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新常态下我省发展的基本遵循和2015年主要指标当前,宏观经济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中央作出了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战略判断,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既是新常态的发展必然,也是今后工作的基本遵循。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新常态,挑战与机遇同在。我们必须承受实际增长与预期目标有差距、经济增速连续波动下滑的压力,资源依赖和投资拉动式粗放发展面临的结构调整压力,全省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与许多东部已解决问题集中显现的压力。但机遇更加难得,我们有信  相似文献   

2.
正工业部门是中国经济的核心引擎,对于经济增长、劳动力转移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推进工业经济增长动力机制的有序转换,是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关键所在。当前中国工业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面临的内、外部条件已发生根本性变化,结构失衡成为制约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障碍。有序推动工业经济增长动力机制转换,实现"新型驱动增长",已成为中国经济稳中求进、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途径。中国工业经济增长动力机制分析1.三大需求对工业经济增长的拉动分析投资是中国工业经济增长的主导拉动力量,尤其是2000年以来形  相似文献   

3.
当前工业经济正逐步进入新常态,增长动力机制面临着根本性的转换,将逐步由过去的要素扩张型增长转向配置优化型增长和素质提升型增长。为适应这种转换,国家政策应在多目标中寻求平衡,将长期和短期、宏观和中观、供给和需求结合,既要使工业经济维持较快增速,避免过快下滑带来的各种冲击,同时也要着力提高工业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结构调整,加快转型升级,促进工业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工业经济增长的三种路径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东北老工业基地再次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2011—2014年期间,东北地区经济增速呈现"高开、低走"的特点,工业经济从稳增长向保增长转变,传统优势产业衰退和新增长点尚未成规模是导致经济增速断崖式下滑的直接因素。归结而言,体制改革受阻和结构调整转换困难是"新东北现象"的症结所在。为了更好地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新一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新一轮振兴战略应与"一带一路"战略、创新驱动战略、军民融合战略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相互衔接,形成合力,共同解决东北地区发展动力不足问题。  相似文献   

5.
2014年中国工业经济增速调整下行,但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积极进展,增长动力机制逐步走向内生平衡增长。2015年国内外的不确定性因素将进一步增加,工业经济处于"三期叠加"影响的集中体现期,工业经济增长依然面临较大压力。在这种情况下,"稳中求胜"应成为中国工业发展的基本要求,在保持工业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更加强调在改革上取得重大突破。考虑到工业经济潜在产出增长率、经济系统稳定、长期成本和短期成本等多重因素,预计2015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速将下滑到8.0%左右。国家在制定政策时,应将长期政策和短期政策、宏观政策与中观政策、供给管理与需求管理结合起来,打出政策"组合拳",既重视政策的稳定性,也重视政策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在这新的发展阶段,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增长方式、增长动力都在发生变化。特别是近年来,我国经济已从以往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2012年GDP增速为7.9%,2015年降为6.9%,而到2016年前三季度仅为6.7%。  相似文献   

7.
未来几年,我国经济增长将由过去两位数的高速增长转向增长速度维持在7.5%左右的"新常态"。在这种"新常态"下,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一方面,资源环境对经济增长的约束将持续强化,社会格局也将进一步调整优化;另一方面,新型城镇化将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因此,应主动把握机遇,努力把握"新常态",加快体制改革,建立适应以市场为导向的政府行为机制,使政府和市场各归其位,激发各类社会主体参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与活力。  相似文献   

8.
刘胜军  李健 《英才》2015,(1):46
当前面临的挑战不是短期的外部冲击,而是长期的转型压力。“新常态”意味着经济增速从高速向中速的过渡,也意味着经济增长动力的切换。从国际经验来看,5%左右的增速对中国这样一个经济体而言是比较理想的“新常态”。当然,从过去35年的9.8%下滑到5%需要一个过程,目前中国就处在这样一个过程中。从过去出口、人口红利、投资、房地产转向新的动力,包括创新、消费和城镇化。2015年经济增速放缓是趋势,没有必要阻止。只要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经济增速的自然回落意味着经济增长质量的改善,少透支一些未来未必是一件坏事。  相似文献   

9.
经济基本面和运行态势的变化表明我国将进入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其核心特征是增长速度将从平均接近10%下降到7%左右;消费和服务业在增长中的地位加强;增长动力由投资和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换。新常态目标增速是综合了当前经济运行状况、供需条件、国际经济技术环境等中长期因素的预测结果。然而,问题的关键是依靠结构优化和动力转换能否将经济稳定在中高速水平上?从国际经验看,消费和服务业占比提高往往导致投资率  相似文献   

10.
我国经济已经步入“新常态”.从现有文献看: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内涵主要包括“经济增长从高速到中高速、经济结构优化、增长动力转换”等三方面;中国经济新常态的特征是体现在“增长速度转换、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动力变化、资源配置方式转换、经济福祉包客共享”等方面;中国经济新常态的主要问题主要包括“收入分配不公、城镇化滞后、人口红利消失、经济风险加大”等.中国经济新常态的经济发展路径主要体现在“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传统经济与现代经济、实体经济与金融经济、国内经济改革与对外开放”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十二五"以来,中国区域发展总体进入相对均衡时期,中西部地区发展势头良好,东北地区振兴初见成效。在区域经济增长的新常态下,通过对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的有效组合,可以形成区域接力增长态势,在中西部地区培育新的增长极来接力东部地区的发展。未来支撑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梯度化多层次格局为:经济支撑带—"新战略区域"和"潜在新战略区域"—城市新区。未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新棋局的实现将更多地依赖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这两种区域政策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12.
一年一次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堪称是一个判断中国当前经济形势走势与把握宏观经济政策走向的最权威风向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盘点2014年,奋发2015年,高屋建瓴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定调会议. 热词:中国经济新常态 中国经济正迈入新常态的发展阶段,呈现出发展速度变化、经济结构优化、增长动力转化三大特点;而作为较早进入经济增长换挡期和经济结构转型期的上海,势必继续发挥排头兵和领头羊作用,努力实现高质量、有效益、惠民生、可持续的发展.上海企业将身体力行、不辱使命地为国家经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正>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工业稳则经济稳。企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确保工业企业利润稳健增长,对工业企业经济及我国经济的增长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但不少研究表明,近年来工业企业利润增速下行:徐策(2011)研究发现我国工业企业利润呈现增速逐步放缓的态势;魏琪嘉等(2015)对2014年工业利润进行研究,发现工业企业利润增速下滑;  相似文献   

14.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在这新的发展阶段,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增长方式、增长动力都在发生变化。特别是近年来,我国经济已从以往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2012年GDP增速为7.9%,2015年降为6.9%,而到2016年前三季度仅为6.7%。这种经济增速的放缓,主要是由于我国经济增长所依赖的劳动力、资本、技术等要素发生根本性转变,使我国的潜在经济增长率已经达  相似文献   

15.
论经济新常态及对企业创新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常态"一词在西方主要指经济危机后漫长的恢复期,但中国的"新常态"并非是面对危机的被动增长降速,而是在新的发展阶段,针对内外环境和自身条件对发展模式作出的主动战略性调整。增长率的主动减速是中国经济"新常态"的条件性特征,它为推动经济发展模式和结构转型、经济驱动力转换创造条件。结构升级不仅是各产业比例的变化,而且是根据新发展模式的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企业需要意识到创新驱动转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根据自身条件选择合适的创新方式,为企业发展和经济增长提供新的动力。新的经济理念是"新常态"的思想保障,"新常态"力图实现与过去30多年不同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6.
《价值工程》2017,(27):35-39
供给侧改革与创新驱动战略都是适应我国高经济增长进入新常态的国家规划,两者相互作用和影响,两者之间和谐联动有助于实现我国经济增长动力转换。供给侧改革与创新驱动战略的联动,符合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模型,为了实现两者和谐联动,可以从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关键要素和影响因素探寻如何实现和谐联动。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东快西慢"的工业经济空间格局助推中国走出了低水平的"均衡"发展,并稳步走向世界,但也加剧了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在区域发展战略的推动下,"东快西慢"的工业化推进格局逐步向"西快东慢"转变。进入新常态后,工业经济活动加速向南部转移,"南强北弱"的空间格局逐步强化,区域间工业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也日益突出。1978年以来,省际工业经济发展差距经历了四个阶段:缩小(1978—1986年)→扩大(1987—2003年)→缩小(2004—2013年)→扩大(2014—2016年)。在中国工业经济发展的地理版图变迁过程中,区域性塌陷与地区崛起并存,主要可分为衰退型塌陷、发展型塌陷、开放型崛起、承接型崛起等4种典型类型。至此,中国工业经济的地理版图由改革开放初期显著的"东西分异"转向"东西、南北分异"的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18.
2011年经济形势和2012年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国内经济运行的新情况、新变化,我国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国民经济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实现了"十二五"规划的良好开局。2012年,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增多,我国经济增长下行、物价上涨和结构调整压力并存,经济金  相似文献   

19.
《企业经济》2017,(4):5-11
认识、适应和引领新常态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新常态拥抱新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中国"十三五"时期增长、转型和改革的主线,实质是由追赶型经济向创新型经济转变,实现新平台上的供求平衡、新逻辑下的动力转换、新常态下的转型升级和新理念下的制度创新。新经济是伴随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而产生的经济形态,包括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培育新动能,以及利用新技术、新模式改造传统产业,提升旧动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新常态、催生新经济。而发展新经济则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和有效途径,两者在需求、目标、动力、过程、手段、效应等方面具有"共生性",相互依赖、相互促进、互为补充。基于两者之间的内在逻辑,最后提出了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新经济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从经济小国跃升到经济大国,这种巨变是一步步实现的。自1978年始,国家发展是按照战略家邓小平设计的"三步走"前行的。历史证明,这个战略是理性且实用的。在既延续以前历代领导人正确的战略构想,又对以前的战略作出新的补充和贡献的基础上,2013年起开始了习近平时代的经济战略阶段。习近平的经济战略是一个逐步形成的过程,可以分成两个各自相对独立但又相互影响的部分。国内经济战略包括新型城镇化战略、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战略以及长江经济带战略;国际经济战略包括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战略。"一带一路"战略意义大大超出了前三个国内经济战略,具有更加创新、更加大胆的特色。可以说,习近平时代的经济战略已渐入佳境。经济新常态是习近平经济战略对当前经济发展态势的重要判断,在这种新常态下,实施经济发展战略不仅具有机遇,而且面临着更为严峻和众多的挑战和困难。为了顺利推进"一带一路"战略,除了需要有经济总体规划方案之外,还需要制定与之相配合的外交军事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