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区域经济结构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拥有首要的作用,合理的区域经济结构能带动区域经济迅速增长,提高区域的总体竞争能力. 区域经济发展是区域经济结构调整重要的物质基础,为区域经济结构的合理化提供环境支持. 区域经济发展是区域经济结构调整的最基本目的,所以,研究区域经济的发展对黑龙江省总体经济程度的提高拥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出新的特点:跨区域协调取得实质性进展、区域经济转型在压力中持续推进、区域经济开放性明显增强、区域经济空间格局发生重大调整。可以预见,未来中国区域经济整体协调度将增强,区域经济总效率将进一步提高,区域经济外向性将进一步增强,区域经济空间格局趋于优化。要形成这种良好的区域经济发展态势,在未来的政策方向中,要构建跨区域协调的长效机制,推进区域经济转型的结构性转变,防范区域经济开放过程中的内部冲突和外部风险,关注边缘地区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小企业集群和区域经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超 《沿海企业与科技》2007,(3):116-117,115
中小企业集群由于在成本、营销、创新等方面的优势,已经成为全球化浪潮中重要的经济力量。本地化的、较少的投资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的规律和实际,对区域、尤其是落后地区经济的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应成为经济促进政策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技术、有文化、有经验的"三有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职业教育作为培养和输送这类人才的"摇篮",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职业教育的发展情况,是衡量一个地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在发展职业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要协调好职业教育与企业需求之间的关系,打造区域职业教育的服务特色,让职业教育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更多高质量的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5.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关注区域经济的均衡、协调发展问题,为缩小区域间的差异、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对全国的经济结构和空间布局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刘林  李萍 《价值工程》2010,29(13):233-234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区域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趋势。本文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历史入手,结合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分析在这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现象与问题,提出了今后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经历了改革开放前的均衡发展,以及改革开放后的非均衡发展和协调发展三个阶段。近年来,中国在探索区域协调发展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形成了以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重大战略为引领,以西部、东北、中部、东部四大板块为基础的区域发展格局。与此同时,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即区域分化仍是困扰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之一。新时期,对区域协调发展已经成型、可以制度化的理论和实践,要毫不含糊地坚持和巩固,即守正;根据新形势与新任务、新目标与新要求,新需求要与时俱进地进行完善与发展,即创新。  相似文献   

8.
美国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政府行为及其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是世界上成功协调区域经济关系的大国。不断协调区域经济关系,伴随美国经济发展的整个历史,其中政府行为作用显著。南北战争后,政府主要通过宽松的土地政策和大规模投资交通设施、尤其是铁路,实现了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形成和经济活动的广泛扩散。1929—1933年的大危机后,美国政府开始深入干预区域经济,区域差异逐步改变。二战后,政府实施的一系列区域协调政策效果更加明显,区域经济发展趋向平衡。美国协调区域经济的一系列政府行为是值得我们借鉴的。一、二战后美国区域经济差异的变化美国位于北美大陆南部,面积93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4位…  相似文献   

9.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2017年1—5月份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形势稳中向好,工业经济持续改善,固定资产投资稳步上升,用电总量不断增长。从全国来看,东部地区依然发挥着压舱石的作用;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发展态势明显上升;东北地区增速实现上升,经济呈现明显回稳态势,但与其他板块的区域经济发展情况相比分化明显。从2017年上半年来看,全国整体经济形势稳中向好,区域发展的亮点和热点不断涌现,但同时也存在着短板和难点,需要进一步细化政策举措。具体讲,一是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具体措施;二是要不断创新区域政策,推进区域协同发展;三是要不断改善地区投资环境,合理引导社会投资;四是要避免盲目跟风,科学理性做决策;五是要加大政府职能转变,提高政府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0.
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十分复杂和艰巨。作为一个大国,不同的区域之间发展存在差距是非常正常的现象,不同的地区自然条件、地理条件,人文资源禀赋都存在客观上的差异,这是不可避免的。  相似文献   

11.
世界经济进入全球化新时代,工业化信息化向深度推进,经济全球化的基础设施条件日趋完善,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极大地改变了经济空间的区域格局。区域经济开放格局的深刻变化必然导致区域经济利益格局的变化。一些过去合理和有效的规则与政策,可能由于形势的变化而变得不合时宜,贸易规则和竞争规则的改革势在必行。在规则变革过程中,处理好产业吸引和区域价值的关系是地方政府需要做出的重要政策抉择。各地区应正视和深入研究本地区的产业文化特质及其演化态势,确立符合自身特质的产业发展方向。同时,也要顺应现代产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大趋势,引导和实现区域文化的变革与演进。这将是一个累积性过程(专注性优势与连续性创新)与变革性过程(适应性转型与颠覆性创新)共同作用的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2.
新时期我国健康城市化的经济学解释及发展重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正处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农民市民化趋势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承载能力之间产生了一系列的矛盾.本文针对目前在城市化理论研究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从经济学视角对城市健康发展加以解释,得出健康城市化的经济学涵义,并提出了新时期我国健康城市化发展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区域经济发展包括区域经济、政治、文化的综合发展.区域经济发展的人文理念表现为人文理性对工具理性的制约以及二者的协调发展.在区域经济发展的人文理性模式中,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制度政策的宏观调控、经济发展的评价体系以及经济发展主体方面.它的基本特点就是联系人以及人性的经济、政治、文化属性来制定、评价区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经济全球化下区域物流业发展的特点与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欧盟地区、美国、日本及中国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等国家和地区区域物流业发展的现状和特点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区域物流业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考察中国经济发展70年的区域态势,前提是要认识中国经济最重要的域观特征。中国70年经济发展的最大特点之一是:作为一个决定性角色,中国共产党所发挥的重大作用!在中国经济中,党的作用并非能在主流经济学的微观—宏观范式构架中所定义的关于政府功能的假设中所涵盖。以党领政和以党导经是中国经济的一个基本特质。党的经济地位和角色功能具有超然性,但又对经济活动具有极强的影响力和穿透性,这种影响力和穿透性体现为全局性意志,即决定着70年经济发展价值取向的一贯性。中国经济70年发展过程的历史分期是由党的重要会议和重大决定来划定的,舍此没有更为科学可信的客观标志。  相似文献   

16.
《价值工程》2016,(31):241-244
经济全球化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急速的向我们走来,近年来每个人从自己的工作、生活等方面体会深刻。经济的全球化无疑对于国家和个人来说从包括生产、经营、竞争、管理等一系列问题起到较为深远的改变和重新定位。本文从以上情况出发,探讨了经济全球化的特征和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并提出了部分应对措施,希望能够为我国经济的更稳定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陈卫峰 《价值工程》2011,30(26):4-5
后危机时代的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面临一系列重大挑战和问题。本文首先提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制约因素,包括技术制约和经济结构制约;通过对制约因素的详细分析,从解决路径上提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创新支持,包括以自主创新为主的技术创新支持和产业结构、分配结构、消费结构的结构优化升级的创新支持。促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8.
以国内经济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经济发展态势是大国经济发展的一个趋势性事实,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新发展格局体现了战略关切取向从效率和公平、零壁垒和零关税向安全的调整。经济学和经济发展的两个最重要的理论关切是效率和公平。当考虑到国际关系时,国际自由竞争的经济学逻辑,就是没有贸易壁垒和低关税,最好是零关税、零壁垒,那么国内国际的经济循环就可以一体化。这就是市场经济的国内循环与国际循环的基本逻辑。从根本的理论逻辑来说,要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就是在原有的理论逻辑中加入安全因素。由于对安全的深度关切,在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必须形成更具安全关切性的新发展格局,并使之成为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国内循环为主体基于规则博弈的纵深化。国内国际双循环的背景是经济全球化,而经济全球化的格局本身也在发生深刻变化。世界各国经济主体的行为不一样,各国所构建的市场规则体系也很不一样。新冠肺炎疫情之后,中国经济发展战略取向将突出两个问题:一是安全性,二是畅通性。只是安全而不畅通就没有效率,只是畅通而失去安全则难以可持续地循环畅通。构建经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首先要判断中美之争的实质是规则之争,中国经济崛起之后,经济全球化已不再遵循英国美国曾经主导的那个发展格局的基本逻辑,不再是把全世界的规则变成同质化(西方化),而是要解决不同国家如何形成适应国情的规则,以及不同的规则空间如何进行衔接的问题,这就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9.
十二五以来,中国区域发展总体进入相对均衡时期,中西部地区发展势头良好,东北地区振兴初见成效。在区域经济增长的新常态下,通过对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的有效组合,可以形成区域接力增长态势,在中西部地区培育新的增长极来接力东部地区的发展。未来支撑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梯度化多层次格局为:经济支撑带—新战略区域和潜在新战略区域—城市新区。未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新棋局的实现将更多地依赖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这两种区域政策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