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各金融监管当局普遍意识到,只注重审慎监管目标,忽视保护金融消费者目标,会破坏金融业赖以发展的基础,影响金融体系的安全和稳定。通过近年来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实践中遇到的典型投诉案例,分析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对完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中国金融消费者保护法律制度的现状剖析及国际经验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成为发达国家或地区金融监管的核心目标之一,以及国际立法大趋势的背景之下,研究如何完善中国金融消费者保护法律制度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通过对中国金融消费者保护法律制度现状的分析,在借鉴域外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完善中国金融消费者保护法律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2008年金融危机带来各国对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普遍觉醒。保护金融消费者针对的不仅仅是金融消费者的个体利益,而是在保护金融市场的公平和信心,更是在保护一国乃至世界的金融及社会稳定。2011年,中国台湾地区相比大陆地区率先制定了《金融消费者保护法》等系列法律文件。2016年12月,中央银行印发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实施办法》正式开始实施,这是继国务院办公厅2015年印发《关于加强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工作指导意见》后,国家对于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的又一重要法律文件。通过对中国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法律文件的分析对比,研究两地制定法的差异,并针对性地提出立法建议,最后对完善中国大陆地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路径提出构想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金融消费者保护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不足是导致次贷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得民心、顺民意,有利于维护金融稳定、消除金融风险隐患.本报告总结、分析了我国金融消费者保护领域的各类问题及其背后的原因,提出了完善金融消费者保护法律、在央行内部设立金融消费者保护局、建立金融消费者投诉数据库、加强消费者金融知识教育等改进我国金融消费者权利保护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我国信贷消费市场目前整体来看仍处在供方市场,作为信贷需求一方的金融消费者则相对处于弱势地位.在当前我国征信体系建设处于发展完善期的背景下,由于金融消费者征信权益受损而导致公平信贷权受侵害的情况屡有发生.通过对因金融消费者征信权益受损而影响其信贷权利的原因进行剖析,提出了现阶段提高征信权益保护水平、维护消费者公平信贷权利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金融消费越来越深地融入百姓日常生活,各界对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呼声日益增强。为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辖内金融消费稳定健康发展,人民银行白银市中心支行深入开展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积极探索推行金融维权模式,为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奠定了一定基础。但实践发现,受体制、机制以及金融法律不健全等因素影响,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还面临着一些问题,亟待通过完善金融法律、理顺体制、整合力量等来提升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7.
本文先是介绍英国金融保险监管体制近期的改革、监管机构的目标和方法,关注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相关内容。然后,分析金融行为监管局对金融企业违规销售开出的最大罚单案例。最后,得到完善我国保险监管以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8.
随着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征信制度保护缺陷日益凸显:金融消费者权益立法尚需时日,征信法律法规配套制度缺乏、保护乏力,信息采集、信息共享缺少规范等。为此,需要构建征信业法律规范合理的效力体系,推进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进程;加快构建金融业统一征信平台,夯实金融消费者主体权益信息基础;加强监督管理提高征信数据质量,保障金融消费者知情权、异议权等权益;强化金融消费者知情权、异议权、救济权,进一步保障金融消费者权益。  相似文献   

9.
后危机时代,发达国家都通过修改现行的法律加强对金融消费者的保护,“金融消费者”的概念已成为了世界各国的共识。而我国关于“金融消费者”的概念在法学界一直存在争议,法律上更未明确其定义,导致现实中金融消费者的权益受到侵害时无法得到法律的有效保护。在混业经营的大金融背景下,金融商品与服务的综合化使得证券投资者、存款人、保险人的身份具有了共同的性质,将存款人、保险人与证券投资者依据金融领域进行划分,以不同的立法对其进行保护已失去了实际的意义。因此,应借鉴发达国家对“金融消费者”的法律界定,结合我国实际,确定“金融消费者”法律概念,制定《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专门法,以有效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  相似文献   

10.
“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政治理念要求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为本,依法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既是我们保障民生、构建和谐的重要举措;又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现实需要。本文通过对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现状的分析,提出了完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1.
随着金融消费从单一的银行存取款不断向支付、理财、融资、投资等一体化交易延伸的同时,金融消费者的权益侵害问题日益突出.有效保护金融消费者的权益时于化解金融业务纠纷.消除潜在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本为以平凉市为例.对欠发达地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现状进行了深入调查与分析,并提出有效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寿险营销创新中,保险消费者权益损害非常严重。因此,寿险营销创新中保护保险消费者权益成为必然。本文在分析我国寿险营销创新中保险消费者权益及受损现状的基础上,评析了寿险营销创新中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的缺陷,并提出了完善保护保险消费者权益法律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的国际经验与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建伟 《西部金融》2011,(12):32-33
本文分析了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中存在的立法不足、权益保护组织机构不明确和缺少专业高效的纠纷处理途径等主要问题,梳理了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国际经验和趋势。根据我国现状,从法律法规建设、组织机构设置、维权机制建设等方面,提出进一步完善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对金融消费者权益实行立法保护,是世界各国的普遍做法.无论从国际经验还是我国实践来看,对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应该迈入以具体制度设计为中心的阶段.目前,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立法工作尚处于探索阶段,如何尽快将此项工作纳入法治框架下,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有效促进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立法工作为目的,提出开展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立法前评估的构想,并对如何开展立法前评估进行初步探讨,提出相关可行性建议,以期通过评估预先体现立法效果,提高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立法的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15.
刘丹丹 《西部金融》2015,(2):29-31,42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加强行为监管、增强金融消费者保护成为国际金融监管共识。本文通过分析行为监管对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工作的重要意义,借鉴英美等国运用行为监管的实践经验,提出完善我国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工作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征信业务涉及金融消费者权益的方方面面,因此,如何全面开展金融消费者保护,是征信领域需研究的重要课题.运用SWOT分析方法,通过剖析征信领域维护金融消费者权益的优劣势及操作过程中存在的威胁和机遇,探求维权的有效路径.具体来说,在制度层面:应建立具有独立立法地位的征信中心,完善征信相关法律法规;在执行层面:应发挥检查职能,建立数据质量指标体系,优化异议处理渠道,实行征信岗定期考试制度.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金融业的快速发展,金融消费者群体日益发展壮大,金融消费过程中因消费者权益被侵害而引发的纠纷越来越多。从金融市场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不仅是消费者的自身需要,也是金融体系健康发展的关键,因此,加快金融消费者权益的保护迫在眉睫。此次调研在充分了解金融消费者权益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8.
中国人民银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全国联网运行以来,社会影响面不断扩大。在发挥优化社会信用环境积极作用的同时,也有部分金融消费者对系统记录的有关信息提出了异议甚至诉讼。对一起因不良征信记录引发诉讼的案例进行了剖析,在当前征信法律法规尚不健全的情况下,应采取措施加大对金融消费者信用权益的保护力度,促进征信体系建设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鉴于经济法的性质,金融消费者是指主要为了满足个人生活消费的需求而购买、使用金融商品或者接受金融服务的自然人,同时兼顾少数带有金融投资性质的弱势个体金融消费者。当前我国还没有一部统一的金融消费者保护法律,只有相关金融监管法和金融消费者保护管理办法,金融消费者保护立法形势迫切。对金融消费者保护进行立法,重点应从树立与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理念与基本原则,推动机构设置和职能转变,提升金融消费者权利意识与普法教育,加强信息披露和保障消费者信息权等四方面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20.
郭红亮 《西部金融》2005,(12):10-11
本文从法律的视角,探讨了金融稳定法律的涵义,对金融稳定进行法律剖析,阐述了金融稳定法律的立法理念和基本原则,并通过对我国金融稳定法律的现实分析,结合国外金融稳定相关立法实践,提出构建我国金融稳定法律的两种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