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中国经济内外失衡的原因及政策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乾  孙诚 《经济与管理》2012,(2):16-18,23
近年来,中国经济在快速增长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内外失衡的问题。内部失衡以高储蓄、高投资和低消费为主要特征,储蓄和投资出现失衡,投资和消费关系不协调,外部失衡表现为国际收支"双顺差"。中国内外失衡既有财税分配体制与汇率政策等制度原因,又有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战略与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等经济结构原因。为此,必须加强和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制,采取更具针对性的公共支出政策,增强汇率弹性和本外币政策的相互协调,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与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初,西德国际收支顺差尤其是短期资本流入增加,对国内经济造成冲击。尽管促进出口和经济增长是西德对外经济政策的主旋律,固定汇率制的观念仍根深蒂固,但西德坚决奉行自由市场经济和资本项目开放,将国内经济均衡尤其是物价稳定作为重中之重,经过激烈争论和反复摸索,几次主动允许马克升值,促进了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近年来,我国国际收支持续较大顺差,外部失衡对国内经济的压力增大,西德的经验对如何处理我国经济失衡,推进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和资本项目可兑换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3.
李伟  李琴 《经济师》2012,(10):34-36
持续的国际收支双顺差体现了我国改革开放战略的成功,但是外部经济失衡带来的超长增长的双顺差对中国经济持续发展造成了很多负面影响。文章从中国和美国两个方面对影响中国经济外部失衡因素进行实证分析,认为缓解失衡问题,不能单单依靠人民币的升值,有必要在不影响国内经济发展水平的基础上进一步调低利率,引导消费和投资。  相似文献   

4.
基于2004—2013年中国国际收支的相关数据,对中国国际收支的失衡现象进行统计分析,认为失衡重点表现为由货物贸易顺差占主导的经常账户顺差、由直接投资顺差引起的资本与金融账户顺差,以及双顺差现象导致的巨额外汇储备。运用结构分析法分析中国国际收支失衡的主要原因,并提出扩大内需、改善外汇储备结构、调整出口结构三方面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我国国际收支失衡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持续的国际收支双顺差、不断增大的人民币升值压力、超额外汇储备等经济问题,已经成为国内外金融专家广泛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2005年以来,学术界就我国国际收支失衡的现状及其对国内经济的影响、成因、可持续性和解决办法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需要进行归纳总结,以期更多的专家学者在更高更新的研究平台上对我国国际收支失衡问题进行进一步研究探索.  相似文献   

6.
黎开颜  陈飞翔  刘佳 《经济问题》2007,339(11):10-14
在构建一个双顺差约束条件下经济增长模型的基础上,对我国的国际收支平衡状况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双顺差的国际收支结构对经济增长具有双重的效应,对经济增长是否具有积极影响取决于条件的变化.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双顺差之间已经形成高度的相关性,双顺差的结构反映出经济运行过程中存在着的潜在问题,同时,经常项目顺差与资本项目顺差之间已经开始出现相互强化的关系,降低国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消极作用日趋明显,将会严重地增加我国经济运行的外部风险.  相似文献   

7.
世界金融危机昭示我国经济"转型"迫在眉睫,我们应该变被动调整为主动调整。面对来自西方国家的"中国等出口导向型经济体的外部经济失衡导致全球金融危机"论调,我们首先应当对近年我国持续多年的国际收支"双顺差"进行一番重新审视。持续"双顺差"的直接后果是外部经济失衡,顺差的积累造成很多负面效应。我国国际收支持续"双顺差"既有内部原因又有外部原因。我们必须以哲学的眼光,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观念,才能恰当的把握"双顺差"及其带来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8.
汪武芽 《经济师》2008,(7):51-52
中国出现持续的国际收支“双顺差”是一个极不合理的现象,长期持续必将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文章从内外均衡的角度考虑认为,外部失衡的双顺差的根源在内部失衡,即国内需求的不足,并从多角度阐述了解决双顺差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当前,以美国为代表的"双赤字"压力和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的"双顺差"问题成为全球外部经济失衡的主要表现。然而,在全球范围内不同经济体差异扩大的条件下解决外部失衡问题难度较大,各方博弈很难找到真正有价值的契合点。在这种情况下,以区域一体化为特征的经济体间的合作成为突破这一瓶颈的有价值途径,各经济体在区域框架内更容易达成协调一致。本文在总结中国外部经济失衡的表现及影响等的基础上,从CAFTA视角对中国的国际收支再平衡以及人民币的区域化问题进行了讨论,为解决中国经济的外部失衡问题提供一条有效的路径。  相似文献   

10.
宏观经济波动与人民币汇率政策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通过对当前新一轮宏观经济波动特征的分析,发现随着中国经济对外开放度的日益提高,汇率政策对宏观经济的运行已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影响.目前中国国际收支顺差过大、外汇储备增长过快已成为加剧宏观经济过热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调整名义汇率来解决顺差过大的思路受制于价格总水平调整幅度的局限,因为在影响我国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因素中,劳动力价格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悬殊过大既是影响商品价格水平的一个主导性因素又是一个长期性因素,在短期内不可能大幅度的缩小这一差距.由此,决定了目前不可能采取对人民币汇率水平大幅升值的办法来解决国际收支失衡和外汇储备过快增长的问题.解决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形成机制和汇率水平向真实汇率回归问题是一项相对长期的政策选择,因而,短期的汇率政策只能以外汇储备的结构调整为主导.  相似文献   

11.
应关注我国国际收支顺差的持续扩大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据最新统计数据,到2003年11月底,我国的外汇储备已经超过4000亿美元,预计全年将比2002年增加1400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国际收支顺差的持续扩大,对于提高我国的对外清偿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并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正在更大程度地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同时,由于近几年来国内需求相对不足,贸易出口和资本净流入的持续扩大,对于保持既定的经济增长目标作出了重要贡献;而外汇储备的大幅度增加,则对于缓解通货紧缩压力产生了比较显著的积极影响。然而必须看到,国际收支顺差的持续扩大,也表明我国外部经济的失衡正日趋严重,并已产生一些需要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12.
国际收支双顺差已成为中国经济中备受关注的问题。多年的双顺差和外汇储备的大量累积已经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性,若要清除其负面影响,必须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消费、出口和投资协调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  相似文献   

13.
中国外汇储备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外汇储备在国际收支双顺差和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推动下超常增长,并成为制约货币政策有效性的重要因素。本文从理论上阐明了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外汇储备与货币政策的内在逻辑联系;从实证角度剖析了外汇储备变动对我国货币政策调控的冲击,以及引起汇率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冲突。我国应改革现行的外汇管理制度,加大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力度,促使国际收支结构平衡,以提高货币政策实施的自主性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14.
在全球经济失衡的经济背景下和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分析框架内,对中国经常项目、FDI与外汇储备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三者之间存在正向变动的关系,所以在外汇储备不断增长的条件下,倘若采取继续吸引FDI大量流入的政策不变,必须减少经常项目顺差以维持国际收支平衡。  相似文献   

15.
中国国内近些年来经济面临着通货膨胀,对外经济方面,中国国际收支中的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多年来一直保持双顺差,这使得中国的外汇储备持续不断地增加,从而对中国外部经济的均衡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目前,中国正面临着内外部失衡的经济问题.本文意在通过中国实际数据验证中国在解决内外部失衡的问题时出现米德冲突的情况.  相似文献   

16.
杨理嘉 《时代经贸》2012,(18):89-89,109
中国国内近些年来经济面临着通货膨胀,对外经济方面,中国国际收支中的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多年来一直保持双顺差,这使得中国的外汇储备持续不断地增加,从而对中国外部经济的均衡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目前,中国正面临着内外部失衡的经济问题。本文意在通过中国实际数据验证中国在解决内外部失衡的问题时出现米德冲突的情况。  相似文献   

17.
2007年,我国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但也存在着投资和消费增长失衡、国际收支失衡、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失衡等深层次问题。资源和要素价格低估是经济增长失衡的直接原因,但根源还在于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转变滞后。2008年,我国政府将遵循"控制总量、稳定物价、调整结构、促进平衡"的思路,继续深化改革,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18.
我国经济一直以来面临着外部经济的长期失衡,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本文从从我国经常项目顺差和资本金融项目顺差的构成及成因着手,从加工贸易及FDI这一视角分析我国外部失衡,并给出了一些原因和证据。  相似文献   

19.
论中国巨额外汇储备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齐宇冲 《经济纵横》2006,(12):44-46
近几年,我国外汇储备出现超常规增长,巨额外汇储备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国际收支的双顺差和外汇管理体制只是我国外汇储备快速增长的直接原因,国内宏观经济运行的结构性矛盾才是导致我国巨额外汇储备的深层次内因。因此,在解决我国高额外汇储备问题时应注重解决国内宏观经济的内在矛盾。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我国外汇储备出现超常规增长,巨额外汇储备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国际收支的双顺差和外汇管理体制只是我国外汇储备快速增长的直接原因,国内宏观经济运行的结构性矛盾才是导致我国巨额外汇储备的深层次内因。因此,在解决我国高额外汇储备问题时应注重解决国内宏观经济的内在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