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题组针对来自亚、非、欧、拉美等地区政府工作人员进行相关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东道国普遍对中国开展国际产能合作持欢迎态度,且国际产能合作与东道国发展战略对接状况良好。但东道国自身基础设施状况和营商环境较差对国际产能合作的制约明显,中国企业核心竞争力偏弱、在东道国知名度偏低以及政府核准程序复杂等也严重影响了国际产能合作成效。未来应切实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针对不同区域开展国际产能合作的突出问题制定针对性方案  相似文献   

2.
在全球经济下行趋势加剧、世界经济格局持续动荡的形势下,中日韩三国的产能合作处于重组与扩大以及强化东亚全球价值链的关键时刻。本文从产业角度,基于具体案例分析中日韩三国合作模式及其特点,总结中日韩产能合作模式的现状。目前,中日韩产能合作模式主要体现为园区合作、交流合作以及合作促进机制三大种类,且在三国政府主导下取得了初步的进展。在巩固现有合作成果的基础上,中日韩三国应强化民间参与;围绕区域经济发展要求,共同推进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政治安全等领域的多元化合作,共同搭建第三方机构,增强合作稳定性;确保项目合作信息的公开与透明,增进三国间的互信与友好;进一步深化务实合作,增强东亚地区价值链的韧性。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快速增长,一度成为FDI的净流出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工业、制造业规模最大的发展中大国,由中国所发起的“一带一路”倡议以及作为其重要内容的国际产能合作与历史上发达国家进行的国际产业转移在参与国的经济发展阶段、国际分工格局、母国产业体系和产业地位、制造业规模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这些差异对国际产能合作的特征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将“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政府推动和中国企业参与的国际产能合作概括为“能力建设导向的包容性产能合作”。能力建设导向的包容性产能合作在参与主体、投资领域、后果等方面都呈现出与以往国际直接投资显著不同的新特征,其合作机制包括增强自生能力、促进经济发展、扩大出口和完善产业生态建设。尽管“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的国际产能合作长期来看能够实现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共赢和可持续发展,但是对于其中蕴含的风险也要高度重视,未雨绸缪地加以应对。  相似文献   

4.
世界主要国家或地区通过开拓区域内合作促进各自产业结构改善以及经济发展.美国通过积极的产业转移形成了全球最大的GVC,对世界各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欧洲通过经济一体化体系促进了地区内的产能合作;日本通过与欧洲国家进行战略性产能合作占领了发达国家市场,且有力推动了全球化;东亚国家虽然通过一体化加强了区域产能合作,促进了经济复...  相似文献   

5.
国际产能合作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实体支撑,深入开展国际产能合作是"一带一路"建设走深走实、行稳致远的关键。"一带一路"建设要向高质量发展迈进,就必须不断加强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产能合作。本文回顾了"一带一路"倡议提出5年多来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开展产能合作进展情况,主要有:产能合作规模持续扩大,境外经贸合作区发展迅速,合作领域主体日益多元化,东部地区是主力但中西部地区潜力较大,"一带一路"产能合作与中国-中东欧"16+1"、中非产能合作形成协同发展态势,产能合作推进机制正在形成。但是,当前"一带一路"产能合作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障碍,包括产能合作层次偏低、境外产业园区开发质量不高、融资难问题比较突出、中国技术标准接受度不高、对外投资风险较大等。展望未来,"一带一路"产能合作将呈现以下图景:由于中国工业化极大成功,提升了中国国际影响力,"一带一路"产能合作将加速推进;相关平台和政策日益完善,助推"一带一路"产能合作发展;前期准备和投资经验的积累,将有效提升"一带一路"产能合作效益并降低风险;"一带一路"产能合作重塑国际分工格局,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最后,提出应进一步加强国际产能合作,进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6.
7.
我们曾在“中国实施AIJ的利弊分析”一文中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以AIJ方式引入环境资金和技术,与中国谋求可持续发展及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战略目标基本上是一致的,能够获得的潜在利益是明确的具体的。只要各参与方真正按照FCCC所规定的原则,根据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和能力,并充分考虑到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的优先需要,合理地分担温室气体(简写为GHG)减排的历史责任,中国参与AIJ国际合作是利大于弊的。本  相似文献   

8.
9.
苏丹是我国"一带一路"沿线重要战略合作伙伴之一。当前,我国是苏丹的第一大投资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双方发展理念和战略相互对接,有着较好的合作基础。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和投资周期理论,可继续推进双方在石油、农业、基础设施等领域的合作,加快我国优质剩余产能转移和产业对接,完善产能合作制度建设和风险预警机制,为两国的产能合作提供良好的营商环境。  相似文献   

10.
合作学习在教学中运用越来越广泛,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要想保证合作学习的有效运用,就应该满足群体成员间积极的相互依赖、面对面的交互作用、群体目标与个体责任的并存等基本要素,并在任务特点、群体构成、群体管理和结果评价等方面对学习过程进行规范。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金融行业也在逐渐的完善中。金融体系对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我国经济的安全有效运行,但是不可否认的,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快,金融在国际合作中受到了很多因素的影响,增加了金融的风险,影响到了企业的健康发展。本文针对金融监管国际合作机制的构建进行了分析,希望有助于促进金融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随着国际经济社会的发展,科技成为促进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也一度成为企业的生命线,决定着企业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的地位。无论是我国企业之间还是中外企业之间,都改变了过去一味竞争的状态,更加注重彼此之间的合作,尤其是在科技方面的合作。文章针对国际科技合作的动因机制和对策进行深入研究,以期获得宝贵的企业国际科技合作的经验,推动我国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快速持续发展,大量企业不仅仅满足于国内市场的竞争,已将目光放眼国际市场。特别是中国入世后,国外的关税壁垒被逐步打破,这使中国产品出口获得更多商机。无论在中国大陆、香港还是台湾地区,出口贸易都在增加,而出口贸易的繁荣带来大量产品的认证需求。  相似文献   

14.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被认为是高职学校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根本途径。但就目前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现状分析,校企合作还存在许多问题,如动力不足,致使校企合作难以深化推进。本文就以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动力机制为视角,探究校企合作内部的动力因素和动力机制,从而寻求更好的校企合作方式,希望对令后的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发展提供一些实质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5.
开展托盘国际合作,不仅有利于推动国内托盘标准化进程,而且有利于降低合作双方的贸易成本,增进产品出口,是当前物流领域国际合作的热点。本文通过分析托盘的流动性和托盘在国际贸易中的国际惯例,认为托盘标准的一致性是开展国际合作的基础,并根据我国可能选用的托盘国际标准,进一步提出了我国潜在的国际合作伙伴和有效的合作策略。  相似文献   

16.
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中占有一部分不可忽视的比重。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前进的道路上,大力发展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已经是迫在眉睫了。在目前的国际竞争的大环境中,我国的旅游业想要在其中崭露头角,就需要大量的有实践经验的高素质旅游人才。而高等职业旅游教育的学校就是以培育旅游人才为目标的。只是目前,我国的高等院校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说:高职旅游教育校企合作进行的不够顺畅,缺乏动力机制。本文重点研究探索高职旅游教育校企合作动力机制体系。  相似文献   

17.
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国际科技合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其次对政府投入国际科技合作经费的规模和强度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如何增加国际科技合作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制造业是国际产能合作的重点产业。随着国际产能合作的逐步推进,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不断扩大,对中国制造业出口技术水平的促进作用有待考量。本文采用出口技术复杂度衡量中国制造业对东亚16国出口贸易品技术含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察对外直接投资、东道国要素禀赋、贸易开放度、东道国研发投入及其产权保护制度等因素对中国制造业出口技术和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对东亚16国的直接投资促进了中国对该区域制造业出口技术水平的提升;产权保护制度、东道国要素禀赋中的资本要素以及研发投入、贸易开放度变量均对中国制造业对东亚16国出口技术水平的提升起到了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且中国对东亚国家OFDI对其制造业出口技术水平的提升是一个动态累积过程。  相似文献   

19.
在知识经济和网络经济时代,集群企业捆绑式合作创新是常见和有效的创新模式。为描述和分析捆绑式合作创新的动力机制,本文基于演化博弈视角,建立了相应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模型的演化结果、稳定性及演化路径,并通过参数分析,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企业是企业年金建立的核心主体。企业年金制度作为一项社会公共事务,是政府、企业和个人三方为追求各自利益最大化而相互博弈、合作均衡的结果,是由企业建立企业年金的内在动力和政府的外在推动二者合力共同促成的。企业年金制度的建立对国家、企业和个人三方参与者来说是一个合作共赢的秩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