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市公司:隐蔽造假 财政部2007年11月7日公布的“财政部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公告”显示,SST天海、ST花炮、航天通信三家上市公司过去几年中均有会计造假存在。天津市天海集团有限公司会计信息严重失真,将利用外国政府贷款购置的价值7.2亿元的船舶长期挂往来账,未纳入固定资产核算;其下属子公司天津市海运股份有限公司连续两年伪造银行存款1.5亿元,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银广夏财务造假事件为例.从制度安排的角度.分析了当前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刘常荣 《企业导报》2001,(11):53-54
<正> 会计信息的失真已成为一大社会公害,而企业成本数据的造假更具普遍性和严重性。据报载:财政部1999年7月发布第一号会计信息质量抽查公告披露,1999年上半年对110户酿酒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进行抽查,收入、费用、利润失真的达102户,占92.7%,不实金额达24.32亿元,由此造成利润虚假金额13.88亿元,其中核实利润与企业报表上的虚假利润相差一倍  相似文献   

4.
浅析通过财务报表分析揭露企业会计信息失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务报表是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主要形式,通过财务报表分析揭露会计信息失真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会计信息真实性与财务报表概念、两者的关系及分析方法入手,分析会计信息失真造假的手段,最后根据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  相似文献   

5.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成因及对策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计信息失真一直是影响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的一个主要因素,虚假的上市公司会计信息不仅会扰乱证券市场的正常秩序、影响国家宏观经济决策,还会严重地损害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合法利益。只有具有真实性和可靠性的会计信息才能保证信息使用者做出正确决策,而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所带来的经济后果尤为严重,本文拟对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进行分析,以寻求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动因,进而为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提出相关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6.
对我国会计诚信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会计造假问题严重,给消费者、投资者、债权人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给国家经济带来了很大的损害。2000年财政部对100家国有企业进行检查,发现有81家虚列资产37亿元,87家虚列利润27亿元;2001年被中国证监会查处或被沪深证交所公开谴责和批评的上市公司近100家;同年有关部门抽查了16家国内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32份审计报告,并对21份审计报告所涉及的上市公司进行了审计调查。检查发现,因会计信息失真导致财务虚假的金额达71.43亿元。例如:琼民源在1999年度会计报告中,虚构利润5.4亿元;在对中天…  相似文献   

7.
2000年10月30日,新华社播发了《假典型亏空的背后——郑百文跌落发出的警告》一文,报道了1997年主营规模及资产收益率等指标在深、沪上市的所有商业公司中均居首位的郑州百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郑百文”),自1999年以来濒临关门歇业,有效资产不足6亿,亏损超过5亿元,拖欠银行债务高达25亿元;披露了郑百文最初成立假账班子骗取上市资格;上市后,又通过造假销售,即让厂家以欠商品返利的形式向郑百文打欠条,然后又以应收账款的名目入账把亏损变成盈利等一系列会计造假的内幕,成为继“琼民源”等之后,又一令人震惊的会计造假事件,导致社会公众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可信度产生怀疑,也暴露出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笔者将从会计信息披露的过程,来讨论如何加强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控制。  相似文献   

8.
我们常认为造成股市震荡的根本原因是上市公司的质量差、会计信息失真严重和上市公司业绩造假直接打击了股民的信心.笔者认为:股市震荡,会计信息严重失真的根本原因不在于质量差、上市公司业绩造假.特别是会计信息失真有其深层次的经济根源.过去的研究多是批评公司内部信誉差和透明度低,国家监管不严等.其实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经济根源在于外部环境,如:不合理的制度,不理性的投资者和政府,是他们把上市公司"逼良为娼",愈来愈普遍的会计信息失真是企业与他们多次博弈的结果.普遍的会计信息失真也正是制度(或契约)不完备,投资者和政府不理性的真实反映.  相似文献   

9.
一、会计诚信存在的问题1.会计造假现象严重许多研究和调查表明,我国会计信息失真已到了令人震惊的地步。2002年度的会计信息质量抽查中,在被抽查的159家企业中,资产不实的147户,虚增资产18.48亿元,虚减资产24.75亿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美国的安然、世通、阳光、默克、施乐和法国的威旺迪到中国的“琼民源”、“银广夏”等。假账丑闻不断,无论是造假手段还是造假金额均令世人震惊不已。特别是我国目前会计信息普遍存在失真问题,更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由于会计信息占了整个经济信息量的70%以上,如此高的会计信息失真势必影响国民经济的正常秩序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影响国家最高领导层决策的科学性和正确性。会计信息的失真除了主观因素以外,从客观上具有不可避免性和必然性。  相似文献   

11.
文章着重从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出发,分析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源,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对会计信息失真的解决对策,这对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状况的改善、国有企业规范改革、国民经济健康发展都有积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目前在很多企业存在,有企业经营出自各种目的而任意编制会计报表,扭曲企业经营活动的;有企业会计部门没有按照会计准则和通则反映企业经营活动的;也有企业会计人员业务素质低下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据有关统计资料:1998年就868家上市公司的年报中有193家的年报有不同程序的不正确、不真实问题,占全部上市公司的22.2%,会计信息失真的总理 确实到了必须认真解决的时候。  相似文献   

13.
维护会计信用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会计失真与会计失信愈演愈烈的会计信息失真和频频曝光的会计造假案,引起了社会对会计的普遍关注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我国财政部组织的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和会计法执法情况检查的结果,已用事实证明了会计失真和失信的严重程度。尤其是在我国证券市场上,上市公司会计造假和审计串通事件接连不断,导致投资者对会计产生了严重的信用危机。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虚虚实实、真假难辨,使投资者无所适从、盲目跟风,严重动摇了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所谓业绩和财务报告的信心。长此下去,我国资本证券市场就会成为一个地地道道的“柠檬市场”。二、会计失信的…  相似文献   

14.
会计信息失真是财经界的普遍现象,只不过是状况不同而已,但是却不同程度地扰乱着社会的经济秩序,造成了腐败的产生和国家、单位的损失。要彻底改变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必须以提高会计人员素质为基础,以完善法律制度、健全体制、加强内控和惩罚力度为手段,形成不想去造假的思想、不能造假的制度、不敢造假的惩制威慑力。  相似文献   

15.
刘南君 《会计之友》2002,(12):14-15
我国证监会把今年定为“监管年”。随着监管惩处力度的加大,会计造假会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但这是否可以说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基本解决了呢?笔认为会计信息失真除了明目张胆的造假外,还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杨增凡 《企业导报》2011,(5):169-170
企业会计信息失真、会计造假现象层出不穷,屡禁不止,这一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到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利益和市场经济秩序。主要分析了防范会计信息失真的法律制度方面存在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防范会计信息失真法律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相关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相关定义和现状出发,分析了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和成因,提出了治理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会计信息失真现象越来越严重,弄虚作假的报表日益增多。会计信息失真不仅影响到国家宏观经济决策的制定、削弱宏观调控能力,而且可能导致企业微观决策失误或贻误战机,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根治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已是刻不容缓。如何加强会计监管,杜绝会计造假,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已成为当前会计职业界的主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9.
王义华 《广西会计》2003,(12):19-20
财产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之后 ,会计信息失真越来越成为危害社会经济安全的定时炸弹。对抗会计信息失真的会计制度和审计制度不断发展 ,但是会计信息失真也在不断更新换代、变本加厉。我们要通过完善会计信息监管体系 ,加大会计监管力度 ,最大限度实现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公允性。一、会计信息失真的客观性、必然性即使是为世人所公认的资本市场最发达、信息监管最严厉的美国 ,会计造假、审计造假造成的会计、审计信息失真的丑闻也是屡见不鲜 ,安然事件和安达信事件更是将会计、审计信息失真演绎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只要资本市场中所有权与…  相似文献   

20.
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一直广受关注,由于会计信息失真而产生的负面影响,直接威胁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本文从广义经济学视角出发,首先讨论了上市与非上市公司在会计信息披露上的差别,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从委托-代理关系、博弈论、成本收益、利益驱动等角度,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给出了相应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