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外商投资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同时也对资源优化配置产生多方面影响。以2002年《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的调整作为准自然实验,具体分析外资准入政策放松对资源优化配置的影响。研究表明:外资准入政策显著地增大了城市-行业层面生产率的离散度,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但是,从企业层面来看,外资准入政策提高了规制放松行业中企业的平均生产率;除此之外,外资准入政策在地区、企业性质和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政策效力主要体现在东部地区、非国有企业和创新能力较强的行业。因此,中国进一步扩大外资开放程度和改革外资准入政策时,应考虑到外资准入政策放松对企业生产率和资源优化配置的双重影响。  相似文献   

2.
跨国公司在华的投资策略出现了显著的变化,而我国以往以提供各种优惠为主的外资政策难以继续适应这场变革,我国要作出积极的调整,要将外商投资与经济结构调整、产业优化升级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结合起来;将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等关键性生产要素与发挥我国比较优势、增强企业竞争力、发展外向性经济结合起来,提高我国外资利用的总体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3.
外国直接投资产业带动效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外资产业带动效应的形成机理外资产业带动效应的形成机理是交织在技术转让性和示范效应(诱发当地竞争)这两个主体变量中的,并通过直接或间接的增量与存量调整等途径发挥作用。作为产业结构优化的决定性因素,外资的技术转让性是其产业带动效应的核心,它可以直接或...  相似文献   

4.
我国旅游业利用外资问题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旅游业利用外资结构还不够合理,外资过多投向宾馆饭店业,投向沿海及旅游热点城市,旅游外资来源、期限、币种,利率等方面尚未实现结构的最优配置,我们应该完善和优化旅游发展规划,突出外资重点投向,优化产业结构,抓机遇,多渠道、多形式地引进外资。  相似文献   

5.
中国利用外国直接投资前景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70年代末,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利用外国直接投资开始启动,但当时的条件决定了对外借款成为利用外资的主要方式;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迸发了惊人的能量,外商投资环境不断优化,利用外国直接投资成为最重要的形式;但随着国内经济形势和国际环境的变化,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增长速度大幅度降低。如何提高外资效率成为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6.
王友 《经济论坛》2001,(19):35-37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全球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日趋加快,国际间的资本流动取代了国际贸易的地位而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联合国贸发会(UNCTA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IRDB)等国际经济组织公布的统计结果显示,国际直接投资作为灵活性最强、规模最大、作用最突出的生产要素,正以前所未有的增长速度在世界经济领域中发展,深刻地改变着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生活的面貌,加速了各国经济结构和产业、产品结构调整的步伐,对世界经济发展具有全方位的促进作用。在80年代初期,国际直接投资流入量…  相似文献   

7.
本文使用1999—2007年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从外资并购视角研究外资所有权对劳动力就业的直接和间接影响。研究发现,外资并购对企业内的直接就业效应非常有限,对产业内的间接就业效应却非常显著。外资只有并购劳动力规模较小的企业才会产生直接的就业创造,但是外资并购会带来较大规模的产业内溢出,通过促进本土竞争企业发展,提高产业的整体就业吸收能力。外资并购的间接就业效应与被并购企业的规模大小正相关,并且会在短期内逐步扩大。  相似文献   

8.
在提升利用外资质量上,现有研究更多地关注本土生产要素,尤其是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和外资开放领域的不断扩大对吸引高端FDI的重要作用。但从实践情况来看,现有的努力包括鼓励外资向高端投资的政策导向,似乎并没有如我们预期那样带动FDI向高端领域流入。尽管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经济已经不是"出口导向型"经济而是开放型经济,但由于体制、机制、外资外贸政策等因素作用,来华投资的外资却表现出明显的"出口导向"特征,实际上把中国作为全球的加工厂,这就严重影响了中国利用外资水平和层次的提升。因此,发挥中国国内市场规模优势,破除各种体制机制等障碍因素,适时调整外资外贸政策,应当成为中国提升外资利用质量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9.
采用因子分析法对16个高技术行业利用外资质量进行评估与比较,结果表明,行业利用外资质量差距较大,且呈稳态趋势。行业利用外资质量的影响因素中,外资的数量贡献起决定性作用,外资在行业制度、技术水平、经济质量等方面的贡献对利用外资质量的作用有限。这说明高技术行业利用外资模式是数量型非质量型,总体质量低。但是不同因素对不同行业利用外资质量的相对作用不同,利用外资质量较低的行业,外资的数量贡献对利用外资质量的相对作用更大;反之,外资在其他方面的贡献对利用外资质量的相对作用更大。直接原因是行业利用外资水平决定了质量,深层次原因是外资企业通过进口包含核心技术的中间投入品来控制技术,进而限制了技术水平、投入产出率、技术溢出效应的提高。外资政策需要微调,鼓励外资投向高技术产业的政策应制定配套措施如规定外资企业生产的本地化程度,以提升外资技术水平,扩大技术溢出效应,促进结构优化与经济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拉美国家的经济增长与外资流入表现出很强的相关性,其原因在于拉美国家的经济增长存在严重的外资依赖问题。本文试从拉美国家的引资历程、国内储蓄状况和外资管理政策等角度分析拉美国家产生外资依赖问题的内在原因,并从中为我国更好地利用外资找到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1.
80年代后期,特别是90年代,世界经济全球性一体化的浪潮推动着国际直接投资迅速发展,吸收外资,利用外资发展本国的经济,已成为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竞相效法的捷径。我国虽在吸引外资方面有较多优势,自1993年起,连续5年成为除美国以外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但面对国际上日趋激烈的引资竞争,我们切不可掉以轻心,必须对各国外资立法的趋势有足够的认识,以及时调整好我国的外资政策和立法,把吸收利用外资工作提高到新水平。1最近各国外资立法的发展趋势最近,世界经济自由化、一体化的浪潮推动国际投资关系发生着重大变…  相似文献   

12.
文章基于2006—201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全国—省份—陆海三层架构的一般均衡模型,测算了沿海11个省份内部以及省际因海陆生产要素配置扭曲而造成的全要素生产率(TFP)损失程度,并分析了其演化趋势。结果表明:(1)2019年我国整体海陆间生产要素配置扭曲导致TFP损失了2.68%。与陆地经济相比,各省份在海洋经济上的要素投入仍然不足,尤其是天津、河北、山东、上海、江苏、福建等地区有高达40%以上的投入缺口。(2)省际海洋生产要素配置扭曲导致TFP损失高达6.18%,远高于同期陆地生产要素的错配,且存在逐年加重的趋势。(3)从各省份的海洋生产要素投入来看,劳动要素中辽宁、广西、海南投入过度,上海、江苏、福建等地的投入均不足;资本要素中天津、辽宁存在一半以上过剩,而上海、江苏、浙江由于自身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其现有资本投入处于相对短缺状态。各省份应进一步提高海洋部门生产要素投入,以促进陆地和海洋的协调发展,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中的陆海统筹。  相似文献   

13.
关于我国利用外资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80年代以来我国利用外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随着利用外资工作的深入开展,我们将要面临或存在的问题也较多,主要表现在:一是加大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二是加剧了国内资源的浪费;三是外资投向不合理,加剧了我国经济结构的失衡;四是我国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的收效不大;五是假投资、真融资现象严重。为此,本文提出如下建议:一是协调利用外资与内资的关系,掌握适度的引资规模;二是提高引资质量,优化外资投向;三是严格区分权益性资本和债务性资本的区别;四是加强对外资的管理与监控  相似文献   

14.
外商直接投资(FDI)是指一个公司在外国直接投资建立新的设施以生产或营销某一产品,它是我国利用外资的重要方式。从1979年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来,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工作不断取得新的进展,经过20年左右的努力,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对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从客观上讲,我国在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认真分析存在的问题,总结利用外资的经验,正确评价外资的作用,对于今后进一步利用好外资,我国的经济结构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一、外资在我省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  (一)利用外资对我省外贸具有显著的拉动效应。外贸与外资是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计量统计分析,我省外贸出口净额与外商直接投资(FDI)的相关系数为0.313。大规模的外资流入,有力地推动了江苏对外贸易的增长,成为推动江苏经贸发展的重要动力。近10年来,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比重,由1990年6.71%增加到1999年的62.8%,平均每年增加6.23个百分点。外商投资企业不仅刺激江苏外贸大幅增长,还大大优化我省出口产品的结构。  (二)利用外资对提高我省经济效率有明显拉动效应。计…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非缺口性外资问题日益突出。一方面是外资规模大量增长,一方面是内资大量闲置。本文将从外资对内资的影响来分析这一矛盾现象,并试图说明外资对内资的挤占只是间接而非直接的。 一、非缺口性外资现象日益突出 早在1960年,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和斯特劳斯提出了著名的双缺口理论:当一个国家出现投资大于储蓄的储蓄缺口和进口大于出口的外汇缺口时,为维持该国的经济发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外资并购我国企业已经成为国外投资者对华直接投资的重要方式。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我国的外资并购将愈演愈烈。但外资并购在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负面影响。本文分析了外资并购对我国经济的有利和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世纪之交国际直接投资领域的一个重要现象,是以跨国公司为主体的跨国兼并与收购空前发展,跨国购并已经成为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促成这次购并新高潮的直接动因是经济全球化,跨国公司经营战略的调整充分昭示了全球性国际企业在未来的发展策略,其必将对中国经济和中国利用外资产生深远影响。因此,我们应当调整我国利用外资的战略和政策,结合国有企业深化改革进程,积极引导跨国公司购并投资,协调外资政策与产业政策,建立跨国购并法律体系,完善跨国购并市场体系等。  相似文献   

19.
李胜 《当代经济》2007,(17):13-14
近年来,外资并购我国企业已经成为国外投资者对华直接投资的重要方式.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我国的外资并购将愈演愈烈.但外资并购在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负面影响.本文分析了外资并购对我国经济的有利和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更均衡合理地融入全球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一五”期间,我国将迈上人均收入2000美元的台阶。按照国际投资理论,我们将进入跨国直接投资的第三阶段:对外投资大幅上升,增长速度可能超过外资流入的增长速度,资金净流入额的增长开始下降。这种趋势在我国已经开始出现,在3个方面表现明显:外商直接投资(FDI)在国内固定资本形成总额中的比重缓慢下降,作为外国直接投资(FDI)东道国的相对地位稳中趋降;非FDI类型的外资增加,利用全球资金技术等资源的方式更加多样;对外投资持续快速增长,作为投资母国的地位稳定上升。这是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国内产业竞争力提升和国际资本流动规律共同起作用的结果,表明我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开放阶段:资金等要素从单向流入为主向双向流动并重的格局开始形成,企业全球配置资源的能力增强,国内经济与外部经济的互动关系更加复杂。这是新机遇也是新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