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族式企业是一种特定的企业形态,目前在世界各地都可寻到它的踪影。亚洲家族式企业一方面与美国和欧洲家族式企业有着很大的区别,另一方面亚洲不同国家的家族式企业之间也不尽相同。在这里,起决定作用的是这个国家的主流文化,以及在主流文化影响下的不同的企业文化。目前在我国民营企业中,仍是家族式企业占据绝大多数。我们不应该片面的肯定或否定家族式企业,而应从不同国家家族式企业背后的文化内涵中寻找他们的异同。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很主要的支点就是“和为贵”,所以中国家族式企业从这种文化内涵中汲取了一种使企业具有凝聚力的合理成份。而如果简单强调竞争,甚至把竞争引入家族式企业高层人员内部,则无疑失去了家族企业存在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一个企业如果想要让价值观管理更有实效,就必须把握价值观管理的基本方法。什么是价值观什么叫价值观?谈到价值观必然要提企业文化。什么是企业文化?沙因认为,企业文化就是一套方法论(基本假设),是企业成员遇到外部资源获取和内部资源整合时,如何思考,如何解决问题的一些运作有效的认识方法。企业文化是将有效的方法教给企业的新成员,告诉他们必须这样做,必须那样做,或不能这样做,不能那样做。  相似文献   

3.
企业是一个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一个基础保证,我们细看企业的发展史可以得出:企业的发展大部分是由家族式企业发展起来的。家族式的企业是一个企业得以发展的基本原始积累,它对于企业的今后发展奠定了丰富的资本基础,但是现在的家族式企业在管理层面以及企业运作方面都有着许多的问题,它的许多管理弊端都已经暴露出来了,导致企业的发展不能很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企业制度文化建设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我国加入WTO,以强调以人为本、价值观念和团队精神等为主要内容的企业文化越来越受到企业经营者们的青睐,许多企业已将企业文化列为企业赢得市场竞争胜利的重要建设内容。然而,在一些企业尤其是部分中小企业,他们做了大量的企业文化工作,却理不出企业的文化特色。企业文化只开花不结果,其原因有多方面,但企业文化缺乏制度化约束和管理应该是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我国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领导者对企业文化重视不够,缺乏核心的价值观和经营理念,大多数中小企业采用家族式的管理,家族式的企业文化制约了企业竞争机制的建立,不利企业的持续发展。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一些加强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的途径,走可持续发展的企业之路。  相似文献   

6.
家族企业应重视退出机制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的非公有制经济中,实行家族式经营的民营企业,约占总数的90%以上.他们已经成为了最具普遍性意义的企业类型.家族式经营成为了当今的热门话题.一段时间以来,众多媒体对家族式管理予以了全盘否定,甚至把许多民营企业的失败完全归结于家族式管理的失败.笔者认为应辩证的看待家族成员参与企业经营,要充分发挥家族成员的积极作用而避免消极作用,关键在于退出机制的建立.  相似文献   

7.
以家庭、家族的形式出现的家族式中小企业,作为现代企业经济的一种重要形式。在我国国民经济总量中特别是在内陆地区,已经占到了90%以上。但目前内陆地区的家族企业,其平均寿命却只有2.9岁,所有家族企业只有15%能延续到第二代以上。我国每年新生15万个家族式民营企业,同时每年又死亡10万家,有60%在5年内破产,有85%在10年内死亡,而且很多难以“长大”。如何破解家族企业发展难题,建立和完善企业体制机构、科学决策程序和现代企业文化,把企业做大做强,成为民营企业升级换代的一项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8.
孟波 《企业活力》2002,(11):60-61
<正>前不久,一家私有企业的老板找我咨询时十分困惑地说:“为什么有的老板总是有那么多休闲的时间,且生意还不错;而我一天忙到晚,不但企业越来越没活力,而且生意越来越差呢?”我问他;“是不是企业的大小事情都要亲自过问呢?”他的回答是:“如果你不亲自过问的话他们做得好吗?”我告诉他:这就是你的原因之所在,你做了你不该做的事。 纵观我国目前的许多企业,特别是家族式的企业,大多都存在这样的问题。显然,这是由于不正确的管理方式造成的。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从不自己去完成每一件事,而是花时间去鼓励手下去完成,尽力帮助他们发挥自己的潜力。著名的A管理模式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  相似文献   

9.
家族式企业的发展为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已经逐渐成为我国经济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家族式企业在管理方式和自身的组织结构上也暴露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已明显地成为企业发展的绊脚石。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家族企业只有采用现代企业制度,形成现代现代企业制度管理模式,引进职业经理人,健全企业激励约束机制,培育具有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才能最终走出生存的困境,实现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随着国家对民营企业的支持,民营企业迅速发展壮大。在内外部环境的影响下,企业咨询与诊断成为众多民营企业的必然选择。笔者在为民营企业做咨询的过程中,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对大多数民营企业而言,企业文化仿佛是“鸡肋文化”。不抓不行:没有企业文化,企业就缺乏凝聚力、向心力;想抓不会抓:如何建设企业文化感到无从下手。一般来说,民营企业更注重产品开发和简单的利润增长,相对于企业文化这一抽象概念,基本有三种认知:一、企业规模还小,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企业文化不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等企业发展壮大了再说。二、家族式管理,家长式作风严重。这类企业一般很成功,企业家一统天下,个性化比较强,在某一区域或某一领域独领风骚,所以领导人普遍认为企业文化就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企业文化理论传入中国二十多年以来,我们形成了一些基本的观点共识,探索出了一些基本的运作规律,跟大家做一个探讨,以求得更好地指导今后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六点共识共识1:企业文化管理理论的诞生和应用,是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  相似文献   

12.
由于在一家投资管理公司工作,接触到一些正在创业的IT企业。看到创业者满怀激情和理想,放弃了安稳的工作收入和曾经的职业成就,以自己很少量的资金冒险创业,很为他们兴奋鼓舞。和他们交流对我是一件很享受的工作,每每和他们探讨项目的价值和优势、企业的管理和经营,都希望能够给予他们一些建议、一些启发。而他们在创业方面的不足和缺陷,更使得我为他们感到担忧。缺乏正确的创业理念、平和的创业心态、科学的创业方式、强大的创业技能,使得很多人走在创业的迷途上。在我看来,中小IT企业创业成功,只需两点:做简单事和简单做事。做简单的事,…  相似文献   

13.
守望家族     
成功的家族式企业往往具备两个因素:一是强有力的董事会;二是将高瞻远瞩与稳健而充满活力的投资组合相结合的战略  相似文献   

14.
<正>当企业注入了文化这个灵魂,整个公司就变成了一个有机体,变得有血有肉前不久,在一次总裁培训班上,某企业的老板张总告诉我他花了50万请了国内某知名企业管理咨询公司为他们公司量身定制了一套企业文化,做得很细,制成了手册,公司上下全员学习,正在逐步贯彻落实。听完之后,我告诉他:"你这50万可能是白花了!"张总无语。真正的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灵魂,是这个企业带  相似文献   

15.
家族式企业往往是一种被忽略的所有制形式。然而,家族式企业无所不在:从社区周围的夫妻店,到数百万支撑众多经济体的中小型企业,再到宝马、三星和沃尔玛等家喻户晓的巨头,到处都能见到家族式企业的身影。在标普500指数所涉及的全部企业中,有1/3是家族式企业;在法国和德国的250家最大型企业中,有40%为家族式企业。所谓家族式企业,就是一个家族拥有企业的大多数股份,可以影响企业的各种重大决策,尤其是董事长和首席执行官的选举。  相似文献   

16.
建设企业文化已成为当今企业界的时尚。然而,企业文化建设往往因为是玩“虚”的而夭折。如何实现企业文化“落地”,已成为许多学者和实践者所关注的热点,也是许多企业正在努力探索的课题。中国一航在六年来的集团文化建设实践中,“虚”功实做,积极探索企业文化“落地”的规律和方法,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实践经验告诉我们,要解决企业文化的“落地”问题,必须建设好四个体系,即:企业价值观体系、企业价值观的贯彻执行体系、企业价值观的评价指标体系和企业文化建设的组织体系。用形象化的语言表示,就是:栽种企业价值树,营造强势文化场,制作…  相似文献   

17.
家族式管理的利弊分析及其制度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家族企业是一种占主导地位的企业产权组织形式,与之相联系的家族式管理,则利弊兼俱。为此,可从以下几方面对家族式管理进行制度创新:淡化家族制,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加强团队合作,完善决策机制;明晰产权,逐步实现产权多元化;淡化血缘亲缘观念,重构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18.
《英才》2000,(7)
慈善行动新指向对于新经济时代催生的亿万富翁们来说,慈善活动正在成为他们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前辈们不同的是,他们把慈善当成一种经营来运作,用ebay的东家皮尔勒欧米迪亚的话说:“用钱去抚养穷孩子固然重要,但我们对此说‘不’。我们想要的是帮助更多的孩子有更好的环境和务件。”  相似文献   

19.
贫困地区企业特别是国企,要实现"做强做大",真正成为地方财政台柱,就必须与时俱进地认真运作企业文化建设"工程".然而,过去我们对此并不十分重视,使得曾一度"涉足"的企业文化建设停滞不前,主要原瞬是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认识不足;对企业文化建设取得的初步成果意识不到;被运作中的障碍点困惑,因而无法拿出更好的实施对策加以克服和改进.文章主要针对以上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职场是平的     
杨艾祥 《新前程》2006,(6):54-55
女秘书PK老板的邮件门事件,究竟说明了什么?为什么会引起这么大的关注?我的想法是,职场已经被现实逐渐推平,无数被“压迫”的和女秘书们一样身份的员工正在形成职场新的力量,原有的职场规则正在被现实打破,而作为管理者,陆纯初们并没有看到这样的现实,他们依然沉浸在“我是领导,你就应该为我做一切”的传统思路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