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碳金融创新与中国排放权交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在“排放权交易理论”基础上的经济手段,将环境外部成本内化为经济主体的生产成本,比行政手段产生更大的利益激励效果和效率弹性,成为全球减排的主要手段。本文首先介绍了基于京都机制的全球规范市场与基于自愿的排放权交易市场;然后分析了排放权交易市场应具备的交易要素;最后提出中国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建立与完善应着眼于解决法律保障、二级交易市场的活跃与完善、政府监管的完善等环节。  相似文献   

2.
低碳经济的发展衍生了碳金融的发展,碳金融也逐渐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随着低碳经济的深化发展,国际碳金融市场规模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商业银行的碳金融业务也不断创新、拓展,国内外对“碳金融”概念及属性的认识正在逐步趋向科学化和系统化.相对于碳金融实践而言,目前碳金融的理论研究存在明显的滞后性,尚未形成一套系统理论体系,实证方面的研究也较少,快速发展的碳金融业务缺乏足够的理论支撑.我国的碳金融理论研究落后于发达国家,应进一步深化对碳金融理论内涵和外延的认识,在科学总结全球碳金融实践一般规律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构建一套符合国情的、为碳金融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的理论体系,并增强对局部和微观碳金融领域的专题性研究,建立科学合理的碳金融风险控制指标、评价、预警与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3.
浅析低碳金融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低碳经济被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有力手段,大力发展低碳金融是我国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一大法宝.本文从低碳金融的内涵出发分析低碳金融发展的必要性,并从政府、企业、金融结构等不同视角探讨我国低碳金融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4.
国际上应对气候变化的主流方式是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基于经济学视角的研究表明,碳排放权的特殊性体现在政府创设性、商品属性、金融属性和类货币属性等方面,且各属性之间存在动态演进关系,彼此又相互影响、渗透甚至重叠.这些特殊属性及动态演进的发展趋势,在某种程度上对应了国内区域碳市场、全国性碳市场和全球统一碳市场的发展过程,各国政府应结合现有碳市场的发展阶段来进行综合把握和掌控.我国碳市场目前正由国内区域碳市场向全国性碳市场发展,政府创设属性和商品属性已充分体现,未来的碳市场建设应重点关注并逐步完善碳排放权的金融属性和类货币属性.  相似文献   

5.
创新发展低碳金融是支持低碳经济的必然选择。欧盟在探索全球碳金融方面发挥了主导作用,而中国碳金融发展极其落后。文章在分析中国碳金融发展现状、面临的困境及存在的机遇的基础上,提出借鉴欧盟碳金融的经验来发展中国碳金融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碳金融是金融体系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机制创新。自《京都议定书》生效以来,碳排放交易市场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最具发展潜力的商品交易市场。我国要寻求低碳经济发展之路,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借鉴国外碳市场交易及相关制度安排的经验,提出几点对我国构建碳金融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碳金融市场:理论基础、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培育和扶持碳金融市场是转变经济方式、发展绿色经济的重要内容和途径。碳市场、碳金融及碳金融市场三者紧密相关,碳金融市场是碳市场与碳金融的结合体。国外碳金融市场已具相当规模,中国的碳金融市场起步较晚,但已初见成效。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应进一步融入全球碳金融市场,完善相关政策与法律,避免国内碳金融市场的过度竞争,使中国碳金融市场能够统一、规范、健康、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概述国内外碳金融市场发展现状,着重分析资源优势地区发展碳金融市场现有的优势、前景及存在的主要困难和不利条件,建议深化银行"绿色信贷"对高耗能行业节能环保的融资支持;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打造碳金融发展的软硬环境;构建资源优势地区以"绿色信贷"为中心的多层次、全方位的碳金融体系。  相似文献   

9.
自《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生效以来,各国为实现温室气体减排承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建设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促进温室气体减排的重要途径。在我国“30·60”碳中和、碳达峰战略目标策动下,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于2021年顺利上线,第一个履约周期各项指标表现良好,但仍面临一些制约市场发展的因素。本文在借鉴欧盟、加州、韩国等国际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成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应有序优化碳配额初始分配方式,持续提升二级市场交易活力,建立全国统一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完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制度保障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正绿色金融作为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杠杆已为国际金融界实践所印证,国际上环保衍生品交易所推出环保期货、互换合约等用以解决国际环保问题。本文结合我国当前金融市场的实际情况,在明确环境质量指数期货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分析了环境质量指数期货的优势和在我国推行环境质量指数期货交易的可行性,并着重强调当前我国应建立全国统一的低碳排放交易所、完善与低碳金融相关的法律法规,抓住有利时机适时推出环境质量指数期货。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世界经济工业化和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低碳化和低碳经济已经成为新兴的金融概念,碳金融的出现催生了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以及消费模式的巨大变革,成为国际金融竞争领域的新焦点。商业银行作为资源配置桥梁,应该大力的推动并且积极参与碳金融业务,率先掌握国际碳金融话语权。只有加大政策帮扶力度,完善法律法规制度,增强商业银行碳交易业务创新能力,才能更好的推动商业银行碳金融发展。  相似文献   

12.
低碳经济加速了金融业创新,被誉为"国际金融市场的新宠"的碳金融由此应运而生。中国作为最大的碳资源排放国,经过近年的努力,碳金融已在我国获得长足发展,但目前我国碳金融发展尚属初级,因此我国应紧跟此次全球碳金融发展浪潮,积极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本文从我国碳金融的现阶段发展障碍及其不足为切入点,提出相关对策,旨在促进我国碳金融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3.
刘社芳  种高雅 《西部金融》2021,(5):64-66,78
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做出了"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庄严承诺.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支持绿色经济发展是实现30·60目标的重要途径.目前国务院共批复在六省九地建设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这些试验区积极探索绿色金融改革创新,为推动全国绿色金融发展提供了先行经验.本文梳理总结了...  相似文献   

14.
从行业碳排放的视角,用投资组合和因子研究两种方法对企业碳排放与投票收益的相关性问题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中国股票市场在2013-2014年间经历了从绿色激励到碳风险溢价的逆转:2012-2014年间,碳排量低的企业股票能获得显著的绿色激励,而2013-2017年间,碳排放量高的企业股票存在显著的碳风险溢价;在模型中加入碳排放权价格因子发现,碳排放权价格因子能一定程度上吸收2013-2017年间的碳风险溢价,说明2013年来在全国范围内陆续建立的碳排放权交易所能增加市场碳风险溢价.为保障股票市场中的绿色激励,需要尽快展开企业绿色信息公开、绿色等级评级分类等工作,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构建完善的绿色金融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5.
绿色金融逐渐成为绿色发展的引领者,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绿色金融的发展对改善城市环境污染有积极的作用。本文针对在一段时间内的城市面板数据,以中国人民银行等六部门印发《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总体方案》为关键点,通过倾向性匹配——双重差分法对绿色金融改革创新政策的减污降碳作用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实证分析可知:与非试点的城市对比,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政策出现了明显的减污降碳的效果,城市绿色技术的创新能力发挥着良好的中介效应。异质性分析发现: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政策的减污降碳效应在东西部以及中部城市应用各有差异。  相似文献   

16.
17.
碳达峰、碳中和(以下简称"双碳")目标的提出与实施,对社会经济各方面发展又将是一次新的生存大考.历经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重创与影响,目前又叠加"双碳"目标刚性和高质量标准的要求,小微企业又面临更多新的约束与挑战,不仅涉及到小微企业成本的承受、项目的存留价值,还涉及到小微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的转换等等.作为小微企业发展最坚强后盾的小微金融,如果不能适时调整经营方式与策略,支持小微企业顺利实现低碳转型,不仅影响小微企业在实现"双碳"目标中的进度,作为承办小微金融业务的金融机构也将不可避免地要承受巨额的金融风险威胁与损失.因此,商业银行须根据小微企业的"双碳"转型特点、时间节点及对金融的需求,提高对小微企业低碳转型迫切性及意义的认识,加大对小微企业低碳转型的支持力度,创新金融产品及服务渠道,使小微企业在低碳转型过程中实现华丽转身与蝶变,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更加健康地发展,从而为金融的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2021年-2030年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第一阶段,该阶段内以实现高碳行业低碳转型为主要目标,转型金融将在这一阶段发挥关键作用。由于我国转型金融起步较晚,转型金融在我国发展实践不足,为破除这一制约性因素,提出要加快实现绿色金融与转型金融的有效衔接,将绿色金融实践成功经验推广至转型金融发展实践中。本文基于该导向,从理论层面对实现绿色金融与转型金融有效衔接的方法论、前提条件、必要性以及现实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并提出了衔接机制构建的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19.
WTO与中国网络金融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技术革命对银行业的运作方式产生了根本性影响,使网络金融成为当今银行业的显著发展趋势之一.中国信息技术产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大致与世界同步,而中国的网络银行业务若能趋利避害,大利推进,则必将有一个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作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有力措施之一,碳排放权交易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并取得了重大发展。本文通过对碳排放权交易产生与发展的历程回顾,对我国碳排放权交易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