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来源于马克思、恩格斯的“自由人的联合体”的观点。江泽民同志继承和发展了这一理论,在“七一”讲话中,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新时期我党坚持基本路线,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大目标和历史任务郑重地提出来,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人的全面发展是实践“三个代表”的落脚点。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深刻、全面地把握其涵义,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化,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物质与精神条件,必须深化体制改革,实施可持续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和谐的、协调的生态环境和体制环境。  相似文献   

2.
所谓人的全面发展,一是指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和人的本质的全面发展,其核心是人的本质的全面发展:二是指所有人的全面发展。随着社会经济时代的到来,人的全面发展进步凸显出来,它的建设需要一个平台,而学习化社会:正是具有这个社会性平台的特点。因此,构建学习化社会,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尺度和集中表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内在统一的关系。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就是要使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环境协调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和开辟更加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4.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是达到人的全面发展,它不仅是马克思主义未来社会的理想目标,也是现实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目标;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特征和价值目标:人的全面发展是人与自然、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相统一的。  相似文献   

5.
科学发展观的创新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是在总结以往发展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根据时代发展和当代国情提出的,标志着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到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深刻转变,是国家全面进步的历史性标志。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必须消除人文贫困。  相似文献   

6.
王宇明 《时代经贸》2010,(6):254-255
毛泽东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及如何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教育思想,与当今提倡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当然不可同日而语,但是这一思想是具有很大特色的。其中,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一般规定与特定历史时期对人的素质的特殊要求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人的全面发展是为了不同时期革命和建设的需要,体现出紧跟时代、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  相似文献   

7.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当前我国总体上进入了小康社会,已基本具备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和文化条件,科学的发展观包含了人的全面发展,因此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明确指出来,这既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进程的现实需要,也是对当前社会主义新社会本质特征的新揭示。  相似文献   

8.
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环境经济》2004,(4):14-21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这样完整地提出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各种活动的先进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为核心内容的科学发展观在实现黑龙江省经济振兴中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在老工业基地建设中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体制与机制改革,实现三次产业的全面发展,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和城乡发展的不平衡,保护生态环境,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实现我省老工业基地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当前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新形势下,深入地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紧密围绕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实际,转变观念,扎实工作,推动房屋管理工作更好地服务富民强市、全面推进现代化大都市建设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同志和胡锦涛同志分别在讲话中提出了“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是社会的、历史的、个人的、集体的辩证统一。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目标。推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建设,是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把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并提出:“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消除文盲。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为我们明确提出了教育的新使命。一、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需要科技、教育发展教育、科技的水平也是反映全面小康社会的指标。在今后的社会发展中,我们必须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这就需要重视科技、教育,形成比较完善的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  相似文献   

13.
在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以后,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科学发展观。在新世纪的现代化建设中,我们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针对我国新世纪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与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并强调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在最近召开的全国“两会”上,温家宝总理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江苏在加快发展,力争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同时,要率  相似文献   

15.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质是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来把握和处理工农关系、城乡关系,着眼乡村的现代性塑造,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需要基于城乡共同体理念,着力解决乡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问题,激发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全面塑造乡村振兴的现代性,最终实现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  相似文献   

16.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下的中国城市化问题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详细分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内涵及中国城市化现状的基础上,对中国城市化在小康建设进程中的作用进行了论述。认为在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中,城市创造了服务于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是推动社会全面发展的直接动力。但当前存在于城市发展中的不合理现象已经开始制约经济社会的协调、健康发展。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可续发展观为指导促进城市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中国财政准确把握财政事业发展规律、深刻理解财政理论发展逻辑,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致力于发挥财政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财政在统筹脱贫攻坚与乡村全面振兴、统筹生态治理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中积极作为、成效卓著,未来应围绕支撑保障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重点目标任务,使财政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8.
借鉴国际经验 推进我国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幼惠 《经济师》2008,(5):246-247
从国际金融实践的发展历程来看,全面风险管理模式是商业银行生存与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起步较晚,总体上还处于风险控制阶段,与国际先进银行全面的风险管理相比,在观念、方法、体系等方面都存在很大差距,必须借鉴国际经验。推进我国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建设。  相似文献   

19.
用全面薪酬战略引领人力资源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国玉 《经济师》2008,(10):203-204
人力资源管理关系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而薪酬分配又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所在。全面薪酬是薪酬发展的必然趋势,用全面薪酬战略引领人力资源管理,从而提高企业吸纳、激励和留住人才的能力。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文章就何为全面薪酬、如何实施全面薪酬战略进行了分析阐述。  相似文献   

20.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时候,在面对国际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和前景,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以及全面吸收和综合人类社会发展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而提出来的新的发展观,丰富了发展内涵,创新了发展观念,开拓了发展思路,破解了发展难题。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科学认识当代中国发展变化、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进程中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的必然产物。科学发展观作为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根本指导思想成为我们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成功之源、胜利之源。了解科学发展观提出的背景,探讨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对于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变发展的观念,创新发展的模式,提高发展的质量,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