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对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如何结合在一起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一、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是对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的灵活运用按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观点 ,分配方式作为生产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决定的。这就要求我们不能抽象地、孤立地讨论分配方式 ,而必须把分配方式放到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中 ,特别是所有制关系中去研究 ,以便揭示出不同社会制度下的不同分配方式。由于我国在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仍将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以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是这一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据此 ,我国的分配制度必然就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  相似文献   

3.
4.
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实质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制度与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方式的结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创新按劳分配的内涵和实现形式.对于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在企业层面的结合,可以实行"两步走"的分配方式:第一步,在市场经济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第二步,实行按劳分配,企业的劳动者按其在价值创造和财富创造中的贡献参与企业利润分配.  相似文献   

5.
本文讨论了我国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相结合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四条完善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思路,以及加快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等八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要想弄清楚什么是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以及二者的关系,我们应该先了解一下什么是分配。马克思对分配概念的说明是,“由每年新追加的劳动新加进的价值分成三部分,它们采取三种不同的收入形式,这些形式表明,这个价值的一部分属于或归于劳动力的所有者,另一部分属于或归于资本的所有者,第三部分属于或归于土地所有权的占有者。  相似文献   

7.
8.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提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再次强调指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和道路价值的理论,揭示了当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行特点和基本矛盾.现在,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当时所面对和研究的情况有很大不同.  相似文献   

9.
就事业单位而言,笔者认为现阶段要着重研究和探索以下几种生产要素如何参与事业单位收益分配问题: 1、人力要素.人力要素,包括人的体力和智力两个方面,这是诸多生产要素中最基本的要素之一.在事业单位,投入人力要素获得报酬的主要方式是,由要素所有者(即工作人员)将自己的体力和智力方面的因素(即人力要素)投入工作和生产并产生效率(或效益)之后,再按所投入要素的数量和贡献进行分配.  相似文献   

10.
正确理解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制度的结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意义及局限 1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意义 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这是对社会主义分配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其坚实的基础和重大的意义,表现在如下几点: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分配实践证明,除了实行按劳分配外,还必须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因此,有必要从理论上深入探讨按生产要素分配问题,尤其是要区分价值的创造和价值的分配这两个不同的问题。这有助于我们准确理解按生产要素分配,使按生产要素分配在实践中发挥应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相似文献   

13.
探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民所有制内部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有助于理顺收入分配关系,调整和规范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分配关系,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由于“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都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因此,本文立足于对全民所有制内在矛盾的分析,提出了按劳分配的二层次实现论。  相似文献   

14.
关于按生产要素分配理论依据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菁  张敬陶 《企业经济》2005,26(2):14-15
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理论依据既不是劳动价值论,也不是生产要素价值论,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是两个层面的问题,本文试图在严格区分价值创造、价值形成、价值分配三个问题的基础上揭示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16.
杨缨 《企业经济》2001,(6):25-26
因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者是生产资料的主人,劳动者不是“一无所有”,不符合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前,因此,有同志认为:由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者不能凭借公有制的生产资料所有权获得个人收入以维持生计,因此必然要靠出卖劳动力谋生,从而力必然成为商品。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要"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这是在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真正领  相似文献   

18.
19.
朱平 《企业经济》2005,(1):105-107
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利于现代企业家进行资本原始积累与二次创业;有利于现代企业家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和经营才能的发挥,有利于他们作出理性行为的选择;有利于现代企业家个性化的健康成长;有利于形成现代企业家成长的法制环境、市场环境与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20.
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提出和施行标志着我国分配制度改革触及新领域.然而,在制度属性要求下,基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在这一问题上出现了两种比较典型的观点:一是认为,价值的创造和分配是两回事,分配并不取决于创造,这一观点实际上肯定了按生产要素分配与劳动价值论的一致性;另一种观点则修正,或者说否认了传统的劳动价值理论,认为活劳动和物化劳动共同创造了价值,这是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依据,这一观点实际上否认了按生产要素分配与传统的劳动价值论的一致性.事实上,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依据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保持有理论上的一致,而且恰恰由此,才使得劳动价值论在要素流动中经受住了实践考验,同时也使得按生产要素分配纳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方式有了合理的路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