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产业集群和城镇化之间是一种互动、双向、循环的作用机制。六安市共有产业集群专业镇16个,大多处在成长阶段,产业聚集度不高、规模小,产业集群对城镇化的推动作用不强,部分专业镇的城镇化率比较低。要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实现产业集群与城镇化良性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以2002年至2009年时点时段数据进行比较,通过湖北与苏浙粤的乡镇园区的产业集群在农村城镇化和小城镇发展中的贡献和产业集群条件比较,表明乡镇园区在农村城镇化的作用,解释产业集群条件差异对对农村城镇化影响,解释湖北农村城镇化发展缓慢的原因,并提出以培育和促进乡镇产业集群持续快速发展为城镇化战略重点和政策思路。  相似文献   

3.
产业集群和城镇化之间是一种互动、双向、循环的作用机制。六安市共有产业集群专业镇16个,大多处在成长阶段,产业聚集度不高、规模小,产业集群对城镇化的推动作用不强,部分专业镇的城镇化率比较低。要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实现产业集群与城镇化良性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4.
乡镇企业集群发展的困境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要:国内外实践证明,“企业集群”是有效的区域发展战略。近年来,我国浙江、江苏、福建、广东、河北等省形成了一批有影响的乡镇企业集群,对推动县域经济增长和工业化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也应清醒地看到,目前各地乡镇企业集群蓬勃发展的背后,隐藏着危机重重,影响了区域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率。因此,实现乡镇企业集群的持续发展,成为区域经济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提出了实施激励,培育集群创新网络;加强协调,整合集群产业链条;推行循环经济,实现集群生态化的乡镇企业集群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5.
产业集群是现代经济发展中颇具特色的经济组织形式,研究产业集群对经济布局的合理化、优化资源配置、形成区域的竞争优势,以及对我国农村城镇化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产业集群的理论基础出发,阐述产业集群的特征、与城镇化发展的关系,指出产业是经济基础的根本体现,产业支撑是农村城镇化战略的立足点。针对产业集群中对主导产业的选择与构建,提出现阶段要因地制宜发展集约型产业,以推动农村城镇化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6.
乡镇企业集群--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决“三农”难题,应促进农村城镇化、工业化和信息化,以此推动农业加快发展,农民加快富裕,农村加快繁荣,尽快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的协调发展。以乡镇工业为根基,走集群化的农村工业化道路,是一条现实可行的促进城镇化和农村工业化的道路选择。近年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形成了专业镇、专业村、特色工业园区,“一镇一品”、“块状经济”,是集群化的典型写照,如浙江诸暨大塘镇的袜业集群,就是织袜、缝头、印染等不同企业、产业和专业市场集群。这种集群化对城镇化和农村工业化具有明显促进作用,也给当地的经济带来很大的发展。如,浙江省2001年集群经济总产值5993亿元,约占当年全省工业总产值的49%,有1/3以上的县市区,集群经济的贡献率已超过50%。  相似文献   

7.
产业集群与城镇化互动发展是新时期的新课题。本文主要介绍两种产业集群与城镇化互动发展模式,以期为我国未来产业集群与城镇化良性互动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8.
新农村建设与乡镇企业集群是一种互动的、相互促进的关系:乡镇企业集群是新农村建设的坚强后盾,新农村建设拓宽了乡镇企业集群的发展空间.因此,有必要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两者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
乡镇企业发展与农村城镇化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两者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目前,我国农村工业化发展出现非城镇化现象,已成为我国农村发展的障碍。要实现乡镇企业与城镇化同步发展,必须对我国农村工业化的指导方针、农村工业布局以及人口迁移等政策进行全面调整。  相似文献   

10.
《林业经济》2014,(7):48-51
<正>我国城镇化发展方兴未艾,已成为拉动内需的重要动力源。到2011年末我国城镇化率达51.27%,首次超过农村人口。今后还将继续走高,但不只是量的扩张反而应是质的提升与转型。城镇化需加快各种产业发展,才有可能创造更多的非农就业岗位,让农村劳动力在城市安居乐业。城镇化是一个主要由经济力量驱动、原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人口的城镇化率、土地的城镇化率、经济的城镇化率、就业的城镇化率这4个自变量综合考察新型城镇化对农民收入的直接影响效应和间接影响效应并提出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农民增收的建议。方法 文章运用空间杜宾模型,收集近10年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不含港澳台、西藏)的相关数据分析新型城镇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结果 新型城镇化通过人口的城镇化、土地的城镇化、经济的城镇化对农民收入产生显著正向的直接效应,且通过经济的城镇化产生显著负向的间接效应,而就业的城镇化对农民收入影响效应不显著;新型城镇化对农民收入的直接效应主要还是由人口的城镇化产生,但也不能忽视土地城镇化和经济城镇化促进农民增收的作用;控制变量中农业经济水平、农村资本投入、对外开放程度、工业化率对农民收入具有显著正向的直接效应,且农村资本投入对农民收入具有显著正向的间接效应。结论 建议政府大力发展农业现代化,促进城乡一体化;盘活农村土地资源,加快农村城镇化;拓宽农民就业渠道,缩小城乡差别。  相似文献   

12.
发展优势产业集群是加快城镇化进程的重要战略.本文首先明确了优势产业集群的内涵;其次详细分析了优势产业集群在加快西部地区城镇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最后提出了依托优势产业集群加快西部地区城镇化进程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3.
财税政策历来都是政府促进产业发展的一项主要经济政策,深入研究如何优化和完善财税政策促进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深化农村内部就业,不仅对于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意义重大,而且对于拓展农村就业空间、缓解城镇就业压力也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分析了农业产业集群就业创造效应,总结了现行财税政策在促进农业产业集群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深化农村内部就业的具体财税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解决"三农"问题关键是如何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提高农民收入.然而受到2008年美国的金融危机的影响,农村劳动力就业更加困难.目前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行之有效的方式是发展农业产业集群.本文深入分析农业产业集群的就业创造效应,从农业产业集群的角度,提出了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基于产业集群成长的浙江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实证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产业集群的成长为浙江省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构筑了一种有效的空间集群地域组织模式 ,产生了良好的规模效应和相应的人口空间聚集效应 ,极大地推动了浙江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进程 ,进而促进了农村城镇化。本文基于产业集群成长的浙江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征 ,从农村劳动力的产业间转移、农村劳动力的空间转移及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稳定性三个方面进行了实证研究和数量分析 ,在此基础上 ,本文提出了基于产业集群成长的浙江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16.
农村中小企业集群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在当前经济体系中表现出了十分显著的优势,有利于提升农村产业竞争优势、拉动农村地区经济增长、推动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本文以湖南邵东县小五金企业集群为例,在调研的基础上整体把握邵东小五金企业集群现状,分析影响集群结构升级和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为邵东中小企业集群可持续发展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乡镇企业是我国亿万农民的伟大创造,它已成为农村经济中的主导力量,深圳的乡镇企业以“三来一补”为主,同样是深圳农村经济的主导力量,深圳农村的巨变,充分证明了乡镇企业的发展在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稳定农村、解决就业、富裕农民方面的重大作用。 乡镇企业面临的主要挑战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乡镇企业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发  相似文献   

18.
乡镇企业是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呈现出的一种新型经济模式。它的迅速崛起不仅改变了长期以来形成的“农村农业、城市工业”的格局,而且其发展水平和发展方向将影响整个农村经济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更重要的还在于它将推进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为了准确掌握乡镇企业的发展规模、结构等  相似文献   

19.
发展乡镇企业是党中央作出的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于加速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实现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加快农民奔小康步伐以及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具有重大意义。发展乡镇企业不仅是广大农民的迫切要求,也是各级政府的...  相似文献   

20.
统筹城乡社会经济,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统筹城乡发展,就现阶段而言,就是要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浙江产业集群的发展整合了城乡空间关系,加速了农村城镇化,并由此衍生出农民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转变,从而有效地开辟了一条不同于经典的城乡统筹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