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从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中有关资产的定义和确认条件并结合实际案例,重新分析企业合并中商誉的确认问题,可以看到商誉在定义和计量上的背离是造成商誉会计确认困难的根本原因。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新的企业合并会计准则中有关商誉会计处理存在的问题,可知解决商誉确认问题不能仅仅从改进计量技术入手,而是改进商誉的定义和寻找新的计量技术的结合。  相似文献   

2.
一、所得税对商誉计量的影响 在合并商誉的初始确认和后续计量的情况下才会涉及所得税对商誉计量的影响。这是因为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会造成合并中资产、负债的入账价值与其计税基础存在差异。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合并中取得的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形成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应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同时调整合并中应予确认的商誉。  相似文献   

3.
商誉确认与计量相关问题思考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商誉是企业合并中产生的不可辨认的非流动资产。对于商誉的确认与计量,目前没有单独的具体会计准则规范,却散见于企业合并、长期股权投资、资产减值、所得税和合并财务报表等具体准则中。影响商誉确认的因素很多,其计量比较复杂,特别是商誉减值测试的难度较大,涉及个别财务报表和合并财务报表。目前准则规范的可操作性较差,值得更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企业合并通常采用的方式有控股合并、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三种.新企业会计准则将企业合并分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两种类型,合并的类型不同合并成本的计量基础也不同.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在合并日不会涉及商誉的确认与计量,但对吸收合并中被合并企业原账面已经确认的商誉仍应按账面价值并入合并方企业的账面记录.  相似文献   

5.
随着WTO保护期届满、产业结构的调整及国有资本的逐步退出,合并不失为企业扩大经营规模、降低投资风险、增强竞争力的便捷之路。而商誉的确认与计量对于合并企业的后续发展影响深远,在新的经济环境中,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外购商誉的确认与计量重新认识。一、传统的商誉观从19世纪末商誉观的形成到亨德里克森三种商誉观的总结,人们普遍达成了这样一个共识:商誉是特殊的不可辨认的无形资产,商誉根据来源的不同分为自创商誉和外购商誉。在会计实务中出于三方面(稳健主义、确认价值基础的可靠性、以成本为基础的会计)的考虑,一般不确认自创商誉,只确认外购商誉。具体说来,对于如何确认外购商誉,传统的观点有以下几种:1.外购商誉的确认范围。较早的观点认为,外购商誉是并购企业在合并交易日所支付的购买成本超过所获股权相应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然而,由于意识到购买成本与净资产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并非都是不可辨认的,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首次提出了“核心商誉”的概念。核心商誉包括两部分:一是被并购企业在被并购前已经存在的商誉在继续经营中的公允价值,称为“持续经营商誉”;二是代表并购企业与被并购企业协作能力的公允价值,称为“合并商誉”。这一新...  相似文献   

6.
现行会计制度对企业商誉的确认和计量有明确规定。但由于商誉的特点,使得自创商誉在确认、计量方面存在争议。本文认为,自创商誉会计上应予揭示和确认,并在分析了自创商誉在会计上得不到反映的原因之后,强调了自创商誉确认与计量问题解决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传统惯例对外购商誉的确认随合并方式及合并交易会计处理方法的不同而发生变化,从而使商誉成了一种计量结果而并不能反其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8.
未来商誉会计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商誉会计模式的核心环节是商誉的确认、摊销与计量问题。现有商誉会计模式中存在许多争议,诸如商誉的本质是什么?是否应该确认和计量自创商誉?商誉是否需要摊销?是否存在负商誉?鉴于计量方法的不成熟性,未来商誉会计模式的发展思路是确认和摊销外购商誉,并把它纳入财务会计报告系统中;暂时不确认也不摊销自创商誉,可把它先纳入管理会计报告系统中,待条件成熟后,再纳入财务会计报告系统中。  相似文献   

9.
黄松平 《新智慧》2007,(9):16-17
一、自创商誉的确认和计量 按照商誉的来源可分为自创商誉和外购商誉。自创商誉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创立和积累的、能给企业带来超额利润的资源。外购商誉是指在企业合并时产生的、非企业自创的商誉。新旧会计准则均对自创商誉不予确认,新会计准则规定的商誉实际是外购商誉。笔者认为,承认外购商誉、不承认自创商誉不符合一致性原则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合并会计被誉为财务会计的四大难题之一,其中合并商誉及其会计处理问题一直以来争论较多,是会计学界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从合并商誉的产生及确认入手,比较和分析目前国际通行的合并商誉会计处理模式、负商誉的确认和处理,以及我国的会计实践,并提出合并商誉会计中存在问题及其思考。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讨论了商誉的定义、确认与计量、摊销及价值创造等问题,希望我国企业重视商誉的开发。  相似文献   

12.
合并会计被誉为财务会计的四大难题之一,其中合并商誉及其会计处理问题一直以来争论较多,是会计学界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从合并商誉的产生及确认入手,比较和分析目前国际通行的合并商誉会计处理模式、负商誉的确认和处理,以及我国的会计初中,并提出合并商誉会计中存在问题及其思考。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分析认为对自创商誉进行确认与计量并不符合资产计量的目的,自创商誉不应予以确认计量;外购商誉是购并企业为达到自身目的而支付的代价,因而可作为递延项目进行处理;在特定的购并情形下会出现负商誉,对负商誉的处理应本着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原则适当处理。  相似文献   

14.
随着全球企业购并的频繁发生,人们对企业合并的相关会计处理越来越关注。国际上对有关企业合并会计处理的规定也在不断修改和完善。在企业合并会计处理的相关问题中,商誉的确认和计量一直是各方争论的焦点。一、有关商誉准则的演进《国际会计准则第22号——企业合并》规定,企业合并可选择购买法或权益结合法进行会计处理。采用购买法时,在交易发生时的购买成本超过购买企业在所取得的可辨认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中享有份额部分,应作为商誉并确认为一项资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3号——企业合并》要求企业合并采用购买法,并提出商誉以其成本进行初始计量,即企业合并成本超过购买企业确认的被购买企业可辨认资产和负债(包括或有负债)的公允价值净额中享有份额部分。两者的不同在于后者废除了购买法,并明确要求用购买企业的购买成本超过可辨认资产和负债的部分减去被购买企业的或有负债后,才确认为商誉。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和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共同制定的《关于企业合并暂行规定》提出,购买企业应该确认一项资产(称为商誉),其价值应为被购买企业(作为整体)公允价值超过确认的可辨认购买的资产和承担的负债公允价值净额。无论被购买企业是否是整体购买,这项要求都适...  相似文献   

15.
商誉价值的不确定性是商誉确认和计量的重大障碍,而解决商誉摊销问题的关键是通过会计信息反映商誉初始确认和计量后价值的变化。本文认为现有的会计计量观念和会计核算体系已为解决此问题提供了一定的条件,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探寻了商誉摊销中不确定性的会计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一、自创商誉的确认和计量1.自创正商誉的确认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认为,资产确认的标准有四个:可定义性、可计量性、可相关性和可靠性。而自创商誉是企业在持续经营过程中形成的具有超额盈利能力的无形资源。从可计量性来看,企业若对自创商誉外在的超额盈利能力的大小作为计  相似文献   

17.
一、外购商誉的初始确认和后续计量 涉及外购商誉确认的具体账务处理为:按购买时接收的全部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借记有关资产科目,贷记有关负债科目;按作为合并成本的付出资产或承担债务(如发行债券)的账面价值,贷记有关资产、负债科目;按作为合并成本的付出资产、承担债务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或借记“营业外支出”科目;按以上借方发生额小于贷方发生额的差额,借记“商誉”科目。如果以上借方发生额大于贷方发生额,则不确认商誉,而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  相似文献   

18.
在现实会计世界里,究竟是否应该确认自创商誉,这主要取决于是否满足资产的确认条件。笔者认为,商誉(无论是自创还是外购)都是能够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一种无形经济资源,且基本符合确认的条件,因此,主张应对自创商誉也加以确认与计量,但考虑到自创商誉的特殊性,即将自创商誉作为永久性资产(不摊销)进行披露,但进行减值评估。  相似文献   

19.
关于自创商誉之确认与计量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工业经济时代,传统会计模式及惯例并未对自创商誉进行确认和计量,但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总资产中自创商誉的比重越来越大,对企业未来财务状况的影响也越来越深刻。针对现有会计制度不确认自创商誉的现状,从资产定义等角度阐述了确认自创商誉的必要性,并进一步提出了计量自创商誉的若干方法和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20.
自创商誉符合资产的定义,应予以确认,并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当企业在连续若干年内总体市价都大于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时,开始确认自创商誉,并在以后逐年评估,对自创商誉不断再确认。对自创商誉的摊销可采用逐年重估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