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美国《赫芬顿邮报》1月6日报道,美国高科技市场研究机构24/7WallSt经过调查,选出了"2010年美国人最讨厌的15家企业"名单,其中花旗集团和诺基亚公司上榜让人颇感意外。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NASSCOM 12月13日,从事ITO(IT服务外包)业务的文思信息技术公司在美国纽交所上市(代码:VIT),融资6502.5万美元,成为国内第一家赴美上市的服务外包企业。文思的总部位于北京中关村软件园,据《商务周刊》所知,园内另一家服务外包企业博彦科技也已进入上市准备期。"未来一两年内,园区还会有2—3家服务外包企业上市。"中关村软件  相似文献   

3.
越美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92年,当时是一家主要从事纺织品生产的中小民营企业.经过20年的发展,公司员工达5000余人,拥有控股子公司20多家,其中境外销售公司6家,境外生产型企业2家,境外纺织工业园1家.产品主要销往西非、南非、中东、俄罗斯、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公司连续三届荣获"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国"实施‘走出去’战略先进企业","中国民营企业国际竞争力50强","中国纺织品出口AAA级信用企业".  相似文献   

4.
China     
资本告别纳斯达克?继盛大、阿里巴巴、分众等大牌上市公司纷纷退市私有化后,最近媒体又爆出"搜狐可能选择私有化"和"九城或将启动私有化"的消息。由于股价低迷,不少中国公司正在撤离美国交易所。据《巴伦周刊》报道,去年有25家在美国上市的中国企业宣布会退市。2011年,其中16家披露了退市计划。而在2010年,有退市计划的公司仅有6家。《福布斯》指出,目前美国投资者对中概股的态度正在转变,而中国公司已  相似文献   

5.
2010年中国制造业产值超过美国,占全球制造业总产值的19.8%,跃居"世界第一".从产值看,中国是名副其实的工业大国.然而,"中国制造"的附加值远远低于一些发达国家.2011年《金融时报》公布的全球500强企业中,美国有73家工业企业上榜,而中国大陆仅有6家.因此,加快"中国制造"转型升级为"世界制造",实现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迫在眉睫的难题.  相似文献   

6.
2006年我国已经有19家内地企业进入世界500强,比往年有明显提高,但是与大企业出现最早、发育最成熟的美国相比,我国大企业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2006美国企业500强中有170家企业进入了世界企业500强,其中的6家企业跻身于世界企业500强的前10强之列。美国大企业发展的辉煌成就是世界各国学习的榜样,值得我们这样的  相似文献   

7.
朱华 《中国市场》2007,(41):66-67
配送中心的选址直接影响配送中心各项活动的成本,同时也关系到配送中心的正常运作和发展。美国普洛斯集团在大连投资1.6亿美元。香港东方海外、日本伊藤忠商社等多家国内外物流企业先后入驻大连。为什么多家企业先后入驻大连,在大连选址建设国际物流配送中心对从事国际物流的企业有何优势?  相似文献   

8.
《财经界》1999,(12)
白宫http://www.whitehouse.gov美国证券市场看好中国公司到美上市前景美国,同时也是世界最大的证券市场"纽约证券交易所"的主席兼总裁格拉索看好中国公司到美国上市的前景。格拉索表示,美国证券市场全球化的最大机遇来自中国,因为中国政府正在将国有企业大规模私有化。格拉索最近访问香港的目的之一是要吸引香港、中国以至亚洲地区的公司到纽约挂牌。据他估计,亚洲地区至少有3000家企业有条件到纽约上市,数字为现纽约交易所上市公司总数的6倍,而中国大陆和香港两地据保守的估计也至少有200~300家企业有条件到纽约挂牌。格拉索说"从机遇的角度来看,世界上这个地区很明显是属一属二的"。纽约交易所主席的表态,无疑对  相似文献   

9.
杨梅 《国际市场》2002,(3):54-54
有谁相信,一位年仅26岁的美国毛头小子,凭着自己的经商奇才,从17岁起相继创办了美国汽车机械训练学校、美国汽车销售中心、美国汽车出租公司等四家享誉美国工商界的企业,成为美国企业巨子中拥有四家公司董事长头衔的最年轻"超级拳击手".他就是自诩为"专吃青春饭"、"嘴上无毛"的百万富翁--甘布朗.甘布朗的"四出奇兵",表现出他经营管理的绝招.  相似文献   

10.
何晓春 《浙商》2005,(3):87-87
合兴集团是一家专业从事汽车电器电子、小型断路器套件和电子连接器的专业制造企业,拥有美国CWB电子公司、深圳广合电子有限公司和上海广合电子有限公司等三家全资子公司。  相似文献   

11.
多角化经营(diverslfication)也叫多样化成长或多元化经营,最初是由著名的产品及市场战略专家安索夫在50年代提出来的。此后.尤其在70年代.多角化经营战略风靡一时.各国企业纷纷采用。据统计,1970年美国最大的500家工业企业公司中有94%的公司从事多角化经营。同一时期.日本经济企划厅做的调查表明,日本制造业中有747%的企业,商业、服务业中有587%的企业实行多角化经营。英国最大的100家企业中.从事单一部门生产的企业仅占1%,在德、法、意三国.这一比例分别为22%,16%,10%。全世界最大的50家石油公司中,有46家实行多角化经营战略。目前.我国许多大中型企业,甚至相当一批中小企业也都采用多角化经营战略,其势头与美国70年代的情形相似。  相似文献   

12.
1995年秋美国制造技术协会(AMT)出版了一本小册子,排出了1994年世界机床业界销售额前200家企业。 计有:日本44家、美国25家、德国49家、意大利56家、英国7家、瑞士、韩国各6家、法国  相似文献   

13.
2004年2月9日,美国商务部签署了反倾销修正令,包括2000年美国商务部-审裁决中获得零关税的烟台安德利公司,现共有国投中鲁,烟台源通等6家中国苹果汁企业获零关税。 历时五年之久,我国农产品企业首次告倒美国商务部。在中国企业应诉美国反倾销的历史上,这是中国企业首宗就美国商务部的不公裁决上诉美国国际贸易法院并获胜的案例。 美国商务部终裁我国5家企业(除上述6家获零关税企业)9%到27%的税率。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光伏业2011年寒风瑟瑟。欧洲市场的不景气让中国光伏业如履薄冰,而美国酝酿的"双反"调查,更让中国光伏产业雪上加霜;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光伏企业,已有8家在2011年11月17日-23日发布Q3财报,其中6家亏损、2家利润大幅下滑。面对行业低谷,汉能控股集团广东光伏有限公司却强势出击:2011年11月19日,广东省第一块硅基薄膜太阳能电池在广东汉能河源基地正式下线投入生产。  相似文献   

15.
尹明 《沿海经贸》2003,(6):36-37
2003年 3月 21日,美国国际贸易法院对原针对中国的浓缩苹果汁反倾销一案公布了第二次表决意见.意见中,确认了美国商务部在 2002年 11月对我国山东中鲁、烟台源通等 5家浓缩苹果汁上诉企业"零税率"的再次核算.由此,我国 10家积极参与应诉的企业中的 6家(含在美商务部一审裁决中就获得"零税率"的烟台安得利公司)已稳操胜券地获得了"零税率".这是我国加入 WTO后,农产品行业在应对反倾销方面最成功的一个案例.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种重要的无形资产,良好的声誉是企业夺取市场竞争优势的窾要和关键。美国企业普遍重视声誉建设,从2017年全球企业声誉排行榜来看,美国以入围46家企业的绝对优势无出其右。通过研究发现,美国企业表现强势与其先进的企业文化管理机制不无关系。美国社会倡导独立、自由的精神,肯定人的价值及其作为社会主体的重要性,这种精神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中,具体表现在"鼓励"与"激励"并举的管理方式上。  相似文献   

17.
<正>自1994年,国际风险投资潜人中国市场以来,中国大地悄然掀起一股追逐资本的浪潮,大小企业竞相"朝圣"。殊不知,从最初的疯狂上市到如今的黯然退市,中国企业的问题显而易见,但国际风投给中国企业布下的局,着实令人惊心。一如马云所说:"为何短期内允许这么多不合格的中国公司密集性上市?"并且全由美国经纪商、投行和审计公司担保推荐。据《福布斯》统计,2010年,在美十大最差风投支持的IPO中,竟然有6家中国公司。2011年后,在美上市的中国概念股严重水土不服,诚信出现危机,多家企业股价暴跌、破发、摘牌、起诉。一时间,中国概念股纷纷退出美国资本市场。  相似文献   

18.
《中国电子商务》2007,(12):58-69
岁末将至,是一年中该总结的时候了。最近,国外各大媒体推出了针对快速成长企业的年度排行榜。(《红鲱鱼》)评出了科技类公司的"亚洲100",(《商业周刊》)推出了"亚洲最具成长性的100家企业",(《财富》)的"美国成长最快的100家公司"以及(《福布斯》)的"美国最好的100家小公司"和"25家成长最快的科技公司"等。而《快公司2.0》更加着眼于人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也适时地推出了"20位年度快公司推手",我们的排行不分先后,关键在于人的力量。  相似文献   

19.
《国际商业技术》2011,(4):48-50
上海亚细亚食品(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亚细亚")是上海开开集团有限公司直属管理的集体所有制企业,也是唯一一家受评"上海名牌"和上海市"质量金奖"个人的专业从事副食品市场的经营和管理的企业.目前负责管理静安区11家标准化菜市场中的8家,分别是武定菜市场、同仁菜市场、大沽菜市场、海康菜市场、昌化菜市场、康定莱市场、余姚菜市...  相似文献   

20.
高融昆 《中国海关》2001,(12):48-49
1996年,美国海关从全美进口金额最大的1000家企业中挑选了6家企业,开始进行企业户头管理(ACCOUNT MANAGEMENT)计划的试点.时至今日,美国海关已经为全美40多家大企业任命了企业主管人(NATIONAL ACCOUNT MANAGER),这40多家企业名单中包括了美国三大汽车制造商,还包括希尔斯、康柏电脑、沃尔-玛特和摩托罗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