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以创业板上市公司为考察对象,研究风险投资参与对创业板上市公司IPO抑价的影响,并进一步细分风险投资年龄、数量、背景和持股比例特征是否对IPO抑价有显著影响.研究发现,有风险投资参与的企业IPO抑价程度高于没有风险投资参与的企业,风险投资机构参与数量越多,IPO抑价率越低,支持追求声誉假说.  相似文献   

2.
风险投资进入我国已经有十几年的时间,但其在我国的发展一直不尽人意,究其原因,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问题是其所面临的主要原因之一。风险投资的退出方式有四种,其中IPO方式被普遍认为是最理想的退出方式,但IPO的退出方式却因我国资本市场结构的不健全而发展缓慢。创业板推出后,我国的资本市场结构进一步完善,对风险资本的退出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风险投资对创业板上市公司IPO时的盈余管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收集的2010年在创业板首发上市的89家公司在IPO前后连续5年的数据为样本,利用修正的Jones模型分析了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IPO盈余管理的情况,强调上市公司IPO时有风险投资背景对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在IPO时存在盈余管理行为。风险投资背景对创业板上市公司IPO时的盈余管理行为没有显著的影响。但是,风险投资和行业的交互项对创业板上市公司IPO时的盈余管理行为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我国创业板IPO于2004年正式发行,至今已有300多家公司成功上市,这些公司在IPO前实行盈余管理,以期募集更多资金,由此形成了创业板IPO前盈余管理。创业板IPO前盈余管理对IPO抑价具有重要影响,为了促进正向影响,降低负面影响,本文在简要介绍盈余管理和IPO抑价概念后,着重分析了创业板IPO前盈余管理对IPO抑价的双重影响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创业板在发行机制上为中小企业提供了相对宽松的发展环境,与此同时也给予了保荐机构更大更重的责任,保荐人制度应该在信息不对称严重的创业板市场所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VC/PE投资机构在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IPO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风险投资机构通过协助企业在资本市场上市,实现企业和自身投资活动的增值。我国创业板市场刚成立不久,IPO抑价现象明显,并且在其上市的公司背后大都有VC/PE投资机构支持。因此本文就VC/PE-BACKED对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IPO抑价度影响问题进行实证分析,探究VC/PE-BACKED是否对IPO抑价度有影响,以及影响程度。在研究得出VC/PE-BACKED对创业板上市公司IPO抑价度具有一定影响的基础上,对影响VC/PE-BACKED上市公司IPO抑价度的解释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得出结论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风险投资视角,运用Wilcoxon秩和检验和多元回归方法测度风险投资对创业板IPO抑价率的影响,探讨风险投资对IPO抑价率的区间效应,考察风险投资与其他因素之间的交互关系:风险投资对创业板首日IPO抑价率有显著影响但影响趋小,风险投资持股对IPO抑价率不存在区间效应,但与大股东持股比例存在交互关系,并探讨风险投资与IPO抑价影响原因,提出加快建立发展风险投资的保障机制和提高上市公司竞争力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基于创业板上市公司数据,对风险投资机构参与及其特征对我国上市公司IPO前的盈余管理影响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风险投资机构参与对上市公司IPO前的盈余管理起到了积极的认证和监督作用。在我国,政府性资本占主要地位的风险投资机构更多地发挥了正面认证和监督作用。风险投资机构的声誉和数量对上市公司IPO前的盈余管理发挥了较大作用,风险投资机构的声誉越高、数量越多,上市公司IPO前一年的盈余管理程度越低。风险投资机构总持股比例与盈余管理程度无显著关系。  相似文献   

9.
风险投资是专业化投资过程,IPO是参与各方首选退出方式.我国风险投资起步晚、发展缓慢,基于发达国家资本市场得出的有关风险投资的结论未必适用于我国.本文使用深交所中小板相关数据检验风险投资在我国风险企业IPO过程中的具体作用,并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通过对风险投资与风险企业IPO关系研究,为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以2009年恢复新股发行至2012年IPO新规出台为节点,基于曼一惠特尼U检验和独立样本t检验分别对新规出台前后的主板、中小板、创业板IPO抑价率进行了计算与比较检验。结果显示,在2009至2012年新规出台前,主板与中小板、主板与创业板的IPO抑价率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中小板与创业板之间IPO抑价率不存在显著差异;2012年新规出台后三个市场之间的IPO抑价率差异性不显著。2012年IPO新规出台前后,主板自身的IPO抑价率均不存在显著差异,与中小板和创业板的IPO抑价率均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1.
实施注册制是我国资本市场化改革的重要举措,对IPO定价效率有显著影响。基于创业板由核准制向注册制转换的变革,研究发现注册制会显著降低IPO抑价率,提升IPO定价效率;注册制对信息披露水平及中介机构的定价效用均具有调节作用。研究表明注册制改革有利于缓解我国资本市场IPO抑价率较高的问题,为全面实施注册制,提升资本市场资源配置能力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本文实证检验了我国创业板市场上创业投资参与对企业IPO定价效率与发行成本的影响。对355家全样本上市公司的研究结果显示,创业投资参与企业表现出较高的IPO抑价程度,定价效率较低。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创业投资机构普遍较为年轻,认证作用不显著,逐名动机效应较强等原因引起的。进一步对169家子样本回归结果显示,创业投资的声誉一旦建立,对于缩短企业上市年限和降低发行成本等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以2010年~2012年在创业板市场上市的公司为对象,随机选取100家公司为样本。选取代表上市公司绩效的财务指标,对样本公司IPO前后共5年的财务指标均值的变化进行实证研究,并进行显著性检验,得出结论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以2009-2012年在创业板上市的354家企业为研究样本,从企业内在价值和市场风险价值两方面的视角出发,采用风险价值模型VaR、主成分分析法和EFF效率值考察了我国创业板IPO定价过程中的合理性。研究发现:为提高定价效率,市场风险应当纳入到IPO的发行机制中,且发现在考察期内市场风险对股票内在价值具有正向的加成作用;与市场价格相较而言,股票发行价格未能很好地反应出股票价值;当投资者意识到新股发行定价过程中有价值泡沫的出现时,会导致首日收益率降低乃至破发。  相似文献   

15.
创业板市场的建立在我国已成必然趋势,但它的出台仍然面临着法律制度上的障碍。为了高起点、稳步地建设创业板市场,应修改包括《公司法》在内的相关法律法规,营造完善的法律环境,并健全证券发行、交易、监管制度,以实现创业板的健康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在现时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构架下,对于尚未达到主板上市标准的中小企业来说,如何通过创业板这个直接融资场所,使企业在发展期保持资金链运转顺畅,促进企业的发展壮大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对创业板的财务特点从五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同时对筹备创业板IPO的中小企业财务策划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市场经济条件下,投资方式也变得越来越多,对资金的利用也越来越重视。风险投资作为一种投资方式,也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之一,其促进经济发展,以及提高经济发展水平的地位和优势也越来越明显。然而,风险投资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对风险投资在经济发展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对经济的增长具有重要的意义,也对我国经济增长提供有利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2015年11月6日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在例行发布会上宣布,证监会将重启新股发行,并进一步完善新股发行制度。IPO重启是当下比较热门的话题,国内外不少学者及经济学家都在关注中国IPO动向,我们通过对IPO新政策进行分析,对中型企业的现行发展战略的研究及未来发展的预测,来研究IPO重启对中型企业发展的影响。我们通过查询、权威报刊杂志,以及实地走访等方式获得以往的中型企业面对IPO重启的状况,通过网络查询新闻播报等方式收集整理IPO历史政策及如今IPO新政策的异同点及针对性,通过对比、举例分析其影响,最后综合现状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19.
在询价制下,创业板上市公司IPO发行价格由发行人、承销商、询价对象及投资者等多方共同决定。基于双边随机前沿模型考虑IPO定价过程中的折价效应和溢价效应,对创业板IPO定价效率进行度量,结果表明:在2009年10月30日~2012年6月30日期间,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IPO定价过程中存在折价效应和溢价效应,但折价效应大于溢价效应,即创业板IPO整体表现为发行折价。平均折价幅度为6.58%,折价幅度较小,表明国内创业板IPO定价效率较高;且平均折价水平呈下降趋势,即创业板IPO的定价效率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选取创业板市场上的有关样本,对高折价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多元回归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发行规模、换手率、发行市盈率、中签率等变量可在一定程度上解释我国创业板新股上市折价的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