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随着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和升级,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更是迫在眉睫。实践证明,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为此,高等教育必须适应中国目前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经济结构转型的要求,建立和完善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确保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基于产学研的视角,从产学研合作的内涵及与创新人才培养的关系入手,从人才培养模式、管理体制和制度三个层面论述产学研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当前,产学研协同创新在提高国家技术创新水平,建设有中国特色创新体系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分析我国产学研合作多个发展阶段的基础上,探讨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组织模式演进及其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化对策。如建立“政产学研金介”密切配合的协作关系,建立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为主体的组织模式,科学设计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激励机制,构建和完善产学研协同创新公共服务平台等,以期更好地提高产学研协同创新效率,推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3.
王尧 《生产力研究》2012,(10):200-201,204
产学研合作模式是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对所拥有的资源与能力优化整合进行合作创新以实现经济利益为目标的一种制度安排和关系网络。文章应用创新价值链理论对三种常见的产学研合作模式,技术转让模式、合作研发模式和共建实体模式进行重新阐释,并以企业与学研在创新价值链不同阶段的结合方式为维度对产学研合作模式进行扩展。最后,结合产学研合作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阐述了产学研合作模式演变的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4.
产学研合作利益分配的博弈分析——基于创新过程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学研合作创新的活动过程,需经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生产和商业化阶段。随着产学研合作创新的深入,影响合作利益分配的因素也发生相应的变化,目前关于产学研合作利益分配的研究大都忽略了创新过程的演进对于合作利益分配的因素的影响,基于此,本文在着重探讨创新过程演进与利益分配影响因素变化的基础上,依据创新过程对产学研合作创新进行阶段划分,将过程阶段的思想引入到产学研合作利益分配的研究之中,运用博弈论的相关理论建立基于创新过程的产学研利益分配模型,以期为实践中产学研合作的有效运行提供有意义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
推进ICT产业创新发展是浙江省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的重要举措之一。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从不同阶段和不同行业领域两方面定量分析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特征及其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浙江省ICT产业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呈核心-边缘化结构,具有二步式螺旋式上升的演化特征;网络密度对创新绩效存在促进作用,网络中心性对创新绩效存在抑制作用;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对浙江省ICT产业的发展有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产学研合作创新是科技、教育与经济结合的有效形式,对于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由于产学研各方在目标、知识、文化等方面存在差异,由此引发的合作矛盾与冲突严重影响着创新绩效。知识是产学研合作创新中重要的战略资源和冲突来源,通过对知识的有效管理能够实现产学研各方的协同〖JP〗合作,进而提高产学研合作创新效率与水平。从知识管理视角分析了产学研合作创新过程中在知识管理目标、核心流程、支撑因素等方面存在的冲突问题,并剖析了其产生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通过确立统一知识管理目标、建立产学研合作创新管理体系和知识管理支撑环境等治理对策,为规避产学研合作创新中的知识管理冲突矛盾、提高产学研合作创新水平与绩效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基于DPSIR模型的低碳城市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低碳城市指标体系的建立是低碳城市从理论研究阶段进入可操作的实际应用阶段的重要步骤,建立低碳城市指标体系的实质就是确定低碳城市的具体建设内容和考核标准体系。在低碳城市内涵的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建立低碳城市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原则和方法,并根据"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模型框架,考虑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形势,建立了低碳城市建设与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8.
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是党中央、国务院借鉴发达国家成功经验,在深刻分析我国经济、科技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着眼于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民族地区建设区域创新体系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以民族地区地方院校——宁夏大学为例,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探索性地建立了具有区域特色的省部产学研合作、地方政府主导的产学研合作、校企产学研合作联盟等多种模式,提出了民族地区地方院校产学研合作的对策,以期为其它高校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9.
基于三螺旋理论的政产学研合作模式与机制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以三螺旋理论为支撑,分析"大学-产业-政府"之间的互动关系,提出政产学研合作模式应重点发展"组建研发实体"等高级模式,适应产业技术重大创新的需求,建立产业技术层面的战略合作,且必须积极争取政府的参与、协同和投入。最后,提出了政产学研合作中的各种机制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以《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中1998-2010年的1 066篇产学研合作创新管理论文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计量方法,以信息可视化为手段,对我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管理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分析。结果显示,我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研究日渐成熟,其研究范围已从最初较浅层次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产学研投入和利益分配等传统的产学研合作研究阶段向产学研战略联盟的高级阶段过渡,与产学研合作创新有关的知识产权冲突和协调问题、知识扩散和组织间学习等理论,对我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管理和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提出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11.
科技人才政策与产学研合作既是国家科技创新系统的重要组成,也是地方政府提升区域创新绩效的重要政策手段。基于此,以27个省(市)2011-2018年面板数据为支撑,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门槛回归模型,检验了科技人才政策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1)科技人才政策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显著为正,即科技人才政策有利于区域创新绩效的提升;(2)科技人才政策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存在产学研合作的门槛效应,即在产学研耦合度大于0.524时,科技人才政策对区域创新绩效的正向激励作用更加明显;(3)科技人才政策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即中东部地区科技人才政策与产学研协同政策组合效应优于西部地区。研究结论对于提高我国各省科技人才政策的精准有效设计、优化产学研协同和促进区域科技创新绩效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下,西方发达国家纷纷推出低碳经济发展战略与政策。这些政策措施主要表现为:改造传统高碳产业,加强低碳技术创新;积极发展可能源能源与新型清洁能源;应用市场机制与经济杠杆,促使企业减碳;加强国际范围内的减碳协作等。对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启示是:必须尽快提出低碳经济战略,建立起低碳经济法律保障体系,加强低碳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大力发展低碳产业群,激励企业从事低碳生产与经营等。  相似文献   

13.
在低碳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房地产行业既是重要的支柱产业又是碳排放大户,探索其低碳发展的战略与路径有着重要的理论及实践意义。文章从政策引导与制定、经济扶持补贴、低碳技术创新、产业完善整合、低碳行为宣传等战略角度,研究低碳房地产发展路径的选择,得出合理的结论,并提供某房地产项目的成功实践经验。研究成果不仅可为低碳产业的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而且为房地产低碳实践提供案例参考。  相似文献   

14.
低碳技术创新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关键与核心,分析了低碳技术创新与我国酒店业转型升级的辨析关系,阐述了基于低碳技术创新的我国酒店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思想、战略目标和战略阶段,并探究了转型升级的机制。  相似文献   

15.
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国际经济发展的新要求,因此,低碳技术开发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太阳能技术是一种典型的低碳技术,我国经过10几年的发展,在太阳能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因缺乏核心技术,目前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由于专利分析能客观地评价技术创新与合作水平,因此,为更好地促进我国太阳能技术的发展,基于专利分析法,对我国太阳能合作专利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太阳能技术的跨机构技术联系较少,"产学研"创新体系尚不成熟;政策扶持对于太阳能这种新兴低碳技术有较大的影响力;国内太阳能专利授权的技术领域主要集中在太阳能热利用,而在光伏领域的合作较少;太阳能合作专利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应该进一步加强区域之间的技术合作和技术转移:应该加强国际技术合作。  相似文献   

16.
产学研合作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意义重大。通过对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产学研合作政策的梳理,总结中国产学研合作发展现状及主要问题,提出将“产学研合作”政策提升为国策、设立国家产学研协作创新委员会、制定国家《产学研合作促进法》,提高中国产学研合作国际化水平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低碳经济的发展受自然条件、经济发展阶段、产业技术水平的制约和影响,并需全球范围的国际合作.我国低碳排放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研发和创新能力极为有限,是我国由"高碳"经济向"低碳"转型的最大挑战.因此,在发展低碳经济的同时,立足于基本国情和国家利益,改善与各国政府间及国际组织的合作与协调,改变能源消费方式和人类生活方式,建立现代工业文明,转向生态经济和生态文明,完善配套制度是克服低碳经济发展的必然途径.  相似文献   

18.
从创新过程观的角度切入,论述学研方如何从创新源和创新过程两个方面支持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对遵循单向线性创新过程观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的局限性和不适用性进行剖析,分析循环互动创新过程观中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的关系,并基于此归纳和划分出适用于我国企业的三大类典型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模式。最后基于实证研究,与国外相关研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两者在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模式应用上存在差异的具体原因。  相似文献   

19.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对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和创新型国家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其所面临的法律主体资格不明问题,已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大多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没有民事主体资格,不能以合法身份承接政府重大科研项目,也不能以联盟名义签订合同,其身份地位与其所承载的重要功能不相匹配。通过界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概念,分析其法律现状和实践中所呈现的社团法人、民办非企业法人、备案制等存在形态,提出赋予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非法人组织民事主体地位、破除其承接政府服务职能和产学研合作项目的“身份”不明问题等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20.
创新驱动发展背景下,应用型科研机构的传统“线性模式”已难满足自身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结合“巴斯德象限”的技术创新模式与新型科研机构的创新实践要求,我国科研机构应重新认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关系,加强产学研深度合作,通过功能定位、创新资金、创新环节、创新评价等实现有效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