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何炼成 《消费经济》2005,21(4):12-13,11
文章简要阐述了精神消费的分类、内容及特点,结合“挺郎”与“批郎”之争的学术争鸣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开展精神消费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2.
<正> 大郎 Q 饼自诞生以来一举成为2006年中式烧饼领域的一员猛将,以惊人的速度席卷神州。2006年10月在西安举行的第二届餐饮业博览会暨第七届中国美食节上,大郎公司一举摘得最高荣誉"金鼎奖",拳头产品大郎 Q 饼、快乐 PK 饼被评为"中国名点"。大郎 Q 饼每到一地均刮起挤队购买的火爆消费狂潮,吸引了央视等众多知名媒体的竞相  相似文献   

3.
<正>自2005年面世以来,三年的风雨历程,大郎Q饼经历了市场的考验走向了成功。据统计,大郎Q饼现已遍布全国20多个省市,发展连锁店300余家。无疑,大郎Q饼已经问鼎国内烧饼类第一品牌。业内人士分析,大郎Q饼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在于它的"小而精"。大郎Q饼的店面面积通常都不大,多在10平方米左右,属于精致小店类型——这就是大郎Q饼的小,不但经营面积小,创业投资也小,当然风险性也小。而大郎Q饼的"精"则在于  相似文献   

4.
崇拜属于人类正常的精神需求,适度的消费也在情理之中。相对来说,高中生有崇拜的偶像更可以理解,未成年的高中生"崇拜消费"同样存在,文章调查了两所高中的"崇拜消费"现状,发现主流是在合理范围内的,但也必须注意个别过度"崇拜消费"现象的存在。同时,根据高中生"崇拜消费"的现状,分析开发学生市场潜力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佚名 《现代商业》2012,(31):22-25
炫耀性消费指向的往往不是物本身,而是物所承载的地位、身份、品味等,即其符号价值。消费社会将各种传统经济形态整合到了一般消费这一领域中来。由于大众消费的兴起,中低层阶级从前视为奢侈品的东西在社会上扩散,普通人曾经无缘受用某种奢侈品正在不断地升级为必需品。一般而言,人们的消费活动主要是为了满足物质使用的和精神需求。物质需求的满足在消费中表现为注重商品的使用价值和实用性;精神需求的消费更多地注重满足情感需求、自我表现、奢侈和炫耀心理的满足。这两种需求的满足可以用"基本需求消费"和"炫耀性消费"来表述。  相似文献   

6.
<正>在众多大郎Q饼连锁店里,山东青岛的陈大林无疑是幸运的一个。今年3月,陈大林就成功加盟大郎Q饼。不但获得加盟费用八折的优惠,还免费获得了日式饭团、韩式烤馒头技术和窝窝头技术的赠送。如今他的店早已开业,每天日营业额都超过1500元,其纯利都超过50%。面对如此丰厚的利润,陈大林赞叹真是一个"许三多"的大郎Q饼店!为什么陈大林会称这是"许三多"的大郎Q饼店呢-原来大郎公司对加盟商的保障实在很多。  相似文献   

7.
消费文化与文化消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精神文化产品及相应服务形成的"消费文化",与广大群众不同层面的"文化消费"需求,构成了文化产业链条中最重要的两端。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甚至可以影响文化产业的发展规模与方向。本文就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消费文化与文化消费问题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正> 您要下定决心创业当老板?选择大郎 Q 饼肯定会带给您一个时尚兴奋的开始!大郎 Q 饼一举成为2006年中式烧饼领域的一员猛将,以惊人的速度席卷神州!2006年10月,在西安举行的第二届餐饮业博览会暨第七届中国美食节上,大郎公司一举摘得最高荣誉"金鼎奖",拳头产品大郎 Q 饼、快乐 PK 饼被评为"中国名点"。大郎 Q 饼以旺盛的生命力,吸引了央视等众多知名媒体的竞相报道,8月18日中央七套《乡约》播出大郎公司的报道后,在全国观众中引起强烈反响,全国各地来大郎公司总部考察的意向者络绎不绝。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世界各社会迎来了体验经济时代。人们的需求层次逐渐提高,在消费方面更注重精神层次的享受,而这种精神享受便来自于消费过程,体验式消费便由此得来。体验式消费将成为未来消费的重要发展趋势之一,因此,对与此相对应的体验营销模式进行探索,对于我国企业营销模式的创新与改革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经典的服装体验式营销品牌"ZARA"为例,分析其体验式营销模式的特点,并总结了其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宋秀英  刘艳 《中国市场》2007,(39):191-192
精神消费使精神产品最终得以完成。精神消费产生出新的消费欲望、新的消费形式和新的消费内容,从而促进精神生产发展。精神消费提高了消费者的精神素质和消费水平,促使精神生产者生产出更高质量的精神产品。  相似文献   

11.
<正> 您要下定决心创业当老板?选择大郎 Q 饼肯定会带给您一个时尚惊喜的开始!大郎 Q 饼一举成为2006年中式烧饼领域的一员猛将,以惊人的速度席卷神州!2006年10月在西安举行的第二届餐饮业博览会暨第七届中国美食节上,大郎公司一举摘得最高荣誉"金鼎奖",拳头产品大郎 Q 饼、快乐 PK 饼被评为"中国名点"。大郎 Q 饼以旺盛的生  相似文献   

12.
一、《闲暇消费论》对闲暇消费中几个重要问题的论述《闲暇消费论》于尹老八十五岁高龄时出版,该著是我国第一部研讨闲暇消费的专著。尹老作为我国消费经济学界的领军者,他不断开拓消费经济学研究领域的轨迹可作如下描述:首先是研究消费如何促进生产;然后拓展到消费如何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即进入绿色消费阶段;之后又延伸到精神消费层面,研究消费对于提高人们思想境界的积极作用。2007年出版《闲暇消费论》,可以说是一本引导人们进行高雅消费的"教科书"。该书界定了"闲暇消费"的内涵与外延,分析了影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消费现状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作为特殊的消费群,本调查旨在分析大学生特别是贫困生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了解他们目前的消费情况,以期挖掘潜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有效的改善措施。结果表明,大学生月消费总额贫富差距大,"游玩费"、"通信费"、"恋爱费"逐渐增长,消费呈现向多元化发展,理财和储蓄观念仍十分淡薄。因此,应形成更好的消费氛围,指导大学生合理规划自身消费构成,增强理财意识,注重精神消费,树立科学合理的消费观。  相似文献   

14.
<正> "大郎 Q 饼"诞生仅两年,就以讨喜的卖相,丰富的内涵,一举成为2006年中式烧饼领域的一员猛将,迅速席卷神州!目前在全国已经发展了50多家加盟店,这些加盟商靠经营"大郎 Q 饼",过上了富裕的生活。这当中很多人是"大郎Q饼"的初期加盟商,黄丽雅就是众多加盟商中的一个代表。在河北省一家小镇的黄丽雅说起自己的 Q 饼店,思绪仿佛又回溯到了两年前……记得2005年,一  相似文献   

15.
尹向东 《消费经济》2001,17(6):50-52
"入世"后,中国经济走向全球化,消费也必然走向全球化,社会开放程度和对个性消费、西方消费方式宽容度的进一步增大,使得多样化的生活方式能为社会广泛接纳,为产生新的休闲生活方式提供了客观要求;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进入"小康"社会,闲暇时间大量增加,休闲消费观念(特别是如何看待休闲生活方式)乃至消费价值观念的重大改变,这对精神文化消费和休闲消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更加迫切要求重构休闲生活,建立新的休闲生活方式."入世"是建立新的休闲生活消费方式的导火线和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大众对消费需求的满足已从"物质层面"转向到"精神层面",体育消费在满足大众健康需求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冬奥会成功申办的影响下冰雪体育旅游受到更多人的关注。本文从分析体育消费影响因素入手,剖析了黑龙江省冰雪体育旅游产业的现状,提出了为满足消费者需求的黑龙江冰雪体育旅游产业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17.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适度消费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同的文明形态下形成不同的消费观念。适度消费观是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消费观。它克服了工业社会单纯的立足于经济发展,毫无节制的牺牲环境与过度消耗资源的缺陷。适度消费观倡导:生态消费,即人类的消费应与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为上限;均衡消费,即代际以及空间分布均衡的消费;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消费;综合型消费,反对"纵欲"的物质消费,提倡更高层次的精神消费。要将适度消费观推向实践,应该从教育、资源的循环利用以及法律等方面做好工作。  相似文献   

18.
创意消费是创意经济的内生物,包括对商业营销创意的消费、创意产品的消费以及对商品的创意性使用等,其最鲜明的特征是消费者在消费决策和消费行为中以创意商品所蕴含的精神情感价值为其核心诉求。所以,创意消费表现出多种因素协整、综合考虑、理性适度、创意性地配置物质资料等特征。创意消费在增益个体及社会精神价值、促进人文科技领域不同资源的互融与互援、凝聚"中国设计"的创意竞争力等方面显示出其独特价值。因此,商企业对这一消费模式应保持足够的敏感,并制定有效策略给予积极响应。  相似文献   

19.
从慕尼黑啤酒节出发,以迪士尼乐园和德国小镇"吕贝克"等为实例,阐述了促使人们走出户外,创造休闲环境,满足精神需求,进而促进消费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选择随机匿名调查以及访谈方式,接受调查人数为320人,问卷调查形式为书面回答形式。就当前大学生消费实际情况来看,在消费额上有很大差异存在,"游玩费"、"通信费"及"恋爱费"等均表现出逐渐增加趋势,其消费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然而理财及储蓄观念却比较差。所以,在当前大学生教育中,学校应正确引导大学生合理规划自身的消费构成,使其理财意识增强;引导其克服自身的攀比心理,对于过高的消费不盲目追求;重视精神消费的培养,使其养成健康的消费习惯;在校园内营造良好的消费氛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