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当前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由于我国各地地质条件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所以不可避免的会遇到软土地基,所以需要做好软土地基的加固处理工作.通过对软土地基进行加固后,道路才能具有较强的承载能力,确保其在投入使用后能够安全、高效的运营.近年来我国市政道路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水平得以不断提升,通常采用的加固技术有粉煤灰碎石桩法、现浇混凝土管桩技术、水泥搅拌桩加固技术和强夯法加固技术等,通过对这些加固技术进行具体的分析和阐述,以便于其在市政道路施工中能够得以更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珠海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软土的开发利用及围海造地工程,大型巨型的港口、海堤、大型油罐、铁路及高速公路等工程建设多修筑于软土地基之上,造成许多复杂的工程地质及岩土工程问题。由于软土地基的压缩性高,渗透性低,固结变形持续时间长,所以软土的工程特性评价,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软土地基沉降量的计算就成了工程设计中的主要问题。因此,较好的评价软土的工程特性,研究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合理计算软土地基沉降量具有重大学术价值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
珠海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软土的开发利用及围海造地工程,大型巨型的港口、海堤、大型油罐、铁路及高速公路等工程建设多修筑于软土地基之上,造成许多复杂的工程地质及岩土工程问题。由于软土地基的压缩性高,渗透性低,固结变形持续时间长,所以软土的工程特性评价,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软土地基沉降量的计算就成了工程设计中的主要问题。因此,较好的评价软土的工程特性,研究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合理计算软土地基沉降量具有重大学术价值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4.
在进行水利工程的建设之时,往往会遇到软土地基处理问题,由于软土地基的强度低、压缩性强、孔隙率高、含水量大,使得其承载力非常弱。软土地基实行处理不当会对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安全性产生影响。文中就水利工程中软土地基特点,大致介绍了一些处理的技术,以期为我国水利施工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提供可供参考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郑恒 《价值工程》2021,40(10):164-165
在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遇到的软土路基越来越多,为了能够对软土地基进行有效的处理,需要对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进行准确掌握.现阶段,我国在公路施工过程中对软土地基地处理技术在不断完善,不同的软土路基处理技术之间有一定的差异,并且适用范围也不尽相同.因此,施工技术人员必须根据公路工程的具体情况对软土路基的处理技术进行合理选择,制定科学可行的施工方案,才能够保证公路工程的最终施工质量.下面本文就公路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进行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6.
郑恒 《价值工程》2021,40(10):164-165
在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遇到的软土路基越来越多,为了能够对软土地基进行有效的处理,需要对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进行准确掌握.现阶段,我国在公路施工过程中对软土地基地处理技术在不断完善,不同的软土路基处理技术之间有一定的差异,并且适用范围也不尽相同.因此,施工技术人员必须根据公路工程的具体情况对软土路基的处理技术进行合理选择,制定科学可行的施工方案,才能够保证公路工程的最终施工质量.下面本文就公路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进行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7.
软土地基处理问题存在于诸多类型的工程建设施工之中,它是各种类型的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必须要解决的一个大问题。文章针对水利工程中较为常见的软土地基处理问题,在总结阐释软土地基概念及其特点的基础上,重点探讨和分析了水利工程中有效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以期对当前水利工程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水平的提高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对公路路桥建设方面投入越来越大,目前是我国公路路桥建设的快速发展时期,这样不仅提高了我国的国民收入,也提高了我国的公路建设和和路桥上的发展。但在高速公路和桥梁建设中,软土地基有很大的危害性,如果我们处理不当,就会导致地基不稳定或基础沉降和不均匀沉降,这样对路面会有不同程度的损坏。在公路路桥建设过程中,如果我们很好的处理了软土地基,这样也会使我们地基的寿命和性能得到延长和改善,但是这也需要我们精湛的施工工艺和方法,本文从提高公路路基稳定性,抗剪性和渗透性来消除软土地基的不利影响,从而达到符合工程设计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郑恒 《价值工程》2021,40(10):164-165
在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遇到的软土路基越来越多,为了能够对软土地基进行有效的处理,需要对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进行准确掌握.现阶段,我国在公路施工过程中对软土地基地处理技术在不断完善,不同的软土路基处理技术之间有一定的差异,并且适用范围也不尽相同.因此,施工技术人员必须根据公路工程的具体情况对软土路基的处理技术进行合理选择,制定科学可行的施工方案,才能够保证公路工程的最终施工质量.下面本文就公路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进行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10.
软土地基路段具有高压缩性、高含水性、大孔隙比等缺点,道路工程软土地基路段若处理不当,会严重影响道路的稳定和安全。文章通过广东省东莞市某道路工程软基处理方案比选的论证,探析了道路软土地基处理方法的选定及应用。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伴随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对公路交通方面的建设要求也越来越高,公路交通建设的方法层出不穷,建设的规模也越来越大。软土地基施工是公路桥梁建设施工中的一个重心,在施工过程中,设计师及施工人员要考虑材料的质量和使用寿命以及软土地基施工的总体质量。从目前的技术手段来看,软土地基施工是公路桥梁施工工作的难题。本文主要从我国目前在软土地基施工的现状出发,探析了公路桥梁工程软土地基施工中的技术处理要点。  相似文献   

12.
在路基工程中,软土地基土孔隙比大,含水量高,有机质、腐殖质多,从而导致地基承载力低、变形大、抗剪强度低。公路建设中,对软土地基处理恰当与否,不仅影响工程的投资,而且将直接影响道路的使用性能和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13.
王勇 《价值工程》2021,40(2):158-159
地基处理技术是近年来我国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一种较常见的施工处理技术,多见于房屋建筑工程中的软土地基施工环节。通过以往的房屋建筑经验,如果直接在软土地基上进行建筑施工,地基区域软土很容易会影响房屋建筑工程的稳定性,所以,在针对这一部分软土区域的施工环节,需要针对拟施工的地基软土区域进行处理,提升其软土的稳定性。到目前,地基处理技术已经在我国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广泛应用,这一技术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也逐渐凸显,如何针对这一技术的不足予以完善,以此提升地基处理技术对房屋建筑质量的积极影响,成为了现阶段房屋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质量提升的重要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14.
我国广泛分布着软土,而这些地区一般又是经济发达地区,对路桥需要迫切.在路桥施工中,我们可以根据软土地基的生成原因和地基的厚度及其所处的位置,可采用表层施工处理、粉喷桩加固、竖向排水等几种方法进行软土地基施工处理.  相似文献   

15.
我国广泛分布着软土,而这些地区一般又是经济发达地区,对路桥需要迫切。在路桥施工中,我们可以根据软土地基的生成原因和地基的厚度及其所处的位置,可采用表层施工处理、粉喷桩加固、竖向排水等几种方法进行软土地基施工处理。  相似文献   

16.
在市政道路施工中,通常会出现软土层,这时需要采用加固处理,才能满足地基使用要求。目前,在市政道路地基处理中常用到强夯法,能够对软土地基有良好的处理效果,有效提高了地基的坚固性能。文章就强夯法在市政道路施工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朱子鹏 《价值工程》2021,40(18):126-127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与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我国越来越重视建筑领域的突破.就当前建筑领域而言涉及的层面多种多样,在建筑工程的建设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水利建设的施工问题.针对技术角度来讲,水利施工软土地基施工技术对软土地基秩序的顺利开展具有较强的影响性.软土地基的处理技术是水利工程技术中的重要技术,因此,软土地基的设计以及运用具有困难性的特点.文章合理的对水利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笔者通过对已建典型道路软土地基进行现场工程调研结果,对软土的工程性质,软土地基常用处理方法的加固机理,适用范围,施工工艺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同时针对软土地基加固处理工程特点,建立软土地基处理方案多属性决策模型,对软土地基处理方案进行优选。  相似文献   

19.
李珊珊 《价值工程》2022,41(1):34-36
软土地基对水利工程施工有比较大的影响,施工前必须进行软土地基的处理工作,使地基能满足工程建设要求。本文就对软土地基上如何进行水利工程施工展开研究,分析软土地基特点,总结目前主要使用的处理技术,然后对如何开展施工质量管理工作进行分析,结合实例讨论具体的控制方法。希望通过研究,能解决软土地基水利工程施工建设质量控制问题,保证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0.
杨小光 《价值工程》2014,(12):126-127
软弱地基系一种透水性差、压缩性高、强度低的不良地基。在软土地基上进行施工建设须提前勘察地质条件,必要时可采用合理可行的软土地基处理措施来降低地软土的压缩性,提高地基强度,防止其不均匀沉降。根据软土地基的成因,目前业界已研究了很多种处理措施。本文将结合工程实践,具体探讨松木桩软弱地基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