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施的农村土地制度和政策的回顾,旨在全面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历史演进过程,从而探索出一套适合我国现阶段的农村实际的土地制度,其历史经验有:土地制度至关重要,对于中国特殊的国情尤为如此;土地制度的变迁,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必须要使制度内的农民受益,才能从根本上促进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土地制度的一波三折,其核心在于界定土地的产权,而关键是公有还是私有的矛盾。政府在农村的土地制度变迁中,担负重要的角色。新的土地制度变迁和创新,应当在充分考虑中国农村国情的基础上,在坚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制度的基础上加以创新。  相似文献   

2.
论建立农村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制度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土地制度是“三农”问题的关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的土地制度的弊端在于,农民土地产权残缺、模糊,无法获得规模收益,重公平、轻效率,以及将乡村干部腐败制度化。这些弊端集中于农民土地使用权不可交易。因此,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方向就是建立农村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制度。这一制度的创新之处在于,它在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基础上,能进一步完善农民土地产权,从而构建一个保护农民土地产权的机制,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它的实施将对彻底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实施城镇化战略,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土地问题是农民最关心的问题,也是我国农村问题的重点和核心所在。建国以来,土地制度变革对我国经济、政治体制影响深远;特别是1978年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建立,更是开启了我国改革先河。展望农村未来土地制度的发展,走农村专业合作化之路应是中国农村未来土地制度变革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也是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三十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制度实行的三十年,显示出了巨大的前期制度绩效:(1)实现了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大发展;(2)从农业中解放出来的剩余劳动力,自主创业,形成了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和“民工潮”现象;(3)促进了农民政治意识的觉醒,推动了中国农村社会的结构变迁,形成了村民自治这一独特的政治现象。  相似文献   

5.
以家庭承包制为基础的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形式越来越不适应农村经济市场化发展的要求,股份制作为我国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是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形式改革的目标和方向,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通过多阶段的过渡性形式。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实现形式的改革必须首先满足土地产权明晰,以及集体组织内经济与行政职能分离这两个前提条件。农村集体产权的明晰在现有制度条件约束下,只能是相对明晰,但这种相对明晰的产权也能满足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形式从承包制向合作制、股份合作制、股份制的递进演变中的产权要求。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梳理农村土地制度公私争辩的基础上,以农村土地制度的"产权-治权"二分关系为分析框架,探讨了中国坚持土地集体所有制的缘由。研究表明,伴随着渐进式改革的不断推进,在农户家庭层次,现阶段农户享有较为完整的使用权、收益权和转让权等核心权能和包括入股与抵押融资在内的他项权能,已经可以满足他们土地合理使用的基本需求。与此同时,在农民集体层次,土地集体所有制凸显更为优越的制度优势:一是延续了历史上长期存在的非正式制度嵌入的自治传统,节约了科层组织的设置成本,降低了农地制度的运行成本;二是照顾了集体化时期遗留的所有权主体混合配置的客观现实,兼顾制度稳定性与制度灵活性,有效避免了强制性制度变迁所带来的可能冲击;三是农民集体是一种双重委托代理治理关系的中间组织,可以有效避免小农户与大政府和大市场进行"多对多"的直接交易,节约诸多交易成本,发挥集体组织"统分结合"的双重优势。因此,需要毫不犹豫地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重视土地产权改革从归属到利用转变的宝贵经验,在继续深化农村土地产权改革的同时,加强农村土地治权方面的制度设计,发挥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制度优越性,确立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制度自信。  相似文献   

7.
探寻土地制度与农民增收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利群 《经济论坛》2003,(21):68-68,66
一、目前的土地制度制约了农民增加收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农村开始实行以土地均分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在全国得到推广,延续至今。起初,它极大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农村温饱问题迅速得到解决。但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承包责任制的缺陷开始显现,特别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其弊端更加突出,现已成为制约农民增收的瓶颈。1.生产规模小,分散程度高,经济效率低。市场经济客观上要求农业生产应该实现土地的规模经营和集约经营,以降低产品成本,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竞争力。这也是当今世界农…  相似文献   

8.
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及其创新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建国后,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几经变革,最终确立了集体所有、农户经营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是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发挥作用的结果。而我国农村土地制度进一步的演进及其创新仍要受到路径依赖的推动。本文依据路径依赖的理论,分析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确立和演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创新模式及其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9.
关于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创新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德懿 《经济论坛》2006,(8):119-121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我国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曾使我国农村改革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这一基本经营制度所处的微观基础和宏观环境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其弊端开始凸现,如土地分割零散、农户经营规模过小等等,使农用土地这项当今中国非常稀缺的资源,存在着很多配置不科学、效率不高的情况,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一大障碍。因此,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使土地资源得到合理配置,成为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必然选择。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刚刚起来,东部一些比…  相似文献   

10.
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要稳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并且要毫不动摇地继续坚持。决定简要说明了现行土地制度的不足,明确表示要按照产权明晰、用途管制、节约集约、严格管理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土地管理制度,搞好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允许农民通过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  相似文献   

11.
12.
土地制度作为整个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和核心,其变革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伴随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经济社会的向前发展,土地制度必然不断地发生变革与完善。中国现行的土地管理制度的弊端已经初见端倪,制约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拟从昌吉州农地制度改革入手,分析土地改革的必要性,提出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办法,改善土地管理制度给农业发展带来的制约。  相似文献   

13.
关于农村土地制度,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有许多深刻的论述,国内学术界也把农村土地制度作为研究的热点问题。由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农村土地制度:马克思主义的解释与运用》一书,是邵彦敏教授经过几年来坚持不懈努力在农村土地制度研究中所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也是一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力作。  相似文献   

14.
罗玉辉 《经济学家》2020,(2):109-116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主线始终是围绕"公平"与"效率"展开的。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农村进行了世界历史上第二次大规模的集体所有制运动;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建立了"家庭承包经营制"以赋予农民群众更加自主的生产经营权;21世纪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将提高中国农业的资本有机构成作为改革重心,我国农村实施了"土地确权"和"三权分置"的政策服务于农民的土地流转。在以上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历程中,本文对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经验进行归纳。如始终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改革主体由政府主导型转为农民主导型;通过土地权能多元化实现农民更多的土地权益;增强农业资本的有机构成为土地制度改革的主旋律等。最后,本文也对未来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深化改革提出了相关思考。  相似文献   

15.
<正>土地制度改革再一次出发。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土地制度改革过河应该寻找的石头就是土地产权。围绕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方向,深化土地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就是构建满足市场配置要素要求的土地产权,也就是构建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  相似文献   

16.
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方向——土地股份合作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7.
我国现行农村土地制度存在问题的简明分析和改革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曦 《经济师》2005,(10):83-84
我国现行的农村土地制度是集体所有制,即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制度。在这一制度下,由于农民所享有的土地权益是模糊的,不仅不能充分的发挥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而且在当前的的特定社会和经济条件下,促成了政府行政主导的经济过热。文章就简明地分析了这些问题,并且提出了相应的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8.
美国农地制度对我国农地制度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是以 8亿多农民为最大社会群体的农业大国 ,农村稳定则社会稳定 ,而土地关系稳定农村才稳定。这一国情就决定了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紧迫性 ,而借鉴国外一些国家土地制度改革的先进经验为我所用当然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就是通过对美国土地制度包括土地产权制度、土地经营制度等进行分析尤其是对美国家庭农场的特点进行分析 ,从而得出对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9.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城市土地使用制度发生了巨大变化。以1978年改革开放为分界点,我国城市土地使用制度可分为土地无偿使用和有偿使用两个时期。改革开放之前,我国长期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与此相应的土地使用制度采取计划分配、行政划拨的无偿、无限期、无流动的模式。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城市土地使用制度从无偿使用转向有偿使用,在土地资源配置中引入市场机制,至今已初步建立土地市场制度的基本框架,市场在土地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得到较好的发挥。然而,深化城市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任务依然艰巨,今后一个时期改革的重点是完善土地产权制度建设,建立平等开放、城乡一体的土地市场体系,完善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土地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20.
国内外一些文献用全国数据分析我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效果,认为这一制度极大促进了我国农业生产力发展。但本文用黑龙江垦区数据对家庭承包制进行研究发现,家庭承包制虽然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但是其对规模经营、分工协作和统一服务的破坏也阻碍了生产力的提高。如果后者的效果显著,家庭联产承包制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就会减弱。本文的计量分析还证实了科技进步、种植结构调整对于农业生产力促进效果明显。因此,中国农业发展应注意规模化、产业化和科技进步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