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金日记账是一种特殊的明细账,由出纳员根据审核后的收、付款凭证逐日序时登记,以了解现金的收入、支出、结存情况。但是我们在村级财务检查中发现,不少村出纳员建账、记账、结账不及时,记账不规范,库存现金与现金日记账账面余额不符。一些村盘点出纳现金不是长款,就是短款,特别是有些村白条抵库现象较严重,  相似文献   

2.
现金日记账属序时账簿,应按照经济业务发生的先后顺序及时逐笔进行登记。但是,我们在对村级财务审计中发现,目前多数村庄存在出纳员记账、结账不及时和记账不规范现象:有的村一月一记现金账,失去了现金日记账的序时性;有的村则依据经济业务的原始发生时间作为记账时间,打乱了记账时间的顺序性;有的出纳员则公款、私款混用,一连几个月甚至半年不盘点现金、不核对账目。长此以往,很容易造成村级财务管理的混乱和集体资金的流失。因此,我们除了要通过加强对出纳员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其政治、业务素质外,还必须加强对村级现金日…  相似文献   

3.
最近我们通过对基层单位的财务检查发现,有些单位的出纳人员对现金、银行(内部)存款记账不规范,有的只记流水账,有的只记凭证账.笔者认为,按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要求,出纳人员必须同时登记现金、银行(内部)存款流水账和凭证账.  相似文献   

4.
现金日记账是用来逐日反映库存现金的收入、付出及结余情况的序时登记簿,由出纳人员根据审核无误的现金收、付款凭证和从银行提现的银付凭证逐笔进行登记。现金日记账通常设置成三栏式日记账,按照现金收入、支出和结余在日记账中分别设置借方栏、贷方栏和余额栏。在金额栏与摘要栏之间常常插入“对方科目”,以便记账时标明现金收入的来源科目和现金支出的用途科目。  相似文献   

5.
十六、出纳员如何记账、对账登记现金日记账(亦称现金出纳登记簿)与银行存款日记账,是出纳员的重要工作,一定要认真仔细才行。应像要求会计员记账一样,出纳员也必须按规定记好账、结好账、对好账。(一)正确建立新账。不论是新接出纳工作,还是老出纳人员,年初建立新账时只将上年年终余额过入新账“余额”栏,不得先过入“发生额”栏,再过入“余额”栏。(二)序时记账。现金日记账与银行存款日记账,必须按发生业务的时间先后顺序登记,并要求逐笔记录,按日结计当天发生额及其余额,与库存现金数进行核对,看是否账款相符。(三)正确更正错账。记错账…  相似文献   

6.
正村庄"现金日记账"是由出纳员根据现金收支原始凭证,按照经济业务发生的时间顺序,逐笔登记,反映本村现金收入、现金支出和现金结余的序时账簿,其记载的内容力求准确、明细、精炼、整洁。但在实际工作中,有的村庄不按要求填写账簿启用表;有的账簿登记不及时,"日记账"变成了"月记账",甚至"季记账";有的先用铅笔记账,待民主理财结束后再用钢笔描一遍;有的隔行、隔页登  相似文献   

7.
在农村财务管理及审计管理过程中,对村出纳进行现金库存盘点时,常发现长、短款的问题,总结其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一、出现长款的原因 1.收入未入账.如有的承包款只交了一部分,未交清时,有的出纳认为可等款项交齐时再入账;  相似文献   

8.
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的登记是各单位在会计核算中必须进行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它关系到单位货币资金的安全与完整,关系到出纳账与总账的对应关系,也关系到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因此十分重要。但是,目前有许多单位的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是出纳员根据收款付款时的原始凭证或原始凭证汇总表登记的。笔者以为,这种方法是错误的,应当根据记账凭证来登记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首先,原始凭证同记账凭证基本作用的不同,决定了记账凭证是登记账簿的直接依据。原始凭证是经办单位或人员在经济业务发生时取得或填制的,用以记录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情况、…  相似文献   

9.
村级换届,不能只重视村级会计人员的移交,而忽视村级现金出纳的移交工作,实际上,村级现金出纳的移交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在村级财务审计中,由于没有做好现金出纳的移交,而导致乱账的现象很多:有的上下任现金出纳账目不衔接,有的长款、有的短款,有的现金出纳与会计总账的现金余额不符。此类问题查证起来很麻烦,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就是没有很好地完成村级现金出纳的移交工作。  相似文献   

10.
1988年以来 ,河北省辛集市针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出纳员与会计之间原始凭证交接手续不完备 ,现金、存款收付原始单据丢失或调换原始凭证后责任不清等问题 ,在全市344个村推广使用了“现金存款收付凭证交接单” ,收到了良好效果。“现金存款收付凭证交接单”是出纳员向会计移交现金、存款收付原始凭证的证明。出纳根据现金、存款收付原始凭证 ,办理现金存款收付业务并登记“现金日记账”和“存款日记账”后 ,应定期(一般5天)将现金、存款收付原始凭证移交会计记账。移交时 ,出纳员要填写一式两联的“现金存款收付凭证交接单” ,连同…  相似文献   

11.
<正>在开展村级财务内部审计工作中,笔者发现部分乡镇"三资"代理会计与村出纳在进行原始凭证移交时,有的会计出纳没有填制原始凭证交接单(以下简称交接单),有的虽填制了交接单但是内容不完善、不规范,还有的虽填制了交接单,但是对交接单的作用还不清楚,出纳现金日记账余额与会计现金余额不一致。为此,搞清楚会计出纳原始凭证交接单的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各地不同程度地推行了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度,有的地方还根据本地实际,加强了对资金的直接监控,实现了钱账"双代理",原有的村出纳现金存款日记账结构及记账方法已不适应现行会计管理体制。早在2000年,浙江省义乌市就推行了钱账"双代理"的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度,并创新推广了"村级钱账‘双代理’现金存款日记账"。本文对此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3.
王文华同志于 2000年第 9期《农村财务会计》上发表了《现金日记账赤字的处理》一文,对农村现金日记账产生赤字的原因作了论述,并就做账提出了具体的处理意见,即先由出纳员接收原始发票,并向持票人开具与费用相等的借款收据,作借入处理,会计根据收据记账联作内部往来处理,这样办理就不影响到现金日记账的余额。笔者认为这种方法也值得商榷,虽然这样做现金账余额相符,但是现金是虚增虚支,并没有真正反映出现金量的流入流出,显然与现金管理制度不符。笔者认为在账务处理上,首先由出纳接收原始发票,并向持票人开具与费用相等的收…  相似文献   

14.
那是四年前,我由村出纳一职晋升为主管会计。从此,不用整天在现金收付结算中忙碌了。心想:这下总该轻松了!前任会计不就是每月末从我手中接过一张张现金收付票据记记账而已吗!  相似文献   

15.
《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规定:村集体经济组织应设置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总分类账和备种必要的明细分类账。但在实际工作中,有的村会计除按制度规定设置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和总分类账外,就只设置一本明细分类账,用来核算所有明细业务,既登记资产类业务,又登记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业务,还有收入支出类业务。  相似文献   

16.
笔者在基层调研时发现:长期以来,由于受"大会计、小出纳"观念的影响,出纳成了村干部的"钱袋子",对货币资金的监督权力被剥夺,突出表现在出纳员看不到村级收支的原始凭证,仅仅依靠村会计开出的"现金收入单、现金付出单"收付款、登记账,这不但违背了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要求,而且使村级货币资金监管失控,造成村级财务管理混乱,经常出现现金日记账赤字余额、账实不符,另外,也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相似文献   

17.
现金日记账记账要求是逐日、按序、逐笔登记,并以滚存余额控制库存现金,确保现金收支内容清楚,账账、账款相符。可在农村财务检查中发现有不少出纳员在实际操作中,不按记账要求登记账簿,具体表现有四——  相似文献   

18.
笔者在参加农村财务审计时,经常遇到由于村会计、出纳员因财务传递手续不规范,而导致财务管理不力,甚至出现混乱的现象。这些情况主要有:村出纳在没有村会计开单的情况下,由其自己一人收款、付款;月底时出纳员将一沓已经支出的单据交给村会计让其开单记账;村会计在村内无资金的情况下,仍然开出支出单据,造成现金日记账出现赤字(贷方余额);有的收入项目款没有收上来,但村会计仍开收入单,虚增收入,造成账款不符。这些问题的发生,影响了正常的财务管理。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严格执行财务制度,做好以下几项工作:1.村内的每…  相似文献   

19.
出纳主要负责支票、证券、现金收付、出纳印鉴管理、登记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核对银行对账单、与会计核对账簿等。其中,出纳对村集体经济组织资金收支的管理是重中之重,需要引起广大农村财会人员的高度重视。一、出纳对现金收入的管理1.清楚收入的金额和来源出纳人员在收到一笔资金之前,应当清楚地知道要收到多少钱,收谁的钱,收什么性质的钱,再按不同的情况进行分析处理。其基本业务如下:(1)确定收款金额。如为现金收入,应考虑库存限额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现金是指随时可以用于支付的货币资金,组级现金日记账是村民小组现金会计(即现金出纳员)根据现金收支票据按时间的顺序,逐笔登记的一种账簿,它反映了组级集体经济组织在一个会计期间内现金的实际流入和流出的总体情况,而目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中,在会计人员设置上多由村现金会计兼任各组的现金会计,这样就要求我们在对组级现金账务处理时作相应调整。村现金会计兼任组现金会计,这就意味着组级的现金收付业务是由村现金会计办理,组级现金账面余额反映的实际结存现金已由村现金会计代其保管,而当我们在盘点村现金会计库存现金时,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