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兴金融科技"赋能"传统金融业将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金融业创新发展的核心逻辑.作为金融科技的技术集成代表,物联网思维和技术实现了物物之间、人物之间的信息交互和无缝对接,重构了目前的金融信用环境,为金融业带来了客观信用体系,为"物联网+金融"的融合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业的第一梯队,将彻底改变传统银行业金融机构在信贷业务、风险控制、内部管理中的逻辑思维,在金融交易成本和交易效率方面实现"帕累托改进".抓住"物联网+金融"发展大势,重构传统银行业金融机构在信贷业务、风险控制、内部管理中的逻辑,打造具有普惠化、智慧化、精细化的物联网银行将是中国银行业前沿探索和创新实践的新方向、新战略、新高地.  相似文献   

2.
新兴金融科技"赋能"传统金融业将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金融业创新发展的核心逻辑。而作为金融科技的技术集成代表,物联网思维和技术实现了物物、人物之间的信息交互和无缝对接,重构了目前的金融信用环境,为金融业带来了客观信用体系,为"物联网+金融"的融合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将彻底改变传统银行业金融机构在信贷业务、风险控制、内部管理中的逻辑思维,对金融交易成本和交易效率方面实现"帕累托改进"。抓住物联网金融发展大势,重构传统银行业金融机构在信贷业务、风险控制、内部管理中的逻辑,打造出具有普惠化、智慧化、精细化的物联网银行将是中国银行业前沿探索和创新实践的新方向、新战略、新高地。  相似文献   

3.
作为信息技术与传统金融结合的新兴业态,互联网金融以其快速发展、潜在风险和对传统金融业的冲击备受社会各界关注。互联网金融不是简单的“互联网+金融”,而是在互联网时代金融市场的重构和广义资产证券化过程,它重新定义了货币资本这一生产要素的配置方式,深刻地改变着社会的生产组织方式和经济运行模式,将促使现实经济不断向无摩擦一般均衡市场状态演化。因此,不仅要关注互联网金融运营机构自身的风险情况,而且要着眼于互联网金融市场的长远发展,建立有利于维护市场公平公正、促进市场主体交易活动效率提升的制度体系,鼓励有利于完善市场机制的互联网金融创新,建立基于市场功能的监管制度,并完善信息披露和交易规则。  相似文献   

4.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互联网技术的突飞猛进、金融垄断的困境以及民间借贷政策的宽松为互联网金融在中国兴起提供了合适的"土壤",作为有别于传统金融的新模式,其在中国的出现形成了一场新的棋局。在此新局中,互联网金融有不同于传统经济的风险类型——数据获取、技术缺陷、迷信速度、网络安全和权力异化,风险特征也异于传统金融——扩散快、主体脆弱、易交叉传染,而给"当局者迷"带来了困惑,因此破解此迷局时,要结合其风险从交易技术、交易结构、权力契约三个层面理清互联网金融的监管体系,破解这一"迷局"促进互联网金融的进一步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生态下金融业呈现出金融脱媒、跨界融合、主体多元化等新特征,并对高职金融教育提出新要求。金融职业教育作为跨界教育的类型,决定其教育模式具有工学结合的特征,其工学结合的路径选择是大力推动"三对接",落实"两个结合",全面实施"学分银行"。  相似文献   

6.
随着余额宝、借贷宝等互联网金融产品的上市发行,互联网金融逐渐开始触及传统金融行业的各个领域。现阶段,互联网企业在金融行业内得到了飞速发展,同时也在传统金融业中掀起了巨浪。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对于互联网金融的未来发展持乐观态度,有专家提出,互联网金融必然是金融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更应当冷静思考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及未来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互联网为载体的互联网金融日益兴起,成为我国金融业发现的新动力。本文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业务模式、互联网金融存在的风险及其风险管理的角度出发,论述了在有效的风险管理模式下,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有利于加快金融创新,优化经济结构,推动我国金融业健康有序发展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金融是基于互联网技术的金融创新,而金融互联网则是对传统金融服务的升级。本文从互联网金融与金融互联网概念、功能、相互关系和未来发展趋势出发,通过列示现有各方观点,对观点进行评析,揭示其未来发展趋势以及对传统银行业的影响。互联网金融与金融互联网都会对金融业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但金融互联网才是未来银行业大势所趋,差异化经营有助于传统金融机构更好地应对互联网金融带来的冲击。  相似文献   

9.
金融信用交易随着金融业的勃兴而迅速发展,金融信用的发展要求有健全的法律制度,这已成为金融业持续发展的共识。作为规制金融信用的法律制度,其基本价值取向是保障金融信用行为的秩序与安全,这是制度的逻辑起点也是制度建构的基本目标。要实现这个价值目标,就要建立以金融产权法律制度和信用风险控制法律制度为核心的金融信用法律体系,同时还要从司法实践出发以整体主义的思维来推进金融信用的法治化。  相似文献   

10.
面对国际金融业的激烈竞争以及混业经营趋势的强大冲击,金融控股公司是我国金融业从分业向混业转型的过渡性经营模式.具备多方面优势的同时,金融控股公司也存在着资本不足、高财务杠杆、关联交易等各种风险.因此,必须完善立法,建立有效的集团整体的资本充足情况监管机制,建立"防火墙",从多方面防范风险才能维护我国金融业的稳定.  相似文献   

11.
有效地降低金融业的不良资产,是我国整个金融体系安全运行的关键。从国有金融产权改革的产权分割过程出发,发现银行缺乏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的真正原因是国有金融产权未实现产权人格化。提出一种国有金融产权制度再造的新视角:从产权交易中求解,变分割为交易;成立“国有信贷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作为国有金融产权的交易主体,代表国家行使国有银行金融资产所有权,实现国有金融产权的真正人格化。  相似文献   

12.
张军 《西部金融》2014,(10):33-35
互联网金融是电子支付与金融业相结合的一种新生服务模式创新,改变了传统的消费习惯和支付方式,对金融创新乃至经济运行都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本文对互联网金融的内涵进行界定,分析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业务的冲击和影响,提出了促进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关联交易作为金融控股公司实现其规模经济和协同效应的重要措施,在实现其积极价值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消极后果。金融监管机构高度重视关联交易行为,出台不少严格的规制措施,但在一定程度上又限制了金融业的发展,阻碍了金融创新。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互联网、移动通信技术飞速发展,互联网行业与金融行业相互渗透融合,网络交易行为日趋成熟,国内消费金融支持体系也迎来新的发展契机.互联网消费金融是“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新型金融服务模式.作为网络经济中的重要一环,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发展离不开产业链中各环节、各主体的通力配合,其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风险和隐患.如何加强防控风险的法律监管,为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以互联网金融为代表的新的商业模式和服务业态的创新发展,让传统的金融业发生了重大变革。2013年中国互联网金融呈现爆发式增长,2014年又被推向了新的高潮,金融的互联网化是大势所趋。文章从金融生态系统的理论观点出发,分析了互联网对金融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互联网视角的金融生态系统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国内互联网金融行业迅猛发展,中国金融体制的不完善加速了新生事物的出现和发展。中国的互联网金融模式从本质上讲属于传统金融下适应新形势的金融产品,是互联网和传统金融的结合。本文意在通过从律师视角来窥探互联网金融业存在的风险和遭遇的挑战,并以律师的视角来提供防范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现今"互联网+"时代迅速崛起的互联网金融业务,其产生于传统网银付款模式与新型网络科技的碰撞。互联网金融服务在现存模式的基础上应注意终端服务、注重流通性销售模式。互联网金融业务发展迅速的原因主要表现在把互联网信息科技和当代金融业务合理结合,形成有机整体。为顺应现今金融业发展潮流,以及应用高科技信息技术提升自己业务能力,农村商业银行理应结合互联网技术努力推进"金融互联网化"。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不断向金融业扩展渗透,拓展了金融行业的市场。但是互联网与金融结合存在着很多特殊性的风险,本文先分析互联网金融存在的技术风险、虚拟性带来的风险、实际操作存在的风险、法律法规不完善带来的风险等,针对风险提出金融防范和金融监管建议,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提供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互联网金融正逐渐改变着金融业的行业格局.但是,互联网金融在带来金融创新的同时也带来诸多新风险.针对这一背景,深入分析当前互联网金融存在的风险,思考如何构建互联网金融信息系统,防范化解技术风险和金融风险,对互联网金融的创新发展和完善普惠服务实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为"十二五"规划奠定良好基础的关键一年.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省委、省政府指出,2010年陕西省能否有一个较快的增长仍要看金融支持是否到位.金融要早规划,"兵马未动,粮草先行".2010年,陕西省金融业要把做大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作为首要任务,在推动陕西经济结构调整中发挥关键作用,实现我省金融业自身发展的新跨越,实现地方经济与金融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