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机会主义行为与会计信息失真——基于博弈论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各产权主体的机会主义行为造成了会计信息的失真,本文运用博弈分析方法分析了企业各产权主体实施机会主义行为的博弈过程,找出机会主义行为得以实施的原因,并提出对机会主义行为进行治理的对策,以期达到减少会计信息失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文章采用自编的企业群体公民行为问卷,以工作小组(或团队)为单位选取样本进行问卷调查。对来自69个有效小组750份有效问卷的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企业群体公民行为是一个四维度结构;组织承诺与工作满意感是群体公民行为与个体组织公民行为及个体任务绩效的中介变量。 相似文献
5.
当外包服务商机会主义行为的一次性收益大于其长期维护信誉的收益时,他将违背契约义务,从而降低了外包企业的效用。文章首先将外包活动描述为一个两阶段博弈,说明了机会主义行动的经济学条件。然后,利用优化方法选择了最佳的监控比例和处罚策略,这将有助于增加外包企业的效用。 相似文献
6.
7.
本文研究负向领导方式-不当督导对员工组织承诺及职场偏差行为的影响及领导-成员交换关系的中介作用,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假设,并通过对1782位企业员工问卷的实证分析检验了假设。研究发现,不当督导与员工组织承诺显著负相关,与员工职场偏差行为显著正相关,领导-成员交换关系在不当督导与员工组织承诺、职场偏差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研究表明,企业应努力减少主管上级的不当督导行为,并通过创建高质量的领导-成员交换关系,减少员工的职场偏差行为,提高员工对组织的承诺。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企业中层管理者为调查对象,探讨了组织支持感、组织承诺与知识转移之间的关系。实证分析结果发现,组织支持感对知识转移有正向影响,情感承诺与持续承诺对知识转移也有正向的影响,情感承诺在组织支持感、持续承诺和知识转移之间起着部分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9.
10.
上市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会计处理的机会主义行为是指公司在追求自身利益的过程中,利用会计准则的不完善,对相关经济业务进行扭曲甚至进行虚假的会计处理,从而损害社会利益的行为.会计准则自身的"缺陷"是机会主义行为存在的条件之一.会计准则是其制定者在与公司不断博弈的过程中得到完善的.因此,提高会计准则自身的科学性,是减少公司会计处理的机会主义行为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战略联盟中机会主义行为的成因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导致战略联盟失败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在于联盟中的机会主义行为。这种行为产生的原因在于联盟合约的不完全性、联盟各方利益驱动的差异性以及联盟管理机制的缺陷性,因此,要有效克服联盟中的机会主义行为,需要构建以选择、监督和信任为基础的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12.
机会主义行为是影响委托研发项目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但这一因素在该领域经常被忽视。以演化博弈的视角研究机会主义行为对委托研发项目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首先从演化博弈论的角度对机会主义行为的机制和后果进行解释;然后,建立一个描述在单群体中代理人行为的演化博弈模型,并分析其动态演化的稳定性。结果表明,机会主义行为能够在代理人中传播,并完全排除了合规代理人。因此,应正确对待代理人的机会主义行为,以保证委托研发项目能取得相应的成效。 相似文献
13.
通过2012年的140份有效样本,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学习型文化、组织承诺与离职倾向之间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员工所感知到的组织的学习型文化的程度对员工离职倾向的直接作用并不显著;学习型文化对组织承诺、组织承诺对离职倾向均有显著的直接影响,组织承诺在学习型文化和离职倾向的关系中起到了完全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以往研究表明,高承诺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能够提高员工的亲组织行为.然而,近年来研究指出,员工的亲组织行为并非总是道德的,即可能出现亲组织非伦理行为.本研究基于社会交换理论和自我一致性理论,探讨了高承诺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员工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的影响机理,尤其是关注了组织支持感的中介作用与道德认同的调节作用.采用211份企业员工的问卷调查数据,结果表明:(1)高承诺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正向影响亲组织非伦理行为;(2)组织支持感在高承诺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亲组织非伦理行为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3)道德认同负向调节高承诺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亲组织非伦理行为之间的关系,但并未显著调节高承诺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亲组织非伦理行为之间经由组织支持感的间接效应.本研究丰富了高承诺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亲组织非伦理行为之间的中介机制和权变条件,同时对高承诺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16.
17.
陆佳慧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4,(14):159-160
经济系统中,由于人们精力、能力、信息等方面的局限性,在面临投资选择问题时很难达到经济上所说的理性人假设,而往往是“主观上是理性的,但客观上做不到”,因而经常会出现与传统金融理论相悖的金融异象。如果引入心理变量,放宽理性人的假设条件,就能很好地解释金融市场中频繁出现的热点问题。本文从投资需要的角度出发,论述了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常见的几种心理现象并分析其是如何影响投资者的投资决策的。 相似文献
18.
《会计之友》2017,(18)
高管在职消费是委托代理问题的常见形式。在职消费可能被经理人滥用,特别是存在治理缺陷的情况下更多地被用于满足个人消费欲望。过度的在职消费可能会引致严重的利益侵害,成为一种显性的剩余损失。高管的这种机会主义行为日益受到委托代理问题研究的关注。文章在给出在职消费一个新的估算方法的基础上,运用2013—2015年的数据就注册会计师审计对管理层在职消费行为的约束作用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高质量的审计能够有效抑制管理层的过度消费行为,提升公司价值。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这种治理作用在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中都存在。基于上述结论文章建议在未来国企改革中应加大民营企业持股,完善外部审计治理。 相似文献
19.
陆佳慧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4,(5):159-160
经济系统中,由于人们精力、能力、信息等方面的局限性,在面临投资选择问题时很难达到经济上所说的理性人假设,而往往是主观上是理性的,但客观上做不到,因而经常会出现与传统金融理论相悖的金融异象。如果引入心理变量,放宽理性人的假设条件,就能很好地解释金融市场中频繁出现的热点问题。本文从投资需要的角度出发,论述了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常见的几种心理现象并分析其是如何影响投资者的投资决策的。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2009年和2010年在创业板上市的公司为研究对象,从创业投资机构的持股比例、董事会席位比例、股东背景等角度研究创业投资机构对被投资企业资本投资行为、研发投资行为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创业投资机构的持股比例、董事会席位比例均与被投资企业资本投资行为的积极程度正相关,国有、民营和外资背景的创业投资机构对被投资企业资本投资行为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异;创业投资机构的持股比例、董事会席位比例总体上均与被投资企业研发投资行为的积极程度不存在显著的关系,但与内资背景创业投资机构相比,外资背景创业投资机构持股的公司研发投资行为更积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