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科技服务供给侧改革是解决科技服务业市场主体发育不健全、科技服务有效供给不足、完善供需匹配的有效途径。本文聚焦四川科技服务业供给环境、科技服务业的生产要素资源、科技服务业科技成果转化成效、科技服务业产业主体联动等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出推进四川科技服务业供给侧改革、推动科技服务市场化、构建合理的科技服务供给体系、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的绩效、建立科技服务与产业结构的联动机制等政策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3.
2015年5月,供给这个词第一次在五问中国经济中被提出,同年年底,中央经济会议着力强调推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希望通过此改革来刺激我国经济的增长。供给侧改革是在中国供给过剩、经济减速的背景下提出的,将对中国的资本市场和实体市场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本文从中国目前存在的问题入手,探讨采取供给侧改革的背景和原因。并分析供给侧改革对资本市场,股票市场以及实体经济的影响和意义。  相似文献   

4.
过去持续宽松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刺激加速了我国经济出现"产能过剩"与"供需错配"现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被认为是治理这一现象的最佳良药,然改革的实践却与理论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背离,严重阻碍了改革的效率与质量。据此,文章在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与实践相背离现象进行深入剖析的基础上,提出依托"财税体制改革"降成本,创造条件促企业转型、激发居民需求;依托"政府管制放松"以发挥市场作用矫正资源错配,创造条件推进国企改革;依托"市场化"去产能,创造条件促企业有序退出;依托"金融市场改革"去杠杆,创造条件提高资源配置效益,以及依靠制度创新推动科技创新,创造条件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五个方面提出了助力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供给侧改革适用于解决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长期存在的结构、质量和效益等难题。我国高等教育只有勇于变革,顺应经济社会发展,实施供给侧改革,才能更好地肩负起党和国家赋予的历史重任。  相似文献   

6.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当前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关注热点,中国经济现在已经进入新常态,解决当前经济面临的转型期结构问题,供给侧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已经显而易见。当前我国创新变革水平亟待提升,需要向用户创新、协同创新、产业创新等新模式转变,以此促进供给侧改革。  相似文献   

7.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国家提出要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泰州认识到这一改革的重要性,先后制定一系列政策文件,加大供给侧改革力度。本文使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测算要素投入、TFP对泰州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并得出相应结论,提出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8.
构建以经济内循环为主的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格局,经济供需结构的协调十分关键,经济结构影响规模的质量,决定效益的高低。传统的改革过多注重金融需求结构的改革,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被提到议事日程。金融供、需之间是一对矛盾,单从需求侧改革或供给侧改革虽然会有一定的作用与效果,但其整体结构性改革必须供需同步协同进行。金融供需协同性改革须针对供需双向结构性矛盾的现实,坚持市场、目标、问题、系统、结构、发展、包容、创新、规则、开放等导向目标,进行深度改革,供需结构性协同改革才能够相向而行,改革才能实现成果最大化,金融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也才有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以对外贸易为重要内容的开放型经济仍是安徽经济发展的短板。新时代安徽外贸面临着进口贸易发展不充分、各城市外贸发展不平衡、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发展不协调、外贸主体结构不合理等结构性问题,必须加快实施外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树立大开放的新观念,构筑大外贸的新模式,迈开大发展的新步伐,加快建设安徽现代化对外贸易体系。  相似文献   

10.
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本经济规律。在厘清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内涵的基础上,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从价值形成、价值实现两个方面,剖析了价值规律的基本内涵及其与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逻辑关系,从生产调节、等价交换、要素配置、时间节约、供求管理五个方面解构了价值规律对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作用机理;最后,从发挥价值规律作用的角度,提出了深化供给侧结构改革应激发微观层面的企业活力和消费潜力,定位中观层面的产业结构性改革方向,营造宏观层面稳定有序的经济环境,更好地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要求正确认识、主动适应与积极引领。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出的重大抉择,也是认识、适应、引领经济新常态的重大创新与必然要求。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绕不过的关口,是推动经济稳中求进、稳中向好的历史性任务。要在全面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内涵的基础上,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有的放矢、精准推进、重点突破,确保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实效,赢得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12.
供给侧改革是指通过解放生产力及提高竞争力的方式,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对于国企来说,就是国家对其发展方向进行新的定位,从最初的什么都是重点,到现在的术业有专攻。而随着改革的发展,企业的管理会计也要进行相应的创新,才能跟上国家发展的脚步。本文将通过对供给侧改革的定义、我国管理会计的现状、供给侧改革与管理会计之间的联系及存在的问题和二者相结合后的措施来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3.
2008年以来,我国主要采取需求拉动的经济政策来带动经济增长,需求拉动下我国经济在全球经济危机时期取得了不错的发展成绩。但是自2010年以来,需求动力对经济的大动作用不足,我国经济出现下行趋势。为了扭转经济下行趋势补足经济发展动力,2015年11月10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在第十一次会议上提出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发展思路。供给侧改革将成为未来经济改革的重点方向,从经济发展的实处入手研究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意义和实施路径,有利于促进供给侧改革在经济发展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供给侧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职业教育体系“供给侧”的职业院校,由于办学理念陈旧、办学体制不健全、教学质量不高等问题,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出现“用工荒”现象.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必须正视并着力解决当前困扰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发展的突出问题,拆除体制上不适应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藩篱.通过强化基础能力建设,发挥高等职业教育的引领作用,创新管理体制,构建校企合作动力机制,激发职业教育的办学活力,挑起培养中国经济新常态下所需的大批高技能人才的重担.  相似文献   

15.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和战略基点.增值税作为我国第一大税种,其改革优化对我国供给侧改革、需求侧管理以及国内大循环的构建都有积极作用.文章深入论证了增值税政策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扩大内需的影响机制,并分析了当前增值税政策尚存问题.在此基础上,从进一步简并增值税税率,构建双主体税种税制结构,完善小微企业优惠政策及增值税抵扣链条等角度提出了促进供给侧改革与需求侧管理的增值税优化建议,以期为增值税的进一步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 当前,我国处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时期,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角度全面分析通货膨胀的潜在压力,不仅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同时更有重要的实际指导意义。 方法/过程本文通过对当前国情的分析,从我国面临的经济挑战、与西方供给学派的区别、潜在的通货膨胀压力等方面,系统阐述对通货膨胀的防控。 结果/结论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供给侧与需求侧调控相融合,处理好短期措施与长期目标的关系,从调整产业结构、解决总量失衡、激发市场活力等方面来防控和消除通货膨胀面临的潜在压力,确保经济的健康平稳发展。  相似文献   

17.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下学术界和时政最热门的话题,也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宏观背景是我国经济发展处于增长速度换档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三期叠加"的阶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上,批判吸收西方经济学一切合理的部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核心、两只手、三调整、四改革、五发力"的改革路径。  相似文献   

18.
需求管理与供给管理是宏观经济调控不可或缺的手段,但前者是通过刺激或抑制投资、消费与出口以熨平短期经济波动,后者是通过提升劳动、土地、资本以及制度与技术等要素效率以促进经济长期增长.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是供给侧要素改革,结构性强调的是各要素改革的协调性和联动性.制度滞后与缺失并存、技术创新有待全面加强、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土地流动难度加大、资本增量不够且存量未盘活是当前我国农业供给侧存在的主要问题.因而,制度与技术创新、劳动力素质提升、土地流转加快以及金融增量扩大与存量盘活等途径是其改革的本质内容.  相似文献   

19.
我国改革已从重视需求侧转向供需两端改革,质量提升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构建质量提升体系是关键环节。完善的质量提升体系有利于企业追求质量的内生动力和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中国质量虽然已有长足进步,但是,我国需求结构不断升级,质量需求迫切,依然处于产品质量安全高发期,应从质量立法、质量标准、质量监管、质量激励和质量中介几方面入手,构筑质量提升体系,最终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实现供需有效均衡。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愈加迅速,为优化当前的经济需求管理,迫切需要改善我国经济供给侧环境、使供给侧机制更为优化,通过改善供给制度,增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作为新经济的主要力量的中小企业,融资仍然是最大的障碍。为了支持中小企业融资,降低融资成本,金融机构应提高其支持实体经济的能力,在供给侧改革下中小企业自身如何提升,金融机构应做出怎样的调整,政府如何发挥其公信力助力中小企业的发展,是当前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需要探讨的问题,探寻其融资困难的主要原因,努力寻求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出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