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环渤海经济圈无论是人口数量、经济规模,还是发展潜力,都将成为我国最大的经济区域。然而,这一经济区域的形成离不开现代化铁路交通网络的建设。现代化铁路交通网络对于环渤海经济圈的整合与发展,以及带动东北经济振兴和西部大开发都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国大陆:划分8大社会经济区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今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第一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也日益增强。现在,一些地区从经济互利互动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不少新颖的区域概念,如“长三角”、“环渤海经济圈”等等。这些概念的提出,反映了地区经济的日益活跃和跨行政区划的经济联动诉求,给人很多启发。  相似文献   

3.
我国城市经济圈问题讨论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我国已经形成了三个大的城市经济圈:长江三角洲经济圈(以下简称长三角)、珠江三角洲经济圈(以下简称珠三角)和京津环渤海经济圈(该经济圈是三大经济圈中表述最不统一、最混乱的经济圈,如华北经济圈、京津冀北经济圈、大北京经济圈等,以下简称环渤海)。这三大经济圈是我国国民经济重要的拉动力量,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三个增长极。对于城市经济圈问题的研究,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现将近年来关于城市经济圈问题的讨论做一综述,以期推动这一问题讨论的深入。  相似文献   

4.
与长三角、珠三角相比,环渤海经济圈内各城市之间相互联系不够紧密,生产要素流动不够顺畅,区域内产业结构雷同,缺乏合理的分工与布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缓慢,蕴藏的巨大潜力不能充分发挥出来。环渤海经济圈之所以“圈”不起来,主要原因还是区域的“核心”未能尽快形成,还没有建构起整个经济圈的巨大引力场。  相似文献   

5.
环渤海区域经济一体化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渤海经济圈在我国的整体发展战略中始终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本文分析了环渤海地区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客观条件、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加快环渤海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设想。  相似文献   

6.
李晨霞  赵宏 《经济论坛》2005,(17):22-23
环渤海经济圈的范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环渤海经济圈狭义上指北京、天津两个直辖市和河北、辽宁、山东三个省的区域;广义上指包括山西和内蒙古中东部在内的范围。本文研究的是狭义上的环渤海经济圈。该区域所包括的五省市陆域面积51.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5.36%;占全国总人口约17%。  相似文献   

7.
从1986年到2006年,"起大早赶晚集"的环渤海经济圈,耗费了20年的发展时间 如果我们将"环渤海"概念的雏形一直往前追溯,时间将停留在上个世纪:1986年.  相似文献   

8.
春晓  刘虹 《经济前沿》2008,(9):67-67
2008年9月22日,北京银行落子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阵地——深圳。深圳分行是北京银行继在天津、上海、西安设立分行后,开立的第四家异地分行。至此,北京银行形成了全国网点战略布局,在全国经济最发达的环渤海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珠三角经济圈以及极具发展潜力的西部地区,都有了北京银行参与建设的身影。在当天的深圳分行开业仪式上,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程度的加深,环渤海经济圈凭借着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政策扶持,逐渐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极,而海洋产业则是推动环渤海经济圈快速发展的几大主导产业之一,海洋产业的健康发展对环渤海经济圈整体竞争力的提升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研究海洋产业的发展现状与结构对于进一步推动本地区经济的增长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对环渤海经济圈海洋产业相关数据的分析对比来描述该地区海洋产业的发展状况,通过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来反映该地区海洋产业的结构问题,并对产业结构调整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当今,在我国对国民经济最具有增长带动作用的区域,莫过于三大城市经济圈,即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珠江三角洲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由于聚集了中国内地最优秀的人才,最雄厚的资本,最先进的技术,三大经济圈的经济增长速度始终高于中国内地平均水平。毋庸置疑,它们对中国总体经济实力的贡献将会进  相似文献   

11.
李强 《商周刊》2011,(20):63-63
中海地产至今已经成立32年,形成了以中心城市为依托,辐射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以及成渝经济圈的全国战略布局,目前已经进驻34个城市。在开发主流城市优质地段的中高档精品住宅,  相似文献   

12.
环渤海区域经济一体化现状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渤海经济圈在我国的整体发展战略中始终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本文分析了环渤海地区发展现状,进行了SWOT分析,最后对环渤海区域经济一体化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高红雨 《经济论坛》1996,(20):10-11
环渤海经济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地域格局及战略作用根据《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统计资料(1994)》整理计算1994年环渤海经济圈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国中的比重环渤海经济圈全国在全国中的比重指标比重145227%65941...  相似文献   

14.
赵泰 《现代经济信息》2012,(11):342+349
本文通过引入虚拟变量,构建了长三角、环渤海、珠三角三部类的个体影响模型,探寻了三大经济圈经济增长模式的差异,发现三大经济圈对固定资产投资的依赖程度上,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对地方财政支出的依赖上,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  相似文献   

15.
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三大经济圈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总引擎,经济圈中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决定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根据三大经济圈企业自主创新的特点,建立企业自主创新的概念模型,既考虑自主创新的结果,也不忽略自主创新的过程因素,遵循一定的原则,结合文献资料,确定了我国三大经济圈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体系,为企业和政府的决策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冷宣荣 《经济论坛》2004,(13):16-19
继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带快速成长之后,“环渤海经济圈”被称之为我国正在崛起的第三大增长极。但直到目前为止,对“环渤海经济圈”的发展国家政策上并没有实质性的举措。相反,继80年代发展广东,90年代发展浦东,1998年“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以后,2003年中央又提出了“振兴东北”的发展战略,许多政策和措施相  相似文献   

17.
继珠三角和长三角之后,以京津冀、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为主的环渤海地区将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极。但就目前而言,环渤海地区经济活动依然相对独立,环渤海经济圈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地理概念而非经济概念:造成这种局面的因素很多,深层次的原因,是环渤海地区文化观念的自成体系、文化产业的对接不足、文化机制的呆板残缺。文化的滞后,必然导致信息不畅。  相似文献   

18.
根据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圈1989—2011年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耗的数据,探讨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耗总量、消费结构、消费强度和消费弹性系数的影响,总结三个经济圈在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发展方面采取的对策,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一带一路”建设为连云港发展带来了新机遇、提出了新要求、赋予了新使命。连云港作为首批沿海开放城市、新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和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陆海交汇点,处于连接新亚欧大陆桥产业带、亚太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圈和长三角经济圈“十”字结点的位置,在区域经济布局中起着十分重要的战略作用。  相似文献   

20.
环渤海经济圈目前正在成为继“珠三角”、“长三角”之后中国经济的第三增长极。以国家发改委召集环渤海各省达成《廊坊共识》,以及环渤海区域合作联席会议、“东北亚暨坏渤海国际合作论坛”的召开为标志,环渤海区域经济合作机制的建立进入实际操作阶段。河北如何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谋求在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中取得有利态势,就显得非常紧迫而重要,廊坊的做法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