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本文从石家庄旅游形象与形象主题宣传的现状与问题出发,在石家庄纵向的历史、现状、未来,横向的石家庄旅游资源状况、风土人情、地域经济等自然、人文、经济方方面面的客观存在上挖掘、创新,提炼出真实并有震撼力、吸引力、反映城市的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特征的概念作为宣传词。提出"千古赵州桥乾坤西柏坡九楼古正定慷慨石家庄"作为石家庄的旅游形象,"华北商埠慷慨之都"等作为形象主题。  相似文献   

2.
现代人际交往中,"装"字的内涵得到了不断的丰富和发展.本文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先阐述了"装"的客体评价的认知过程,接着分析了三类"装"的主体人群,最后论述了广义的"装"是现代人对自我形象的一种管理.  相似文献   

3.
一直以来,我国都主张走和平发展道路,"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也体现了我国一以贯之的和平主张。当前,我国仍然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与此同时,经济全球化下的规则变局及自由贸易区的现实挑战加剧了发展环境的不稳定性。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海外形象建设,必须紧密围绕沿线国家的基本国情,实现"内外兼修"与"合力出击"。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趋完善,银行商业化的步伐不断加快,"官商"作风在银行身上基本已不复存在.相反,银行的竞争意识越来越强,竞争成了银行经营的主旋律.在这种潮流的涌动下,最能体现一个银行经营和管理本质特征的银行文化建设如何与银行形象塑造相结合以提高竞争水平成了银行关注的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5.
以海外消费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扎根理论挖掘出海外消费者来源国刻板印象在"中国制造"形象中的嵌入情况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来源国刻板印象作为一种认知嵌入,可以简化为两个相互独立的基本维度——诚意和能力,这两个维度直接影响海外消费者对"中国制造"形象感知。此外,海外消费者对"中国制造"的形象感知还会受到关系嵌入和文化嵌入的调节影响。因此,"中国制造"在拓展海外市场时应重点从诚意和能力两大维度去改变消费者认知,同时还应该关注留学生和华侨的关系影响以及中国文化对外宣传影响。  相似文献   

6.
旅游目的地形象是旅游行为产生的核心动力,但我国在旅游目的地形象塑造方面存有诸多缺陷:形象理论方面存有拘泥于现实形象、游客旅游前的形象吸引缺位和旅客旅游完成后的形象提升与完善缺失;形象口号方面有策划依据缺失、与旅游定位相混淆等缺陷;形象传播方面有"价低者得"的媒体选择招标机制缺陷。因此,必须建立全新理论,引入"传播形象"、"灵魂形象"等全新概念,加强主管人员的专业培训,建立政府主管部门主导、第三方机构策划、第三方机构评估、三方相互独立、互相制约的全新运行机制。河北旅游形象的定位,必须体现京畿重地的独特性,体现其独特的山水、风土人情、精神风貌;口号要摆脱目前广泛存在的"以语句本身的文采作为判断标准"的误区。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上级审计机关对加强机关自身建设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审计机关要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思想道德建设、信息化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和制度建设为重点,大力加强审计机关自身建设。积极开展以"外树形象、内抓管理"为主题的文明审计活动,努力塑造"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公仆形象,"依法审计、客观公正"的执法形象,"严于律已、廉洁奉公"的廉政形象,"学习进取、求实创新"的文明形象,使审计机关真正成为"廉政局"、"法治局"、"正气局",不断开创审计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8.
见衣识男人     
谭相宜 《中国企业家》2007,(24):110-111
我们注意到,此次中国企业家的整体亮相在形象打扮上有很大进步,虽然依然有个别在外貌上对自己"放弃"的特例,但可圈可点之处时时闪现。"中国形象"、"国际视野"、"企业包装",这些看似笼统的概念可以闪烁在每一个人对生活品质追求的细节里。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位企业家的着装,是对自身的一种表达,和对环境的一番呼应,更可算他人生某个时期的一回领悟,一轮境界。  相似文献   

9.
江西省是一个旅游资源大省,能否将旅游资源的优势转化为旅游产业强势,其关键在于江西省能否塑造一个良好的旅游形象。文章以宜春旅游形象的塑造为例,旨在为江西及其境内其他各地市旅游形象的塑造提供一个范式,以供参考和借鉴。故而,首先分析了宜春旅游业的发展现状,主张宜春应着力打造"休闲之都"这一旅游形象,并提出了具体打造宜春"休闲之都"的对策,即精心设计宜春"休闲之都"旅游形象的标识、精心构思宜春"休闲之都"形象的宣传口号、加强宜春"休闲之都"旅游产品的设计与开发、注重宜春"休闲之都"社会休闲环境的营造、加强宜春"休闲之都"旅游形象的对外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10.
以良好的领导形象来提高国家软实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虽然"北京共识"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大受欢迎,但在西方国家则引起了戒心和不满。政治领导人要在对内、对外两个层面有意识地塑造自身形象,借用良好的个人形象,展开公共外交,将具有中国特色的价值观、政治经济体制、外交政策等为主要载体的软实力发挥出非同一般的核心作用,展开魅力攻势,让中国的国家形象不断提升,增强中国对世界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11.
虽然"北京共识"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大受欢迎,但在西方国家则引起了戒心和不满.政治领导人要在对内、对外两个层面有意识地塑造自身形象,借用良好的个人形象,展开公共外交,将具有中国特色的价值观、政治经济体制、外交政策等为主要载体的软实力发挥出非同一般的核心作用,展开魅力攻势,让中国的国家形象不断提升,增强中国对世界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12.
浅谈四川旅游的形象营销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形象营销是旅游地经营发展的重要营销手段.四川如何开展旅游形象营销是四川旅游营销的难题之一.本文分析了四川旅游形象营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做好旅游资源管理、巴蜀文化形象营销、整体旅游形象定位、形象的多样性传播、安全旅游形象塑造等形象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13.
女性形象的创作是文学作品中永恒的主题,不同时期的文学作品都会赋予女性形象不同的涵义,也体现了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价值变化,同时影响着人们的观念和行为。  相似文献   

14.
正成语之妙,在于运用。在语言表达中适度地、正确地使用成语,可以使语言简练、形象生动,甚至可以起到画龙点睛、事半功倍的作用,否则很容易弄巧成拙、南辕北辙。"不绝如缕"并非接连不断"不绝如缕"原作"不绝如线",语本《公羊传·僖公四年》:"夷狄也,而亟病中国;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如线。"意思是就像只有一根细线连着,差一点就要断了。后来写作"不绝如缕"(缕:细线)。  相似文献   

15.
大众旅游的普及发展使得旅游业成为了被世界所重视的"黄金产业"、"朝阳产业",庞大的市场规模意味着激烈的竞争,相应的旅游形象成为了旅游目的地在市场竞争中拔得头筹的制胜法宝.冰雪旅游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黑龙江省的特色旅游产品,成为黑龙江省的一张名片,因而黑龙江省的冰雪旅游形象也被所有相关人员和企业所重视.本文通过对黑龙江省冰雪旅游发展的历史形象、现实形象进行分析,进而在此基础上对黑龙江省冰雪旅游的企业行为形象进行初步探析,为黑龙江省未来冰雪旅游的发展助力.  相似文献   

16.
中国东西南北各区域都具有明显的形象特征.唯中部不能给旅游者一个整体的印象,没有一个清晰的旅游形象,如果能通过区域形象设计,为中部设计和塑造一个能够强有力吸引旅游者的整体形象,再加上中部特有的丰富的旅游资源,中部各区域都将会获益.提出了共同打造"中部旅游圈",构建中部区域整体旅游形象的设想.并依据区域形象设计与CIS战略的相关理论对中国中部区域整体旅游形象策划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7.
企业形象是消费者和社会公众对企业的认识和评价,也是企业自身特征和状况的主要标志。企业形象包括企业的产品形象、服务形象、管理形象、员工队伍形象、企业家形象、企业外观形象等。  相似文献   

18.
自从七年前北京成功申办奥运会以来,国内无数商家和企业,都希望能借助"奥运"的东风,宣传自己的品牌和产品.这些企业在获得了丰厚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利用了"奥运"前几年的这段黄金时期逐渐在市场上站稳了脚,并逐渐在消费者和社会舆论心目中,树立起了良好的社会形象.  相似文献   

19.
制造业对国民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但我国在制造业发展过程中遇到诸多阻碍,"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我国制造业发展带来新机遇。本文通过原产国形象理论视角,系统分析了"一带一路"倡议给我国制造业带来的影响,发现实施"一带一路"倡议可以改变我国制造业低价廉质的刻板印象,实现我国制造产品由价值链低端向高端迈进,为企业创造更高的品牌影响力。本文进一步提出了如何借助"一带一路"倡议来实现我国制造业品牌国际化发展的建议,从而使我国更快、更好地由"制造大国"向"品牌强国"转变。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我国旅游市场竞争加剧,强化区域旅游合作、实现区域内及区域间优势互补和要素整合,是旅游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肇庆"千里旅游走廊"区域旅游形象具有鲜明的特色和强大的招徕力,为肇庆区域旅游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旨在通过剖析肇庆"千里旅游走廊"旅游形象的成功因素,给区域旅游形象塑造提供理论和现实指导。一、肇庆"千里旅游走廊"旅游形象肇庆"千里旅游走廊"形成于2003年,以500公里大环市路为纽带,把分散在各县(市、区)的新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