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要求同步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研究认为,我国城镇化发展中出现"偏城镇化"现象,"十二五"目标达成需要城镇化发展方式从外延式向内敛式城镇化转型。城镇化转型核心是以农民工整体融入城镇公共服务和公共福利体系的市民化。农民工市民化需要发挥动力机制、社会成本分担机制和土地权益分配机制的协同作用,通过战略性顶层设计发展多层次城镇化,实行农村职业义务教育,保障农民工市民权益,实现城镇化内敛式转型。  相似文献   

2.
以农民工市民化推进城镇化内敛式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要求同步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研究认为,我国城镇化发展中出现“偏城镇化”现象, “十二五”目标达成需要城镇化发展方式从外延式向内敛式城镇化转型.城镇化转型核心是以农民工整体融入城镇公共服务和公共福利体系的市民化.农民工市民化需要发挥动力机制、社会成本分担机制和土地权益分配机制的协同作用,通过战略性顶层设计发展多层次城镇化,实行农村职业义务教育,保障农民工市民权益,实现城镇化内敛式转型.  相似文献   

3.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关键是实现农民工的市民化,而成本分担和测算是农民工市民化研究问题的核心,政府、企业、农民工是市民化成本分担主体。使用武汉市2013年和2014年相关数据进行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测算,测算结果为:武汉市农民工市民化的年人均总成本为105051元,其中公共成本85131元(政府承担77655元,企业承担7476元),个人成本19920元(由农民工个人承担)。因此政府需要通过制定合理的政策,分批有序地实现农民工的市民化:中央加大对农民工流入地的财政支持,政府应当促进农民工农村资源的资产化,推动农民工劳动技能的培训,通过构建金融支持体系来缓解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压力。  相似文献   

4.
农村劳动力转移推动城镇化发展,城镇化发展推动农民群体分化,农民群体分化促进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推动农民群体分化、加快农民职业化和农民市民化进程,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需要以城乡统筹方式分担农民市民化成本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成本。农民群体分化成本由政府、企业、农民、城镇居民以及其他社会机构和组织共同分担或支持,才能真正体现城镇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实现农民群体分化与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和城乡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5.
新型城镇化采用集约、智能、低碳的发展方式,这是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中重要的系统工程,其中农民工实现市民化是完成这项工程建设的重要战略途径。在此背景下,建设新型城镇化与推动农民工市民化具有密不可分的战略关系。当前,为摆脱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面临的诸多困境,有序推进农民工市民化,需要在限制大城市、壮大中小城市,改革和创新城镇管理和治理模式,创新各种制度,提升资本以及筹措资金等方面构筑战略策略。  相似文献   

6.
新型城镇化是人口的城镇化,即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在广东省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虽然成本压力巨大,但也给城镇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的效益。政府、企业、个人成本共担机制的建立,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改革都能有效降低政府在此过程中的成本负担。  相似文献   

7.
湖南已进入城镇化推进的关键时期,湖南推进新型城镇化应按照多元化的城镇体系、加快农民工市民化、城乡一体化、产城融合和城镇建设两型化等思路进行推进;同时,还必须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高城镇建设要素利用水平,构建生态城镇促进机制和创新城镇社会管理体制机制等方面入手,加快推进湖南新型城镇化进程。  相似文献   

8.
刘易斯模型、托达罗模型等宏观经济学理论能够解释中国农民工向城市流动的动力问题,但无法揭示我国农民工市民化的障碍根源问题.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劳动生产率差距和收入差距,引导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但同时也给农民工市民化造成障碍,国民经济中劳动收入占比的不断下降不利于农民工获取市民化的个人成本.因此在以市民化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要把握城市群战略、产业转型战略、土地流转管理机制等关键规划的实施,促进和推动农民工顺利市民化.  相似文献   

9.
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其本质涵义就是让为城镇化发展作出贡献的人真正享受到城镇化的成果;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民工市民化的程度才是真实的城镇化程度。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2012年底我国的城镇化率达52.6%,广东约64%,珠三角超过80%,中山城市化率为87.9%。但与发达国家比较还存在较大差距,推进城镇化发展仍具有很大的空间。主城区首位度不高、粗放型传统发展、城市化根基不深等城市化问题依然存在。如何在新时期正确理解新型城镇化内涵,加快推进中山市农民工市民化程度则成为当前推动城镇化建设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10.
新型城镇化是驱动未来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中国的城镇化经历了从中央到地方,从乡镇企业到跨国公司推动的历程。在城镇化的动力呈多元化的局面下,城镇化应充分发挥大城市和城市群的聚集效应,遵循生产效率的分布和人口流动的方向,打造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三大城市群和欧亚大陆桥通道、长江黄金水道城市带。政府应在尊重经济规律和市场规则的基础上,通过推进财税、土地、户籍等制度创新和公共政策配套改革,释放城镇常住非户籍人口的消费潜力,实现农民工市民化、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城乡发展均衡化发展。  相似文献   

11.
欠发达地区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是推进欠发达地区城市规模扩张和城市化进程的需要,是提升欠发达地区市民整体素质的需要,是加快欠发达地区城镇化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加快欠发达地区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不断健全新生代农民工就业服务和培训体系,完善覆盖新生代农民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和土地权利保障机制,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为加快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2.
新型城镇化具有五大基本内核:农民工市民化是核心,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保障,壮大二、三产业是基础,城乡协调发展是根本,城市文化建设是灵魂。推进新型城镇化主要面临五大制度诉求:土地制度从城乡分割到城乡一体,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从专项转移支付到一般性转移支付,身份制度从身份特权到契约平等,府际关系从竞争到合作,决策制度从个人决策到民主决策。因此,推动新型城镇化健康快速发展要求处理好五大关系: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推进土地、人力、资本三大资源要素价格形成机制改革;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推进上、下级政府间权责合理配置;正确处理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健全城镇建设民主管理体制;正确处理农村与城市的关系,完善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体制;正确处理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建立新型城镇化考核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3.
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既是重中之重,又是难中之难。河南省农民工市民化进程有所加快,但也存在诸多问题。文章剖析了制约市民化进程的主要困境,根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原则,提出了促进河南省农民工市民化的具体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中小城市成为发展的重点和主导方向。作为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最终实施主体,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将决定新型城镇化的质量和速度。借鉴已有劳动力居留意愿相关研究成果,结合中小城市和新生代农民工特性,以在五个中小城市对新生代农民工长期居留意愿及影响因素进行的问卷调查得到的抽样数据为分析基础,研究新生代农民工中小城市长期居留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住房因素对新生代农民工长期居留意愿的影响最大,工作和生活状态,以及城市宏观因素影响显著,人口学因素和社会心理因素则起到了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5.
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强调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人的城镇化具有丰富内涵,战略目的强调城乡居民全面发展,价值取向强调城乡共同精神,核心任务是农民工市民化,工作抓手在于利益格局调整,转化机制上强调整合而非分治。人的城镇化要素包括具有内在关联的五个方面:物质资源、生活方式、行为模式、工作能力和观念意识的城镇化。教育是实现人的城镇化的重要途径。基础教育需要面向未来的人的城镇化,培育孩子树立城乡共同体的思想。职业教育需要基于职业发展需要,大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成人继续教育可以针对人的城镇化的时代焦点问题,侧重于技术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工市场竞争力。高等教育需要发挥自身在科学研究优势,为人的城镇化的政策制定提供高水平的管理咨询服务。需要强调的是人的城镇化的过程不但包括农民工的转化,更涉及到决策主体和城市居民由"病态城镇化"向"健康城镇化"的转化。人的城镇化的推进应该采取优势互补和共同建设的包容立场,而不是互相分治和夸大差异的态度。  相似文献   

16.
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提出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洛阳市作为支撑河南省西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点城市,新型城镇化的状况,尤其是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状况研究,不仅对河南省发展具有指标性意义,而且对于打造中原城市群、推动中原崛起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调查数据分析洛阳市农业转移人口的职业现状、生活现状和城市融入现状,以及农业转移人口的群体特征,拟对洛阳市农业转移人口城市化提供制度建设与政策制定参考.  相似文献   

17.
农民工市民化是我国城镇化的推进器,而农民工住房问题是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的重要内容。通过农民工大规模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发现,尽管住房条件较差,但农民工的主观感受好于预期,婚姻状况、收入等人口统计学因素和住房自身特征中多个因素对农民工住房满意度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新型城镇化是产城融合、城乡一体、集约高效的城镇化,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其核心任务。城镇产业集群的培育和发展,将强化城镇发展的产业支撑,扩大城镇吸纳转移人口的就业容量,有助于城镇个体在城镇体系中功能定位的实现。河南省域范围内各级城镇产业集群的选择与培育,要依据城镇规模、职能,加强规划引导,完善政策支持,搭建集聚平台。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河南省高度重视新型城镇化,以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强载体建设、优化城市系统、强化城乡建设等为重点,推进了城镇化进程,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面临着城镇化滞后、城镇化质量不高等突出问题。河南省亟须采取有效措施,合理优化城镇体系,全面提升城镇功能,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坚持产城互动发展,推进农业人口有序转移,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  相似文献   

20.
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贯彻落实十九大新发展理念、实现城镇化与工业化同步发展的重要举措。文章选取2001—2018年成都市城镇化的相关数据,建立时间序列模型,运用STATA统计分析工具实证研究了成都市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保障性住房投资发展速度和比上年末增加的城镇从业人员数量对成都市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影响最为显著,比上年末增加的常住人口数量和年末建筑企业数量的影响次之,而城乡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差值的影响较小。文章提出可通过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健全基础教育体制、加大就业技能培训等途径,有序加快成都市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进程,全面提升成都市新型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