量达2,090,580件。其中中国产品召回15次,约占65.22%。召回数量为1,856,380件,约占2月份美国召回产品总数量的88.80%。除此以外,美国召回4次,约占17.39%。详细情况见表①。  相似文献   

3.
今天与大家分享的一些召回信息,是基于缺陷产品管理中心对211起召回案例的分析。通过中心的统计,在211起召回中,由设计引发的召回次数为91次,占总次数的43%,其他120次召回由制造原因引起,占召回次数的57%。当然,有些引发缺陷的原因是很难区分的,但是我想这个比例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4.
木拓 《企业与市场》2004,(11):28-28
伴随着《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从2004年10月1日起的正式实施,汽车企业的召回近期来受到更多的关注。2004年9月813,又一个中国汽车召回历史上值得被记住的日子:长安铃木生产的15万辆电喷奥托,由于燃油管的设计缺陷由厂家召回,这也是我国汽车召回制度公布以来继一汽轿车马自达6召回和广州本田免费维修后,国内汽车厂家最大规模的召回活动。这是国产经济型轿车召回迈出的历史性一步。  相似文献   

5.
自从12004年《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发布以后,汽车召回已经屡见不鲜。在今年五一期间,《监督与选择》记者就近期所发生的几起召回事件调查了汽车产商和车主对待召回的态度。  相似文献   

6.
6月初,韩国起亚表示准备在中国召回2443辆嘉华车。据对相关网站召回公告的粗略统计,这是《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正式颁布后国内发生的第26起召回行动,总共涉及车辆约35万辆。召回管理规定出台1年多,正式生效8个月的时间里,能有这么多厂家响应,再次证明了召回政策的必要,也表明了汽车厂商的负责态度。但是,仔细研究一下这些召回公告,就会发现召回行动基本是国外汽车厂商居多。而且,从长安奥拓召回维修的零部件成本只有0.2元,到一汽丰田召回9辆威驰,有关厂家借召回“作秀”的质疑声音不时响起。  相似文献   

7.
何鼎弘 《经营者》2011,(8):110-111
或许由于每年3月的消费者权益备受关注的关系,2011年3月15至2011年4月16日的国内车辆召回批次和数量都比上月少了许多,召回原因集中在动力和转向系统。《汽车消费报告》从本期开始.将在每次的召回盘点中邀请一位技术专家对召回典型做点评,为我们评出最应该警惕的召回事件。  相似文献   

8.
食品召回(Food Recall)并非一个新概念,1999年比利时发生二恶英污染食物事件,涉及15个国家、300多个公司和600多种食品召回的英国苏丹红污染食品事件,引起了国际社会对食品召回制度的高度重视。2004年10月,美国政府事务审查办公室向其国会提交了《美国农业部和食品药品管理局需要更好地确保迅速和完全地召回潜在的不安全食品的报告》,建议实行强制性的食品召回制度。香港特别行政区卫生福利及食物局于2004年4月向立法会提出建立强制性食品召回制度的意见。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欧盟等国家和地区也进一步建立健全了本国的食品召回制度。我国政府十分重视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正在组织制定有关食品召回的法律规范。作为一项保证食品安全的重要措施和手段,食品召回正在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袁元 《中国质量》2003,(10):23-24
行业报道筹划之初,最先入选的就是召回报道。关注汽车召回,源于在汽车行业它是一个解决汽车产品质量纠纷的重大管理制度。《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草案)于2002年10月23日开始向社会公布并征求意见,作为一项政策,它需要漫长的谋划、筹备、讨论和修认过程,因此可以把2003年看作是预热和准备的一年。〈中国质量〉重提汽车召回,可探明召回制度的来龙去脉,可圆桌会议谈其利弊,也可论及汽车召回对相关产业的连锁反应,而我们仅试图对汽车召回质量营销与实务方面作出深入分析,有些“只攻一点,不计其余”的味道。着眼于质量问题的发生与如何解决以及影响,我们重点在质量视野下去思考召回。  相似文献   

10.
《监督与选择》2010,(1):5-5
1300万和130万预示着什么? 2000年中国汽车生产和销售了1300万台,而当年的汽车召回超过了130万台,几乎每卖出10台车就召回1台车,这一数字说明我们开始进入一个汽车大国应有的召回趋势当中。在美国,几乎每台车在其生涯中,都有可能面临一次召回。而我们这个突然升级为千万台汽车产销大国的国家,却只是在今年才超过了英国的汽车召回数量。  相似文献   

11.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消费者对于产品的质量意识也在不断提升,企业对自身存在缺陷或者问题的产品进行召回的行业举措越来越多。产品召回制度,在汽车、食品、纺织等很多行业已经成为危机公关的第一措施,而政府法规和行业制度上也在这方面健全起来。在我国,产品召回制度在食品行业和汽车行业都有很严格的规定,并有相对应的《食品召回管理规定》《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来进行制约。  相似文献   

12.
1月21日丰田宣布:由于油门踏板存在质量问题,将在美国召回230万辆丰田旗下品牌汽车。去年11月,丰田汽车因汽车脚垫问题已经在全球召回了数百万辆汽车。像滚雪球一样,召回牵涉的丰田车型和地区越来越多。2月5日,丰田宣布在俄罗斯召回16万辆汽车。  相似文献   

13.
有效实施儿童玩具召回活动,对于预防和消除儿童玩具缺陷可能导致的损害,保障儿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从追踪和溯源的角度分析研究了儿童玩具召回过程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儿童玩具召回产品追溯指南国家标准草案。  相似文献   

14.
2004召回年     
如果要评2004年最热门的质量话题,“召回”不能不算一个。相比而言,2003年“召回”显得有些“只见雷声不见雨”,而且其间还夹杂着种种人们对召回的不同看法。进入2004年,则呈现一种泾渭分明的局面,国内国外一些企业纷纷以实际行动在中国实施召回举措,甚至有企业不惜上演“召回秀”以期吸引消费者眼球。盘点2004发生在中国市场上的种种召回,回顾人们对召回制度的重新认识,我们不能不惊叹——2004,真正的召回年!  相似文献   

15.
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参与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建立缺陷产品管理制度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和法治建设的必然选择。记者从11月22日召开的汽车召回制度实施三周年暨产品召回制度研讨会上获悉,自我国于2004年10月1日正式实施《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以来,截至今年11月,我国已累计召回缺陷汽车130余万辆,涉及45家国内外企业的107种车型,召回次数达103次。汽车召回制度的实施,对于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公共安全,促进和谐社会建设,转变政府的管理模式,提高企业产品质量和国际竞争能力等,发挥了十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为在更大范围内推进缺陷产品召回管理制度积累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6.
钱亚光 《经营者》2014,(15):26-28
近期召回车辆涉及品牌和车型比较多, 其中上海通用集团的召回款型最多, 包括进口的凯迪拉克ATS、CTS、SRX, 雪佛兰科迈罗,以及国产的别克英朗,其中别克英朗 召回数量超过19万辆。全为进口的斯巴鲁汽车的召回则 涉及包括力狮、傲虎、翼豹、翼豹STI、森林人在内的大部分 车型,数量超过15万辆,具体召回原因是当含有融雪剂的 水溅到刹车油管上时,可能会导致刹车油管生锈, 造成制动液渗漏,从而延长车辆的制动距离, 存在安全隐患。本田、日产和一汽马自达多款2001~2004 年生产的汽车居然以同样的安全气囊供应商制造原因召回, 看来可靠的零部件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才行。  相似文献   

17.
据国家质检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统计,2009年截至7月底。国内缺陷汽车召回总计26起,召回缺陷汽车共515,972辆,上述数据高于从2004年开始实施《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以来的统计平均值。对此,有关专家指出,随着消费者对汽车质量要求的提高,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健全和完善,缺陷汽车召回力度将大幅提升。  相似文献   

18.
王靖 《企业世界》2007,(11):41-42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迅速发展,缺陷产品召回制度已是一个国际通行的商业惯例。世界上许多国家,尤其是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欧盟、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都纷纷建立了产品召回制度。召回制度在发达国家的实践表明,是产品质量和消费者权益的有力保证,实施召回制度有利于提高生产商和销售商的产品质量意识,有利于企业关注技术改造和环保问题,有利于规范市场竞争秩序。  相似文献   

19.
近一段时间,丰田在全球大面积召回问题产品,召回区域从北美、欧洲市场蔓延至中南美洲和中东等地区。如此之高的召回率让这个曾经的汽车业霸主陷入了一败涂地的境地,经营多年的市场影响力和品牌效应也几乎毁于一旦。  相似文献   

20.
《经营者》2011,(6):64-65
除了购买和使用环节里那些闹心事儿,还有绕不过的“召回”。汽车本身是件复杂的产品.产量越大.出现设计或质量缺陷的机率也越大.召回数量增加不可避免。主动召回本是件好事情.却因许多中国消费者对其存在一些认识误区,将“召回”与”质量差划上等号.这让许多车企反而避之不及。虽是主动召回.但仍然怕见光,而那些零召回的汽车品牌却并不代表无可挑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