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谢岩 《WTO经济导刊》2009,(11):72-73
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促进了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发展,但近年层出不穷的跨国公司商业贿赂案引起了社会对反跨国公司商业贿赂行为的紧迫性的关注。本文将通过目前在华跨国公司商业贿赂的现实情况,以初步探讨通过企业内部实施有效商业伦理建设和管理对促进跨国公司运用商业伦理规范减少商业贿赂的发生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实施上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排行     
《中国市场》2009,(29):11-11
<正>《商业周刊》:十大中国绿色环保企业美国《商业周刊》2009年初邀请11位环境问题专家组成的专业评审委员会揭示了中国绿色经济行为的广泛性。这些专家应邀对在改善中国环境方面作出杰出努力的企业进行提名,从60多家被提名企业中选出5家中国本土企业和5家跨国公司作为首届"《商业周刊》中国绿色经济大奖"得主。  相似文献   

3.
中国企业盯上"洋资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华 《大经贸》2004,(7):66-69
目前,中国企业收购跨国公司在华剥离资产成为一股热潮。但收购过来的洋资产究竟是金矿还是垃圾呢?这对中国企业来说是一种考验。  相似文献   

4.
2005年,觊觎中国几十年的国际并购大腕们开始从容不迫地收购我们的金融保险、商业服务、消费品、基础材料以及机械等领域的优良资产与不良资产。钢材领域——米塔尔收购华菱管线,机械领域——凯雷收购徐工机械集团,电气领域——丹佛斯收购浙江海利、通用电气收购上海新华……跨国公司在中国蛰伏已久,已经开始蓄势而发,有多少“收购事件”还将上演?  相似文献   

5.
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已经发展了20年,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带来了竞争,而竞争也产生了负面影响,即市场上的一些"潜规则":商业贿赂。本文在讨论商业贿赂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对跨国公司商业贿赂原因进行分析,并针对商业贿赂治理存在的问题,试图提出有益的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6.
倾听     
《糖烟酒周刊》2004,(46):A004-A004
在中国收购目前最重要的是将最基础的东西做对,解决每一个区域企业遇到的问题。整合、全面调整业务还为时过早。不同于其他跨国公司的收购方式,英特布鲁因此保留了在中国收购的所有区域性品牌。  相似文献   

7.
国内产业组织结构是跨国公司、中国政府和企业三者之间的长期相互作用的初始条件,也是其相互作用的结果。本文采用"新产业经济学"的理论范式,并引用多个产业跨国公司进入的实例进行分析,从而表明中国的市场集中度将向着国际化产业集中度的方向收敛,并以市场集中度提高为主;跨国公司之间,以及跨国公司与本土企业之间竞争的气氛将更加浓厚;产业效率将得到提高,但国内产业可能受到压制。本国企业自身的发展以及国家竞争力的提高还需本国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8.
随着国际贸易的大量增加、国际资本市场的形成以及跨国公司的不断涌现,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日益加强。会计作为一种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也跨出国界,在国际范围内提供会计信息。会计的国际化问题已日益成为各个国家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9.
经济全球化,企业对环境、劳工、产品质量等社会责任已经超越国界。不同国家法律规制的差异,为投资者寻求企业社会责任法律和政策的比较优势,实现更大的经济利益提供了可能。然而跨国公司母国和东道国法律规范和政策的差异,极易导致跨国公司在追逐企业营利性的同时,对东道国环境、社会责任的忽略甚至侵害。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入,我国企业面对的竞争对手愈来愈多的是实力异常雄厚的国际名跨国公司,而让人忧虑的是,我国企业由于规模太小,根本不是那些跨国公司的对手,处于明显的劣势地位。我国需要对众多不具规模的企业进行大规模的行业重组,造就能与国外跨国公司相抗衡的中国跨国公司。但是,由于缺乏换股收购这一有力武器,资金有限  相似文献   

11.
全球化市场给予了市场更广阔的范畴,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跨国公司的发展伴随着一系列的兼并与收购,外包与协作,企业边界的变化出于减少交易费用的动机,同时也受到生产能力的影响.中国企业"走出去"过程中,企业边界扩大的表象并没有体现出企业的本质增长,中国企业只有充分认识无形资产利润递增与有形资产利润递减的关系,抓住行业的本质,才能真正的做大做强.  相似文献   

12.
文章对我国零售"商业存在"壁垒演变过程及相应的跨国公司战略转变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从1978年改革开放开始,我国零售"商业存在"壁垒经过了5个阶段的演变,从完全封闭发展到按步骤迅速降低直至完全取消.对于我国零售"商业存在"壁垒的演变,跨国公司对华战略也随之做出了相应的调整.这些调整措施充分利用了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等外在环境的机会,避开了外在环境的威胁,强化了原有的各种内在优势,弱化了自身存在的不利条件.中国政府和内资零售企业也应该针对跨国公司的这种战略调整做出积极的应对和创新.  相似文献   

13.
秋风 《中国海关》2009,(7):80-80
商业伦理的匮乏,使得中国企业的默会规则难以被外国员工所理解和尊重,因此,中国企业收购欧美企业,多数会以失败告终。  相似文献   

14.
在"一带一路"大背景下,中国的会计国际趋同战略具有深远意义,有助于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获得国际认可,同时能够为企业的对外投资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有利于中国跨国公司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本市场、对海外业务进行有效管理,中国应积极推进会计国际化进程,提高制度性话语权,推进商业规则的制订。  相似文献   

15.
跨国公司在华进行并购交易的兴趣正日益凸显。专业机构预测,随着市场环境的进一步开放和相关政策法规的出台,合并收购将成为外商在中国投资新的主渠道。 不久前,英国最大的零售企业特意以1.4亿英镑收购了顶新集团旗下乐购卖场50%的股权,找到了进入中国市场、抢占行业份额的一条快速通道。而从2001年至今,外资企业并购中国企业的5大跨境合并收购交易中,有3起是在今年上半年完成的。  相似文献   

16.
唐现杰  周芳 《商业研究》2003,(5):103-104,114
伴随着跨国公司的迅速扩张,跨国并购已成为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中国加入WTO以及国有企业改革为跨国公司并购国有资本提供了机会。合资企业增资控股式收购、利用股票市场收购和跨国公司与国有企业合资组成“壳”公司,“壳”公司再反收购是跨国公司并购国有资本三大策略。分析并购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促进跨国公司并购国有资本并实现双赢的局面,政府应加快立法工作,并制定相应法律、法规,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和垄断的产生。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认为,人民币升值对跨国公司行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跨国公司生产、销售等经营行为的影响;二是对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对已经制定好全球经营战略的跨国公司来讲,人民币汇率变动不会对其战略部署带来太大影响,且人民币升值最初必然对国内企业走出国门进行跨国投资收购、生产经营产生积极影响,但一定要吸取日元升值后日本经济"迷失十年"的教训。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朗讯(中国)"贿赂事件"作为切入点,分析了跨国公司在华进行商业贿赂的原因及危害,指出抑制商业贿赂、保障公平竞争的重要性,并提出完善中国市场规则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曝出的一系列跨国公司在华行贿事件凸显出我国在立法、监管以及市场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不仅造成了跨国公司在华商业贿赂行为的蔓延,而且严重危害到了我国民族企业、创新型经济的发展。蚕食了我国的经济资源、恶化了经济环境,成为我国经济社会的一大公害。反跨国公司商业贿赂已迫在眉睫,应尽快完善国内立法,强化监管和惩罚机制,并加强国际司法合作,打击跨国公司商业贿赂行为,净化商业环境。  相似文献   

20.
“这些中国企业本质上是贸易商”,一位名叫阿瑟&#183;克劳博的商业评论家在谈到最近收购或试图收购欧美著名制造企业的中国公司(TCL、联想和海尔)的时候这样说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