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习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要与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推进粮食经济发展相结合,改革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和流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改变了粮食长期短缺的局面,出现了部分粮食品种供过于求,阶段性生产过剩问题,但从发展看,由于人口逐年增加,耕地不断减少,粮食需求也会相应增加,按人均年需400公斤计算,今年全国粮食总需求量应为51120万吨,因而现有粮食产量不是多了而是仍然不足,目前所谓粮食多了,主要是品种结构不合理,早灿稻、春小麦和高水份玉米等由于粮质差而出现滞销,而优质粮则供不应求,需要进口调节。  相似文献   

2.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完善以及WTO的加入,对政府管理经济的方式和职能提出了新的要求。粮食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职能也要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而转变。一、粮食流通管理工作面临的新形势1.粮食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我国粮食生产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居民粮食消费一直处在温饱线以下。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和粮食生产,粮食产量稳步提高,开始出现阶段性、结构性过剩。2.粮食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我国加入WTO以后,粮食经济与整个国民经济和世界经济关联度越来越高。为适应当…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的粮食形势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粮食生产快速发展,粮食总产量呈台阶式上升格局,成功跃上5000亿公斤大关;粮食总量平衡已由短缺经济向相对过剩转变;粮食供求关系从供不应求向供大于求转变,从量的保障到质的提高转变;粮食流通已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经过多次调整,统购统收的计划管理方式已经被打破。市场在粮食的生产流通上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粮食流通体制仍然是以行政管制为主,市场机制作用为辅。这种以行政力量为主导的体制不仅与市场经  相似文献   

5.
最近,南京经济学院陆伟国撰文认为,我国粮食预警系统应有的特点:一是粮食预警系统要具有中国特色,适合于我国国情,适应我国粮食生产、流通的实际状况,能够反映粮食生产、流通的特有的影响因素;二是粮食预警系统要适应于我国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三是同时注意对粮食生产和流通两方面的预警;四是重视政策研究,强调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粮食预警系统实质上是对我国粮食生产、流通管理办法进行全面深入的研讨,提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粮食生产流通的宏观调控体系,并通过电子信息技术加以实施。在对粮食进行预警预测时,必须要…  相似文献   

6.
流通市场化的粮食运输问题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粮食运输是粮食流通的重要环节,是粮食流通市场化的重要保证。在粮食流通市场化条件下,粮食运输凸显出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研究如何提高粮食运输水平,提高运输效益,对促进粮食流通市场化和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我国粮食流通市场化改革的趋向(一)定购制度弱化,保护价的品种和范围缩小80年代以前,我国粮食实行“统购统销”政策,国家通过定购粮食保证基本粮源。80年代以后随着粮食定购价格的大幅度提高、粮食产量的提高,粮食市场由供不应求到供大于求,发生了根本变化。国家粮食定购属于低价收购制度,造成国有粮食企业巨额…  相似文献   

7.
粮食产业化经营,是指在现代经济、科技和管理条件下,围绕粮食产、购。加、销而形成的市场化、专业化、企业化的大规模生产。它要求在粮食的生产、加工和经营活动中,以生产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工贸企业为龙头,优化组合生产要素,实行区域性布局,多样性开发,专业化生产,企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贸。工、农各方风险共担,利益均沾。具体到现实生活中,粮食产业化经营,其实就是粮食的贸工农一体化。当前,随着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按照帼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粮…  相似文献   

8.
抓紧制订粮食法杨锦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对促进粮食生产、搞活粮食流通,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出现了许多值得重视的新情况、新问题。如何解决这些新问题,保障改革后的粮食流通新机制能够正常、健康地运行,我认为应从以下...  相似文献   

9.
财政部、农业部、水利部决定从1998年起,在粮食自给工程项目中,专门安排一定资金,用于支持优质粮食生产,要求各项目县在稳定或增加粮食播种面积、保证粮食供给总量稳定增长的前提下,扩大紧缺品种和优质品种的生产,努力改善区域内结构性供需不平衡状况。并强调项目县的资金重点要用于优质粮食品种的种植与推广上,各项目县要在充分考虑当地的传统以及固有的生态条件(如土壤、水份、阳光)的基础上,种植一定面积的优质粮食,以创造出“吃得香,叫得响”的地方名牌。我省在粮食自给工程项目县发展优质粮食生产具有良好的条件,一是…  相似文献   

10.
俗话说“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粮食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粮食企业在计划经济时代为我国的粮食流通和粮食宏观调控发挥过重要作用,但是在实行粮食市场化改革后,如何提高粮食企业经济效益,适应新时期粮食流通发展的需要,广大粮食企业正经历着严峻的考验。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调控手段,粮食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必须适应市场。  相似文献   

11.
粮食供求既互相制约,又互相对立。供大于求,形成粮食积压;供不应求,不能满足消费的需要。“六五”期间,我国粮食供求在数量、质量、品种上不相适应。有时供不应求,有时在低水平上供过于求;此地供不应求,彼地供过于求;此品种供不应求,彼品种供过于求。为达到粮食供求平衡,考虑到目前我国运输业跟不上商品生产发展需要的现状,我们必须按照“近产近销,货畅其流,路线最短,费用最省”的原则,做到粮食产需区域平衡。  相似文献   

12.
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和粮食购销市场化,粮食收购形式和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粮食经纪人已成为连接粮食生产、经营、储备、消费的纽带,其对粮食生产与流通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因此,研究解决粮食经纪人在粮食购销活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利于维护粮食流通秩序,促进粮食经济健康发展,对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具有基础性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3.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保证12亿人口的吃饭问题,是保持我国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解决好这个问题,一是要抓好粮食生产,为社会提供足够的粮食和其他食品;二是要抓好粮食流通,把粮食和其他食品顺畅地从产区供应到销区,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和流通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生产决定流通,流通又反过来促进生产。近年来,我国又出现了粮食丰收而流通不畅的情况,说明现行的粮食流通体制亟待改革和完善。根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要求和中央一系列指示精神,深化改革,推行“一主多辅”的粮食流通体制,…  相似文献   

14.
(一 )为什么说调整粮食种植结构 ,是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迫切需要 ?诚然调整粮食种植结构是由于市场化程度的提高 ,粮食生产的发展已从“发展生产 ,保障供给”的指导方针转变到根据市场的需求发展生产了。但从目前而论 ,调整粮食种植结构更是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迫切需要。一是劣质粮食过多 ,调销困难 ,库存积压 ,企业难以为继 ,国家财政负担沉重。我国粮食生产以稻谷、小麦、玉米三大品种为主 ,其中稻谷占粮食总量 4 0 %以上 ,而且全国以大米为主食的人口占 60 %,然而 ,稻谷产量中 90 %左右是早稻 ,其中早籼稻又占绝大部分 ,优质稻只…  相似文献   

15.
粮食是农业的基础,粮食生产和经营的好坏,直接影响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在粮食市场流通比重不断加大,市场调节已占主体地位的情况下,粮食的质量和品质问题越来越成为粮食生产和经营的限制因素。因此,九十年代,我国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和经营要由以追求产量为具标的数量型生产和经营向质量型生产和经营转变。  相似文献   

16.
新时期中国粮食行业发展的三大任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建设新型粮食流通服务体系 进入新世纪以后,以国家粮食局宣布取消城市粮食供应关系为标志,宣告了粮食统购统销体制的结束和粮食商品化、经营市场化的进一步开展。同时也标志着建立在短缺经济和计划经济基础上的粮食流通体制的结束,建设新型的适应市场经济需求的粮食流通服务体系任务提到日程。要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江总书记提出的“稳定、安全、灵活、多元”的思路,加快步伐,以构筑新型的粮食流通体系。 第一,粮食是重要战略物资,要从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出发,既要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并和国际规则对接;又要符合中国国…  相似文献   

17.
粮食生产决定了粮食流通的形式。世界各国由于土地、资本、劳动力、生产物资设施等资源的不同,粮食生产形式存在差异,从而粮食流通体系也不相同。欧盟、美国、澳大利亚作为重要的粮食生产国,有各自特点的粮食流通体系。本文首先在结合欧盟、美国和澳大利亚的粮食生产特点的基础上,分析它们的粮食流通体系形成,总结各方面的利弊,提出完善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齐鲁粮食》2006,(9):1-1
最近,韩寓群省长在《山东省粮食局关于2006年上半年全社会粮食流通情况报告》上作出批示:“我省粮食形势是好的,特别是粮食生产连年获得丰收,粮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这是做好粮食工作的基础。当前,要按照国务院总体部署。不断深化体制改革,加强粮食市场监管,积极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提高粮食产量,抓好粮食品种的调整。切实落实价格保护,保证农民的利益,希望各级粮食部门继续努力。”  相似文献   

19.
1.粮食流通科技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粮食通过交换体现价值,通过流通与加工提升价值。利用现代高新技术,搞好粮食流通储藏及加工,促进粮食产、购、销、存(储)、加、进出口的良性循环,对于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减少粮食产后损失,降低粮食流通成本,有效利用粮食资源,推进粮食产业化,确保市场稳定和人们食物的安全,参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竞争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粮食流通科技为经济建设服务,并伴随着产业的发展而发展。解放后,党和政府把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把粮食看作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特殊商品,设立专门的部门管理全国粮食…  相似文献   

20.
据有关专家预测,根据粮食生产、消费和市场改革开放的发展趋势,我国今后的粮食区域流通将出现三大经营主体、三大流通网络和三大主要流向。三大经营主体首先,国有粮食流通企业作为我国粮食区域流汇的“主渠道”,今后仍将发挥关键作用。第二,农村的贸工农、产供销、农科贸等形式的一体化综合组织也将发挥重要作用,这类组织将粮食的生产、沈通进一步紧密结合起来.建立新型的产业化粮食经营企业。第三,集体、私营企业以及个体商贩将起重要的补充作用。三大江通闪络一是以市场为主体的市场网络.这个同访令后节期三个层次发展,对全回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