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前言 自从英国在全球范围内第一个实现了产业革命,欧美其它一些国家接着先后都实现了工业化,世界经济发展大势在十九世纪中进入了“采用资产阶级的主产方式”的时代。东亚的日本在努力适应潮流中,于明治维新的几十年时间里,从中世纪封建主义国家转化成工业化的国家。中国呢?当1860年代中,清政府开始引进产业革命的某些成果,其出发点和所期求实现的  相似文献   

2.
经济周期现象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产物,自19世纪80年代中期日本产业革命开始和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以来,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已有百余年的历史了,在此期间,除实行战时统制经济体制的一段时期外,经济周期一直是日本经济运行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3.
一、经济学对不同增长模式的分析 现代经济学把英国、美国和日本等先行工业化国家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对应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存在着不同的增长模式。这四个发展阶段是:(1)“起飞”以前的阶段,即产业革命以前,其主要特点是经济增长靠土地和自然资源投入的增加实现的。(2)19世纪后期第一次产业革命发生到第二次产业革命前的“早期经济增长”阶段。这个阶段的特点是用机器大工业代替农业和手工业中的手工劳动。机器大工业的基础是重工业,所以这个阶段的经济增长是靠大量投资发展资本密集的机器大工业,特别是重工业来支撑的。按这种模式进行的工业化叫做“旧型工业化”。(3)第二次产业革命以后的发展阶段。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库兹涅茨把先行工业化国家这个阶段的经济增长称为“现代经济增长”。现代经济增长和早期经济增长的区别在于,经济增长主要已经不是靠资本积累,而靠效率提高实现。这种增长模式体现出“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特征。(4)到了20世纪50年代以后,出现了计算机、现代信息技术,所以,先行工业化国家逐渐进入信息时代或者叫知识经济时代。这个阶段的经济增长主要靠信息化带动。  相似文献   

4.
企业规模结构是产业组织理论的重要部份.本文分为有机联系的三个部份:由各个企业规模组合决定的企业规模构成,企业规模组织以及企业规模结构政策。一、二重结构:日本的企业规模构成日本,作为一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是在外压的条件下实行产业革命的。西方国家是在工场手工业大发展的基础上确立大工厂生产体制的。在日本,工场手工业是在明治维新后发展起来的,是和移植来的大机器工业并存和发展的。这种后进国家的赶超战略决定了日本  相似文献   

5.
樊哲银 《特区经济》2005,(6):226-227
作为工业化的后起国家,从1812~1814年英美战争结束以后,美国才开始产业革命,到国内南北战争结束之后不久,即已完成了第一次产业革命。紧接着掀起的第二次产业革命(截止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不仅使工业产值很快超过了农业,而且使工业竞争力很快超过了原来的先进国家,成为世界  相似文献   

6.
一、日本经济腾飞的理论分析日本在20世纪下半叶创造出世界经济奇迹,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废墟上迅速崛起,跃居为世界经济强国,走向了发达工业国家的前列,从而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强烈关注。日本经济的腾飞给后进国家的工业化提供了借鉴。总结从18世纪第一次产业革命以来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经验,后进国家工业化表现出一般性的规律,即三个理论前提和一条捷径。理论前提1:农业革命是工业革命的基础。工业部门的大小是农业生产率的函数,农业是工业化制约因素之一,工业化本身包括  相似文献   

7.
每次经济危机都引发新技术新产业革命,而中国既面临金融危机,又面临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改变对外国技术的依赖,转变增长方式,建设两型社会,即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完成这些战略任务都必须依靠创新,而且必须是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多层次资本市场是创新的重要基础,风险投资是创新的重要基石。就当前中国资本市场发展来看,创业板是关键。  相似文献   

8.
简析日本的对内跨国并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外国向日本的直接投资持续增长,在日本新增的FDI流入流量中大多是通过大型跨国并购来完成的。近年来,在日本出现了一些有利于跨国并购的变化,但是,同欧美一些国家相比,日本仍然存在大量阻碍对内跨国并购发展的因素,为此日本正在采取一些措施,以激发对内跨国并购的活力。  相似文献   

9.
论“氢经济”产业革命——中国和平发展的能源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并不总是友好宽容的。中国过分依赖海外矿石能源是一个巨大的战略风险。世界和中国的矿石能源储藏和消费增长形势都表明,以矿石能源为基础的西方国家传统工业化道路是不可持续的,对中国尤其如此。我国应该创立基于氢能源的新的社会主义生产方式,把建立取代矿石能源的“氢经济”产业革命作为我国实现新型工业化、实现中国和平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其历史意义与英国的工业革命相当。因此,我们要解放思想,排除不必要的顾虑和惰性,确立“氢经济”产业革命的思路。文章提出了“氢经济”产业革命的规划设想。  相似文献   

10.
当今世界,产业结构正在发生剧烈变动,产业发展呈现新的趋势:服务业在许多发达国家以绝对优势成为经济增长的主体,并进入了服务经济时代;科技产业已真正成为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第一生产力;人本产业正成为经济增长中异军突起的力量.并将最终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和支柱。每一个国家都面临着深刻的产业革命,一轮新的产业结构大调整又在酝酿,机遇和挑战正在等待着我们。谁能预见未来,谁就能顺应时代发展和产业革命的趋势,谁就能抓住机遇,赢得未来经济发展的胜利,甚至可以从目前的落后状态跨入未来世界先进国家的行列。  相似文献   

11.
一、近年日本集装箱运输发展的突出特点日本是高度重视集装箱运输的国家,集装箱运输近年取得快速发展。据统计,日本全国贸易量的99%以上靠外航海运,而在外贸定期船货运量中,95%以上要由集装箱运输来完成。2005年,日本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677.7万标箱,比上年增长2.1%,占世界集装箱吞吐量的4.4%,已成为世界上仅次于中国、美国、新加坡,位居第四的集装箱运输国家。近年日本集装箱运输的快速发展,有几个突出特点。  相似文献   

12.
郑文 《世界通讯》2001,(4):12-13
新世纪带来了更新一轮的全球一体化浪潮,“信息产业革命、知识经济、新工业革命”早已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每个人、每个国家和民族必须直面的挑战,世界各国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以人才争夺为核心的激烈竞争。  相似文献   

13.
自本世纪50年代以来,一场新的技术产业革命在世界渐渐兴起,并很快在七八十年代形成一个高潮。各国政府,特别是发达国家,为了在今后的国际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纷纷制定发展本国高技术的宏伟计划,大力开发新技术领域,更进一步加快了世界新技术革命的进程。在当前新兴技术领域的激烈竞争中,美国和日本领先于其他国家一步,居于优势地位。而日本,更以其神奇的速度,在短短的20多年时间内,便一跃而成为世界科技大国,令世人惊叹不已。那么,日本为发展新兴技术及其产业,采取了哪些策略和措施?本文拟就此做一初步的探讨。一、确立发展科技的战略地位,并制定相应的国家政策  相似文献   

14.
世界发达国家如何推动知识经济快速成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知识经济的浪潮席卷全球,世界发达国家更加注重于知识的生产、扩散和应用,以增强自身在日益激烈的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目前,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正在积极抓住国际新产业革命的机遇,超常发展高新技术,迅速推动科技知识的转化,逐步建立一大批专业化程度高,知识、技术和资金高度密集的新兴产业,企图在新一轮的国际竞争中继续抢占制高点。 一、改革国家机构,加强对高科技发展的宏观领导和协调。为了增强在高科技领域的竞争优势,美国、日本等国家一改过去的做法,强化了对科技领域  相似文献   

15.
用产业经济特征来划分,近代以来日本经济发展大致可以分成三大阶段,这三个阶段也大致恰好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三个阶段。这说明日本经济发展与世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这三个阶段的第一阶段是贸易阶段,是日本是先短暂开放而后锁国阶段;第二阶段是世界的工业发展阶段,英国工业革命比,美国,法国等国早了100年,比日本早了150年;第三阶段是世界的新产业革命阶段,第三阶段可以进一步分为两个小阶段,一是服务业阶段,二是纯知识产业阶段,日本在第三阶段的第二小阶段出现经济发展障碍,日本经济发展在这三个大阶段的不同遭遇的特征背后有着强烈的地理因素作用,掌握这一点,有助于了解日本经济发展的规律矣发展前景,特别是为解释近年来日本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提供一点新的观察视角。  相似文献   

16.
张晶 《环球财经》2009,(7):18-18
认为风暴过后世界经济就会回到原来是幼稚的。金融风暴让汽车、机电等制造业陷入危机的同时,也必将带来新的产业革命。商品概念、交易模式以及产业结构都将发生巨大变化。软件产业、清洁能源产业以及医疗、农业、环境产业将推翻当前日本产业的根基一制造业。日本的“技术立国”正迎来新的转换期。  相似文献   

17.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社会生产力所要解决的历史课题,是实现工业化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我国的经济建设,肩负着既要着重推进传统产业革命,又要迎头赶上世界新技术革命的双重任务。完成这个任务,必须经过长期的有步骤分阶段的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18.
美国著名经济史学家诺思通过对西方经济发展的详细考察,得出了一个不同凡响的结论:人们通常所认为的作为经济增长推动因素的产业革命和技术进步,实际上只是增长本身,而真正的经济增长的推动力是经济制度,也即产权制度.诺思证明,在<专利法>出现以前的几百年时间里,西方国家的科技发展也是缓慢的,因为发明者的权益得不到保护,许多发明者毕其一生的精力完成的一项成果,在很短的时间里被其它人所模仿,变成人人都可享用的社会效益,发明者是很难有积极性来继续从事科学发明的.但是<专利法>的问世使事情的面貌焕然一新.由于有了法律的保护,于是在17~18世纪科技发明便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从而导致了众所周知的产业革命,进而导致了西方国家持续了近百年的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9.
纳米技术被认为是对21世纪一系列高新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具有极为重要影响的关键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将引发人类社会新一轮的产业革命,得到了世界各国政府、科技界、产业界的高度重视。发展纳米技术与相关产业,对提升国家及区域竞争力具有巨大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20.
刘昌荣 《上海国资》2012,(10):56-58
新的产业革命发端于现代信息技术的革命性突破,核心是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有机结合,这一轮经济危机是新产业革命的前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