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供给侧改革主要强调通过创造新供给满足新需求。山东省的农村旅游产业,只有与日益崛起的各种资源有机结合,改革产业结构,形成新供给满足新需求,才能够形成战略性的竞争优势,彰显出新的旅游业的时代价值。这是农村旅游经济发展的必然道路。  相似文献   

2.
旅游业发展应以体验经济为依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体验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服务经济之后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体验是旅游的本质属性。体验旅游是体验经济时代旅游消费者的必然需求,旅游业发展应以体验经济为依托。在开发体验旅游产品时,应该注重旅游消费的个性化及情感需求,突出顾客参与性、互动性;采用体验营销的策略,从而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体验需求;提供旅游个性化服务,以引发游客的情感共鸣;加强旅游纪念品的促销宣传,以满足体验经济时代的旅游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3.
全域旅游是中国经济新常态下旅游产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方向,全要素、全产业、全部门、全时空的全方位联动,不仅促进了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也有利于区域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本文以旅游经济、产业发展和城镇发展理论为基础,以山西省平遥县为例,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全域旅游与新型城镇化之间的互动机理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认为通过实施"旅游+"产业融合战略,可以提升城镇就业和公共服务水平,从而实现全域旅游与新型城镇化的良性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4.
我国社会保障发展的主要矛盾是社会保障的供给与广大民众对社会保障的需求之间的不均衡。社会保障制度具有包容性和发展性的特征,决定了社会保障需要依据环境的变迁不断地进行改革。当前我国处于全面转型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倒逼社会保障制度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文章认为社会保障供给侧主要包括制度供给、规则供给、保障水平供给、话语体系供给和主体参与供给,因此需要对这几个方面进行有效地改革,以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社会保障需求。  相似文献   

5.
十八大以来,随着"供给侧"概念的提出,我国蓬勃发展的旅游经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发展机遇。我们应当认识到旅游经济当中仍然存在的供给侧问题:旅游产品服务结构性问题、缺乏高素质人才要素问题以及对旅游供给侧改革本身可能存在的错误认知问题;只有充分将旅游经济向休闲经济转变,以智慧旅游、创新旅游带动休闲旅游经济的全面发展,迫使旅游供给侧问题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6.
"十三五"期间是乡村旅游业发展的黄金期。文章梳理了无锡乡村旅游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深入分析了发展环境和面临的挑战。"十三五"期间要在全域化、"旅游+"、品牌特色化战略指导下,设计乡村旅游产品,构建乡村旅游休闲系统,融合创新乡村旅游业态,完善乡村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从而实现地方乡村旅游业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集中在问题突出的私人产品领域,但如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满足人民对更高质量基本公共服务的需求,是提升人民幸福感、获得感,化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关键。基本公共服务作为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体现,供给体系不完善、供给总量不充分、结构不平衡、效率不高等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进程。鉴于此,文章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突破口,基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逻辑思路探讨了我国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相似文献   

8.
中国旅游业正沿着以散客为主的大众旅游全新时代的脉络向前发展,这使得游客的旅游需求具有灵活、个性和多样化的特征,可见旅游公共服务的作用愈发突出。本文将以往旅游公共服务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并对旅游公共服务的相关概念、内容构成、供给机制、公共信息以及感知评价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和分析,以求对现有研究状况进行全面展示。最后,对有关公共服务的研究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9.
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研究冷链物流企业的发展有很大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分析冷链物流企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实现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平衡协调,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使我国的冷链物流企业向好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
智慧旅游使旅游产业融合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是旅游业真正走向现代服务业的重要标志。淮安作为全国首家"互联网+文化"智慧城市,积极构建全域旅游时代的旅游大数据平台建设,在功能目标、实施手段上提出具体的建设路径,期待提升旅游业的综合竞争力,实现旅游产业的升级换代,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供给侧改革是当前的热点问题,加深其理论研讨十分必要,文章从产品生命周期的角度,试图对此做一些有价值的探索。作者认为,单纯的需求侧管理易导致社会供需出现结构性错位:在紧缩需求时出现有效供给的严重短缺,在扩张需求时出现大量的低效供给与无效供给。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有必要根据产品的生命周期,科学设计供给侧管理政策来配合需求侧管理,从而更好地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淘汰落后产能并实现产业升级,使社会供给体系更好地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后疫情时代,近郊休闲旅游对缓解居民身心压力、恢复当地经济发展有积极作用。沈阳经济区近郊休闲的客观资源条件相对成熟,具有发展近郊休闲旅游业的优势。从性别、年龄、家庭、学历、职业、月薪等人口学特征调研分析沈阳经济区居民近郊休闲旅游的偏好和意向,以更好地了解城市居民的心理需求和旅游行为意向,有助于规划近郊休闲旅游目的地、塑造旅游精品,满足居民的短途休闲放松需求,为政府相关管理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3.
随着时代的发展,游客对旅游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观光旅游产品已难以满足游客的高需求,参与性强的旅游产品越来越受到游客的青睐。体验已成为旅游的核心属性之一,体验旅游是现代旅游业的发展趋势,为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内涵。对于历史文化名城泉州来说,这是旅游业发展的新机遇,亦是新挑战。本文在泉州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条件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泉州文化体验旅游产品开发构想,为泉州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辽宁省保险业带来了机遇与挑战.辽宁省应从发展的实际情况入手,加快推进保险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保险资源的配置效率,促进辽宁省保险业的转型升级,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的发展需要,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保险需求,为辽宁省新一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5.
培育新的消费热点 大力发展国内旅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影响旅游需求的客观因素主要是收入和闲暇时间,主观因素主要是旅游动机。我国旅游业经过改革开放以来20年的发展,形成了相当规模的产业基础,需求条件和供给条件逐步成熟,因而国内旅游业在未来应该可以获得更大的发展,这既是提高旅游资源和旅游资本的边际效益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现实需要,它有利于稳固和提高旅游的产业地位,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扩大国内需求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本经济规律。在厘清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内涵的基础上,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从价值形成、价值实现两个方面,剖析了价值规律的基本内涵及其与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逻辑关系,从生产调节、等价交换、要素配置、时间节约、供求管理五个方面解构了价值规律对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作用机理;最后,从发挥价值规律作用的角度,提出了深化供给侧结构改革应激发微观层面的企业活力和消费潜力,定位中观层面的产业结构性改革方向,营造宏观层面稳定有序的经济环境,更好地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和必要举措。深刻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和本质,有助于更好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背景、政策性内涵、必要性、任务以及与总需求管理的关系五个方面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可以发现学术界对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具体推进路径存在着较大的分歧。  相似文献   

18.
目前,中国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就是进入新常态,其主要表现是增长速度的下降,从高速转为中高速。虽然中国经济的总量已经达到了世界第二,但是,人均产值和收入还很落后,到我国人均产值达到世界第二,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我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西方经济学的供给学派不是一回事。如果说,扩大内需是在供给的产品不变的前提下,为这些产品增加需求,那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改变供给的结构来满足外溢的需求,把消费能力留在国内。当然,通过创新来提供新的产品也可能满足另外一些潜在的需求,开拓出新的市场空间。  相似文献   

19.
中小城市在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受其经济状况、开发水平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区域旅游产业存在极贫现象。文章立足于供给侧改革大背景,阐释旅游供给侧改革理论框架以及内涵,并以亳州市为例,在对亳州市乡村旅游发展实践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从完善规划引导、推进产品升级改造、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提升人员素质、推进产业融合以及优化资源配置等六个方面加强中小城市乡村旅游供给侧管理,推进中小城市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在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高校实践教学日益重要。当前高校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提升的需求侧与供给侧存在矛盾,即培训体系供给与需求不相适应、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供给与需求不平衡、软硬件投入供给与需求不协调。为推动高校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提升,实现教育供给侧和需求侧的良性互动,要增加高校的制度供给、增强机制供给、完善平台供给、激发内生供给,下大力气提升高校教师实践教学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