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1995~2011年A股主板实现扭亏的公司为研究对象,检验了不同市场态势下扭亏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研究发现,扭亏公司的盈余管理水平显著高于其他控制样本;在引入市场态势后,当扭亏年度恰逢牛市态势时,公司向上调增利润的动机更强,释放的利润也更多。进一步检验发现,连续亏损两年及以上的公司牛市态势下的盈余管理动机较强;牛市态势下扭亏公司利用操控性应计调节盈余被查处的概率较低,而通过线下项目调节利润的风险较高。  相似文献   

2.
合资铁路公司扭亏战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合资铁路已成为我国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铁路运输体系的重要力量,为地方经济和铁路自身发展做出了贡献,但近年来相当一批合资铁路公司却因自身或外部的种种因素,经营上陷入困境,如何有效地经营和管理好合资铁路公司,使其获得更快、更大发展,是一项重大的课题.本文就合资铁路公司亏损产生的原因及如何扭亏进行探讨,希望能够对我国合资铁路的改革发展和合资铁路公司经营管理机制创新提供参考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研究表明,扭亏上市公司会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本文拟对可能影响我国扭亏上市公司的各种因素展开分析,用实证方法描述各因素影响的差异性,以期能有助于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更好地评价企业盈利情况。  相似文献   

4.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郑海航谈到当前严重亏损企业的扭亏时指出:能活的当然要尽量“救活”,但该死的也要采取措施断然让其“死去”,只是要区分并采取不同的方法“医治”。对严重亏损国有企业,首先可按大小分类,然后按“抓大放小”的原则,中央仅负责大型企业,特别是对因债务负担过重而亏损的大企业,应采取多种途径。尽快增资减债卸包袱,并规定将固定资产和职工在一定数量之下的严重亏损中小企业全部交给地方,由地方自主选择包、租、卖等各种途径;其次按亏损情况和扭亏前景分类,对严重亏损,但扭亏有望者,应积极鼓励其“脱壳…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2005年中国发生亏损的277家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和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及非参数检验的方法,就控股股东特质(国有产权还是私有产权属性)对亏损上市公司的扭亏途径及扭亏效果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在扭亏为盈的亏损上市公司中,国有产权属性的亏损上市公司在内部扭亏途径中比私有产权属性的亏损上市公司更倾向于使用扩员、增加无形资产、高管变更、削减成本等具体措施,在外部扭亏途径中比私有产权属性的亏损上市公司更倾向于使用税收减免、资产置换、担保、资产出售与转让、补贴收入及债务重组等具体措施;在同等条件下,无论是国有产权属性的上市公司还是私有产权属性的上市公司,当它们发生亏损时,公司的管理层都存在相同程度的扭亏动机,但是,私有产权属性的亏损上市公司在亏损以后发生的扭亏程度明显高于国有产权属性的亏损上市公司。  相似文献   

6.
2014年证监会修订新退市制度,完善了上市公司退市指标体系,尤其是财务性退市标准包含净利润、净资产、营业收入和审计意见等四项指标,事实上已于2012年开始实施。以四项财务性退市标准的实施为研究对象,运用单变量分析法和逻辑回归法进行验证,发现新退市制度实施之后,净利润、净资产、营业收入和审计意见均显著改善;净资产为负数、营业收入低于1000万元以及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公司则有所减少;审计意见与净利润和净资产两项退市标准之间也存在显著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新增退市标准产生了经济后果,新退市制度具有政策效应。  相似文献   

7.
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扭亏脱困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和国民经济良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企脱困三年目标已基本实现,但仍存在不少问题。因此,必须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与措施,使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从整体上实现有效扭亏脱困。  相似文献   

8.
政府部门预算支出管理制度改革的路径选择问题,集中反映了我国当前公共财政制度体系建设逐渐步入改革攻坚阶段的核心价值取向。本文运用新制度经济学中的交易成本理论与制度变迁理论,从制度选择与变革的角度,分析我国政府部门预算支出管理制度选择的理性路径,强调我国政府预算管理模式变革的转轨特点与绩效管理模式有效介入的重要性,以此,提出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政府部门预算支出绩效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9.
随着新《预算法》实施以及《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国发[2014]43号)的出台,地方投融资平台公司剥离政府融资职能,我国地方债务纳入预算管理,政府性债务制度不断收紧,地方投融资平台失去了生存空间和原有功能.那么,地方投融资平台公司是否真的要退出历史舞台,亦或以变革倒逼转型,作出不同路径选择,值得研究.本文以地市级投融资平台公司为例证,提出对于地方投融资平台公司的基本认识,及其面临的困境,并就剥离政府融资职能后的转型路径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称介绍了退市的建立在完善我国市场经济机制、实现证券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功能、树立投资者正确投资理念等方面的作用;进而从对退市相关概念的界定及退市机制的模式选择两方面阐述了其政策内涵;最后论述了建立场外交易市场、完善民事赔偿制度、建立股本保险制度及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等方面退市机制的相关后续机制。  相似文献   

11.
在国外,上市公司退市是公司整合的一种手段。但是,在我国,因为相关的法律政策的不完善和资本市场的不健全,上市公司退市作为整合组织和调整战略这一作用没有被充分利用。直到2005年3月中石化集团组织整合旗下燕山石化,我国才出现了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上市公司主动退市案例,"退市"现象才在中国获得前所未有的关注。本文从表现、动机和对策三个方面分析盛大网络的退市,为其他公司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按照同时期、同行业和规模相近的原则配对出我国主板市场1999—2019年的89家退市公司和89家健康公司,以这些公司为研究样本,借助Logistic回归方法研究公司治理对我国上市公司退市的影响。结果表明,董事会人数和高管人数对上市公司退市具有显著的影响,而董事会持股比例、两职合一状况、高管持股比例以及管理层持股比例对上市公司退市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影响。  相似文献   

13.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从无到有,不断完善。但也存在退市制度实施效果不佳,退市制度流于形式等诸多问题。我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借鉴了美国退市制度的很多内容,但相比美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在整个股市制度体系、法律体系的建设方面,仍然不够成熟和完善。应注重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加强社会诚信建设,尽最大努力做到信息透明、公开,保护所有投资人的利益。  相似文献   

14.
上市公司退市制度是资本市场重要的基础性制度,我国退市制度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发展历程,但与国外相比,我国退市制度规定还有许多不尽完善之处,退市制度实施效果也相对较差.2014年,证监会发布《关于改革完善并严格实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意见》,补充完善了我国现行退市制度,但退市标准有待进一步完善,退市程序有待进一步规范.  相似文献   

15.
国有企业的扭亏与增盈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它的有效解决依赖于企业的制度创新。制度创新的路径选择不在于如何使国家来加强对企业与企业家的激励与约束,而在于如何使国家与激励企业、约束企业和企业家的问题彻底脱钩  相似文献   

16.
最近财政部公布的新会计准则和证监会实施的退市机制无疑都是中国股市的重大利好,是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重要里程碑。然而对于屡屡借重组、扭亏等概念为幌子进行恶意炒作的 ST、PT 板块及其他亏损公司,却无疑是重大的利空,近来重组板块出现明显的恐慌性抛盘就是例证。亏损上市公司依靠虚假性重组在二级市场上牟取暴利的时代将一去不复返了,而实质性重组将成为真正求生存、求发展的上市公司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7.
ST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会计政策选择的基本理论出发,立足于ST公司扭亏脱帽的动机,通过实证研究深入分析其利用会计政策选择进行显失公允性的盈余管理行为,探寻如何规范ST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行为。  相似文献   

18.
近三年来,我国企业界响应党的十五大号召,努力提高经济效益,有数万家企业实现扭亏增盈任务。为了总结这个有历史价值的宝贵经验,广西人民出版社最近出版了由曹兴泉、周耀全撰写的《企业扭亏防亏术》一书。它反映了千万个企业扭亏艰苦努力的成果,是引导企业扭亏防亏的指南,是一部很有使用价值的好书。这部书内容十分丰富。全书23章约25万字,它把企业亏损作为发展机遇,总结了以产品为中心、利用发展机遇、减人增效、降低成本、完善机制、兼并重组,实施知识经营、创新、调整结构、实行多种经营或专业化经营、提高产品质量创名牌、造“大船…  相似文献   

19.
本文归纳与总结了转轨经济中我国商业银行制度变革的转轨性与渐进性特征,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制度变革的路径与方式,揭示了财政压力下国家银行主导型商业银行制度变革的内在逻辑及其所形成的“路径依赖”,提出了突破“现有制度框架和利益结构”进行国有银行战略性改组的“存量改革”与“增量改革”相结合的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深入剖析上海证券交易所《关于完善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方案(征求意见稿)》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关于改进和完善主板、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方案(征求意见稿)》的基础上,对陕西省上市公司的相关退市风险和存在问题提出了可行对策和政策建议,为促进和引导资本市场健康有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