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 毫秒
1.
点经堂     
《资本市场》2008,(1):124-128
2005年度的中国资本市场论坛提出,中国应建立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同时论述了金融文化和法律制度方面对中国选择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提供了一定的基础。这是中国金融体制改革进行了20余年之后,我们开始对我国金融体系的战略目标进行的重新思考。  相似文献   

2.
在20多年的金融改革进程中,中国始终面临着战略性的选择问题。没有清晰的改革战略目标,就不可能找到有效的改革路径。鉴于此,2005年,第九届中国资本市场论坛就中国金融发展的战略选择问题作了系统的讨论。当年的主报告通过剖析中国20多年金融改革的核心目标和历史演进路径,并从金融体系形成的外部影响因素、金融功能的内生演变和金融体系的微观结构变迁等多个方面进行论证,指明中国金融体系演进的长远战略目标,即构造一个市场主导型的金融体系,以最大限度地分散风险,保持金融体系足够的流动性,实现经济增长的财富效应,促进存量资源的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3.
金融体系结构与金融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跨国实证分析,系统考察了金融体系结构和金融危机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决定因素.实证结果表明:(1)金融体系结构对金融危机的发生概率具有显著影响,"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的国家比"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的国家更容易发生金融危机;(2)金融危机期间不同国家经济受冲击的程度也与金融体系结构密切相关,在那些具有"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结构的国家,一旦发生金融危机,其GDP增长率受到的负面冲击将更大;(3)从金融体系结构的内部构成来看,金融危机的发生概率随着一国金融市场规模的增大而显著升高,同时随着一国银行业规模的增大而显著降低.上述事实倾向表明,在金融体系结构的两个主要构成部分中,银行在某种程度上扮演着金融稳定器的角色,而金融市场则内含着某些诱发不稳定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金融体系比较与演进:理论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直接融资(保持距离型融资)和间接融资(关系型融资)在一国金融体系中比重的大小,我们可以大致将世界各国的金融体系简单的分为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和金融中介(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金融中介与金融市场的关系应该采取动态的功能主义观点进行考察;两种金融体系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功能机制发挥上不存在明显差异;极端型的金融体系稳定性较差,混合型金融体系稳定性较好;民法法系国家容易形成中介主导型金融体系,普通法系国家容易形成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金融中介与市场的竞争、银行经营制度、经济国家转轨是影响金融体系演进的重要因素,金融体系的演进符合路径依赖理论,金融体系的设计应该采取整体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吴晓求 《资本市场》2010,(8):125-125
从基本功能和组织结构上看,目前的金融体系大体可以分为"市场主导型的金融体系"和"银行主导型的金融体系"。我一直主张,中国所要建立的现代金融体系,应是以市场(主要是资本市场)为主导(基础)的金融体系。  相似文献   

6.
如何从根本上实现中国金融体系的升级,全面提升中国金融体系的竞争力是目前中国应该着力解决的问题。要实现这个目标,中国需要构建一个以发达资本市场为核心,包括健全商业银行体系在内的完整意义上的现代金融体系。但是,资本市场作为现代金融体系中最具活力的要素,要充分发挥其核心的作用,从而推动金融体系的升级和金融竞争力的提升,需要金融体系内部的合作、融合和沟通。同时,当前中国资本市场和商业银行隐藏的重大发展危机也对银证合作提出了迫切的现实需求。因此,银证合作是提升我国金融体系竞争力、提高我国金融市场化程度、顺应资本市场和商业银行自身发展需要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7.
黄峰 《时代经贸》2012,(24):200-200
中国经济增长和金融体系的改革与发展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但由于金融的波动也曾引发了经济的震荡,本文从适用于发展中国家的“金融约束论”谈起,认为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是中国的最佳选择,高度控制的金融体系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是有效的,但从长远看,我们还应继续完善中央银行宏观调整机制。  相似文献   

8.
中国需要选择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与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促进经济增长优劣进行比较的实证文献进行综述。总结出四种现点及理论支持。基于内生增长模型的对银行主导金融体系与市场主导金融体系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的姑论是两种金融体系在促进经济增长上没有明显的优劣之分,但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在某些方面存在优势。因而作者认为目前中国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在促进经济增长上是有效的,强行将中介主导型金融体系转变为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的政策可能是误导的。  相似文献   

9.
马勇 《财经研究》2012,(1):61-71
文章基于1990-2009年间78个主要国家和地区的面板数据,对影响一国金融体系结构选择的相关因素进行了系统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一国金融体系结构的选择不仅受宏观经济状况和金融发展的影响,同时也受社会制度文化的显著影响。从宏观经济看,金融体系结构的动态变化主要与经济发展的速度相关,而经济发展的程度则主要影响金融体系的总规模;从金融发展看,效率和开放是金融体系结构"市场化"的两大动力;从文化制度看,崇尚规则和权威的制度文化更容易孕育出"银行主导型"的金融体系,而崇尚自由和民主的制度文化则更容易孕育出"市场主导型"的金融体系。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与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促进经济增长优劣进行比较的实证文献进行综述,总结出四种观点及理论支持.基于内生增长模型对银行主导金融体系与市场主导金融体系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两种金融体系在促进经济增长上没有明显的优劣之分,但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在某些方面存在优势,因而作者认为目前中国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在促进经济增长上是有效的,强行将中介主导型金融体系转变为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的政策可能是误导的.  相似文献   

11.
郭金录  喻平  付争 《经济纵横》2023,(6):117-128
本文利用55个国家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金融科技对金融体系结构的作用机制和影响因素。研究表明,金融科技对金融体系的赋能可以促进不同融资模式下的融资者信用等级分层;金融科技通过赋能信贷模式,推动金融结构向市场主导型方向发展,但金融体系内部对金融科技的赋能有双向调节和对冲功能,可以抑制金融科技“新中介”与技术改进后的“再中介”银行体系之间的竞争与分化,促进金融体系协同发展;金融科技对金融体系赋能的着力点在强、弱政府组织力国家中有显著差异。为促进金融科技与金融体系深度融合,银行部门要推进金融科技在提升信贷审批精准度、降低不良贷款率方面的应用,加强金融科技对银行信贷的赋能。  相似文献   

12.
各国的经济规模、文化、历史和技术创新的不同,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存在形式可谓是千差万别。依据金融中介机构(银行)和金融市场在金融体系中发挥作用的不同,将金融体系划分为两类:以“银行主导型”和“市场主导型”两大模式。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是指以直接融资市场为主导的金融体系,银行主导型是以间接融资市场为主导的金融体系。从金融发展理论看。银行主导和市场主导这两种体系并无绝对优劣之分。在风险分担、信息处理、融资功能和公司治理方面,银行主导型和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各有利弊,关键是要配合当时经济发展的水平。  相似文献   

13.
金融机构的变迁最终取决于它们履行的功能.我国多年的金融改革为向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演进创造了条件,商业银行应利用自己的优势,采取金融控股公司的模式,积极拓展投资银行业务,形成具有混合功能的金融中介,以适应我国金融体系的演进.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金融结构理论只关注金融结构和经济增长的关系,但实际上金融结构与金融风险密切相关,不同的金融结构对应不同的风险结构。了解一国的金融结构是有效进行金融风险管理的前提之一。近年来,我国金融结构正在由银行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转变。在这个过程中,我国同时具备这两种风险结构,这两种风险都有可能造成我国金融体系不稳定,甚至产生危机。货币当局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同时对这两种风险进行管理。  相似文献   

15.
范小云  景红桥  王伟 《当代经济科学》2015,37(2):18-26,124,125
本文从分析国家金融体系差异性角度入手,讨论国家金融体系的差异对双边金融资产交易的影响,运用2001-2010年间39个投资国对52个东道国的双边金融资产投资数据进行国际经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投资国,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的经济体更倾向于持有权益类金融资产,而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的经济体更倾向于持有债务类金融资产;同时,无论是权益类还是债务类金融资产,均更倾向于配置到具有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的东道国。本文最后基于中国目前状况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杨娟  杨波 《技术经济》2023,42(7):52-64
制造业企业的技术发展离不开适宜类型的金融支持。那么,我国以商业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对其具有怎样的影响?本文从技术距离视角出发,通过构建熊彼特内生增长模型探究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对制造业企业技术进步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理,并运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城市数据库的匹配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当制造业企业远离技术前沿时,银行主导型金融对其技术进步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随着企业接近技术前沿,该作用将由正转负。相较于国有和抵押资产丰富的制造业企业,银行主导型金融对技术进步的负向作用在非国有和抵押资产匮乏企业中出现较早。机制检验表明,在远离技术前沿阶段,银行主导型金融能够激励制造业企业创新从而促进其技术进步,但在接近技术前沿后,银行主导型金融难以通过激励企业创新驱动其技术进步。研究结论对如何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制造业之功效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金融发展的路径依赖与利率市场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金融改革虽然成效显著,但仍未突破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发展路径,并在存款利率等方面形成新的金融压抑,存贷款利差扩大不利于银行创新改革,成为利率市场化的阻碍因素。运用金融发展的路径依赖理论对此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指出在实行赶超型金融发展战略中,为不被旧的路径锁定,使利率市场化顺利进行,减少金融改革中银行业的风险,必须在既有路径中边发展、边修正改造,调整金融结构,变银行主导型为资本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政府在金融活动中的职能也应及早转变,促使政府主导的供给型金融向市场主导的需求尾随型金融转变。  相似文献   

18.
资本市场和现代金融体系--兼谈股权分置改革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传统的金融体系具有支付清算和媒介资源配置的功能,而现代金融体系必须增加分散风险与管理财富这两个新功能。中国金融改革的一个战略目标是构建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即建立以充分发达的资本市场为基础的现代金融体系。商业银行的改革和资本市场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商业银行改革的目标应当是建立在资本市场平台之上;要发挥中国的资本市场的基本功能,需要克服法律制度层面的、文化层面的、政策层面的不利因素的制约,当前最重要的问题是股权分置改革。  相似文献   

19.
纪路 《资本市场》2007,(10):28-28
<正>在党的十七大即将召开、在中国银行业正式向外资开放接近一年,在中国资本市场迎来新一轮牛市之际,胡锦涛总书记主持政治局集体学习世界金融形势和金融体制改革方面的内容,其意义重大而深远。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指出了金融在现代经济,社会中的核心作用,并认为保障金融安全是维护经济安全。促进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这可能是党中央对金融体系做出的最高评价,预示着党中央将在金融体系建设方面  相似文献   

20.
我国多年来的金融改革仍未突破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发展路径,并在存款利率等方面形成新的金融压抑。存贷款利差扩大不利于银行创新改革,成为利率市场化的阻碍因素。我国在实行赶超型金融发展战略中,为不被旧的路径锁定,使利率市场化顺利进行,最佳选择是在既有路径中边发展边修正改造旧路径,调整金融结构,变银行主导型为资本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政府在金融活动中的职能也应及早转变,促使政府主导的供给型金融向市场主导的需求尾随型金融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