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从去年7月1日以来,供应城镇人口的粮食,执行全省统一调整后的粮食供应价格。这次粮价调整后,并没有象往常调价期间所出现的拥挤、抢购现。内江市东兴区城乡各供应网点,虽然都将调整后的价格公诸于众,但因议价低于供应价格,所以,国有粮食企业各门市(店),不仅没有形成闹市,反而门庭冷落车马稀,销售不旺。原因在于:1.1995年粮食丰收,国家库存量大,农民手中存粮也多,1996年粮食又获丰收。调价以来,国家为了解决粮食企业长期财务挂帐问题,向市场抛售周转库存粮食,加上原在市场流通的粮食和抛售粮食的价格较低,并且数量较大…  相似文献   

2.
当前粮食企业面临的困难是空前的。最大的困难是两个:首先是粮食收得多、销得少、库存大,谓之流通不畅,核心是价格问题。定购粮价格高于市场粮价,购与销价格倒挂,农民售粮踊跃,连前两年丰收增产的粮食都卖给了国家,有的把口粮、饲料粮也卖了,从市场上买粮作口粮和饲料粮,还落得其中差价,得了大实惠。居民和行业用粮也从市场上买,既新鲜,又便宜,何乐而不为!结果,国有粮食部门吞得进,吐不出,肚子撑得难受,仓容紧张、资金积压、费用利息一大堆,背上个沉重包袱;第二是亏损挂帐如脱缰野马,肆虐狂奔,全国粮食系统1~5月同比…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化,促进了粮食生产,近几年全国粮食普遍丰收,粮食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国有粮食部门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主要表现:(一)新的粮食购销价格倒挂。去年全国各地在提高粮食定购价格的同时,提高了粮食销售价格,由于市场粮价回落,大多数地方在销价还未到位的情况下,政策性粮食销价已高于市场价,导致了粮食的购销价格倒挂。“水涨船高”,粮食定购价格提高导致相当一部分粮食企业收购议价粮的价格提高,购销价格倒挂。(二)粮食调销困难。由松粮食丰收,市场粮源充足,粮食销区在避免增加库存…  相似文献   

4.
近两年我国农业形势很好,粮食连续两年丰产丰收,这为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抑制通货膨胀、实现宏观经济目标作出了巨大贡献。但对粮食的产量要作出实事求是的估计,我国的粮食并不是多得不得了,1996年的人均产量尚未达到1984年的水平。对当前的粮食购销形势也要进行冷静的分析,对于粮食丰收,国务院早有安排。1996年秋天以来,国家连续增加了国家专储粮的计划指标,国家粮食收购信贷资金也及时到位,保证了定购粮收购进展]顺利。1996年底国家粮食库存已达1485亿公斤,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比1996年初增加344…  相似文献   

5.
粮食丰收,对稳定农村经济,繁荣农村市场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粮食丰收后,也遇到一些不可回避的困难和问题:一是粮食价位偏低,农民种粮经济效益较差,农民收效少,影响了种粮积极性;二是粮食部门销售困难、仓储紧张、亏损严重,亏损挂帐逐年增多;三是银行贷款逐年...  相似文献   

6.
针对粮食商品的特殊性努力做好粮食流通工作赵玉春始于去年11月下旬以来的以粮油价格暴涨为特点的市场波动,在党中央、国务院平抑粮油价格、稳定市场的重大举措实施后,经过各方努力,粮价开始逐步回落。由于这次粮价波动是在粮食丰收、国家库存充裕、秋粮收购进入高潮...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农业连续丰收,农产品市场供应充足,但农产品多了,也给农业发展带来了冲击和挑战,集中表现在绝大多数农产品,无论从品种上还是从地域上,都呈现出全面销售困难和价格下跌,农业增产不增收,尤其是一些粮食和水果类产品,情况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8.
农业商情     
农业增产不增收原因分析据调查,四川农产品价格大幅下降,农业增产不增收,有以下五方面的原因:一是农产品市场逐渐成为买方市场,需求结构发生变化。近年来,部分农产品供过于求,市场销售不旺,如粮食连续几年丰收后,去年底人均存粮达493公斤,人均至少有90公斤...  相似文献   

9.
我国农业在去年获得特大丰收之后,又赢得了今年夏粮的增产。真正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按保护价敞开收购议购粮的政策和措施,促使市场粮价回升到合理的价格区间,使粮食购销工  相似文献   

10.
今年,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是按照一并轨、四分开的要求,进一步加大粮食经营管理体制调整改革力度。国有粮食企业在扶优限劣、抓大放小基础上,进一步加快结构调整和转机建制的步伐。去年,全国粮食丰收,国家粮食购销价格调整后,市场粮价回落.国有粮食企业出现了销售不畅、效益下降的严重局面。  相似文献   

11.
声音     
今年夏粮应该比去年丰收一点,保守预测是增产2%-3%,如果后面生产条件更好,不出现干旱、风化等自然灾害,收成还会更好一点。——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说。他认为,作为农业大国,我国农业生产高度依赖天气气候条件,天帮忙则丰收,灾害多则欠收。每年因气象灾害造成的粮食减产波动可高达10%-20%,靠天吃饭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而今年稳定的气候条件奠定了夏粮丰收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从去年粮食产新起,国家大幅提高了定购粮食收购价格,并从7月1日起,又相应提高了定购粮食的销售价格。此前的6月1日国家还调整了税收政策。这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台,对粮食企业造成巨大冲击,也给“两条线运行”造成很大影响。一、粮食企业背上新的政策性亏损包袱粮食收购价格的提高,是在1995年全国粮食丰收,粮食部门库存增加,市场粮价稳定并回落,粮食市场销售疲软的情况下进行的。以上因素的综合作用,加之调价幅度太大,使国家定购粮的收购价格迅速与市价持平,部份交通不便的地方定购价还高于市场粮价。定购粮食收购价格的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13.
一、农村粮油市场的现状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全国四分之三的人口从事农业生产。农民生产出来的粮食,除部分用于市场销售,以换取生产发展资金及部分生活必需之外,大部分留作自己使用。从目前农村粮油市场营销情况看,农村粮油加工、储藏以及购销几个方面的市场,几乎全被个体商贩所垄断,扰乱了国家对粮油市场的管理。我国去年粮食总产达4650亿公斤,除国有粮食部门每年收购商品粮的70%外,其余3500多亿公斤粮食留在农村。蓬安县1994年粮油产量18264.4万公斤,粮食部门的收购量为4291.9万公斤,占产量的23.5%,1995年全县粮油收购量…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国民经济正处在转折的关头,粮食行业的发展、国家粮食的安全也处在一个关键时期。虽然粮食几年丰收,尤其是去年创纪录达到5.7亿多吨,但由于工业化、现代化、城镇化的发展步伐加快,粮食需求呈刚性增长,而粮食和农业由于资源的制约发展相对滞后,粮食供求"紧平衡"状态将趋于常态,并向偏紧方向演变。对此,  相似文献   

15.
在国家强农惠农政策的有力支持和推动下,近几年我国粮食连续获得丰收。2008年秋粮上市以来,国内粮食市场价格也出现了下行的趋势,但从粮食总量平衡的角度看,我国小麦、稻谷和玉米三大粮食品种仍保持当年产需基本平衡的形势,稻谷、玉米市场价格回落,除了国际粮价下跌影响市场预期因素外.  相似文献   

16.
粮食市场化改革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市场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它主要是指国家取消对粮食生产,收购,销售,价格等方面的政策规定或管制,实行全面放开,完全由市场机制调节。目前,随着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内粮食市场已由买方市场转向卖方市场,粮食加工企业按月购储生产性用粮,产粮区购销企业很难实行顺价销售,亏损较大,负担较重,资金周转不灵,使粮食企业经营活力难以发挥。粮食市场化已迫在眉睫,其对农业发展银行的收购资金封闭运行的影响也越来越多地表现了出来。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研究粮食市场化对农业政策性银行的影响就显得十分迫切和重要。  相似文献   

17.
在粮食欲收时,农民不需要保护,因为市场粮食价格会提高,粮食也易于销售。只有在粮食丰收时,农民才需要政府的帮助,因为那时不仅市场价格降低,并且更困难的是“卖难”,从而使得农民的现金收入需要不能及时得到满足。为了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可以考虑建立粮食抵押贷款制度。在市场粮食价格偏低或者出现卖难时,农民可以将粮食抵押给国家直属粮库,按一定的标准,取得贷款。如果以后粮食市场价格升高了,农民可以委托国家直属库将粮食卖掉,并偿还贷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我国粮食生产连获丰收,市场供应相对充裕,储备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但在现行的管理体制下,粮食企业的经营仍然受计划的制约,特别是国家定购粮仍属于指令性计划,一定要按国家定价确保完成。去年以来,因购销价格倒挂,销量的减少,定购粮食经营亏损急剧增加。全国粮食自1990~1996年平均每年有170亿的亏损发生,政策性粮食的经营已成为国家财政的沉重负担。面对现行粮食流通体制呈现出来的先天不足和越来越不适应,改革成为当务之急。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方针、目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粮食体系要转到市场体系上来,粮食…  相似文献   

19.
一、宏观调控奏效粮食形势大好谁能料到,曾几何时,粮食生产徘徊,供求紧张,价格波动,居高不下,甚至引出“谁来养活中国”的悲观论调。而今,我国粮食和农业连续三夏二秋大丰收,出现了多年来最好的粮食形势。概括起来,全国粮食形势大好的标志有六:一是宏观调控奏效,粮食基础地位提高。在探索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1995年国务院采取了“米袋子”省长负责制的重大举措,重申粮食的“双基础”地位;并成功运用价格杠杆,在1994年对定购粮价提高叩%的基础上,1996年再次提高42%上下,1997年粮食定购价保持不…  相似文献   

20.
姬敏 《农业经济》1999,(9):23-25
自1995年以来,江苏省农业连续三年获得丰收,1997年粮食总产超历史最高水平,突破350亿公斤,跨上了新台阶。众所周知,粮食少了,市场紧张,直接影响城市居民的消费和社会安定;而粮食多了,流通阻塞,又会影响农民的利益,挫伤农民种粮积极性,对粮食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也会造成影响。江苏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大省,要使江苏省实现粮食供求大体平衡,就必须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就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保障粮食供给,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本文就江苏省粮食供求状况、粮食保障方式及对策方面谈一谈江苏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