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7年中国经济经历了史上最严重的流动性过剩的时期,物价水平达到两位数的增长,抑制通货膨胀继续上升成为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的重点.之后尽管经历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乃至全世界都经历了一轮通货紧缩的过程,但是通过膨胀的阴影像一个幽灵一样仍不时地侵袭着每个政策制定者的神经.要想治理通货膨胀,首先必须知道导致通货膨胀的源头在哪里,关于这点学术界争论得沸沸扬扬.关于通货膨胀的理论有很多种,但是具体到实践中,中国或者所有盯住汇率制国家,通货膨胀的成因又具有特殊性.本文根据汇率决定的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得出:若一个国家采取钉住另一国货币的汇率制度,那么钉住国的通货膨胀率是由被钉住国决定的.据此,文章试图对此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因为中国从1994年1月1日汇率改革以后,人民币的汇率基本上是钉住美元的,故文章选择中国和美国两个国家,对他们从1994年到2005年的通货膨胀率进行因果检验.结果显示,美国的通货膨胀率对我国的通货膨胀率具有较显著的Granger引致关系,美国才是全球通货膨胀的输出源头.  相似文献   

2.
左玮 《时代金融》2011,(26):4-5,9
购买力平价理论是现代汇率决定理论的基石之一,日本与美国是世界经济发展程度最高的两个国家,也是与中国贸易关系最紧密的两个国家。本文采用相对购买力平价的理论模型,利用日美两国的汇率及各自的价格指数,对购买力平价的三变量模型进行检验,基于该检验得出购买力平价理论在国际汇率决定上的现实作用,并解释出现偏差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左玮 《云南金融》2011,(9Z):4-5
购买力平价理论是现代汇率决定理论的基石之一,日本与美国是世界经济发展程度最高的两个国家,也是与中国贸易关系最紧密的两个国家。本文采用相对购买力平价的理论模型,利用日美两国的汇率及各自的价格指数,对购买力平价的三变量模型进行检验,基于该检验得出购买力平价理论在国际汇率决定上的现实作用,并解释出现偏差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不断推进,汇率与物价的关系极其重要。汇率反应一国货币的对外币值,而物价则反应一国货币的对内价值。本文选择2005.8~2010.5的数据作为研究对象来进行研究,选择通货膨胀作为被解释变量,选择人民币汇率、货币供应量、经济增长、人民币汇率波动作为解释变量,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来研究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得出的结果是,货币供给量、人民币汇率都是通货膨胀的格兰杰原因。  相似文献   

5.
一、钉住一篮子货币的汇率制度的产生与发展钉住一篮子货币的汇率制度是在一个主要货币都自由浮动的时代里寻求汇率相对稳定所引致的制度创新。国际货币体系经历了自一战前的金本位到二战后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及1976年之后所谓的牙买加体系。金本位是最优的全球固定汇率制度,但金  相似文献   

6.
中国从1994年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以来,对外宣布人民币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但实际上人民币仍然实行的是一种钉住单一货币的汇率制度,也正因为如此,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1999年汇率制度重新分类时,把中国划入传统的固定钉住汇率制.  相似文献   

7.
汇率制度与货币政策的协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汇率制度与货币政策规则存在着十分紧密的联系,汇率变动会对货币政策有效性产生重要的影响,因而汇率制度安排不应独立于货币政策体系之外,而应把汇率制度安排放在货币政策体系内来考虑。在浮动汇率制度下,货币政策规则采用直接钉住通货膨胀为目标,在控制通货膨胀方面起到了与固定汇率制基本相同的作用,而且货币政策还具有更大的自主性,因而弹性汇率制与通货膨胀目标组合优于固定汇率制以及由此决定的货币钉住的组合。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菲利普斯关系为基础,通过考察通货膨胀率和预期通货膨胀率的动态均衡,重新强调了通货膨胀在本质上属于货币现象这一重要论断。并结合目前中国经历的通货膨胀过程,指出稳定的货币政策对于防止通货膨胀和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菲利普斯关系为基础,通过考察通货膨胀率和预期通货膨胀率的动态均衡,重新强调了通货膨胀在本质上属于货币现象这一重要论断。并结合目前中国经历的通货膨胀过程,指出稳定的货币政策对于防止通货膨胀和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陈佳 《新金融》2010,(4):26-30
购买力平价理论是现代汇率决定理论的基石之一,本文首先直观简要地分析了近三十多年中美两国通货膨胀率和汇率变化趋势,然后采用ADF和协整的方法对购买力平价的三变量模型进行了检验,最后在此基础上,利用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模型估值目前人民币对美元均衡汇率。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讨论在我国较高通货膨胀率和人民币汇率不断升值的环境下,汇率传导机制对通货膨胀率的影响.通过设立模型并进行实证检验后得出结论:我国存在汇率传导的不完全性,人民币升值是通货膨胀的原因之一,我国的通货膨胀率的变动不能完全由汇率变动来解释.  相似文献   

12.
黄泽民 《银行家》2004,(4):13-14
最近关于人民币升值和人民币汇率浮动幅度放宽的谈论再度成为人们的关注热点,其实,人民币升值的国际舆论起始于2002年日本的“中国输出通货紧缩论”。此后,美国、日本等国家纷纷要求人民币升值、放弃现行的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并放宽人民币汇率的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人口年龄结构影响通货膨胀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1991-2014年中国内地30个地区面板数据,构造人口年龄结构影响通货膨胀的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对理论分析的推理结果进行实证检验。实证分析的结果显示,从全国整体数据来看,少儿人口比例与通货膨胀率存在正相关关系,劳动年龄人口和老龄人口比率与通货膨胀率存在负相关关系;从分地区数据来看,东中西部人口年龄结构对通胀的影响略有不同,东部地区通货膨胀率受人口年龄结构影响的显著性较中西部低,西部地区老龄人口比重对通货膨胀的抑制作用最大。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菲利普斯关系为基础,通过考察通货膨胀率和预期通货膨胀率的动态均衡,重新强调了通货膨胀在本质上属于货币现象这一重要论断.并结合目前中国经历的通货膨胀过程,指出稳定的货币政策对于防止通货膨胀和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王宇 《中国金融》2005,(15):61-62
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和90年代初,巴西出现了恶性通货膨胀。为了抑制通胀,1994年,巴西政府实行“雷亚尔计划”,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以美元作为“名义锚”,实行爬行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巴西政府希望在钉住美元的基础上,利用紧缩性货币政策实现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双重目标。  相似文献   

16.
张婧 《上海金融》2012,(2):9-17,116
2000年以来,中国、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五国汇率总体呈升值趋势,相关度较高,初步具备联动特征。本文从汇率决定理论入手,分析五国汇率的影响因素,并论证五国汇率决定过程中的异同点。我们发现,上述五国虽然宏观经济政策取向不尽相同,但对每一个国家,其货币供应量、GDP、利率、汇率、贸易顺差与美国对应指标的差额,能够形成协整关系,并且除日本外其他四国的短期均衡能够逐步向这种长期均衡自动收敛。据此,本文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模拟出2011年至2018年各国的汇率走势,分析了五国汇率的波动情况,发现五国汇率的中心正从新加坡逐渐转向中国。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未来各国汇率实施联动的可行性,并得出初步结论,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中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通货膨胀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宏观经济政策与通货膨胀的关系是国内外理论界争论的焦点。文章在5变量系统内检验了财政支出水平和货币供应量与通货膨胀率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中国的通货膨胀不仅是一个货币现象,也是一个财政现象。其意义在于为中国稳定通货膨胀水平的政策取向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随着资产市场投资品种日益丰富,居民参与资产投资的程度不断深入,资产通过财富效应和投资效应对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资产价格对一般物价水平的影响不断增强,因此资产价格波动是否会影响通货膨胀率就成为当前理论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为了检验我国资产价格与通货膨胀的关系,本文选择股票、汇率、房地产价格以及其他影响通货膨胀的因素,运用ARDL模型对我国资产价格和通货膨胀的关系进行经验分析。经验分析结果表明:资产价格波动影响通货膨胀,但各因素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差异较大,即房地产价格和汇率两个指标作用显著,股票作用较弱。  相似文献   

19.
梁曙霞 《新金融》2006,(2):28-31
1994年以来,尽管中国实行固定钉住汇率制度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面对新的国内外经济环境,继续维持固定钉住汇率安排,其成本将是很高的。本文在反思1994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制度及其运行机制的基础上,以货币模型为分析框架,对人民币汇率制度对我国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从提高我国货币政策独立性的角度提出实行新的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0.
随着资产市场投资品种日益丰富,居民参与资产投资的程度不断深入,资产通过财富效应和投资效应对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资产价格对一般物价水平的影响不断增强,因此资产价格波动是否会影响通货膨胀率就成为当前理论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为了检验我国资产价格与通货膨胀的关系,本文选择股票、汇率、房地产价格以及其他影响通货膨胀的因素,运用ARDL模型对我国资产价格和通货膨胀的关系进行经验分析。经验分析结果表明:资产价格波动影响通货膨胀,但各因素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差异较大,即房地产价格和汇率两个指标作用显著,股票作用较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